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与青年—青年篇(人间佛教系列4)
 
{返回 人间佛教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51
佛教与青年—青年篇(人间佛教系列4) 
 
星云法师
 
目录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一)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二)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三)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四)
如何做一个出家人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佛陀降诞人间,示教利喜,为人间开启了光明与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缘起」、「因缘果报」、「四无量心」、「六度四摄」等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创办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提出「传统与现代融和」、「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等弘法方向。多年来,以「佛法为体、世学为用」作为宗旨,人间佛教渐渐蔚然有成,欣见大家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纷纷走出山林,投入社会公益,实践佛教慈悲利他的本怀。
  
  二○○四年,我在香港和台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学讲座」,三天的讲题分别为「佛教的生命学」、「佛教的生死学」、「佛教的生活学」。我言:生命为「体」,作为本体的生命,是不增不减、永恒存在、绝对、无限、真常的;生死为「相」,每个生命所显露的现象,是有生有灭、变化无常、相对、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从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举止、身心活动等等,无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们既来到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体的,其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整个人间佛教可以说就是「生命学」、「生死学」、「生活学」。
  
  今后,我预定在世界各地讲演〈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定慧,有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是学佛的次第;在人间生活,更需要断除烦恼才能获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游于人间!
  
  一九四九年,我从中国大陆来到台湾之后,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求,毅然采取面对面的讲说弘法。从宜兰乡村的弘法,到城市各处的聚会;从监狱的开示,到工厂的布教。一九七五年,在台北国立艺术馆举行佛学讲座,首开在国家会堂讲演佛学之风。接下来,我弘法的脚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从学校到军营,从国内到国外。近二十年来,随着弘法的国际化,我更是终年在世界各地云水行脚,奔波结缘。
  
  讲演的对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众,也有大专青年、企业界精英、教师、警察等特定对象。讲说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经典方面有《六祖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等,也讲说佛教的义理、特质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关系,以及佛教对社会、政治、伦理、经济、心理、民俗、命运、神通、知见、因缘、轮回、死亡、涅槃等各种问题的看法。
  
  三十年前,佛光山的弟子们将我历年来讲演的内容,陆续结集成书,并定名为《星云大师讲演集》,共有四册,二十多年来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许多读者将此套书视为认识佛教、研究佛学必读之书,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演讲集作为讲经说法的教材。
  
  这套讲演集已缺书好一段时间,不时有人频频询问、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阅,觉得此套演讲集讲说时隔近三十年,抚今追昔,虽然佛法真理不变,人心善美依然;环境变迁有之,人事递嬗有之。因此,决定将此书全新改版,不以演讲方式呈现,去除与现今社会略微差异之处,重新校正、修订、增删,并依内容性质,分类为〈佛光与教团〉、〈佛教与生活〉、〈佛法与义理〉、〈人生与社会〉、〈禅学与净土〉、〈缘起与还灭〉、〈宗教与体验〉、〈学佛与求法〉、〈人间与实践〉、〈佛教与青年〉十册,总字数一百余万字,因内容多与人生有关,故取名为《人间佛教系列》。为保存、珍重历史,同时又为方便后人参考、查询,仍将讲演的时间、地点记于每篇文章之后。
  
  我之所以将此套书名为《人间佛教系列》,是因佛陀出生在人间,修道、成佛、说法度众都在人间;佛教本来就是佛陀所说,本来就是「人间佛教」!因此,我依循佛陀的教诲,无论所写、所言、所行,心中不时系念众生的福祉。我出家已超过一甲子,毕生竭力于人间佛教的弘扬与实践,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会彼此和谐进步。《人间佛教系列》是为我初期弘法历程,以及一以贯之的人间佛教思想理念的鲜明见证。
  
  这十册是《人间佛教丛书》第一套的结集,以后尚有第二套,甚至第三、第四套的结集。由于,人的生命在不停地和事业、时间赛跑,我一生也与著作、讲说、服务人间在竞赛,所以,一切就随顺因缘了!
  
  出版在即,为文略说弘法因缘,并以心香一瓣祝祷人间佛教正法久住,所有众生皆能身心自在,共生吉祥。
  
  二○○五年七月星云于佛光山法堂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一)
 
   身为佛教青年应该有无限的希望,无限的未来。以下分几点来说明佛教青年未来的成功立业之道:
  
  一、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我们希望未来的前途能够成功,首先要养成一种观念:从奉献中获得快乐。一般社会人士,是从贪婪欲望中去追求快乐,从个己自私中去占有快乐,从物质享受中去寻找快乐;佛教青年与社会上一般青年不同的是从奉献中去获得快乐。
  
  以前在朝山会馆,有一位柜台小姐曾淑芳,她毕业于天主教所办的文藻外语学校。我问她:「你受天主教学校的教育,现在接触了佛教,有什么感想?来到这里服务,对佛教有没有信念?」
  
  她说:「我没有信奉天主教,来到这里之后,我很喜欢佛教。不过,我从天主教里得到一个启示,神父修女们都很重视奉献,他们对人生充满着乐观,而他们的乐观是从奉献中获得的。」
  
  由这段话,我们知道「奉献」的观念在各种宗教中的地位。想获得内心真正的平衡,一定要扫除自私自利的观念,净化自己的身心,变化自己的气质,庄严自己的思想,使我们从奉献中获得快乐。今日的佛教徒,讲究个己私利的人太多,为教奉献的人太少。因此,我们进入佛门,应该抱有:「色身交给常住,性命付予众生」的观念,把自己奉献给佛教,奉献给一切众生。奉献不是没有所获,奉献以后,在无私、无我、无执的情况下,所能获得的将会更多。
  
  佛光山的道风,非常注重「奉献」,可从我们所办的一切事业说起,如养老、育幼、大专夏令营、松鹤楼老人公寓、佛学讲座、仁爱之家、佛光诊所、僧伽福利基金……无不是抱着「但愿众生获得安乐,不为自己贪求利益」的精神来做的。同时,「奉献」更有助于佛法的推展,有助于心灵的升华。
  
  青年守则说「助人为快乐之本」,在佛教里「奉献也是快乐之本」;一个宗教徒若不懂得奉献,是无法了解宗教本怀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以牺牲为主义」,牺牲就是奉献。如果我们想把握住佛教的基本精神,就要从奉献着手。
  
  那么我们有什么东西可以奉献给别人?我们可以贡献智慧给大家、为大众服务;如果智慧、能力不够,怎么办呢?佛教有一修行法门--随喜赞叹,比如说看到别人成功了,能生起随喜之心,给人一句赞美的话,或是给人一个笑容,点一个头,布施给人快乐,这些都可以算是奉献。
  
  所以,奉献不一定是物质上的给予,而是付出一片真诚的心。我们对于救度众生的事,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气魄,对待朋友、师长、父母,也要有一片至诚恳切的真心,对于所信仰的宗教,更是要有一片智慧的信心;所谓奉献,不外奉献我们一颗真诚清净的悲心,这是最宝贵的。希望佛教的青年们,都能养成不贪求个人私欲,发心为众的奉献精神。
  
  二、从勤奋中打发时间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岁月。在这漫长的人生里,如何打发时间,是个很重要的课题。社会上一般人,用吃、喝、玩乐打发时间,打牌、赌博,或做无聊、没有意义的事,来消磨岁月。有为的青年,应该从勤劳奋发中去打发时间。
  
  高雄有一位公司的董事长告诉我,他说:「以我现有的财产,即使一天用十万元,活了一百年,也用不完。我有很多钱,可是我还在工作,我是贪求无厌吗?不是的,我是以做事业来打发时间。」
  
  他这段话,说明一个人唯有在工作里,生命才有办法安住,人也才活得有意义。没有工作是很无聊乏味的。
  
  他又说:「我的钱虽然很多,但是自奉甚俭,我不抽烟,不喝酒,不去娱乐场所。下班回家,就是一杯清茶,看看报纸,如此而已,一天过去,第二天又带着饱满的精神开始工作。」
  
  由此可知,社会上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绝不是从安逸享受中得来,而是从不停的勤劳奋斗中获得的。
  
  佛教也讲求奋斗,讲求进取。六波罗蜜中,有精进波罗蜜,是菩萨成佛的六种重要法门之一,在佛经里有关勉励精进的故事相当多。如我们的教主佛陀成道的经历,就是精进的最佳事例。据说弥勒菩萨比佛陀早学佛,但佛陀修行精进猛烈,直接从难行道起步,而弥勒由易行道下手,因此佛陀的精进力与勇猛心,超过弥勒的境界,终于先而成佛。佛陀的这个事例,实在是我们佛子的最佳典范。
  
  佛光山丛林学院的学生,每个人都要轮流打扫、典座、出坡、劳动服务,这样的安排,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我们希望学生的生活,用工作来充实,从工作中去修道、去体会,发挥生命的力量与生命的价值。关于这一点,凡是对教育有认识的人,都称赞的说:「这样的教育,才契合新生活教育。」不过,学院教育方针虽然如此,若不带着欢喜心去从事工作,不带着认真的态度去奋发图强,也是枉然的。
  
  俗话说:「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我们必须从勤劳奋斗中去创造自己的光明,从勤劳奋发中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如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发愿庄严的;凄苦的地狱,是地藏菩萨教化的道场。我们也可以把一切工作,当作磨练自己身心的机会,让我们的生命能作最有意义的发挥,让我们的生命能有最充实的内容,虽然人一生的时间才几十年,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短暂的生命,来完成具有无限价值的事业。
  
  三、从忍辱中培养品德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能注重人格道德,品格是道德的基础,一个人若对于品格、德行都不注重,那和禽兽又有何差别?培养我们品格道德的方法很多,比方说,我们可以奉持戒律,从戒律中培养我们的品格;我们可以实践佛教的修行法门如念佛、参禅,从念佛参禅中培养我们的道德。佛教讲慈悲喜舍,我们也可以从慈悲喜舍中培养我们的人格道德。而要培养我们的人格道德,最有力最有帮助的,还是「忍辱」。
  
  据《菩萨戒经》所载,佛陀在过去世修行的时候,曾经被五百位「健骂丈夫」追逐恶骂,不论佛陀走到哪里,他们就跟着骂到哪里,而佛陀的态度是:「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兴慈救而用观察。」因为这样忍辱、精进的修持,终于使佛陀证得无上菩提。可见忍辱不只是培养世人的品格,也是修学成佛的重要法门。
  
  现在的青年,逞一时匹夫之勇,可为一件小事而拔刀相向;为一句闲话,往往放在心里久久不能消除,学佛学到最后,还是像苏东坡一样,被「一屁打过江」。如果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修持、做事都不易达到理想。一句闲话,也要计较,一点小小折磨,就受不了,这种没有力量应付环境的佛教青年,是不能担当任务和创造事业的。
  
  佛陀说:「学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毁骂,对恶毒攻击不能如饮甘露,即不能算是学道的人。」「忍」这个字的构造是心上一把刀,由此可看出忍耐的意义。一个人平时生活里,若不培养忍耐的力量,没有很好的修养,不要说一把刀插在心上受不了,就是一块刀片割破一点脚皮,也会受不了而哇哇叫了。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如果我们要为未来的佛教、未来的众生担当重责的话,必须先学忍耐;忍耐的力量有多大,将来事业的成就便有多大。事实上,能忍的人,并不是懦夫,反之,忍是勇敢的、是有力量的。忍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定力,能培养这种定力和牺牲的精神,才能增长品德,未来的事业也才能成功。
  
  我们看近代的太虚大师,他一生遭受别人不断的打击、毁谤与压制,甚至被讥斥为政治和尚,但是他从不与那些人计较,只是一心一意为复兴中国佛教而努力。如果太虚大师对每次外来的侮辱都计较,也不可能成就那么大的佛教事业;不只是太虚大师,大肚能容的慈航大师,与世无争的印顺大师,他们的一生也曾受到不少的侮辱与误解,但是他们都默默地承受下来。这些事例,都可以做我们佛教青年的榜样。
  
  我们要把一切外来的横逆与侮辱,都当成学道中的增上缘,不要只求在顺境里一帆风顺;顺境固然可以成就我们,逆境也可以考验我们。有勇气、有能力的人,应该经得起狂风暴雨的吹打,应该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击破坏。荣辱毁誉来时要忍得住、耐得住,这样才合乎佛教青年的标准。
  
  四、从苦行中激励精神
  
  佛教对极端的苦行虽不茍同,但对于适度的勤苦,也认为是袪除烦恼、舍离贪着的方便法门。因此,佛陀对某些弟子们的头陀行,不但没有呵止,反而加以鼓励。现在佛教界中,肯吃苦的人实在太少,这也是佛教不能兴盛的原因之一。以前太虚大师在四川汉藏教理院的时候,当时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先生曾建议大师找一个深山名剎,集合一群佛教青年,从事苦行的实践,以便为佛教建立万年的根基。戴先生的这种建议,确是有感而发的。
  
  当然,我们体认佛法,不一定从苦行中去求得,不过苦行可以磨练、激励自己的精神。一个人,恒处在安逸幸福的环境中,从未经过风吹雨打和波浪的冲击,这样的人生是经不起考验的。养深积厚,成就必高。现代的佛教青年,更应该用吃苦来磨练自己。
  
  如何吃苦?过午不食?每天只管打坐?不问世事?还是每天不停的劳动身体。其实,苦行的意义,主要在训练自己的精神。自我鞭策,自我发心才能符合苦行的真义。如果受命令驱使,在逼迫、约束下才去做,就失去意义了。至于发心以后,如何实践的问题,我举例来说明。
  
  比方说,吃东西会挑三拣四,应想一想「衣索匹亚的难民常受饥饿,我每日三餐饱足,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如此在饮食上养成节制,不挑剔的习惯。还有,在物质上力求淡泊,譬如买衣服、买手表,不一定非精致、名牌不可,只要能穿、能用就可以了。如果对于物质欲望不能克制,而不时的增长自己的物欲,那么任何苦修,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能够做到不为物欲所驱使,才真正具备修苦行的心理基础。
  
  以前,闽南佛学院有一位智藏法师,他十六岁进入闽南佛学院时,还不识字,但是到了二十二岁却成为《海潮音》的主编。只有六年的时间,他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事实上,他并不是只顾念书,什么事都不做。他打扫厕所,不用扫帚,用手去擦去抠;凡是水沟没有人通的,苦事没有人做的,他都自己来,他本性中就希望自己刻苦勤劳。养成了这种吃苦的习性,培植福德之后,再去读书,当然会比别人更快收到成果。耐得起岁寒的是松柏,耐得起苦行的人,将来才能成为栋梁之才。
  
  五、从随缘中处理生活
  
  太虚大师在他的自传里曾说,他并不是从小就计划要开创什么佛教大事业的,他的一切事业,只是随缘地发心为佛教奋斗,随缘地办佛教教育,随缘地写文章、出版杂志,他也是在随缘里认识了党政各界中护持佛法的人。他说:「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革命人物的思想接近了,遂于革命燃起了奉献的热情……偶然与若干信徒相遇,遂组觉社,以著书讲学的另一姿态出现。」太虚大师的事业,一切都是随缘而成功的。
  
