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二)
 
{返回 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0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二)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

  “阿难,这些在三摩地当中到达‘想阴尽’的善男子,成就了凝明正心的缘故,天魔已无机可乘,得以继续深入观察,而穷尽了十二类众生的生死相续之根本。”

  “其中有些禅修者,继续观察那个幽深、清明、遍常的扰动之根元,在那看似周遍恒常的扰动根元当中生起了分别计度,这些人便会坠入四种‘遍常论’外道邪见:”

  【遍常】周遍恒常。后文也叫做“圆常”,含义一致。

  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第一种邪见,这些禅修者穷尽观察内在‘心性’与外在‘境界性’,发现这两者与清扰熠熠元性同在,毕竟没有起因可得。如此观察修习,得以发生宿命通,能够知晓过去二万大劫当中,十方世界众生所有的生死轮回之情形。发现一切众生都在六道轮回当中不停地循环,其心性和境界性却不曾散失,于是,他们便把‘心性’和‘境界性’计度为周遍恒常。”

  【穷心境性】穷尽观察内在心性与外在境界性。即“穷心性,穷境性”之省略。

  这里的“心性”与“境界性”,乃是“心”与“境界”二元对立的产物,不是泯然绝待之本来“心性”。它们的确与“幽清常扰动元”同在,但只是看似不生不灭,实则还在微细生灭当中。禅修者被“行阴”所覆盖的缘故,误以为它们是周遍恒常的,因而陷入外道邪见。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第二种邪见,这些禅修者穷尽观察地、水、火、风‘四大’之根元,发现其‘地性’、‘水性’、‘火性’、‘风性’都与清扰熠熠元性同在,一同属于周遍恒常。如此观察修习,得以发生宿命通,能够知晓过去四万大劫当中,十方世界众生所有的生死轮回之情形。发现众生虽然轮回不停,其‘四大’却体性恒常,丝毫不曾散失,于是,他们便把地、水、火、风‘四大’之性计度为周遍恒常。”

  有人问:这好像没错吧,以“火性”为例,《楞严经》卷三云:“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岂不就是说,“四大”之性是周遍恒常的吗?

  答:经文明明白白,却被您错解了。“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恰恰意味着“火性”并非周遍恒常的,而是可以显现为“空性”的。“火性”可以显现为“空性”,“空性”也可以显现为“火性”,此不二之性名为“如来藏性”。

  “如来藏性”周遍法界,非生非灭,但仍没有什么“恒常”之相,何以故?能够随顺众生业力显现为一切生死轮回的缘故。

  问:有些经典不是说“如来藏性”乃是“常、乐、我、净”的么?

  答:是的,可以这样说。但“常、乐、我、净”之“常”,不同于“恒常不变”之“常”。“如来藏性”常、乐、我、净,是说它非生非灭,而不是说它一成不变。“如来藏性”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它“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能够化现为一切。

  实际上,一切生死轮回当体就是“如来藏性”本身,不可以到生死轮回之外去寻找“如来藏性”,那是徒劳的。只是,生死轮回可以穷尽,而“如来藏性”不可穷尽,它就是法界全体,它也是究竟空性,是它化现了一切万有,犹如水化现了一切波澜。

  水是无形的,波澜是有相的。但它们不是两个,也不是一个。“如来藏性”比“水”更加不可思议,乃至于一切比喻所不能到,唯悟可知,唯证可及。虽说“如来藏性”周遍法界,但它却没有任何“周遍恒常”之相,它无相,无相而不拒一切相。

  “四大”之性虽然极为广大,可谓无边无际,但说它们“周遍恒常”却显然属于“错认”,禅修者发生了如此错认,因而陷入外道邪见。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第三种邪见,这些禅修者穷尽观察‘六根’之‘六识’,以及第七末那识和第八执受识(阿赖耶识),发现心(众生心体,即阿赖耶识)、意(意根,即末那识)、识(意识,即第六识)当中的根本发源之处,都与清扰熠熠元性同在,其性看似周遍恒常的缘故。如此观察修习,得以发生宿命通,能够知晓过去八万大劫当中,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虽然生死轮回不停,而其心、意、识之性却本来常住。生死轮回可以穷尽,而众生的心、意、识之性却不会散失,于是,他们便把心、意、识之性计度为周遍恒常。”

