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七章 无常的自由气息
 
{返回 黄威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86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三篇 超越无常

第七章 无常的自由气息

  ⊙我希望现在大家对「无常、苦、无我」这三个名词多感到一点兴趣,不要只是背诵别人的解释就算了。自己要去认清永远在和合改变的东西,都具有这三种特质。如果不了解万法的本质,就会把一切东西看成永恒的、有价值的、属于自己的......这就好像要强迫改变某种东西的特质,其困难有如强迫火没有热一般,其结果既可笑又可悲。

  —佛使比丘

  所谓「超越无常」并不是要去改变无常的事实,使世间的事物变成「永恒不变」的;因为这并不可能。「超越无常」更不是以想象、推理或逻辑来解释、假设在这世间的种种事物之外,另有一种可以「永远存在」、「永恒不变」的某种东西或者幻想得到「永生不死」的境界。

  所谓「无常」也并非意昧着一切终将坏灭便什么也不会存在。别忘了,只要有新的种子,就会有新芽的萌发;各种因缘不断地转变、改换它的组合方式,时聚时散,一切如此自然、自在;谁也不曾拥有它,也没有谁曾被它拥有。一切都只是在正常、自然地无常变易着!

  无常,充满着自由的气息;唯有洞察无常的人,才有更加自在的心灵。「超越无常」,意味的是:不要苦苦强要使一切变成「常」而不变的,并因此而被这徒劳无功的「工作」捆缚着,纠缠得没有一点自由;超越无常,就是放开执着,坦然面对所有变迁!

  ◆说食不饱。说衣不暖

  正如本章章首所引用的那段话:「我希望大家对『无常、苦、无我』这三个名词多感到一点兴趣,不要只是背诵别人的解释就算了。」虽然,上述三个名词,有些在本书中并没有提到;不过,实际上,这三个名词的概念已经或多或少的被提到了。如果你真正地去观察、思维、分析、照见存在于这世间的种种事物:包括你内在的心念或外在形形色色的物质......你也必定会发现这些「永远在和合改变的东西,都具有这三种特质。」

  唐朝的寒山作过一首这样的诗:

  「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

  饱吃须是饭,着衣方免寒;

  不解审思量,只道求佛难,

  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

  整首诗若译成简单的白话就是:

  「只是在嘴巴上一直讲『吃饭』,这哪里会让一个人饱呢?

  只是在口头上一直说『衣服』,这哪儿会使一个人不冷呢?

  要把饭吃进肚子里,那才会饱;

  要把衣服穿在身上,才可以保暖—

  不懂得去审察、思量的人,

  总是说要明白、觉悟世间的真相很难,

  只要好好地看一看自己的内心,其中的喜、怒、哀、乐......种种状态,便已经可以让你发现、省悟世间的真相,获得解脱烦恼的无上智慧了。

  为什么要一直让种种的欲望、要求,把你的注意力都转移到短暂的官能刺激上面,就像是一个在外头只顾着玩乐却忘了回家的孩子一样呢?」

  要想超越无常—拥有一颗自在的心灵,首先必须紧记:「说食不饱,说衣不暖」。别人口中所说的理论,纵使再精辟、透彻,那始终是别人的经验之谈。即使你把它的内容全部都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那又有什么用呢?这些都不是你所真正知道的,说不定当你再次重复这些背诵而得的「佛论」时,你连自己正在「说」的是些什么也不清楚呢!

  背熟练功口诀的人,并不见得就有一身好武功;懂得讲述驾驶的方法的人,不代表就会驾驶汽车啊!

  要知道:一只可以把人话讲得似模似样的鹦鹉,始终还是不谙人语呢!

  虽说如此,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参考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便冒冒然胡冲乱撞;如果乱搞一通的话,不免会四处碰壁而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刚开始牙牙学语时,未必真的能够明白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含义。甚至有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在作一些毫无意义的模仿;然而,在反复的模仿、学习、分辨、判断中,渐渐地,我们才掌握了字、词的含义,句子的构造、用法,语气的运用......等。

  可以说:「学习,是从听和看等接受信息的过程开始的」。因此,聆听别人的经验之谈,学习他的行为,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开始的阶段,不是永远都逗留在模仿和依赖的层次里。听了、看了之后,我们应该进一步去实践、体验,通过经验来证明、掌握,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唯有在完全掌握、熟识某件事物时,我们才可以说是已经「学会了!」

  所以,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直接从经典中去聆受世尊的教诲;听听佛陀—这位「觉悟者」对世间无常真相觉悟的「经验之谈」。我们选用的经典是「阿含经」。为了尽量避免夹杂个人的思想、见解,一般上我们将先摘录原经文,然后才做一些简单的讲述。

  为了使大家能够以一种更正确的态度来学习,我们先来看看另一部经典—「羯腊摩经」里提到的几个原则—

  ◆正确的学习态度(羯腊摩经)

  当时,羯腊摩族人,对于各宗各派的修行人所说的教义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因为每一个修行者和宗教师都说他的教理是最好的、最圆满、最究竟的。

  甲沙门来,也是这样讲;乙沙门来也如此说;又有那一个传教师或那一个人,会在陈述他的见解和「经验谈」时会不说他自己的话是对的;是可以被信任的呢?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是一件好事,但若万一不但没有使自己「解」除疑「惑」,反而增加迷惑,那岂不是白费工夫吗?

  于是,羯腊摩族人就跑去请示佛陀。看看他又有什么话说—是不是又要自吹自擂、自夸自赞呢?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佛陀竟然这样告诉他们:「羯腊摩族人,你们的迷茫、怀疑是正确的。你们不要只因为它是—

  1、口传而来的;

  2、传统的;

  3、大家都这么说(风闻而来的);

  4、基于它是出自一部具有权威性的宗教典籍;

  5、基于有关的理论是合乎「逻辑」的;

  6、基于个人的推论;

  7、基于某件事情看起来「好像是真的一样」;

  8、基于个人揣测的意见;

  9、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有可能」;

  10、基于如下的考虑:「这是我们的老师」,或「说这话的人是可信的」—就相信它是事实的。

  因此,不论任何事情,我们都必须在仔细的观察、分析、思考、求证之后,才接受并且肯定它的价值和功用。

  对待本书所说的种种应当如是;对于任何一个宗教师、演讲者亦复如是。对于自己的念头、妄想,何尝不应如是?分辨清楚:什么是「需要」?什么是「贪求」?什么是「事实如此」?什么是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

  唯有这样,才能做一个不被别人、不被任何事物的假相、谎言所欺骗,也不自欺欺人的「觉悟者」—一个清醒、明觉的人。


{返回 黄威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八章 「看见」无常—开启智慧的无常法门
下一篇: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六章 如何在无常中从容成长?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六章 如何在无常中从容成长?
 情到深处人孤独 读后序
 情到深处人孤独 前言 什么是无常?
 情到深处人孤独 后记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一章 如实观察无常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四章 如何在无常中生活得更好?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十章 杂阿含经中的譬喻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九章 无常这个事实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七章 无常的自由气息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三章 无常是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欲念越重越污浊[栏目:宣化上人]
 《天台小止观》讲记 打坐之姿势[栏目:果煜法师]
 禅能给人带来清新脱俗的愉悦[栏目:净慧禅语]
 毁谤三宝罪不轻[栏目:宣化上人]
 如何念佛(如缘老和尚)[栏目:其它法师]
 现实生活需要佛教伦理[栏目:觉真法师]
 生活与生命[栏目:郑振煌居士]
 生活中的缘起[栏目:佛使比库]
 锲而不舍[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要修般若波罗蜜多 Cultivate the Prajnaparamita (Perfection ..[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