  随缘,并不是没有原则、没有个性、没有立场,今天跟随这个,明天跟随那个,拿不定主意。所谓「随缘」,是指在佛法、道业、修行、工作上,只要有好的事,我都应随心随力去做;只要合乎我的理想,是我曾经计划过的,我便随缘去做。生活上的一切都是为了佛教、为了众生,只要是好的事,我怎能不为佛教、不为大众而随缘呢?「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从随缘中建立新的修行,从随缘中去处理新的事情,这才叫做随缘。
  
  有的人,养成一些生活习惯,一定要睡高广大床,一定要热水才能洗澡,要喝牛奶才能滋补身体,吃水果才能消除火气,这样就不叫做随缘。随缘是「随喜他人而克制自己,是随善随好的」。在生活里,我们应该提倡随缘的合群生活,这才是佛法正觉的生活。弘一大师很随缘,他认为世间上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但是他个人的生活却很严谨,可说随缘中有严谨;随缘而不失去自己的原则,不随俗浮靡,才是随缘的真义。
  
  六、从信愿中增进道念
  
  过去有一个人,对佛学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世俗的学问也没十分的精通,但是一接触到唯物主义的书,就认为佛教一文不值,非得全盘革除不可,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太虚大师,大谈佛教改革。我们知道,太虚大师是提倡改革佛教最有力的一代大师。太虚大师告诉他:「我之所以提倡革新佛教,是从我对佛法的信愿中体验出来的,是我钻研过中西哲学、社会世学之后,觉得佛学最好而极力倡导的,绝对不是盲目改革的。」
  
  太虚大师所以有改革佛教的意向,是因为他认为佛教很好,但还可以更好,从他对佛法的信愿中,培养坚定的道念,因此奋身而起,要为佛法创一番事业;唯有对佛法充满信愿的人,才够资格谈革新佛教。
  
  因此,希望佛教的青年们,能培养对佛法的信心,增进自己对佛教的愿力,学习过去的诸佛菩萨,发种种大愿,从对三宝、对众生的信心中来增强自己的道念,道念是我们的根本,好比一棵树有了根,将来枝枝叶叶才能茂盛起来。有了信愿,才能以佛法来化导世界,教化众生;有了道念,才能转化外道和世间,而不会被外道世间所转。今日的佛教青年,应该从信愿中来增进道念,来为佛教创造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一九七六年六月讲于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二)
 
   一、从发心中担当责任
  
  佛教青年时常说要「发心」,但是很少听到要担当「责任」,也不明白责任的重要。因此,「发心」往往只有五分钟热度,而无法坚持与贯彻自己的发心。我们应当把发心所做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必须担当的一种责任。
  
  除了「发心」,进一步更要了解「责任」的重要;例如船只遭遇海难,船即将沉没,船上的人纷纷逃生,但是最后离开船只的必定是船长。为什么?因为维护船上人员生命的安全,是船长应尽的责任;他重视责任甚于自己的生命。
  
  我们平时认为发心只是一种义务,于是,高兴时就发心,不高兴就不发心,这是有流弊的。「发心」需要担当「责任」,因为发心本身就蕴含着责任。
  
  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并非他不爱家,不爱老母妻儿,而是责任使得他不容许放弃自己的职守,为了完成责任,只有牺牲小我。
  
  《梵网经》说:「菩萨见外道及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为什么听见有人谤佛会觉得像三百矛刺心那么痛切?因为佛法不能兴隆,遭受外来的毁谤,就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心里怎么能不痛苦?常听人说:「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不论家务也好,事业也好,弘法利生是佛教青年理所当然应该负担的责任。
  
  什么叫做责任?我为它下了三个定义:
  
  (一)责任是利他的行为
  
  世界除了我以外,还有许多人。我是人群中的一份子,因此我要为这许多人负起责任来。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责任是利他的行为,是勇者的担当,是有为青年的抱负。不肯负责任的人是弱者,肯负责任的人才是强者;不肯负责任的人是懦夫,肯负责的人才是勇者。
  
  (二)责任是菩萨的本份
  
  我们应该为佛教、为社会、为众生负担责任。为什么?因为我们是普利人群的圣者之徒,我们是佛教的信仰者,我们学习的是菩萨道,因此不容许我们推卸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佛教的存亡继绝,也是佛弟子的责任。
  
  (三)责任是能者的义务
  
  负责任的人,都是能者;不负责任的人,不管学问多好,都是庸才。为国为民,固然要担当责任,守卫看门,也是担当责任。负责任不是你愿意不愿意,而是做人的义务。
  
  父母生儿育女,养之教之,这是父母的责任。有些父母把恩爱给儿女,并不希望儿女回报,因为他把教养儿女的责任看作是义务,尽了义务才会心安。
  
  佛教青年要发心,更要尽义务来担当责任。时下的青年普遍缺乏责任感,今后佛教青年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担当起这个时代应负的责任,同时更要提起精神勇气,修养道德,学习佛法,未来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任务。
  
  二、从拥有中养成节俭
  
  谈到节俭,有人会说:「我根本没有什么钱财,还要节俭什么?」其实,节俭不光指钱财的节俭,个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应该节俭。例如我们拥有生命、时间,要好好利用我们的生命和时间,对于所拥有的生命、时间更要节俭。俗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说:「大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时间就是生命,节俭时间就是爱惜生命。我们浪费多少宝贵的时光在懈怠、放逸、散漫上?有多少宝贵的时间在颓唐、随便、马虎中消逝?把大好的年华、青春、生命虚度浪掷,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浪费的事吗?
  
  除了时间要节俭,对于感情也要节俭。每个人都拥有感情,假如不知节俭,滥用感情,会招来多少烦恼?把感情用在不当不正之处,也不是一个学道者应有的行为。
  
  佛教并不是不重感情,而是要净化感情,以智化情,转化自己的私情私爱来爱佛教、爱国家、爱人群及爱自己未来的前途。只顾儿女情长,那是社会上一般未成熟男女的幼稚行为,进入佛门的人,感情已经过一番磨练与净化,应该是成熟的。有成熟感情的人,应该懂得节俭感情,把节省下来的感情,运用在一切众生身上。
  
  此外,对于物品也要节俭。竺摩长老一生节俭,一件海青洗破了自己缝补,补了再穿。佛教常说「惜福」,为什么要惜福?就如银行存款,有一定的数目,若不节制用度,随便支付,终会有取尽存款的时候,这时生活就艰难了。所以,平日应该「有时当思无时」,「有」的时候应该节省,好好珍惜自己的东西,时时记住一针一线,来处不易,一米一饭,得之维艰。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仰赖社会、国家、师长、父母、常住而有的,日常所需也都是社会大众成就的,而我们是否对他们有所贡献?能平白浪费物品吗?印光大师吃饭时仅吃一样菜,即使拿两样菜来也仅吃一样,弘一大师也是,认为淡有淡的滋味,碱有碱的滋味,因为真滋味是在内心的知足之中。因为他知道:我对社会贡献有限,不该享受丰富的物品。
  
  佛教青年,如果不能养成节俭的美德,将来不但不能贡献社会,反而会成为社会的消耗者,一文钱可以逼死英雄汉,我们不能拿不劳而获的金钱充阔老,或者做人情,应该在有限的金钱之下,学习无限的知识,在少量的金钱之下,完成自己永恒的事业。
  
  我对节俭下了三个定义:
  
  (一)节俭是储蓄之法
  
  节俭就能储蓄,感情如果不滥用,感情就能一天天的净化,自然能把感情化为大慈悲、大仁爱与大道德;时间如果能节俭,就是储蓄生命,将会使我们的人生延长许多;物品如果能爱惜,就能使我们的东西,更发挥效用;金钱如果能储蓄,就可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未来的一切,往往是由现在一点一滴而成就的,正如大海是由一点一滴的水所汇集而成的一样。
  
  (二)节俭是致富之道
  
  养成节俭的习惯,将来才会富有。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有钱,一帆风顺,而不去探究那许多富有者,他们之所以致富成功的原因。如果未来想成为一个富有者,不仅是金钱上的富者,同时也是拥有大感情的圣者及拥有无量时间的寿者,就必须遵守致富之道--养成节俭的美德。
  
  (三)节俭是事业之基
  
  无论将来发展什么事业,如办图书馆、托儿所、育幼院、或建讲堂弘法利生,都必须由基础做好,也就是从今天起开始节俭,唯有节俭的人,才能使时间长久,才能使情感丰富,才能使物品增加,才能使金钱富足;从现在起,将已拥有的时间、感情、物品、金钱节俭下来,才是佛教青年未来成功立业的基础。
  
  三、从物欲中有力自制
  
  对于世间的物欲诱惑,要有力量约束自己,克制自己。一个人的伟大与否,不是看他的钱财多少、地位大小,而是看他有没有自制的力量。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君子能自制,小人不能自制;快乐与烦恼的分别在于:快乐幸福的人生是由于能自制,烦恼痛苦的人生则由于不能自制。
  
  佛教为什么讲布施?是要我们对于金钱物品不要贪着;为什么讲持戒?也是要我们在生活中有自制的力量;为什么要忍辱?就是在人事上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现在的青年血气方刚,行动往往凭着一时的血气冲动,这样的人并非勇者。真正有力量的人,是一个能自制、能自我要求的人。
  
  唐朝玄奘大师「言无名利,行绝虚浮」,意即玄奘大师所说的话,没有一句为名或为利,行为也绝无一点轻浮暴躁。过去我曾认识一位法师,一见到人就说:「那位张先生很有钱。」「好久不见了,在哪里发财?」「那个人很有地位呀!」始终把金钱名利看得很重,所说的话,句句不离金钱名利,实在令人不敢茍同。不能视名利如浮云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出家人的。
  
  玄奘大师,他有自我克制的力量,在名位之前,更加的虚心,更加的谨慎。但他并不因此而没有「名」,相反地,唐太宗每次要视察各地,第一个邀请的就是玄奘大师,他的生活所需都由国家供养,朝中文武大臣谁不恭敬他。玄奘大师对于名利,并不是绝对的拒绝,有名利没有关系,但是在名利丛中,他懂得自我约束。
  
  要培养自制的力量,生活才能快乐;生活有自制,面临任何诱惑,才有力量对付。关于「自制」,我为它下了三个定义:
  
  (一)自制是人类的本能
  
  虽然追求欲望是人类的本能,但是节制欲望也是我们的本能。有人说:「社会讲究纵欲,佛教提倡节欲,难免贻曲高和寡之讥」。其实佛教所提倡的节欲,不是绝对的禁欲;因为欲望是本能的,而人类另外有一种本能的节制力量,来对治欲望,使其平衡。如果节制的力量小,物欲的力量强,无法自我克制,那么就成为人间道德的失败者。如果要在道德人格中完成自己,就必须把自制的本能发挥出来。
  
  (二)自制是君子的要务
  
  自古的圣贤君子,没有一个不克己利人,佛教之所以有那么多戒律,也是要我们知道自制的方法,并具有自制的力量。自制,才能完成个人,成就大众。
  
  (三)自制是修行的条件
  
  佛陀在即将成道前,曾经遭受恶魔波旬及数以万计的天魔扰乱,但是佛陀完全不为所动,终于证得无上菩提。佛陀能不受天魔所扰的主要原因,便是他具有强大的定力与自制力。因此,修行学道的人,必须学习佛陀,培养一种自我克制的力量。能够自制的人,修行才可能成功。
  
  四、从谦卑中长养自尊
  
  人要有自尊自重的心。自尊自重不是傲慢与贡高,自尊自重须从谦卑中去陶冶。古人说:江海所以能成百川之王,是因为它居卑处下,不拒多少。
  
  与人相处,最得众望的人,是懂得谦卑的人。做为一个佛教徒,所从事的是教义的传播,不但要有自尊自信的信念,更须培养谦卑的美德。
  
  以前的出家人「上与君王同坐,下与乞丐同行」。能够上与君王同坐,那是因为具有尊贵的德行,能得到君王的爱戴;肯与低贱的乞丐并行,那是因为明白「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虽然是乞丐,但人格并无欠缺,能够以谦卑的态度去纳受他们。一个伟大的人物,一定是谦卑的,唯有不成熟的人,才会趾高气昂,贡高我慢。
  
  谦虚不是畏怯退缩,也非卑劣懦弱,更不是对一切事情推诿而不负责任,当然,谦卑也不是要我们自暴自弃。孟子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一个自暴的人,不可和他讲道理;一个自弃的人,不可与他共事,儒家说培养浩然之气,主要从谦卑中养成自尊,佛法也是一样的道理。
  
  印度比丘以乞食为生,即是要出家人从与众生接近之中,培养谦卑的美德。平常我们至诚礼佛,把尊贵的头匍伏在地上,以双手承接佛陀的双脚,也是要袪除我慢贡高,养成谦卑的个性。
  
  为什么要谦卑?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为什么要自尊?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怯懦的。
  
  西方哲学家说:「一个人如果骄傲,即使是身为天使,也会沦为魔鬼;如果谦卑,虽是凡人,也会成为圣贤。」成熟的稻穗一定会低垂下来,「宇宙有五尺高」,我们六尺之躯的人,要生存在宇宙中,都必须低一低头。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上,我们要学习常不轻菩萨的德行,过那低头而向前的人生。
  
  关于自尊,我为它下了三个定义:
  
  (一)自尊是自信的基石
  
  自信心要建立在自尊的上面,没有自尊,哪有自信?有了自尊,才能培养自信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自尊,「三旬九遇食,十载着一冠」,他对自己的人格有无比的自信。佛教里多少古德深山苦修,甚至三餐无以为继,仍不肯放弃僧侣的尊严,随俗浮沉,他们对自己能体解大道有无限的信心。因为有信心,最后终有所成,所以自尊是自信的基石。
  
  (二)自尊是节操的根本
  
  社会人士有社会人士的节操,佛教徒也有佛教徒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不管什么人,他的节操必须建立在自尊的上面,唯有自尊的人才会尊敬人,自尊的人才不会冒犯人,自尊,是人类高贵的节操。隋朝的道悦禅师,住在荆州时,遇到朱粲造反,朱粲强搜寺中道粮后,命令禅师引路出城,若不从,即予杀害,禅师坐在地上说:「吾沙门也,非引路之人,浮幻形骸,任从白刃!」这种从自尊而产生的节操,虽是盗贼,也不得不肃然起敬。
  
  (三)自尊是人格的标准
  
  一个人有没有人格,主要看他的自尊程度如何?而人格的标准,人格的方向,完全取决于自尊心。出家人应该庄严,不能和俗人一样,一个出家人终日讨好世俗,向权贵奉承,或者只为了一点小利,甘心出卖人格。例如有人公然抽烟喝酒,不以为耻;有人出入淫乐场所,不以为羞,这都是由于不具备自尊心所致。
  
  五、从笨拙中启发灵巧
  
  我们一向把笨拙与灵巧看作两回事,但是,真正的笨拙就是灵巧的根基,聪明智巧不是从投机取巧当中得来的,真正的灵巧是从笨拙中增长的。很多老和尚自称老拙,「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由他自干了,你也省力气,我也少烦恼。」老拙真的这样糊涂吗?这是老拙历练出来的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看起来好象很笨拙,这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
  
  一九四六年,杭州武林佛学院院长会觉法师(太虚大师的弟子)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一生中最讨厌的就是聪明的人。」为什么他讨厌聪明的人?因为许多人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笨拙不要紧,只要肯脚踏实地慢慢做,所谓慢工出细活,不从笨拙中启发灵巧的聪明是靠不住的。所谓笨拙者,为学不求急取,做人不想取巧,一板一眼,稳稳当当,你笑我傻瓜也好,你笑我笨拙也好,依然本本份份的做人做事。
  