  【执受】执受识,第八阿赖耶识之别名,能够执持根身及世界一切种子的缘故,亦名“含藏识”。

  【穷不失性】生死轮回可以穷尽,而众生的心、意、识之性却不会散失。

  关于心、意、识之性,这些禅修者发生了错认,他们尚未破尽“行阴”的缘故,误以为“行阴”当中的扰动之元是周遍恒常的,也是心、意、识的根本发源之处。

  其实,心、意、识之性,就是众生的无明心性,它并非是周遍恒常的。然而,从“无明心性”再追究下去,其中的确蕴藏着“如如心性”。只要灭尽一切心、意、识之扰动,“无明心性”当即归于“如如心性”。

  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其中的“无明实性”就是众生的心、意、识之性,在本然“空性”当中错认出了“实有”的缘故,认假为真的缘故。其中深意,非见地透彻者难以了知,需要大家不断参悟。

  这些禅修者误以为“心、意、识”之性周遍恒常,因而陷入外道邪见。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第四种邪见,这些禅修者既然已经到达‘想阴尽’,穷尽了‘想阴’之根本,显现出了‘行阴’当中的‘幽清常扰动元’,便把这个看似恒常的扰动之元作为最究竟的‘生灭理体’,误认为一切生灭都从此发源,而此‘生灭理体’本身却不再有动静运转之相。”

  “禅修者以为,到达‘想阴尽’之后,他们第六意识的生灭妄想之心,如今已经永远灭除,而‘理体’并不曾消灭,它自然也就归于了不生不灭。因为如此用心猜度,他们便把显现生灭之‘理体’计度为周遍恒常。”

  【生理】显现一切生灭的究竟‘理体’。

  【流止运转】动静运转,动静运行。

  的确,到达了“想阴尽”之后,禅修者妄想心的生灭之“理体”并不曾消灭。但那只不过是“行阴”的“幽清常扰动元”而已,其中仍有微细生灭念在不停迁流变化,它并不是周遍恒常的。禅修者因如此猜度而发生错认,陷入了外道邪见。

  对于如上四种错认,世尊予以小结: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禅修者由于如此计度周遍恒常,就亡失了正遍知的禅修之路,堕落在‘遍常外道’当中,迷失了菩提觉性。”

  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这四种邪见,就叫做禅修者在‘行阴区宇’当中发生的第二类外道狂解:立圆常论。”

  “行阴境界”之第三种外道“狂解”,叫做“一分常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还有,这些在三摩地当中到达‘想阴尽’的善男子,成就了坚凝正心的缘故,天魔已无机可乘,得以继续深入观察,而穷尽了十二类众生的生死相续之根本。”

  “其中有些禅修者,继续观察那个幽深、清明、遍常的扰动之根元,在自己身心与众生国土之间,生起了分别计度,这些人便坠入了四种‘一分无常,一分常论’外道之颠倒邪见:”

  【自他】“自”指自己身心,“他”指众生与国土世间。

  【一分无常,一分常论】计度其中一部分为生灭无常,另一部分为周遍恒常。

  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第一种邪见,这些禅修者观察到自己的妙明心体与‘幽清常扰动元’同在,遍布十方世界,湛然不动,便把它当做是究竟圆满之‘神我’。并从这里开始计度自他,认为‘神我’遍满十方世界,寂静光明而如如不动,一切众生则在‘神我’之心性当中自生自死。于是,他们便把‘神我’之心性计度为周遍恒常;而把那些生死不停的一切众生,当做是无常之性。”

  【妙明心】妙明心体,正是被禅修者错认为周遍恒常的“幽清常扰动元”,它也是阿赖耶识在“行阴区宇”当中的显现。

  但它还不是“妙明真心”,其中仍有“行阴”和“识阴”之覆盖的缘故。

  【神我】某些外道于“冥谛”当中所树立的究竟不灭之神性,因其能思、能为、能受用的缘故,名为“神我”。

  外道所树立的“神我”,充其量只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之“见分”,与一般凡夫第七识之“恒审思量我相随”当中的“我”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因三昧定力不同,所见境界有广狭之分而已。外道因拥有三昧与神通,其所见境界比较广大;普通凡夫的所见境界则较为狭窄。

