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真正自由的人(南怀谨)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3

真正自由的人 

南怀谨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盲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菜根谭》
  一个人,虽心地洁净,有视富贵功名如浮云的风范,也不必因而隐居于深山严穴中。人虽无沉耽于清泉山石等山光水色的癖好,亦可独自吟诗啜酒,而常有悠然自得的乐趣。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世人常在追逐名利而汲汲营营,自己虽未与之共事,亦不必对世人追求名利之心感到不齿。己心恬静淡泊,但求适己之道,而不必夸耀世人“众人皆醉,我独醒”,此即为佛教中所言,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俱能超出烦恼束缚,得着真自由的人。
  由于本文稍长,故将之分为二;
  “富贵、浮云”乃出自于《论语·述而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泉、石、膏、肓”,是指对于清泉山石的热爱成癖,有如不治之病般。“病入膏肓”出于《左传》成公十年,晋侯奇梦: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
  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此后,不治之病称膏肓。病症则称为二竖,乃出自于此也。
  “尽醉”、“独醒”则出自于《楚辞·渔父篇》: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中的“缠”乃意为羁牵。法、空皆属佛家法。万物事理的理法称之为“法”。诸法因无现实性,故曰“空”。“空”乃空寂之意也。
  能从这一切羁牵中,超脱出来的人,才是真正得着自由的人。

摘自《禅与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身与心的关系(严耀中)
下一篇:大德语录,点化人心(清凉月)
 虔诚拜佛的母亲(马永芳)
 劝人读经(沈从文)
 空与不空(梁乃崇)
 三般若(正言)
 抄经记(罗熙)
 婚姻生活对修行的意义(李元松)
 稍纵即逝的快乐(达摩难陀)
 无忧便是佛(蒋谱成)
 苦患身不苦患心(向舍)
 钱的启迪(韩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初果退见问题初探[栏目:温金柯博士]
 时间及空间的位移现象[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菩萨以无漏法利益众生[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06-058《佛说疗痔病经》(一般俗称「治癌咒」)[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