  中国人常笑日本人笨,呆板、不懂取巧。有一次,我在日本一家饭店的楼上,看到一辆卡车开到十字路口,刚好红灯亮了,此时正值清晨两点,马路上一点声音、一个行人也没有,那辆卡车停在斑马线前等了一分多钟,直到绿灯亮了才开车。一定有人觉得他很笨,深更半夜的哪有行人,尽管往前开就是了。只是,路上虽无行人,但若常如此通行,养成闯红灯的习惯,难保以后不出车祸。守规矩,看起来虽然笨,却可以养成终身安全的良好习惯。现在的日本很进步,是世界经济强国,如果日本人不聪明,为什么会如此富强呢?这要归功于日本的国民从笨拙、守法之中,养成不取巧、守本份的习惯,所以社会就有秩序,国家就会强盛。
  
  常看到有些同学,正楷还不会写,就先学草字,龙飞凤舞,写到最后乱七八糟,不成字样。如果能够承认自己笨,一笔一划慢慢的写,自然而然就会灵巧了。
  
  我对灵巧下了三个定义:
  
  (一)灵巧是贯通的慧解
  
  灵巧,是闻一知十、闻十知百的能力;灵巧,不是凭空捏造,虚造的假聪明,而是贯通的智慧。因为有了灵巧,可以举一反三,可以无事不知,无理不明。禅宗大德有的看到桃花开放而悟道,有的听到婴儿啼声而明心见性。不过,这种大道一以贯之的灵巧,不是偶然,也不是生来就有的,是从多少经历中,多少笨拙里才能贯通的。
  
  (二)灵巧是敏捷的反应
  
  有了灵巧的心思,对事情才会有敏捷的反应。过去的学子亲近善知识时,善知识会以没头没脑的说话,来考验一个人的灵巧、能不能有敏捷的反应。例如日本快川禅师被军阀织田信长放火烧寺,逼得无路可走时,快川禅师要求寺众参「大火中如何大转*轮」的话头,并且不时摧着:「快!快!快!」假如是灵巧的禅者,在敏捷的反应下,应该就能开悟了。
  
  (三)灵巧是活用的经验
  
  灵巧,是从多做、多说、多看、多用心来吸收经验,从经验中去灵活运用。俱胝的一指,使许多学子契悟佛法;黄檗和临济的棒喝,让多少人接触到禅机。高明的医师,甚至是砒霜、毒药,都可以用来治病。要灵巧才能活用,若无灵巧,即便是好事好话,有时也会惹来麻烦。灵巧非常重要,要学道,先要有灵巧。
  
  六、从理想中实践抱负
  
  今日的佛教青年最缺少的就是没有理想,没有抱负。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就没有未来,没有未来希望的青年人,能有什么成就呢?
  
  若将人分成上根、中根、下根等三种等级,上根的人凭着崇高的理想行事,为理想而辛苦工作,为理想而牺牲奉献,能否达到目的是另外一回事,总之为理想而奉献一切。中根的人,凭经验行事,认为理想太空幻了,因此做到哪里说到哪里。下根的人,凭需要而生活,认为有面包才能不死,有老婆儿子才会满足,所以下根的人做事只讲需要不谈理想经验;禽兽也是只凭本能,如牛马除了寻找水草作为食物,是不会有其他的要求。
  
  青年人,尤其是佛教青年,不能只求满足生活上的欲望,而拋弃一切理想!如果这样,与禽兽有何分别?佛陀说,众生是无边的,烦恼是无尽的,法门是无量的,佛道是无上的,人生有那么多的无边、无尽、无量、无上,等着去追求,我们能做一个没有理想有如行尸走肉的人吗?人有了理想,工作就不会觉得辛苦;有了理想,吃点亏也不会计较;有了理想,生活中就有力量。所以佛教青年要有志愿、有抱负、有理想。
  
  关于理想,我为它下三个定义:
  
  (一)理想是正当的希望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很多的希望,而崇高的理想,则是我们正当的希望。希望,可以引导人走上正途。哀莫大于心死,人生最悲哀的事,就是没有希望,没有希望的人生,眼前一片灰色,暗淡无光。就算猫狗,也希望有美好的三餐;就算花草,也希望有朝露的滋润。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怎能没有正当的希望,怎么没有崇高的理想?
  
  (二)理想是力量的源泉
  
  人生有了理想,才有奋斗的力量;没有理想的人生,好比干涸的泉水,无法长养生机。有了理想,才有力量。人类能征服埃弗勒斯峰,是由于人类从理想中产生登高的力量;人类能够登陆月球,因为人类有上天的理想,所以就有力量上天。世界上多少伟大的事业,都是靠理想所产生的力量而完成的。
  
  (三)理想是快乐的国土
  
  有了理想,生命才有意义,人生才有希望,理想使生活充满快乐。有了理想,便拥有了一个理想的国度。人间的世界,不容易拥有,即使想拥有一百坪的土地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其他,但是,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度。有些佛教青年,没有崇高的理想,只希望有一间小庙,根本不敢成大功、立大业;靠一些小庙怎么能复兴佛教呢?
  
  想成功立业,必须具备理想。佛教青年不同于一般世俗青年,要有远大的志向。佛教青年是为学人间菩萨道而来的,所以应该努力实践人间菩萨的理想。
  
  一九七六年六月讲于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三)
 
    本篇提出六点来说明青年成功立业之道:
  
  一、从工作中发挥热忱
  
  没有工作的人,是世间上最苦的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寂寞无聊。有些年轻人成天闲荡,无所事事,像孤魂一样,不知道在哪里安定身心;像浮萍一样,不知道将飘向何方,那是何等的不幸!工作对每一个人,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作的益处很多,以下简单地列出三点:
  
  (一)工作中才有生命
  
  工作,这是上天赐与人类最好的礼物,除了成长,开发自身的心胸、眼界之外,还能提供对人间的贡献,并且逐渐对「同体共生」有所认知。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等于行尸走肉,没有精神,没有灵魂;一旦有了工作,才能发挥生命的潜力,表现出生命的价值,所以说工作就是生命。
  
  (二)工作中才有人缘
  
  在一个团体中,最不得人缘的人,就是最懒惰、最不发心、最不肯工作的人。许多小动物,如蚂蚁、蜜蜂,都非常勤奋工作,或储蓄粮食,或采花酿蜜,它们都活得很有意义。身而为人更应发心工作,从工作中获得人缘;要勤奋工作,才能获得群众的接纳。「工作无贵贱,服务最神圣」,国父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可见有工作的人生才有意义。
  
  (三)工作中才有财富
  
  世间上的人都想拥有万贯家财,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致富之道是什么?就是工作再工作。财富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即使有横财,如果不继续努力工作,只是坐吃山空,再多的横财也不长久;再说,不劳而获的财物,是不可贵的。唯有掺和自己的汗,发挥精神、用尽力气去赚取的财富,才是最可贵。俗语说:金砂随潮水流来,也要你动手去淘洗,才能得到黄金。这说明一切的收获,都从工作中得来的。
  
  有位父亲去世之前,召集儿女们到床前,对他们说:「我有不少的财产留给你们,那是一些黄金,就埋藏在葡萄架下。」父亲去世后,儿女们在葡萄架下面努力挖掘土地,希望取得遗产。葡萄架下真的有黄金吗?没有。但是由于经常挖掘、翻松泥土,土壤变肥沃了,架上的葡萄遂长满了累累甜美的果实,这些儿女们也因而获得很多的钱财。
  
  这个寓言说明了:「唯有工作才能获益」。在工作中自然有精神、有力量,也唯有工作才能安定身心,因为工作过程能带来乐趣。人生有了工作,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
  
  佛教常讲发心,发心就是要发心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一部机器,如果长久不发动、不使用,它会生锈;人的身体,如果不经常磨练,也会衰弱;不经常工作,意志会消沉,心思也会枯竭。一个人不经常工作,好比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设下了障碍,使自己寸步难行。所以,一个人如果希望活得轰轰烈烈,就必须工作;不但要工作,更要竭尽心力去工作,从工作中发挥青年的热忱,如此,他的人生定能辉煌腾达。
  
  现代的佛教,形同老迈的枯藤,毫无生气,主要是因为我们佛教徒缺乏热忱。记得曾有人感叹的说:「自我进入佛门后,所感受到的是『冷』的气氛!」这个「冷」,不是气候寒冷的冷,而是气氛的消极,令人感到处处一片寒意;工作没有热忱,修行没有热忱,待人没有热忱,卫教没有热忱,因此给人一种「冷」的感觉。
  
  翻开历史,每个朝代里的救国救民事业,莫不是仁人志士们奉献出力量与热忱所创造出来的。所以,工作有热忱,才有力量;工作有热忱,才有内容,也才能支持长久。一个宗教家,对于救人救世的事业,必须具有高度的热忱。佛教青年更应该本着「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的志愿,鼓舞起热忱,去担负弘法利生的工作。
  
  二、反省中检讨功过
  
  人要天天反省自己。自古以来的圣贤,他们能够变化自己的气质、修身立德,主要是因为具有反省的功夫。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袁了凡以「功过格」记录自己的功过,以反省自己举止的得失。有些人,眼睛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嘴巴只讲别人的过失,却从不检讨自己,因此,养成抱怨不满、怨天尤人的坏习惯。其实,人与人相处,若能做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时时反躬自问,检讨得失,方能增进道德,升华人格。
  
  反省的益处很多,仅提出下列三点来说明:
  
  (一)反省是悔过的勇气
  
  有些人犯了过错,却不肯悔过,因为他没有反省,不能自知;如果能仔细反省,就会生起悔过自新的勇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青年人在修学的时候,应该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痛痛快快、切切实实地把它表露出来。譬如得了盲肠炎的人,一定要把盲肠割掉,以除后患。一个人的过失,也要用反省忏悔的快刀把它切除。
  
  一般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护短,覆藏自己的过失。面对自己的过失,不肯改进。因此,踏出学院,真正去负责一方时,便显出自己处处都是毛病,而无法立足。所以,佛教青年不应掩护自己的短处,要有反省过失、努力改进的勇气。
  
  (二)反省是自知的镜子
  
  古语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长相,必须照镜子。若要了解自己行为的得失,则必须用「反省」的镜子来映照;反省如同一面镜子,在反省的镜子中,自己的本来面目,自能显现无余。
  
  从一些青年同学们的日记里,可以发现,凡是品德较好的学生,日记里通常重在检讨自己的功过,总认为自己缺点很多;凡是品德不好的学生,大都批评别人的好坏,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是,似乎全天下的人都不能令他满意。事实上,这是他不认识自己,他所看的全是别人的缺点,所想的也是别人的过失。一个人到了连自己都不认识时,那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可怜。所以,我们不必忙着去认识别人,重要的是先认识自己,从反省中认识自己,从反省的镜子中了解自己的真正面目。
  
  (三)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之一,他所以能成就千秋万世的伟业,主要原因在于他能谦冲自牧,肯虚心反省。专门记载唐太宗言行的《贞观政要》,即曾记录一段他的自述,他说:「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可见一个伟人之所以成功,确有其为常人所不及的地方。
  
  今日有了过错,如果没有反省,明天还是一样的犯错。如果能够时常反省,即使错了,经过反省,知道犯错的缘由,随即改正,下一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过错。所以说,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譬如甲乙两个人相处,甲得罪了乙,经过反省后,知道自己错了,翌日,随即向乙道歉,两个人前嫌尽弃,和好如初,这不就是反省得来的好处吗?佛教最重视戒律,犯了戒的人必须忏悔,才能消除罪业。所谓忏悔,其实就是赤诚的反省。
  
  《法苑珠林》记载:「有一比丘,名曰欣庆,犯四重禁,来至僧中,九十九夜忏悔自责,罪业即灭,戒根即生,如初受戒时,无有异也。」一个犯了四大重戒的人,经过反省忏悔之后,居然能够与初受戒时相同,可见赤诚反省的功用,能使人获得「新生」。所以说,「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反省的利益很多,反省是智慧的果实,反省是进德的阶梯,反省是青年们修学中重要的功课。一个人不要随便责备别人,要能以责备人之心来责备自己;也不要任意批评别人,要以批评人之心来批评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时时反省自己,只要是有利于大众的事,就热心去做。时时反省,知道自己的言行不合乎道德标准,就赶快改正过来。一个青年人,想要成功立业,首先必须健全自己。如何健全自己?就是要不断的反省、再反省。
  
  三、从宽容中扬弃嫉妒
  
  求学的时候,学习把自己扩大,尤其要把心量放大。《释迦传》中有一段记载:有一位犯了五逆十恶的坏人,想回头忏悔,但是心怀恐惧。心想:「我过去那样冒犯佛陀,如果现在向佛陀忏悔,他能宽宥我吗?」有人了解他的心意,便告诉他:「佛陀的心量尚且能包含天地,怎么会容不下你一个人呢?」于是他勇敢的前去忏悔。
  
  佛世时,摩揭陀国阿阇世王,忤逆父母,大行不孝,最后知道自己错了,想求忏悔,可是父亲已经去世,忏悔已来不及。他很悲伤,也因此自暴自弃。他的母亲对他说:「诸佛心量,等同虚空,你父亲是学佛人,虽然你忤逆了他,但是我想他一定会宽恕你的罪过的。」
  
  所以,要做一个伟大的人物,先要养成宽宏大量的气度。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一个人要养成海阔天空的胸襟,要有宰相肚内能撑船的器量,能够容纳好人善人,甚至仇人敌人、看不惯的人,也都能宽容。唯有宽容才能去除嫉妒,唯有宽容才能成就一切。一个人若不欢喜别人好,不欢喜别人快乐,常常令自己活在怒火之中,那是很痛苦的。
  
  至于如何宽容别人,如何去除嫉妒?必须能做到下列三点:
  
  (一)不念旧恶
  
  小孩子和玩伴吵架了,总欢喜算旧帐,譬如:「你过去拿过我一张纸!」「你以前吃过我一块糖!」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如此幼稚,不应该再算旧帐。不过,愚痴的人往往喜欢算旧帐,喜欢把过去芝麻绿豆大的事情提出来讲。「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既往不究,主要的是现在和未来。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误会或磨擦,只要我们有宽大的度量容人,不念旧恶,犹如大海之深广,能容任何污秽之物,且不失去大海的清净,又如虚空之宽大,任何美丑之物,皆能包容无余。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论任何的讥嫌、误会、过失,都要以宽宏的心量来包容。
  
  在佛教里,有人犯了过失,经过至诚忏悔之后,罪业就可以消除。佛法中说:一个肯悔过的人,比没有犯过的人更好。对于已忏悔的人,若再批评他过去的过失,那么批评者的过失会比犯过者更严重。佛门最忌讳算旧帐,佛教青年应该不念旧恶,不翻陈帐,和谐相处,才是佛弟子应有的态度。
  
  (二)以德报怨
  
  梁国的大夫宋就,曾做过边县的县令,梁国与楚国的边界紧紧相邻。梁国的边亭与楚国的边亭,都种了瓜。梁国的百姓勤劳,常常给瓜灌溉、照顾,因此长得很好。而楚国边亭的百姓懒惰、懈怠,瓜也就长得很差。
  