  由于尚在“行阴”和“识阴”的覆盖当中,此“神我”并非究竟不灭,还在微细生灭当中迁流不止。禅修者如此错认,便陷入了“一分无常,一分常论”外道之邪见。这是在自他当中,计度一切众生为无常,计度自己心性为常。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第二种邪见,这些禅修者观察到‘幽清常扰动元’之后,便不再观察自心,而去周遍观察十方世界的恒河沙数国土。见到其中那些已经到了‘坏劫’和‘空劫’的国土世界,就把它们叫做究竟无常之类;而那些尚未到达‘坏劫’的国土世界,还在不停地迁流运转当中,便把它们叫做究竟常住之类。”

  这些禅修者尚未得证无漏圣果,还不具备“漏尽通”的缘故,对于未来所知甚少,因而发生了如此片面的见解。实际上,任何有漏世界都在成、住、坏、空当中循环往复,已经运转到了“坏劫”或“空劫”的世界,不等于究竟无常;还在“成劫”和“住劫”的世界,也不等于究竟常住。

  禅修者如此错认,便陷入了“一分无常,一分常论”外道之邪见。这是对于外在世界,计度一部分世界为无常,计度另一部分世界为常。

  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第三种邪见,这些禅修者破尽‘想阴’,观察到‘幽清常扰动元’之后,进入‘行阴区宇’,再来观察自我身心,其中,他们把‘行阴’之根本心当做‘我心’,发现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一样,虽然流转于十方国土,其细密性却并无更改;同时,它还能够让这个色身显现出生生灭灭。”

  “于是,他们把‘我心’的不坏灭之细密心性,叫做‘我心’之性常住;把一切生生死死之色身皆从‘我心’流出,叫做‘我身’之性无常。”

  【我心】此处指“行阴”之根本心,即“幽清常扰动元”所在之心体。

  所谓“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其中,“微尘”能够随着世界的运行,流转在十方国土当中,但其“尘性”不会有任何更改。这也就是科学家们所说的“物质守恒”现象。

  同理,禅修者“行阴”之根本心,随着“幽清常扰动元”之迁流运转,显现出了十方世界的国土与众生;但无论如何迁流运转,其“精细微密”之心性,都不会有任何更改。禅修者于是把“我心”之性,计度为周遍恒常;把“我身”之性,计度为生灭无常。

  禅修者如此错认,便陷入了“一分无常,一分常论”外道之邪见。这是在自己的身心当中,计度“常”与“无常”。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行阴常流,计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名为无常。

  “第四种邪见,这些禅修者知道自己已经到达‘想阴尽’,亲见‘行阴’之‘幽清常扰动元’迁流不停。于是,他们把‘行阴’的常流之性,计度为周遍恒常;把已经破尽的‘色阴’、‘受阴’、‘想阴’等三阴,计度为生灭无常。”

  “行阴”是周遍于自、他两个方面的,“色阴”、“受阴”、“想阴”也是一样,都周遍于自己身心和众生国土。禅修者尚未见到“识阴”的缘故,误以为“行阴”恒常不变;已经破尽前面三阴的缘故,知道它们属于生灭无常。于是,便发生了如此错认。

  禅修者如此错认,便陷入了“一分无常,一分常论”外道之邪见。这是在自他当中,同时计度“常”与“无常”。

  对于如上四种错认,世尊予以小结: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禅修者由于如此计度一部分是无常,一部分是恒常的缘故,就亡失了正遍知的禅修之路,堕落在‘一分常论外道’当中,迷失了菩提觉性。”

  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这四种邪见,就叫做禅修者在‘行阴区宇’当中发生的第三类外道狂解:一分常论。”

  “行阴境界”之第四种外道“狂解”,叫做“立有边论”:


{返回 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一)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九)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一)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九)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八)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二)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二)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八)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七(之六)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六)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是一棵树 前言(2)[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一部分:仿佛在人间]
 二规教言论 第三节课[栏目:二规教言论学习]
 顿悟渐修与鱼兔筌蹄[栏目:赖永海教授]
 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栏目:其它]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九十三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相应16经 死后如来不存在经[栏目:相应部 24.见相应]
 学愚:空洞模仿禅宗不但吊诡而且危险[栏目:佛教视野与观察]
 烦恼附身&正念守护世间[栏目:清净的法流]
 上师即佛有何经教明文作证?[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难行莫胜忍[栏目:上师讲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