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分别与执著
 
{返回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60

分别与执著

   分别,有地前分别和地后分别之分。《道次第》的观修,主要是指地前分别。宗大师认为,地前的修行,应从分别获得无我正见,然后进入无分别。格鲁派的这一修行套路,和唯识的修行极为相似。
   至于在分别过程中,有执著还是没有执著?执著是从少到多还是从多到少?倒也不能一概而论。凡夫的分别皆带有执著,而行为由意识投射出来,难免夹杂执著成分。只要发心纯正、有力,带点执著并无太大妨碍,不必过于恐惧。随着观修和闻思正见的增强,这种执著也在不断消融。在地前修行中,经由暖、顶、忍、世第一的递进,不断消泯能和所。
   佛菩萨的智慧,包括根本智和后得智。地上菩萨证得根本智后,进而生起后得智。根本智为无差别的智慧,其作用是证得空性;而后得智代表差别的智慧,其作用是分辨诸法差别。在差别智的层面,能了知万法差别,但这种差别又是以无差别智为前提,虽分别而无执著。二智代表心行的两个层面,可以同时作用。所以,在佛菩萨的境界中,“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终日分别,未尝分别”。
   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尤其是在凡夫身上,分别与执著确实难分难解。因为无始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凡夫在分别的同时,往往带着执著。所以说,分别和执著在某些情况下是等同的,在某些情况下又是不同的。
   所有的修行,无非是将缘起的因缘法和粘在因缘法上的我法二执分离,或者说断除。以这本书为例,它是缘起的现象,本质上没有你或我的属性,亦非一成不变,而是法尔如是。可当我们花钱将本书买来后,就在其上粘贴了“这本书是我的”这一感觉,即我执。这种感觉不是书本身所有的,而是我们人为制造的。这个感觉是我们粘上的,也只有制造者自己能够感觉,别人也未必看得出。如果将这本书放到大街上,有人知道这本书就是“我的”吗?现在,我们再粘上一个感觉:这本书很好看。这个感觉也只有我们自己认可,或许其他人会觉得这本书非常无聊,那个感觉又是他粘上的。可见,这些感觉和书本身是两码事,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仅仅是看到这本书,而未粘上任何感觉,可能像飘过的影像一样,不留任何痕迹。如果是这样,这本书对于我们就只是缘起的现象。
   在唯识理论中,将缘起现象和我们投射其上的感觉影像作了区分,且阐述得非常清晰。分别代表着依他起,执著代表着遍计所执。在这一点上,唯识见比中观见更为细致。

2007年10月修订版
 


{返回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分别与无分别
 如何念死无常
 关于依止法
 止观的实质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业的造作与积聚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皈依三宝的意义
 烦恼、业、果报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分别与执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空之探究 第二章 部派──空义之开展[栏目:印顺法师]
 见性就是成佛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