  管理楚国边亭的县令,看到梁国边亭的瓜长得好,心中非常嫉妒、恼怒。楚亭人就在夜里去捣坏了一些梁亭的瓜。梁亭人发现后也想去破坏楚亭的瓜,就去请示宋就。宋就说:「造恶是怨祸的根源。别人做恶,你也跟着做,那就更坏了。如果是我,就每天晚上叫人偷偷地为楚亭浇瓜,不让他们知道。」
  
  梁亭人的一听,每天晚上便偷偷地去给楚亭的瓜浇水。瓜一天天的长好起来。楚亭人感到很奇怪,便暗中观察,发现是梁亭人所为。楚县令听到这样的事,便报告给楚王。楚王知道后,感到非常惭愧,告诉官吏说:「毁坏瓜的人,难道没有罪过吗?这是梁人在退让啊!」于是,楚王以重金谢礼,并向梁王示好。自宋就开始,梁楚两国就交好了。
  
  唯有心胸宽广、不念旧恶的人,才能做得到以德报怨。
  
  《长寿王经》云:「以怨报怨,怨终不灭;以德报怨,怨乃灭耳。」以怨报怨,永远不能息怨;唯有以德报怨,才能结束一切冤怨的根本。有仇敌,应该用道德去感化他,不要生起怨恨心,因为以怨报怨,是永远无法化敌为友的。
  
  (三)与人为善
  
  一般人对于犯错者,往往不肯给予改过向善的机会,也不肯指引一条方便回头的道路。我们学佛的人,有责任将欢喜布满人间,把善良的风气传遍各处;应该予人方便,予人好处;应该不舍弃任何一个改过自新的人,不拒绝任何一个心向佛道的人。
  
  有些人往往缺乏助人为善的心量,甚至嫉妒他人的善举。这种态度不只障碍了他人,也障碍了自己,我们应该学习以宽容来扬弃嫉妒。「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泰山所以能高大,是由于它不舍弃任何一块小泥土;大海所以能深远,是因为它能容纳任何细小的溪流。一个人生存于世间,待人处世,也应该具有泰山、大海的气度,不嫉妒好人,不排挤异己,因为唯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四、从讥谤中庄严福慧
  
  无论是伟大的人物或普通的小人物,都难免会遭遇讥讽诋毁。受到讥嘲毁谤时,我们如何给予自己力量?如何使自己不消极?那就要从讥谤中学习庄严福慧。
  
  在《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里,佛陀问大迦叶尊者,有一颗大宝珠,是众德所成,它的质地纯净,能消除一切的瑕秽。但是,「若有人天,毁骂是宝,而不恭敬。迦叶。于意云何?是大宝珠,畏毁骂故,失宝力耶?」大迦叶回答:「不会。」佛陀接着说:「是净宝珠,犹彼菩萨,志意清净;一切众生,虽不恭敬,所有功德,无有折减。」清者自清,任何讥毁都无法减损贤者之德的。
  
  《优婆塞戒经》里也说:「我身若被截斫分离,不应生瞋。应当深观往业因缘,当修慈悲怜愍一切。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是菩提正因。对于逆我、谤我、伤我的人,能不瞋不怒,甚至慈眼视之,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
  
  昔时有位宰相,气度宽宏,行忍工夫到家。有一天,弟弟要到外地做官,来向哥哥告辞,哥哥说:「你脾气不好,此行我担心你的事业不能顺利。」弟弟说:「不会啦!这次我听哥哥的教导,别人给我的讥讽毁谤我都不会计较!」「真的吗?假使有一个人在你脸上吐口水,那你怎么办?」「我一定照哥哥的指示去做,不和他计较,把口水擦干就算了!」哥哥说:「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不这么做。别人所以会对你唾面,就是因为不高兴你,你把口水擦了,他会更不高兴。因此,你不必用手去擦,让它自己干了,这才是忍耐的上乘功夫。」
  
  自从我们懂得人事开始,所遭遇的讥讽毁谤,不知凡几。连受众人景仰的胡适博士,也是「誉之所至,谤亦随之」,有人赞美他,也有人毁谤他。试观世界上伟大的圣贤,哪一个不是从讥讽毁谤中成就出来的?讥讽毁谤会打倒一个人,但是,它只能打倒一个庸懦无能的人,打不倒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的人。对于讥毁,要把它看做是庄严我们福德智慧的逆增上缘,千万不要让它激起自己的瞋恨心。《成实论》云:「恶口辱骂小人,不堪如石雨鸟;恶口骂詈大人,堪受如华雨象。」小人物与大人物的区别,从其应付外来讥毁的态度,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台中李炳南居士,初到台湾弘扬佛法时,也遭遇到很多麻烦。当时李炳南居士效法常不轻菩萨的行持,谦和地说:「善知识,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做佛。」甚至说:「善知识,谢谢你,你给我的这种难堪,是在消除我的罪业,谢谢你给我消除罪业的机会。」由此看来,讥讽毁谤不但对人没有坏处,对一个真正有作为的人而言,反而成为庄严自己,增长福德智慧的助缘。
  
  佛陀在世时,提婆达多及许多外道经常蓄意陷害佛陀,但都无法得逞,而且每一次佛陀遭外道陷害后,反而声望更加提高,佛教的弘化也更形顺利普及。所以,黑暗就是光明的预兆;外来的拂逆,更是行善的逆增上缘。没有讥讽毁谤,就显不出伟大的人格,显不出圣贤的节操。
  
  对于如何忍耐讥讽毁谤,提出下列三点来说明:
  
  (一)不说讥谤
  
  讥讽别人的话不说,毁谤别人的话不说。如果发觉自己平时好说别人的闲话,那么,从现在起绝口不说,这就是不恶口。
  
  (二)不听讥谤
  
  不要理会外传的讥讽毁谤。一个人如果时常注意外传的谣言,则心情会受影响而难过,一难过,就愈没有力量、没有心情去做其他事情。「是非之言止于智者」,一个有智慧的人,绝不乱传谣言,更不轻易听信谣言。
  
  (三)不怕讥谤
  
  讥讽可以消除罪业,是修道人的逆增上缘。一个修道人,不但不必惧怕讥讽,更应把讥讽转变成激励身心的力量。
  
  五、从听闻中确实奉行
  
  《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学佛要多闻熏习,听闻佛法是学佛必经的过程。任何一部经,开头必是「如是我闻」,最后是「信受奉行」,经典的这种形式,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有些学佛人,多闻是做到了,但是在「确实奉行」方面却还嫌不够。往往只学到半部经,即只学到前面的「如是我闻」,却没有学到后面的「信受奉行」。
  
  《大乘宝云经》说:「虽有多闻,不制烦恼,不能自利,徒无所用。譬如死人,着金璎珞。」一个多闻而不能奉行的人,就像死人穿上华丽的衣服一样,一点用处也没有。因此,一个人想成功立业,除了多闻,也要确实奉行。
  
  以下举出如何多闻且确实奉行的方法:
  
  (一)闻是要说好
  
  听到好的道理,要赞美,并随喜赞同。有一些年轻人,听到别人所说的许多道理,喜欢反驳:「你讲的道理固然很好,不过,我的意思是……」「你讲的话虽然不错,但是,我以为……」「你的意思虽然很好,不过,……」不管别人如何苦口婆心的教导,总是一开口就将它否决,甚至别人的话还没说完,而他的意思本来也一样,但是却一开口就表示他不完全同意。他觉得赞同别人的意见,会使自己矮了一截,因此,总不肯爽爽快快地承认别人的意见正确,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二)闻善要奉行
  
  有一类众生常有「闻善不着意」的坏习惯,听到好的话,丝毫不加以留心,更谈不上确实去奉行,因此,常在恶道中流转。人为万物之灵,具有辨别善恶的能力,如果能闻善奉行,则道业自能快速增进。
  
  (三)闻理要相应
  
  听到符合真理的话,要设法与它相应。有人说:「你的话打动了我的心坎,你这话好象是为我而说的。」这就是听话的人,能与对方的话相应。我们常常称赞佛陀为「如理师」,说他是真理的体验者,是真理的证悟者,是真理的榜样。一个与真理相应的人,一定是真正慈悲的人,即使他骂你、打你,其出发点也都是慈悲的。若想与真理相应,就必须从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去体验,养成事事都「如理作意」的习惯。
  
  平常若有写日记,应写些如何与真理相应、如何与真理结合在一起的事,以此来检视自己的心;因为一个烦恼无明炽盛、怨天尤人,处处不满现实的人,是不可能与真理相应的,言语举动更不可能与真理结合在一起。
  
  六、从克难中创造明天
  
  记得政府播迁台湾时,最早发起的运动叫做「克难运动」;组织的乐队,叫做「克难乐队」。当时,全国上下,一致推行克难活动,由于大家合力推行,使得台湾从克难中渐渐成长,这种克难的精神,就是奋斗的精神。从克难中,期待明日的光辉;能够克难,才能从克难中孕育明日的果实。
  
  「克难」,顾名思义,是克服困难。一个修学佛法的人,有什么困难需要克服?譬如:有人觉得「话难说」。如果觉得说话很难,国语不容易说得正确,就要努力学习,克服说不好的困难;有的人认为写文章很难,就要克服文字的困难;思想不能畅达、语言文字不能流利,也是先找出困难的所在,再设法克服。
  
  也有人觉得「事难做」。所谓「事难做」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事情本身的条件困难,一种是人事关系的困难。一个人不论在任何情形之下,绝不可因为事情难做就不做,更不必因人事关系困难而灰心。所谓「佛道难成誓愿成」,世间事没有比学佛更困难的事,成佛的困难都不怕了,还怕世俗成功立业的小困难吗?
  
  法国英雄拿破仑曾说:我的字典里没有「难」字。古来的英雄豪杰常自诩:「我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所谓「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虽移山填海,也终有成功的一天。把难字从口边、心里去除,脚踏实地切实去做,相信不会有什么困难。
  
  此外,有人会觉得「道难修」。修道有什么困难?为了修道,要淡泊名利,忍受寂寞,委屈吃亏,忍耐压迫;为了修道,亲情要放下,故乡要远离,朋友少来往,一切功名富贵的念头都要舍离。
  
  有的人修道,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到头来反而背道而驰。所谓「修道一年,佛在眼前;修道三年,佛在西天;修道十年,无影无边。」这种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能耐烦,经不起挫折,因此半途而废。像这种自暴自弃的人,能完成人生吗?能成就道业吗?所以,一个修道人,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毅力,不只具备「勇猛心」,更要有「恒常心」,才能圆满完成菩提大道。
  
  一九七六年六月讲于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四)
 
   本篇提出最后六点意见,分述如下:
  
  一、从威仪中训练自然
  
  对于佛门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我们做到了多少?平常的行住坐卧,身心的语默动静是否与威仪相应?有的人,小心努力的学习威仪,走路的时候,一板一眼,步伐姿态,毫不随便;坐着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就像入禅定一般。
  
  但是,威仪并不只是作一个样子,也不是要装模作样。重要的是自然的流露,不做作,毫不勉强。譬如讲话的时候,自然低声轻语,不口沫横飞,旁若无人;笑的时候,牙齿虽不露出来,内心也自能感到欢喜。平日就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即使独处没有外人时,也一样具足威仪,那么在众人面前也不必特意做作。
  
  有的佛教青年发心学习威仪,可是又学得不像,有的则根本不愿学习,还是不能免除一般人的习气,与社会上的青年男女没有什么两样。
  
  以下提出三点,说明威仪的重要。
  
  (一)威仪代表教养
  
  从一个人的威仪中,可以看出他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教养的人,风度翩翩,举止动作,毫不矫揉造作,自然流露平静纯真的气质,行为表现具有真善美的行止风范。但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他的外在言语行为,粗鲁莽撞,心思不定,缺乏自动自发的进取心。
  
  佛教青年,应该把平日的学养修持,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二)威仪可以说教
  
  俗语说:「身教重于言教」。凡是身形仪容能使人肃然起敬,威德仪态能使人效法者都叫身教。过去佛光山举行大专佛学夏令营时,我向学员说:「希望你们在佛光山能从花草砂石内,认识三千大千世界;从佛像僧容中,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从座椅拜垫上,体会自己的无限生命;从僧团袈裟一角中,紧紧握住人生真善美的一面。」庄严的威仪,是能不透过语言而说教的。
  
  几年来,前来佛光山的信徒游客日益增多,山上的法师,无法一一去为他们说法,因此,即以庄严的仪表、慈祥的面容,向信徒游客们做无言的说教。有的游客看到出家人长衫飘动,步伐轻盈,被其庄严的气氛感动不已,因而进入佛门,这也是一种「现身说法」。
  
  (三)威仪可以获得尊敬
  
  有些学佛人,虽不要名利,却想受到别人的尊敬。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不但须具备学问和道德,更重要的是要具足威仪。佛教中有一项规矩:出家后,五年学戒,然后才允许听教参禅。一个出家人,必须先学习律仪,净化自己的身心,养成高尚的气质,接下来才可以研究教理或参究话头。
  
  时下有些僧青年,最易犯的重大毛病就是尚未学习基本的威仪,即躐等去听教参禅。因此,学到最后,往往有如空中楼阁,浮而不实。佛教青年们除了学问的追求,必须特别重视威仪的训练,举凡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间,都要随时注意是否合乎威仪。只要具足威仪,又有学问、道德,自然能获得别人的尊敬。
  
  二、从淡泊中体验乐趣
  
  追求快乐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有的人追求物质的快乐,有的人追求享受大自然的快乐,有的人则在物质之外,从淡泊中获得快乐。而学道的人,在物欲泛滥的世界中,如何选择或追求快乐呢?自然是从淡泊的生活中体会乐趣。因为物质的快乐,不能绝对长久;唯有在淡泊的生活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淡泊的好处可由下列三点来说明:
  
  (一)淡泊可以启发良知
  
  翻开报纸,常看到一些杀人抢劫的事情,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昧着良知去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呢?观其缘由,大都是对于物质不能满足。不甘于淡泊的人,为物欲所蒙蔽,行事自然就没有良知。
  
  我们不妨时时自我反省,我们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少?我是否产生过损人利己的心思?如果我们对粗茶淡饭能够知足,则物质条件再缺乏,相信也能够优游自适,自然不会产生有害社会的念头。如果内心的念头纯正,则「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良知也会自然显露出来。
  
  (二)淡泊可以招致高贵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受人尊敬,并非由于拥有良田千顷或华屋万间,而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不贪安逸及不务奢华;在淡泊之中,能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
  
  净土宗慧远大师,虽有朝中王宫大臣想请求供养礼拜,但他不为所动,甘愿粗衣菲食,在小关房茅棚中修行,三十年不下山,因此他的德辉照耀于万世。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虽然没有华衣来庄严,没有美食来饱暖,但是由于甘于淡泊,无所需求,人格自然就会高贵。
  
  因此,佛教青年不能太重视物质的追求,如对现实的物质要求太高,流弊必定也大,应该从淡泊苦行中陶冶自己,磨练自己,这样,不但能启发我们的良知,更能使我们的人格高贵。
  
  (三)淡泊可以带来快乐
  
  有的人认为有钱就能快乐,殊不知世界上的大富豪,往往比一般百姓有更多的烦恼;有的人认为锦衣玉食能使人快乐,其实未必尽然;有些人认为名位权利可以使人快乐,事实上,名位权利所招致的烦恼,更令人难以忍受。
  
