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获好名声之道
 
{返回 人生佛教语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44

获好名声之道

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

——《六波罗蜜经》

  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然而名声不是凭空而来,《六波罗蜜经》这首偈语告诉我们,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注意三点:不说他过、不称己德、自他互易。

一、不说他人过

  一个有修行的人应该抱持“观德莫观失”的心态来待人处事。如果我们经常在背后说别人的是非,一旦这些坏话传给当事人知道,不仅自己的名誉遭受损失,也与别人结下恶缘。即使我们有心劝告别人,也应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给予破坏性的批评,否则将会惹人生厌。修行并不一定是到寺院里打坐拜佛,其实我们的嘴巴最容易做功德,随时给人欢喜,说鼓励的话,说赞美的话,就是最好的修行。“敬人者,人恒敬之。”想要得到令名,首须修口,不但不说他人的长短过失,更要存恭敬心,常说好话。

二、亦不称己德

  对于别人,我们要经常给予鼓励赞美,对于自己,反倒应该多一些要求,切忌自鸣得意,宣扬己德。既然身而为人,把人做好就是我们的本份,所以即使有所成就,也不须自我称赞。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进德修业之道在于经常反省自己,不但不应称己德行,反而应该至诚地检讨缺失,发露忏悔。倘能不断地改过进步,不需要自我宣傅,自然会德声远播,广招来者。

三、智照无自他

  有智慧的人则能进一步翻照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道理,所以不但不会轻视任何一个众生,而且还会处处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对方著想,给人信心,给人服务,而不存丝毫望报之心,惟其如此,故得大名。
  日月因为无私地照亮各个角落,所以能长存不堕;风雨虽刮然作响,却转眼即成云烟。因此智者不求而名至,愚者图名却名损,关键就在于彼此所持的心态不同。

四、结 论

 “荣誉是人的第二生命”,想要求得荣誉,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而且愿意挺身而出,为大众牺牲服务。能够发心奉献,自然会实至名归,令誉如潮。自赞毁他不但不能如己所愿,反而败德伤名,得不偿失。世间上一切现成,只看我们如何修心、修口、修身。


{返回 人生佛教语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孝顺之益
下一篇:吉祥行
 知足与不知足
 孝顺之益
 戒嗔
 进德之道
 戒贪欲
 戒杀得安隐
 获好名声之道
 离八风之患
 忍辱多力
 说话的艺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五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外星人‧神通力[栏目:佛网文摘]
 美满婚姻生活 12、结语[栏目:美满婚姻生活]
 其实这个人他不是好、也不是坏[栏目:净界法师]
 认识内心的黑暗[栏目: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藏要》第一辑叙[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247.五祖法演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4[栏目:佛学问题解答]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本无宗[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绑票幼童,暴毙身亡[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