[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4.怎样判断真法?
 
{返回 专题经文选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2

怎样判断真法?


        “乔达弥,你了解的素质(dhammas) 中,‘这些素质趋向欲求、非趋无欲;趋向束缚、非趋解缚;趋向堆积、非趋褪脱;趋向自大、非趋谦虚;趋向不满、非趋满足;趋向纠缠、非趋退隐;趋向懒惰、非趋勤奋;趋向沈赘、非趋轻松’: 你可以确认‘这不是法(Dhamma),这不是律,这不是师尊的教导。’
        “至于你了解的素质中,‘这些素质趋向无欲、非趋欲求;趋向解脱束缚、非趋束缚;趋向褪脱、非趋堆积;趋向谦虚、非趋自大;趋向满足、非趋不满;趋向退隐、非趋纠缠;趋向勤奋、非趋懒惰;趋向轻松、非趋累赘’: 你可以确认‘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师尊的教导。’”

——AN8.53(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优波离,你了解的素质中,‘这些素质不趋向彻底的厌离、无欲、止息、宁静、直观智、自觉醒、也不趋向解脱’: 你可以确认:‘这不是法,这不是律,这不是师尊的教导。’
        “至于你了解的素质中,‘这些素质趋向彻底的厌离、无欲、止息、宁静、直观智、自觉醒、解脱’: 你可以确认:‘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师尊的教导。'”

——AN7.80(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返回 专题经文选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5.怎样判断导师?
下一篇:3.见的过患
 25.佛陀对五盖的比喻
 33.四种修持模式
 28.十善业道
 26.佛陀教导布萨八戒
 5.怎样判断导师?
 4.怎样判断真法?
 40.如何报答父母
 27.四梵住
 19.何为旧业,何为新业?
 7.自陷泥沼者难以救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第三经[栏目:经典]
 发菩提心依心力的差异分为三类[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栏目:大安法师]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护生的智慧[栏目:人行道]
 石窟岩洞对联(二)[栏目:佛教楹联集]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6[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极乐愿文》讲记(四)[栏目:极乐愿文讲记·达真堪布]
 美国的佛学研究(寅亮)[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