  一个人追求繁华容易,返朴归真困难。如果能把世俗功名富贵的欲望淡薄一分,那么道念就能增加一分。举例来说:在一杯水里加上一些酸甜苦辣的东西,这杯水立刻就会变质。即便是一杯茶,放个两、三天,也会产生怪味。可是,如果仅是一杯清水,淡淡的,没有任何杂味参与其中,这杯水永远是一杯清水。就如人的思想、欲望愈多,则愈容易变质;如果能甘于淡泊,如同清净无味的水,则烦恼的怪味便不会产生。所以,淡泊的快乐,是最可靠、最长久的。
  
  许多人相处时喜欢标榜感情浓厚,你来我往,隆情高谊,结果总是不能持久。我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中要淡泊,在人情往来之间也同样要淡泊。一个人唯有心地纯洁,甘于淡泊,无贪无求,不为名利,自然能安身立命;反之,如果贪图生活上的富裕,过分计较人我间的得失,定难获得永恒究竟的安乐。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老子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可见物质的过分享受,是历史上大哲人所极力反对的。一个人若过度热衷于物质的享受,将为物欲所牵引,本具的灵性也会被物欲所蒙蔽。
  
  学佛人,在生活上必须恬淡,心灵才会清净明彻,不易为客尘烦恼所染。唯有如此,才能体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悠然自得的境界。
  
  三、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一定是没有钱,也并非身染疾病,而是身心无所安置。有人说,上了讲台,手没有地方安放,就感到身心不自在;孤魂野鬼最大的悲哀,是没有一个皈依的所在。
  
  的确,身心无处安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身心应该安放在哪里?诵经礼佛,可以安顿我们的身心;三藏十二部经典的义理大海,以及大众的事务,都可以安放我们的身心,除此之外,「宁静」也可以安放我们的身心。古人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除了淡泊,宁静也自有一番意境,能让我们体会到更宽广的世界。
  
  所谓「宁静」,不是指外在的一切运作停止,如飞机不飞、车子不跑、人们不讲话等等,主要是内心自然没有声音,而不是抹煞外在的一切声音。就如「禁语」,不仅是嘴上不讲话、手接触东西无声音或走路时脚下无声等等,更要做到心里没有声音,即使在热闹场所,心灵仍然澄澈灵明,丝毫不为外境所动。此时,就是心灵的宁静,心灵的庄严;道德可以完成,人格也可以升华。
  
  以下说明在宁静中如何能安放身心:
  
  (一)宁静中有宽广
  
  内心的宁静,可以扩大一个人的精神领域及心灵世界。当我们把心静下来时,平时所想不到的问题,往往就可以想到,记不起来的事情也可以记起来。
  
  当然,使内心宁静或参禅,并不是为了想起旧日的事情,宁静中的世界很宽、很大。我们不必在人我是非的小圈子中打转,因为在烦恼喧哗的外在世界里是无法解脱的,好象钻牛角尖一样,越钻越小,我们应该把心胸扩大,从宁静中体会三千大千世界的宽广。
  
  (二)宁静中有富有
  
  俗语有云:「沉默是金」,这句话的意思是宁静里含着富有。一个人熙熙攘攘地忙碌过一生,拥有功名权势,拥有家财万贯,出门汽车,入门洋房,甚至拥有娇妻美妾,子孙满堂,这样就是富有吗?其实,人生真正的富有含藏在宁静中。
  
  当一个人静静独处时,可以仰望蔚蓝的长空、飘动的白云,宇宙是那么广阔;或是一卷在握,上下古今,多少英雄豪杰与我对语,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一切尽在我心里,可以任意畅游在太虚之中,能说不富有吗?生而为人,重要的不是拥有外在的财富,而是拥有心灵的智慧及宁静的生活。
  
  一个人一天当中,如果缺乏三十分钟乃至十分钟的宁静,那么精神生活一定非常贫乏。学院为什么规定每周放假一天?这是为了让学生有自己的生活,体会宁静的乐趣。在一年当中,至少要有一个月的宁静生活,因为没有宁静生活的人生,会迷失方向、忘记自己,只有懵懵懂懂,任人牵着鼻子走。唯有在宁静中,才能面对问题,与自己交谈,才能达到「身心安泰」的境界。
  
  (三)宁静中有平安
  
  人若是每天生活在浮躁动荡之中,会处处埋伏着侵犯德行的陷阱。如果能把自己安住在宁静之中,就会感到平安。印度圣雄甘地,虽然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住在牢狱里,但是,由于他内心的宁静、淡泊,所以处处感到安稳,不会心有不平。
  
  知足的人,即使身处地狱,也会觉得像在天堂一般。有了宁静的人生,到处都可获得平安。当我们或坐或站都觉得不称心遂意,是因为内心浮躁不安,不能平衡。内心如果能宁静,即是所谓的「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宁静能使人心安,并使瞋恨心调伏;内心平静,则待人处事永远祥和,争执的弊端就永远不起。所以,宁静中有平安。
  
  四、从信仰中发掘能源
  
  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会带给世人不安与骚动。因为能源缺乏,汽油涨价,汽车不能常出去跑,电灯不能随便开用,冷气必须尽量节省,一切物质都供应不足。在物质文明发达的现代,居然还有能源缺乏的危机,可见科学与物质文明的效用是有限制的。然而,我们心里的能源,则没有缺乏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无限的宝藏,人人都可以去自由开采。
  
  我们如何开采自己内心的能源呢?应以「信仰」来开采。《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个有信仰的人,内心充实,他看这个世界,到处一片祥和;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他的心境就不同了,由于没有心灵的皈依处,会感到这个世界很贫乏,甚至觉得人生很空虚。有信仰的人生才是美满的。
  
  信仰与能源的关系可用下面三点来说明:
  
  (一)信仰可以发掘智海的能源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如大海般深邃广阔的智慧宝藏。此内心的智慧能源,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佛法四句偈的功德不也是胜过三千大千世界吗?由此可知,智慧不是物质上的财宝所能比拟的,而这个智慧的大海,必须用「信仰」来发掘。所以说「信仰」可以发掘智海的能源。
  
  (二)信仰可以发掘慧山的能源
  
  能源在哪里?在深邃的海底,也在高耸的山上。有人说,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一般人只以为台湾「四季如春,物产富饶」,其实,台湾的可贵处并不只于此。台湾的山脉连绵,那儿有无限的宝藏;台湾的山林苍翠,那是台湾的生命线。如果将台湾山脉里所蕴藏的资源,全部开采出来,能让人民生活丰富,精神愉快。但又何妨留一些给后代的子孙,让他们还能看到青山绿水的大自然之美呢?
  
  山上有能源,海底也有能源。所谓智如海,慧如山,我们除了入智海去发掘能源,还要登山去开采慧山上的能源。登山固然艰难、危险,但是却能从中得到很多益处。为什么许多高僧大德要到山里潜修?为什么不到交通方便、物质丰富的都市去?因为山里面所拥有的的物质比都市更「丰富」。
  
  喜欢登山的张培耕先生曾说:「登山的人与久住城市的人,对事情的看法往往不一样。登山者,他拥有广大的天地,心胸开阔,对人间的是非更能坦然视之。」
  
  往圣先贤与高僧大德们,入山隐居修行,一住就是几十年,佛教青年来到佛门,也要立下志愿:「多少年不下山,多少年不出山门,等到有朝一日学有所成时,再深入社会去弘法度众。」唯有如此,才能觅得丰富的宝藏。
  
  (三)信仰可以开采佛性的能源
  
  信仰有什么用处?信仰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心,可以增进我们的道德,可以升华我们的人格,可以做我们生活的指标,除此之外,信仰还可以发掘我们佛性的能源。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什么?是成佛的「能」。这个「能」比原子能更可贵,原子能固然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解决人生的问题,但是,它也可以用来残杀斗争,毁灭人类,可见世间上的东西是有利必有弊的。唯有佛性的能源,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那么,佛性要如何去发掘?俗语有云:「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佛性能源的开采,别人不能替代,唯有靠自己用心去开采发掘。要使佛性显发出来,则读书求佛法要认真,诵经礼佛要虔诚,如同开山一样,要一铲一铲的挖,一锄一锄的掘,经过一番血汗辛劳,成功的果实自然能展现在眼前。
  
  每个人必须立志做发掘自己佛性能源的工程师,只是这种工程比一般的修桥铺路、建造房屋更不容易,需要付出长年累月的恒心与毅力。
  
  五、从合群中广结人缘
  
  在团体中生活,如果没有合群的性格,便不能体会团体的乐趣。有些人虽然处在团体里,却很孤独,不论什么人,都不关心,不论什么好事,都不中意。这种冷漠的人,在团体里面,可说是残忍的根苗。学校教育有所谓的「德、智、体、群、美」五育,其中的「群育」,在现代社会中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身为一个佛教徒,在团体里不能没有合群的习惯与德行。
  
  下面举出三点加以分析:
  
  (一)人不能离群索居
  
  《维摩经》上说:「佛法在众生身上求。」没有众生就没有佛道,尤其对于思想、意志、立场不一样的人,也要容忍,并要有殊途同归、并肩合作的气度。
  
  英国有工党与保守党两大主要政党,工党因执政太久,保守党就慢慢衰微,此时最担心的不是保守党而是工党,因为如果保守党衰微了,工党在没有敌对党的情势下,就无法再进步。这件事很有启示的意义,对于与我们立场、意见不一样的人,应该心生感谢,因为他们是我们最好的逆增上缘。天下是大家的,不必要求每一个人都和我们一样。而世界既然是千万众生共同的世界,我们怎能离群索居,单独生存呢?
  
  有个故事说:有一天,世界发生了战争,不断地打来打去,战到最后,世界只剩下两个人,由于彼此立场不同,继续再打,结果其中一人死了,只剩下另外一人。当这个人高喊「我胜利了!」的呼声,可是旁边没有任何人可以听到,也没有人分享他的喜悦。他口渴了,想喝水,可是没有水可喝;肚子饿了,可是没有人做面包,这时他才觉醒到世界上应该多留一些人,毕竟自己单独一个人是无法生存的,需要有别人、有团体的存在。所以,一个人离开了团体,是不能单独生活的。
  
  我在高雄创办寿山佛学院时,听说台北有太虚佛学院,由很多人经营合办,而且办得很好。我知道了以后,内心不但不嫉妒,反而很欢喜。我高兴佛教教育日渐兴隆,也高兴有竞争的对手,可以互相观摩,为了不输别人,自己必须更求进步。所以,有人比我们好不是障碍,反而是促成我们进步的增上缘。
  
  现在的基督教除了办医院、学校外,还从事监狱布教及电视宣传。对此,我不但不讨厌,反而从心里感谢他们。近几十年来,佛教界像一头睡狮般慢慢地醒过来,开始从事电台广播、冬令救济、创办医院、筹设学院及宣传布教等社会事业,这都是基督教的功劳,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刺激,佛教界的人还在老僧入定,没有人想到应该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呢。
  
  (二)人要靠因缘生存
  
  人所以能存在,是靠众多的因缘关系。佛教界常有一些现象,如这个宗派容不下那个宗派,男众看不起女众,出家人看不起在家人,老的看不起小的。其实这都是错误的,佛教人士是彼此相互需要的。
  
  很早以前,演培法师曾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某人在某处建庙、起精舍。」
  
  我说:「这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他说:「我们从此又多了一个地方可以弘法,又多一个地方可以挂单吃饭。多了一间寺院,就多了一个使佛法振兴的助缘啊!」
  
  的确,佛教要靠众多的因缘才能发展,彼此都是息息相关,大家应该互相提携,彼此合作。
  
  (三)人要靠众缘成就
  
  世界上许多成功立业的人,所以能够成功,并非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实际上,部属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因为成功的人,常是由部属塑造起来的。譬如打胜仗而成名的将军,他的伟大,不知是多少部属的血汗付出,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佛教界受人崇敬的印光大师,是因为有很多在家信徒,敬仰印光大师而拥护他成为一个楷模;太虚大师所以成为当时佛教界的偶像,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佛教青年了解大师的抱负,而以他做为效法的对象。
  
  《成佛之道》书中有一句话说:「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一个人想要成功,首先要广结人缘,所谓「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广结善缘是很重要的。很多有学问有势力的人,为什么做起事来,却处处不顺利?其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人缘不够所致。由此可知,欲成就一件事情,必须众缘和合;独木难撑大厦,广结人缘是非常重要的。
  
  六、从悲愿中奋勉学习
  
  学习佛法的目的为何?为什么要学佛法?学了佛法可以赚钱吗?学了佛法就有衣服穿吗?学了佛法就有饭吃吗?学佛法是为了逃避现实,只求做一个自了汉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佛是为了净化自己,是为了发大悲愿广度众生,是为了复兴佛教。
  
  以下分三点说明学佛的目的:
  
  (一)为净化自己而来学佛
  
  一个人想要学习佛法,如果不从慈悲中去学习,或者不从发愿中去学习,那么学习就没有力量。我们是为了求道而来,不是为床座而来,更不是为自己的安逸而来。佛法无量义,以净为本。佛法再多,如果不能净化自己的身心,就不能与之相应。所谓净化,不仅思想要净化,眼、耳、鼻、舌、身全部都要净化,唯有身心都净化,才能与佛法契合。
  
  (二)为广度众生而来学佛
  
  学佛,不是为求名利而来,也不是为逃避社会责任而来,应是为广度众生而来。一切的佛法,皆是为对治众生的贪瞋痴等病,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即是为了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
  
  学佛,是为了广度众生,因此,学佛的态度,不能像一般的哲学家,只在文字、理论上分析,口头上空谈,或像一般的历史家,只在历史事项或典籍史料上去考据求证;如此皆脱离了佛法的本义。佛法重视的是众生的实际生活及解决众生的痛苦。所以,学佛必须发大悲心,以广度众生为前提。
  
  (三)为复兴佛教而来学佛
  
  《成佛之道》一书说:「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缘起大悲心,趣入于大乘。」学佛,除了为净化自己的身心、广度众生,还要有复兴佛教的悲愿。譬如为了宣扬教法,可以忍苦耐劳;为了维护教团,可以自我牺牲;为了服务众生,可以献其所有;为了信仰佛陀,可以舍身舍命;为了复兴佛教,人人都须发坚固愿,立恒常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佛弟子也应该有「佛教兴亡,佛子有责」的雄心与悲愿,只要圣教兴,个人存亡在所不惜。如果每位佛子都能有这种悲愿,则衰微的中国佛教,一定能重振昔日的光辉。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分成四篇,每篇各以六点来说明,希望今日的佛教青年,能够即时觉醒,因为时代的重任已经落在青年的肩膀上。为了广度众生,为了续佛慧命,佛教青年应该先从充实自身、改变气质做起,发慈悲心,立坚固愿,相信未来的佛教,即能如丽日中天,光灿寰宇。
  
  一九七六年六月讲于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
 
 
如何做一个出家人
 
   发心出家,又发心求受戒法,为的就是把出家人做好。受戒固然是出家人的终身大事,但不是受完戒就算数,重要的是如何做好一个出家人。
  
  出家身份非同往昔,和一般世俗人大不相同。佛陀在《佛遗教经》中对出家沙门训示:「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佛陀强调做为一个沙门释子必须严持净戒,不能失去出家人应有的本色。
  
  如何做好一个出家人?以下分十二点来说明:
  
  一、去傲慢、受委屈
  
  有人说,出了家就是人天师范。的确,出家人是要统理大众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越是伟大的人越谦和,佛菩萨都非常慈悲,而我慢与出家法是不相应的。
  
  一个人傲慢心没有降服,目空一切,就伟大不起来,人格也不能俱全,将来如何成为人天师范?受完戒后,开口闭口就说:「我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至尊至贵。」「我是学过戒法的法师。」「我是师父,大家应该听教于我。」优越感于是兴起,傲慢于是抬头。但是已出家,应自问:有多少的佛法可以度化众生?有多少的慈悲可以济拔众生?有多少的忍耐可以为众生受苦?有多少的能力可以贡献众生?
  
  身为一位人天师范,已具足比丘、比丘尼的条件了吗?徒然拥有出家的虚名,而不能名实相符,成为实实在在的出家人;如果佛教中有许多这样的出家人,佛教如何能兴盛?本身不健全,又如何去度化众生?
  
  很多大德开示后学说:「你要知道苦恼。」这句至理名言对于修行人很有帮助。因为,一个苦恼的人,会安安份份的坚守出家人的本份,不会凭着聪明去为非作歹。所以古人说:「唯智者与愚者不移。」我们宁可做一个苦苦恼恼的惭愧僧,也不做一个贡高我慢、危害佛教的聪明人。知道苦恼的人,对自己的缺点会生起一种惭愧忏悔的心,这股自觉的力量,就能推动我们向善。因此,知道去除我慢是出家人最大的本领。
  
  如何才能具有去除我慢的大本领呢?就是要肯接受委屈。这必须有大本领、有坚毅力的人才能做到!到别的道场参学挂单,首先要接受知客师父的百般质询,如果不能低声下气、委屈求全,就不能参学挂单。过去的大德为了要挂单,即使吃了闭门羹,被摈拒门外多日,也都毫无愠色地忍受,为的是能求法参道。譬如浮山法远禅师,就是通过这一关的考验而成大器的。
  
  到外面的道场参学求道,一定先从淘米、煮饭、洗菜等最基本的工作做起;由这些最基本的工夫,磨炼出家人忍受耐烦、禁得起委屈的个性,而成为法器。如寒山拾得、六祖惠能,就是如此成就他们的人格。所以,出了家要学习从工作中委屈求全,冶炼自己的品格。
  
  出家为僧,僧的意思是大众,所以说佛法要在大众中求,离开大众是不能得到佛法的。也许有人会说:「我又不住大丛林,我只要在小寺庙修行,就不必和大众在一起。」即使是小寺庙,也有师父、师伯叔、师兄弟及寺中大众,各有各的立场、见解,如果不能忍耐、接受他们的要求,如何能生活在一起?
  
  真正伟大的人,愈能谦卑及受委屈。田中的稻麦越是成熟,穗子俯得越低;想成为伟大的人,也一定要受得起委屈。好比生铁要锻炼成钢,一定得经过烘烤、锤打;受得起委屈,人格自然能升华,受不得委屈,稍不如意就闹情绪,整日活在烦恼之中,人生有什么乐趣可言?况且出家就是要度化众生,拔除众生的痛苦,把欢乐散播给大家,如果自己老是心情不好,需要别人来安慰,如何去解决别人的苦恼呢?所以,出家学菩萨行,要学习把众生的委屈、烦恼背负在自己的身上。
  
  受委屈就是受气,受气愈多愈能健全,受委屈愈多愈能伟大。在受气、受委屈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坚毅、宽容的重要。一个时时需要受呵护、禁不起稍微挫折的人,是永远无法成熟的。所以戒期时,戒师对戒子特别严格:眼睛东张西望就责骂、讲话攀谈就喝打、走路不规矩就惩罚。并不是戒师和戒子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非得如此苛薄对待,而是要训练戒子能受得了委屈,成为一个坚强的出家人。
  
  俗话说:「人伦常在忍中全。」世间的人际关系尚且需要以忍耐来成就,何况要成为人天师范的出家人,更应该以忍耐来庄严自己的德行。如果受不得一点委屈,又傲慢贡高,即使受了戒,也不能算是一个健全的出家人。
  
  贡高我慢,不能受委屈,不是一个有能力的出家人;有本领忍耐一切的磨难,才是有力量的出家人,就如一艘在狂暴雨中行驶的船只,若能通过巨浪的吹打而不沉没,最终必能到达安全的岸上。因此,要成为一个出家人,首先须去傲慢、受委屈,去除了傲慢,就能虚心的接受别人的教导;受得了委屈,就能温和的克服许多艰难;受得了摧残,才能成器。
  
  二、勤作务、惜福报
  
  出了家,要把自己奉献给佛教,为大众服务。自古以来,伟大的出家人不是坐着等人来服侍,也不像高官贵族一般差奴遣婢,而是甘心情愿做众生的牛马,为众生奉献生命。
  
  古人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社会上的人士,如果想开展事业,一定要勤劳工作,运用双手、头脑,努力去经营。出家办道,更应该勤劳作务,才能有所成就。农夫在春天辛勤的播种、插秧、灌溉、除草,秋天来临,就能收到累累的果实。天底下没有守株待兔、不劳而获的事,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对于社会、国家,尚且要负起一份责任,何况我们佛弟子,拋开了家庭,投入更大的僧团,目的是把自己毫无保留的献给大众,怎么可以不勤劳作务,而成为社会的寄生虫?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自然是多么勤劳,四时如序更递,万物依时荣枯。要成为世间的君子贤人,必须自强不息,努力不懈,身为人天师范的出家人,怎能懒惰不工作呢?出家要学菩萨大道,菩萨是席不暇暖、马不停蹄的救拔众生的痛苦,解决众生的烦恼。所以,要成为一位堂堂正正的出家人,必须勤劳作务,不勤劳就不能与出家法相应。
  
  平时我们以为打坐参禅、诵经拜佛,才是修行,其实,搬柴运水、种菜莳谷,一样是修行。从实际工作中,可以庄严我们的道行,使我们得到身心的安然自在,对大众也能尽到一份力量,那怕是扫地煮饭,如果好好发心去做,也能肯定自己的存在。
  
  从工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命真实的意义;从劳动中我们可以品尝到人生真正的快乐;从服务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性珍贵的价值。古来的高僧大德,就是在勤劳作务中,把自己融和在佛法与大众里。
  
  譬如大圣佛陀,亲自为弟子补缝衣服,修理门户;百丈禅师树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风格,为中国僧伽留下了楷模,近代的印光大师、太虚大师、守培法师、虚云和尚、弘一律师等,无一不是身体力行,勤劳不息。他们自己扫地、剃头、洗衣,不随意麻烦徒众,终身更不轻易打扰别人。我们的德业有他们崇高吗?我们的修持有他们精进吗?要做好一个出家人,应该学习古今大德们的勤奋工作,以我们的双手、劳力,来庄严自己的国土、道行。
  
  今日的台湾,文明发展迅速,生活水准提高,佛教愈来愈进步,信徒的供养也愈来愈多。我们出家众不能因为供养充足,生活不虞匮乏,就懈怠骄奢,不勤劳作务。
  
  佛陀在世时,阿阇世王以珍奇美物供养提婆达多,佛陀于是告诫弟子们:「芭蕉的心如果饱满,驴子如果怀有身孕,就离死亡不远了;小人如果得到财物供养,离灭亡就很近了。」后来,提婆达多因为骄矜意满,叛教破众,堕入地狱,可见财物危害之大。
  
  我们要体会菩萨的用心,上契历代大德的精神,自己的生活要靠勤劳换取。勤劳的人,永远不会感到贫困;如果勤劳不够,更应爱惜自己的福报,生活所需,当思来处不易。现在家家都有自来水管,用水很方便,但是也不能浪费,没有节制。依佛法说,我们一天只能用七斤四两水,以此标准来要求现代人,洗脸都不够呢,比起古人我们所浪费的福报实在太多了。虽然水费不高,但是任何东西,都是物力维艰,对于一粥一饭、一羹一菜,要时常想着其来源之不易。
  
  有一首描写农夫耕种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我们生活所需,无一不是靠着社会大众的分工合作,搬运输送才能获得,我们有什么福德,堪受如此的护持?若不珍惜福报,实在愧对大众。好比在银行存款,只知挥霍,不知储蓄,等到钱都支空了,怎么办?平时不知惜福,等到福报用尽,用什么道粮来资养自己?就如天人福报享尽,还要再来轮回受苦。所以饭前五观想,就是在警惕我们不可浪费福报。
  
  古代的大德高僧,爱惜福报有加。在《高僧传》中记载:高僧们如果不是阅藏看经,绝不轻易燃蜡烛;不是拜佛课诵,绝不随便穿鞋走上佛殿;不是供佛待客,绝不轻易加一样菜。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十年、廿年;一袭袈裟,一披就是一生。他们生活力求简单,物质力求淡薄。一条毛巾,用了几十年,破烂不堪,仍然舍不得丢弃;一张床,睡了几十年,吱哑作响,依然睡卧无忧。身为出家人,应自问,能够像他们一样惜福吗?
  
  我年轻时所参学的大丛林,住众、学生有好几百人,但是一星期下来,字纸篓里面,找不到垃圾。现代寺院的垃圾箱,常常一会儿工夫,垃圾就满了。现在的人,需求增加,浪费的物质就多了。
  
  别人常会对我说:「你真有福报!」我觉得不是我有福报,而是惜福报。我的福报从哪里来?你们吃剩的残羹剩饭,我觉得是珍肴美味;我穿著鞋子,爬山作工,一穿几年也不容易坏,因为我训练自己,穿的时候,脚步要放轻,小心爱惜;天气热,我也不吃冰淇淋、可口可乐,因为我不愿把钱花费在这上头。
  
  在最初参学的十年中,我从来不曾看过、听过「水果」,更遑论吃了,现在虽然有水果,也不会特别想吃,因为我没有需要的习惯;对于纸张,我舍不得任意丢弃;平时衣食只求御寒裹腹,不求豪奢,更不曾想到要添置屯积,因为没有购买的欲望。我认为身为出家人,要有爱惜福报的美德。
  
  惜福不是悭吝,是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浪费财物,不劳烦他人;但是对别人要有供养心。唯有珍惜福报,自我要求严格的人,才会宽容待人。我们应该常常思惟:自己有何功何德?从孩提时代,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师长不孜不倦教育我,社会人群源源供给我,国家民族保护我。出家了,受到三宝的加持,常住的摄化,而我们对父母、师长、社会、国家、三宝、常住,能有什么贡献?若还不懂得爱惜福报,发心勤劳作务,那么形虽出家,也永远求不到佛法。
  
  戒律上记载:如果有信徒供养出家人,即使三十里路远,也要去应供,否则就是懒惰僧。佛陀的用意是:想吃饭就要多受辛苦,勤劳才能和众生在一起。不知勤劳,不懂惜福,如何做好一个出家人呢?
  
  三、有热忱、爱佛教
  
  有的人出了家,冷漠不热情,这是很不好的恶习。许多佛教徒最初接触佛教时,常觉得佛教好冷漠,出家人对在家人爱理不理的。虽然出家人要注重威仪,不随便嬉笑,但并不是呆若木鸡,毫无表情,或者冷如冰霜,没有笑容,出家人应该把慈悲、祥和表现出来,使信徒觉得和蔼可亲。
  
  有人说:「出家人不能有感情。」出家人不是不能有感情,而是要净化感情,转化感情;把私情净化成爱众生的大有情,把贪爱物欲的情念,转化成爱护真理的热忱。出家学佛,先学习爱护佛教,学习爱护众生;不爱佛教,不热心卫护佛教,还算得上是佛教徒吗?
  
  《梵网经》说:「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三百矛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菩萨爱道护教,不遗余力,只要佛教存在,自己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由此可见其爱教之真切。
  
  今日的佛教,最大的弊病,就是自私自利,宗派观念及门户之见过于根深蒂固;人我分际、地域观念,牢不可破。目睹这些现象,能忍心袖手旁观吗?佛教教育不能普及,能不发心奉献吗?佛教慈善事业不能开展,能不发心从事吗?出了家,要拿出青年的热忱,为佛教做一番事业,如同太阳给大地温暖般,无私的爱护我们的佛教。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小人物,救佛教、救众生是大法师的事。」不可以如此妄自菲薄。俗语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地,「佛教兴亡,佛子有责」。出了家,就要以佛教为家,以佛法为依归,一般世俗人,尚且爱他们自己的家,如果我们不知道爱自己真理之家,不是比世俗人愚痴吗?佛教是每一个佛弟子的依靠,人人都应该有「护教卫道,舍我其谁」的气势,怎可分人我彼此,推诿责任呢?每一个佛弟子,都应该把佛教的利益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佛教损失,不如此就不是佛弟子。事实上,唯有佛教兴盛,佛法发扬,佛弟子才能存在。因此,每一个出家人,都应把身口意奉献给佛教。
  
  常听人说:「我已经献身给佛教了。」懂得为佛教奉献一切固然很好,但是更要常常自问:「我现在究竟能献给佛教什么?」过去我们所谓的佛,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现在我们所谓的佛,是有热心、有慧心、有悲心的人。身为佛弟子,要学佛之行,与佛并肩,也要具备热心、慧心、悲心,把自己和佛教合为一体;不能合一时,也要以佛教为第一,我为第二。以佛教的兴衰为自己的存亡,以众生的苦乐为当先的急务。常常自励:我是否有足够的悲心慈悯众生?我是否有无比的热心为佛教努力?佛教的前途我是否关心?佛教的弘扬我积极从事了吗?把爱佛教的热忱激发起来,只要佛教能兴隆,即使以身殉道,也毫不遗憾!这才是身为现代佛弟子应有的本分。
  
  四、发信愿、真修行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如大海,浩瀚无比,唯信能入;佛道如高山,崇高无匹,唯愿能达。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对佛教的信心已经具备了吗?相信教主佛陀拥有完美的人格吗?相信他是宇宙第一大觉完人吗?相信他可以救度我们脱离苦海吗?相信跟随他,人身就不会沉沦吗?对于佛法教理都能信受奉行吗?对佛法的因果业报是否毫无怀疑、至诚恳切的相信呢?是否真的用心探讨佛法、发心弘扬光大呢?是否对僧团贡献出所有力量,并有信愿使它健全呢?有了信愿,一切才能完成。有信愿,好比船只有了动源,能迅速到达目的地。
  
  信愿是趋向佛道的力量。初入佛门要坚定大信心,相信自己所选择的是宇宙无上的真理。对佛法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之后,就要勇往直前,即使是千万人阻挡,也毫不退缩。《大般涅槃经》云:「有信之人则名可治,定得涅槃。」对佛法起大信心,就能依着佛菩萨的教诲,乘着信心的舟筏,到达涅槃的彼岸,所以信是一切善根的种子。若对佛法不能深信不疑,对佛法所指导的一切,自然无法接受,如何能获得大自在呢?好比一个病人,对医生充满信心,听从医生的诊断,自然药到病除;如果对医生不相信,不敢服用他所开的药方,病如何能好?所以,学习佛法,信心很重要;要正解信乐大乘经典,并且终生受持读诵。
  
  有了信心,更要发愿。愿力好比时钟上了发条,准时行走;愿心像一股力量,是推动一切的热能。譬如每天拜愿忏悔,无始以来的罪业,就可以借着这股愿心所产生的力量,及虔诚的忏悔心而洗涤干净。所以,发愿很重要。历来诸佛菩萨发下多少恢宏大愿,庄严了无尽的国土,也引度了无边的众生。
  
  发了誓愿,仿佛立下功课表的学生,给自己增加了责任,就会努力完成。对于四弘誓愿,我们扪心自问:是否真的实践了?做到了几分?出家学佛,若想在佛教中植根深厚,就要培养坚定不移的信愿,对佛法深信不动摇,发大愿努力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
  
  慈航法师在汐止办学时,曾担心自己圆寂后,弥勒佛学院的经济来源短缺。于是,发愿圆寂后要肉身不坏,让信徒来瞻仰。如今慈航菩萨的肉身还供奉在汐止,受人礼敬,愿力使他成为万人景仰的高僧。过去以来的诸佛菩萨,无一不是从其愿力中成就的。无愿力一切都是虚浮的,没有信愿,稍遇魔障就退心,即使受戒持戒也会大打折扣。
  
  佛教讲信解行证,对佛法具备大信心,发下大愿力之后,更要确实力行,从教理教义去解证,或从拜佛、禅定、工作及生活中修行,没有实际去修行,即使发了信愿,也是没有作用,好比已上弦的弓箭,若不发射出去,永远无法射中鹄的。
  
  如何真实修行呢?修行并不是容易的事。诗云:「坐破蒲团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在佛殿礼佛时,眼睛虽然看到佛像,但是心中真的有佛吗?念佛拜佛,真的与佛同在吗?诵读经典,真的感受到与宇宙的真理合而为一吗?穿衣吃饭,是否怀着感恩的心?行住坐卧,是否时时都有威仪?芸芸众生的苦,有如切肤之痛,发心济拔吗?无明烦恼时,有痛下决心破除吗?如果肯用心体会,脚踏实地用功夫,才能进入佛法的堂奥。
  
  许多人都能熟记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但是却没有人敢说:「我要度无边众生,我要断无尽烦恼,我要学无量法门,我要成无上佛道。」必须当仁不让,直下承当,才是有信愿、真修行的人。
  
  五、改习气、养威仪
  
  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本性」,依照佛法来说就是习气。受戒持戒容易,但是要改掉习气很困难,所谓「积习难返」,就是这个意思。习气不改,威仪就无法庄严,所以改习气、养威仪,对于一个出家人是很重要的。
  
  有人会认为:「我很好啊!没有恶习呀!」其实,自己身上有一些习气,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所谓「习气」,是已经习以为常,而变成自己的一种气质,所以没有自觉性。譬如有的人喜欢嬉笑,就是习气;有的人烟瘾很大,抽烟虽不犯戒,仍然是习气;有的人喜欢嚼槟榔,满地乱吐,吃槟榔虽然不是罪过,只是一种嗜好,但还是恶习。
  
  习气,也是一种爱恋执着。有的人一定要穿某一种质料的衣服,喝什么牌子的牛奶,用什么名牌的物品,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气。有的人睡觉要有固定的床铺,换个地方就睡不着,这也是坏习气。有的人早上不吃饭,只以零食点心裹腹,凡此,不好的习气,实在太多了。甚至有些出家人喜欢用花露水,吃人参补药,这更是要不得的恶习。习气不改除,清净的佛法是不能进入心中的。好比装了秽物的器皿,干净的食物如何装入?唯有去除恶习,才能长养威仪、师范人天。
  
  养威仪特别注重「养」这个字,即威仪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别人是帮不上忙的。良师益友等善知识,虽然可以不时从旁纠正提醒,但也无法老是跟在身边,还是得靠自己细心揣摩、用心修养。有人出家好几年,还不时哼唱流行歌曲,这就是坏习气、没有威仪。有的人出了家,不弘法利生,到处攀缘流浪,应酬交际,这也是坏习气、没有威仪。
  
  去除恶劣的习性很难,而保持优良的德性更不简单。例如佛学院的同学,虽然历经三年折棉被、整理内务的严格训练,一旦毕业离开了,很快就故态复萌,脏乱一如从前。三年如此长久,尚且难以保持,何况只是接受短短两三个月的戒期仪规,更容易忘记。因此,不仅在戒期中要整理好内务,小心训练走路,使威仪具足,出了戒场,也要保持行住坐卧的威仪,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则举止言行,自然充满威仪。
  
  古人说:「身教重于言教」,威仪比说教更容易度人。在《阿含经》中记载:有不少外道,对佛法毁谤不已,但是看到佛陀的庄严相好,却身不由己的皈依佛门。现在有不少人,也是看到出家人威仪的外表,因仰慕而走入佛门。所谓「身教感人之深,深入其心;言教服人之利,止乎其口。」当信徒看到出家众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殿堂,他们也会自动排队,鱼贯进入大雄宝殿拜佛,这就是一种无言的教化。所以长养威仪,对化导众生是重要的功课,所谓「风行草偃」,出了家要着力于威仪的长养,不可掉以轻心。
  
  有人认为习气只是个人的缺点,没有威仪有什么关系?经上记载:见思惑的烦恼容易断除,而习气不容易净涤。有不少罗汉虽然证得果位,但是习气仍然未除。譬如苦行很深的大迦叶尊者,平日严行谨言,不茍欢笑,但是喜极的时候,却会手舞足蹈;《阿弥陀经》里的憍梵波提尊者,不管吃饭与否,嘴巴终日咬嚼,如牛反刍;道行很高的金碧峰禅师,眷恋金钵不舍,贪心执着,差点丧命;也有证果的罗汉,如女人一般,喜欢揽镜自照,这都是因无始以来的习气使然。
  
  习气是趋向无上佛道的绊脚石,做为一个出家人,必须改掉习气,将行住坐卧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仔细揣摩,做得尽善尽美,像佛陀一样,累劫以来修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圆满无缺。
  
  想去除恶习,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不娇宠自己。例如当身体略有不适时,不一定非得打针服药及吃补品,除非身体虚弱,非得靠补品来滋补身体,否则,不要养成进补的习惯。我过去受戒的戒场有好几百人,五十三天的戒期,虽没有医疗设备,但也没人生病。在我丛林参学的十年当中,物质匮乏,没有医务室,也不曾有人需要看病,人人身体健康,主要是大家心理健康,不养成依赖物质的习惯。所以,如能健全自己的心理,去除习气、长养威仪就不困难了。
  
  六、除嫉妒、宽心量
  
  佛教的出家僧团与社会的各行各业不同,社会上同一种行业叫同行,同行之间,竞争激烈,以打倒对方、赢得顾客为目的。佛教不称为同行,称为同道、同修。所谓同道,就是共同走在真理的道路上,好比搭乘在同一条船上,行至江心,如果船上的人有二心,一定会覆舟灭顶。所以,佛教中的同道是亲家而不是冤家,彼此之间应该忧戚与共、患难同当。
  
  放眼今日佛教人士,互相友爱慈悲的固然不少,互相仇恨嫉妒的也不在少数。有些佛门中人心态不正常,见不得人好,又幸灾乐祸。自己不做的事业,看到别人积极从事,非但不加以赞叹,还给予恶意的诽谤、指谪,甚至是致命的打击。
  
  譬如某人致力于佛学教理研究,就批评此人没有修行;某人专心修行,就批评此人不会办事;某人做事明快,就挑剔此人不够周密。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别人永远是错的。其实,这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是嫉妒心在作祟。因为别人的事业显赫,相形之下显示自己的贫乏,自己没有能力办到,也不想积极去做,所以看到别人的成功,由羡慕求不得而变为嫉妒中伤。这种同归于尽的心理,是阻碍佛教进步的因素。
  
  许多人以为阻碍佛教进步的是外教,事实上,最不希望佛教兴盛的反而是我们佛教中人士。例如某人发心为佛教兴办一所大学,去密告阻止的是佛教人士;某人在海外创建佛教道场,接待世界佛教人士,给予攻讦诽议的还是佛门中的人。目前的佛教界鼓励者少,毁谤者众;嫉妒使得佛教不能兴盛。过去有人说:「中国像一盘散沙」,而佛教也如散沙般不能团结合作,甚至如藩镇割据,各立门户。古德说:「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我们这一代的佛弟子,应该放下成见,去除嫉妒,以随喜的心,来赞叹别人的成就。
  
  做为一个健全的出家人,应该学习古德,宁可说自己不好,也不说别人不好;宁可赞叹别人,也不嫉妒别人。佛陀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虚空法界都包融在我们的心中,民胞物与,无所不容,何况是与我们同心协力、有志于佛法大业的同道,有什么不能包容呢?所以,要做好一个出家人,必须把嫉妒去除,把心量放宽,能容纳别人,别人自然也能接纳你。
  
  几十年前,我曾到日本的道场访问,日本人对我说:「你们台湾佛教的宗派虽没有我们日本多,但是你们人派之多,实在令我们望尘莫及。我们日本没有人派,只有宗派,各宗派之间,彼此竞相发展,但互不妨碍。例如你的宗派开创一间医院,我的宗派就兴办一所学校。你的宗派创办杂志,我的宗派就推行丛书、译藏经;你的宗派建设一千坪的讲堂,那我就建二千坪;你的宗派举行法会,有十万信徒参加,我的宗派就要有廿万人参加。所以,我们日本的佛教,只在事业上互相竞争,不在人我上互相破坏。」由外国人口中,让我们客观地看到了中国佛教界的弊病。
  
  中国佛教在隋唐盛世时,各宗派纷立,如百花齐放,众鸟争鸣。各派祖师大德,生于同一时代,如禅宗惠能、律宗道宣、法相玄奘、华严法藏、天台智顗,大家为了佛教,在教理上各自专一精研,并不彼此互相破坏,因而形成中国佛教史上的灿烂黄金时代。若想把佛教回复到隋唐时期的光辉蓬勃,首先须把出家人做好,去除嫉妒,放宽心量,坚守本职,赞叹别人。
  
  春天的时候,万紫千红,百花芬芳,彼此争妍斗丽,把春天装饰得多么华美!在佛教中,大家愈有成就,愈是佛教兴盛的气象,这是我们佛弟子所共同希望的,应该予以鼓励、赞美,不应嫉妒、排挤;互斥只会灭亡,只有互助才能共存。
  
  七、避讥嫌、远世俗
  
  出家人由于身份特殊,容易引人注目,因此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避免不必要的讥嫌。过去,有一次我搭乘火车到台北,在车上用便当,因为便当内的菜非常像肉,于是退还给服务人员。有人说:「我们又不是吃肉,有什么关系。」但是当时素料食物并不普及,很容易让不知情的人,误以为出家人也吃荤。
  
  此外,尽量避免到一些非素食的小吃店用餐,虽然我们不吃鱼肉,但是踏入这种场合,总是易惹人讥嫌,让一些尚未亲近佛法的世俗人,对佛教产生误解。古人说:「君子远庖厨」,何况是出家人,更应该远离这些讥嫌。有时看到一些出家人也出入市场买鱼蛋,虽然是买来喂猫狗,但是别人会批评:「出家人也贪图刍豢甘旨」,由于很难对所有的人一一解释,所以,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不要招惹讥嫌。
  
  出家人最忌让人议及男女的是非,譬如一个男众、一个女众,单独在一起,有说有笑,虽然是谈论佛法,但看在别人眼里,很容易引起误会。出家人对于这种讥嫌要尽量避免,男女众不可单独在一起。有时候看到一些年轻的出家僧尼,到电影院看电影,虽然看的是教育片,总是会招人侧目。有时在寺里看电视,让信徒看到了,以为法师没有拜佛诵经,不离娱乐,纵然只是看一会儿,也容易引人误会。
  
  做为一个出家人,要时时记住自己是个舍弃世俗享乐,追求佛道的人,不能失去自己应有的身份,使佛教蒙羞。譬如有的人回俗家,或者到信徒家,看到小孩子很可爱,抱抱逗逗,别人会认为你心中还眷于情爱。因此,出家人不可以抱小孩,更不可涉足娱乐场所。
  
  出家人要有为教争光的荣誉感,要为教争光就应避嫌,要避开讥嫌,就应有舍离世俗的心。平时常住在寺院里,不轻易涉足世俗之地;与信徒保持距离,引度他们到寺院来亲近佛法,即使是很拥护你的信徒,也不轻易拜访;不随意到百货公司,少上街买东西。总之,少出门,远离喧哗尘嚣,将身心安住在道场。
  
  尤其刚出家不久的人,道心尚不够深厚,不可以在人口众多处居住,必须住在山林、僧团及可学处,等到植根厚实,才经得起考验。有的人,人虽在僧团,心却在世俗,不像个出家人。所谓出家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能够远离世俗之家,连这点都做不到,遑论出三界之家。
  
  现在,佛学院的学生往来信件比老师多,一个住众的电话比住持频仍,这样与世俗太接近并不好,不但易惹来讥嫌,甚至会退失道心。佛弟子迦留陀夷喜欢流连于世俗,引来不少讥嫌,甚至差点吓死善施的孕妇。佛陀因此制定过午不食的戒律,并且训示弟子,不可以太接近世俗,因为世俗的声色犬马,容易使人退失初心。
  
  有些出家人,已割爱辞亲,远离父母了,却还认干爸爸、干妈妈及干兄弟姐妹,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做为出家人,宁可孤独,也不与世俗人结亲攀故、本末颠倒。既然出家受戒,就要守得住清净、寂寞、孤独,不能安于孤独、远离世俗,身心就无法安住在佛法之中,形虽出家,又有什么法乐可言呢?
  
  八、勤学习、为度众
  
  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度化众生,而众生有各种不同的根器,因此度众也要有种种的方便。有的人以为出了家,只要诵经拜佛修行就可以了,不必学习技能。菩萨有无量的方便,如果不多加学习,是无法度众的。
  
  如果懂得医理,行医就是度众的方便;教书、办教育,这也是度众的方便;会唱诵敲法器,可以透过梵呗、音乐与信徒取得共鸣;善于烹饪,煮一桌好吃的素菜,可以和信徒结善缘;字写得好,可写佛教偈子送人,也是度众的方便法门,如弘一大师时常写字送人,深得信徒敬爱。会种花种树,将花草送给信徒,怡养身心、陶冶性情,花树也能变成度众的方便;会写文章,著书立说,文字就成为与信徒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因此,学习得越多,在佛教中度众就越方便。
  
  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学问永无止境,要不断吸收新知识,化为种种的方便。譬如现在全世界各佛教间,彼此交流频繁,如果懂得英语、日语,语言就成为佛教发挥力量的方便;懂得建筑工程、水电设施,就能帮助道场的兴建。所以,学习愈勤,懂得愈多,就能为佛教付出更大的力量,度化更多的人。
  
  出了家,不要急着出风头。当住持、当家没有什么了不起;做师父收徒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年轻有志的出家人,受了戒之后,要努力充实自己,把自己安住在一个地方,好好学习各种度众的方便。年龄大的人,可以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念佛修行。总之,不是在智慧、知识及学问上用功夫,就要在修行上去着力。
  
  做一个好的出家人,不是受了戒就算了,没有经过十年八载的磨炼,不容易把道学好。出家度众,任重而道远,好比出远门,如果不事先把资粮准备好,一定无法到达目的地。青年僧伽们如果不趁年轻的时候,好好积蓄道粮,为将来弘法利生做准备,如何扛负如来家业?
  
  佛教今日之所以不能有更大的发展,就是出家人太急于表现,不能养深积厚、长期规划地磨炼自己;有如幼苗尚未长成,就急于砍伐使用,当然不能植林,更无法冀望有蓊郁的丛林了。美国发展太空探测,也是经过多年的计画、多次的试验,才有今日的成功。度众,是重大的任务,怎么可以不养深积厚、勤奋去学习各种方便呢?
  
  九、应节俭、要知足
  
  一般人只知道对于金钱要节俭、物质要节俭,却不知道节俭尚有其他意义。做为一个出家人,自然在金钱物质方面必须节俭,即使手无寸银、身无一物也不要紧。此外,对于感情、时间也同样要节俭。
  
  既然出了家,就不可以浪费感情,乱用感情,更不可自作多情。众生最大的愚痴就是多情。一旦被感情所牵系,就无法脱离生死苦海。感情太多,好比泛滥的河流,会造成灾害。对感情不能淡薄一分,道念就不能增长一分。所以想学道,就要学习淡情。道家尚且说:「太上忘情」,更何况我们佛教!
  
  佛弟子应以「把感情净化为慈悲」的态度来面对感情。感情是个人主观的好恶,是自私的;慈悲是完全为大众着想,是无私的。所以,世界上慈悲越多,人类就越和平幸福;感情越少,纷争就愈消弭不生。身为一个出家人,首先要淡化感情,去除私情,发挥佛教大慈悲的精神,三根普被,行化济众。
  
  除了要节俭感情,更要节俭时间。时间就是生命,不爱惜时间,就是不爱惜生命。古人尚且珍惜寸阴,我们怎能不把握时间,好好修行办道呢?
  
  一般人通常有凡事喜欢拖延的毛病。比如修行,我今年很忙,等明年再来修行;办佛事,今天事情太多不办,明天再办。什么事情都推拖到明天、明年,像这样不知道爱惜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人的生命短暂如朝露,今天脱鞋上床,谁能保证明日能再穿上这双鞋呢?今天是最实在的,明天只是个永远无法把握的虚幻日子。所以,我们平时要养成一种观念: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赶快,为善唯恐不及,所谓「今日事,今日毕。」普贤警众偈中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要时时想着:「我只有今天!」善加节俭时间,利用时间修行办道,才是懂得生命意义的人。
  
  想节俭时间、节俭感情,须先从节俭金钱物质开始。出家人即使没有钱也不会妄求,金钱对于求道者,不但没有帮助,有时甚至是障道的因缘。过去有人上佛光山来随我出家,想把他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也一齐带过来。我对他说:
  
  「你不能出家,因为你的东西太多了。」
  
  「我自己不用,给常住大众使用。」
  
  自己不要,献给常住,那也不行。因为当你看到有人在吃冰棒时,马上起心动念:「那是从我的电冰箱里拿出来的」;听到电视机的声音,立刻便想:「那是我的电视机」。像这样心中天天罣碍着电冰箱、电视机,怎么还有心思修道呢?
  
  佛光山有位徒众,家人因为他出家了,想送他一栋房子,让他好好修行。我听了,加以劝阻,因为他的父母若这样做,这个弟子将做不好出家人。譬如,我稍微教训他两句,他会说:「我受不了啦!我要回去住自己的楼房。」我责骂他两句,他会说:「有什么了不起,我身边有的是钱,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于是另谋他处,半途而废。所以,出家人的东西越少越好,没有了世俗的东西,佛法才能长养起来。出家人对于财物不但要能节俭,最好是没有,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断绝世俗上一切可能的因缘,自然能在佛法中安住身心。
  
  如果福德因缘很好,东西富足,也要广结善缘,布施与人。不要储蓄,储蓄多,对于一个出家人是很危险的,出家人应该是:「财贫道不贫」。
  
  出家人平时生活要知足;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狱也好比天堂,无一不是善处;不知足的人,就算睡在天堂也好比地狱,一无是处。古人说:「知足常乐」,知足的人,即使穷无立锥之地,因对物质没有丝毫攀缘希求的心,自然不觉得缺乏。梦窗禅师说:「知足第一富。」要做一个富贵的人,先要养成知足的观念。
  
  数十年来,世界一直存在能源缺乏的危机。最主要的能源为石油,没有石油,汽车不能行走,工厂不能作业,一切只好停顿,所以,世界不能没有能源。但是,真正的能源在哪里?就在人的心里。
  
  佛教说:「万源归一心」。心是一切的泉源,心有无限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恐慌的时候。如果能知足,不假外求,返求诸己,我们会发现:这颗心可以成佛作祖,这颗心可以拥有三千大千世界。宇宙星辰为我们而闪亮,奇花异卉为我们而开放,我们是天下最富有的人,除了此心,还有什么值得去攀求的呢?我们心中的东西那么多,不知道珍惜、探掘,还有什么比这更颠倒的呢?因此,做为一个出家人,除了要节俭,更要知足。
  
  十、有自制、不放逸
  
  出家后最大的弱点,是没有自制的力量。面对金钱的诱惑,没有自制力,很容易被买动;美色当前,没有自制力,很容易被迷惑;冤家仇敌碰头,没有自制力,瞋恨一起,就火烧功德林。有不少出家人,只因别人随便讲一句话,就火冒三丈;随便一点困苦折磨,就茶饭不吃,不理睬人,时时被情绪所左右着。出家本来是要度众,解决众生的烦恼,自己却动辄眼泪鼻涕不断,愁容满面,自己都没有力量度化自己,哪里还有力量去化导别人?
  
  做为一个出家人,应该在心中时常兴起:「我何许人也?我是大圣佛陀的弟子,我是人天导师,怎么可以儿女情长,不能自制呢?」一个出家人,如果一切都要仰赖师长教导,时时需要朋友安慰,凡事要求别人帮忙,何年何月才能长大呢?已受具足大戒,成为人天师范,应该能自制自强,并担负众生的困苦。
  
  出家人应该在思想上、精神上、意志上去冶炼自己,使自己迅速的成长、坚强,培养自我克制的能力,去除过去的陋习。过去轻浮、浪漫,由于现在已是受过具足大戒的比丘、比丘尼,要知道检束自己的浪漫轻浮;过去嬉笑、贪玩,而今已是住持大法的沙门释子,不能再如此嬉戏;过去没有定力,七情六欲形诸于外,今后身为人天师范的出家人,要加以克制自己。时时想着自己的身分不同往昔,以坚定的自制力量,时时摄持自己的六根。
  
  能够控制自己的人,就能不放逸。儒家说:「君子不欺暗室」、「不愧屋漏」,这种慎独的态度,即是有自制不放逸。能够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时时不放逸,即使温香软玉抱满怀,也不会怦然心动;纵然黄金美屋,双手奉献给你,也不会生起贪念。只要一想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君子之过如明月,人人皆见,还敢觊觎妄想吗?儒家尚且如此小心翼翼,比儒道更高远的佛道,能不更谨慎自己,时刻做到不放逸吗?学佛道上,不必假外力的牵制,直接观照诸法无自性,自然不会放纵自己的情欲;了知因果轮回的道理,自然能不放逸,而时时精进。
  
  如何才能不放逸?就是一切言行都光明磊落,可以公诸于众。有的人讲话窃窃私语,怕别人听到,一定是此人有不可告人之事,这就是放逸不自制。书信日记怕人阅览,一定是此人有什么隐私,这就是放逸不自制。做事怕人知道,行住坐卧神秘莫测,一定是此人行为不正,这也是放逸不自制。做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出家人,应该凡事光明正大。孟子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把一切的秘密去除,做到「书无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无一事不可对人言谈,如此就是自我控制不放逸。
  
  十一、不争论、无怨恨
  
  一般人所以有争执,是因为我执未除。出了家的人,如果「我执」很强,必然很容易引起争论。譬如有人指责你做错事,于是气愤填膺,回答说:「我没有做」、「我没有说」、「我不服气」、「你如此冤枉我,我要和你拼命!」仇恨心如此重,是一个好的出家人吗?你骂我,我恨你,彼此怒目相向,动辄拔刀相对,这样还算是修道者吗?出家学佛,要学佛菩萨的行径;佛菩萨即使受到侮辱,也能以甚深忍辱波罗蜜,坚忍不动怒。
  
  佛陀成道后,外道为了破坏佛陀,把女子装扮成孕妇以诬蔑佛陀,但佛陀并不愠怒,也不加争辩,谎言后来不攻自破。佛菩萨对众生加诸于身上的侮辱,总是以慈悲怜悯来接受。众生以毁谤诬赖为乐,菩萨就以慈心布施他们;真理最后自然不辩自明。所以,做一个出家人,要学习放弃执着,不坚持己见,即使受到谤毁,也不反击;受得了摧残,才能成为法器。
  
  有不少出家人,我执虽容易去除,但是学佛之后,又多了一重法执,而且,学佛愈久,法执更是根深蒂固。譬如你和他讨论问题,他就说:「我以为如何……」「我听人说,这个道理应该是这样的……」「经上记载……」,一切一成不变,不能圆融变通。
  
  再如各宗各派之间的仪规、走路行进的样子,可以争论很久;拜佛礼忏的仪式,可以争议不息。各宗各派,扬己贬他,门户宗派森立,格格不入。在印度于是有部派佛教之歧异,在中国则有十大宗之纷立。宗派的别立形成,固然有利于对佛教教理作一派深入的阐扬,但是,对于整个佛教的综合统一,未尝不是一种阻碍。趋而末流者,今日佛教界人士,彼此之间狭隘的地域、门派的争论,乃至利害争斗,成为佛教兴隆团结的致命伤。
  
  言谈行事能远离争论,才是一个出家人。若有人好议人非,则远离此人,如畏鬼神;某地好武斗狠,远离此地,如弃火宅。没有争论的人,没有争端的地方,才有佛道。
  
  佛光山一九七七年的传戒,创下模范戒期的诸多记录,我个人以为这些都没有什么了不起,有一项记录我觉得难能可贵,就是戒场中没有争论。譬如三师之间和气相处,没有争论;总开堂和引礼师之间,如仪教导戒子,没有争论;整个戒坛,一团和气。戒场的庄严与否,从有无争论就可以看得出来。
  
  要做好一个出家人,不论别人待我们如何苛薄狠毒,转头即忘此人的缺点,不能耿耿于怀,把别人的不好,一直记放在心中;心量如此小,如何负荷佛法大业呢?心中污秽如此多,如何进入清净之道呢?所以,一个出家人,应该无隔宿之仇,不怨恨、不争论、脸上无瞋、口中无瞋、心里无瞋,能够如此,离佛道就不远了。
  
  十二、淡亲情、求内证
  
  出家人割爱辞亲,为的就是要求得佛道。古人想要光耀门楣,声播海内,总会离乡背井,求取功名;现代学人,想要学有所成,得负笈他乡。出家人要证得佛果,一定要离开家庭,到各道场去参学,或是住在山林茅蓬里潜修。因此,做为一个出家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能够舍离眷属,淡化亲情。
  
  有些出家人已经出家了,还是常常回到俗家。哥哥结婚,回去一趟;妹妹出嫁,回去一趟;叔叔的儿子满月,伯伯做生日,也要回去。亲情如此浓,如何有心求道?
  
  出家人对亲情的表达不是以回家与否,来博得家人的欢欣。《礼记》:「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儒家认为:生时赚钱奉养父母,甘旨承欢无缺;死时慎终追远,结庐三年,极尽哀伤,只是小孝;必须光大门庭,名闻宇内,荣及父母,才算是大孝。但是这对佛教而言,仍然只是中孝,出家人要尽的大孝是:自己证道,了生脱死,并拔济父母出于三途轮回的痛苦。佛陀的母亲,因佛陀证得正等正觉,而得生忉利天。我们也应好好修行,修得正道,使父母也因此而得度。
  
  我在出家受戒后的最初三十几年,一共只回俗家三次。我的俗家,离我出家的常住非常近,吃过早饭后回去,于午饭前赶回寺院都还来得及。但即使是这么短的路程,我也不轻易回去。在我青年参学时期,我当了六年的行堂,从来不曾因出门回家而不和大众过堂,并不是我没有亲情观念,而是我要把身心安住在寺院,好好参学。
  
  从我出家以来,我很少见到我母亲,离开大陆之后,更是关山阻隔,音讯沓渺。后来我从朋友口中,终于间接听到我远在大陆的母亲捎来一句话:「三十多年来一直不知道你的存亡,也不知道你在台湾。阿弥陀佛,现在知道你还活着,好好地做一个出家人,我至少可以再活十年。」当时,我的母亲已是耄耋之龄,当她知道我还安住在佛教中,使得她有信心再活十年,她如此欢喜,我也很欣慰。做为一个出家人,表现孝行,不一定要经常回家,把出家人做好,才是真正的孝顺。我虽然不常回家,但是我的亲族都认为:我最孝顺,因为我做到了一个出家人应有的本分。
  
  一个出家人,若不能忍耐孤单寂寞、远离世俗,名虽出家,实际不是出家。出家贵在能求内证,而求内证的功夫,是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寂天寞地的磨炼;经过这种大死一番的实证之后,外界的斗换星移,再也动摇不了我们。所以,内心有所证悟很重要,好比种植树木,扎根坚固,自然能抵抗风暴。
  
  有的人出了家又还俗,不知羞耻,甚至连一点惭愧心也没有,这是因为心里没有丝毫的证悟,不能体会佛法的妙乐,自然无法安心于佛道。如果对修行曾经努力用功,内心有所证悟,杀了头也不会背叛佛教的。因此,一个出家人要从佛法中求证身心的安止。
  
  过去我在戒场中,受到百般的折磨,这些对我日后有着极大的帮助。我初到台湾,生活困顿,吃饭没有着落,有很多人帮我介绍工作,有人推荐我去当记者、编辑、电台广播,但是戒期中所给予我的折磨,使我有力量把出家人做好,因为辛辛苦苦求得的具足大戒,怎么可以轻易舍弃?世间上的一切都不值得珍贵,只有袈裟披肩才是最难得的。
  
  几十年来,我所受的苦难、逼迫、排挤、伤害,一言难尽;但是我不曾动念想离开佛教,因为我从佛法中所体验到的法乐,使我对一切的痛苦,甘之如饴。出了家,应时时摄受自己的身心,如制伏失辔野马,时时不忘自己是大圣佛陀的弟子,要与佛教共患难,尽到佛弟子上弘下化的任务,才不愧是一个出家人。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讲于佛光山

{返回 人间佛教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与生活—生活篇(人间佛教系列3)
下一篇:人生与实践—慧解篇(人间佛教系列5)
 宗教与体验—修证篇(人间佛教系列10)
 禅学与净土—禅净篇(人间佛教系列9)
 佛法与义理—义理篇(人间佛教系列7)
 佛教与青年—青年篇(人间佛教系列4)
 人生与实践—慧解篇(人间佛教系列5)
 佛教与生活—生活篇(人间佛教系列3)
 缘起与还灭—生死篇(人间佛教系列8)
 佛光与教团-佛光篇(人间佛教系列1)
 学佛与求法—求法篇(人间佛教系列6)
 人生与社会-社会篇(人间佛教系列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玄奘法师传第十二卷[栏目:玄奘法师传]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一○六九)[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