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明镜
 
{返回 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6
   明镜
  
  在古今的官员当中,对民间的冤情能够给予申诉、平反的人,大家就称赞他「明镜高悬」。宋朝的包拯,民曰「包青天」,就是一个例子。
  
  镜子有典范之义,有映照之义,有警惕之义,有考察之义。当有人向你学习,就称「跟你借镜」;别人受了你的教言,就说谢谢你的「镜戒」,具有教诲、训示的意思。
  
  明镜有多种用途,如三重明镜、汽车后视镜、公路转弯处的反射镜、观察微小物的显微镜、透视里层的透视镜、观看远物的望远镜、明白光色深浅的滤光镜,以及老年人的老花眼镜、医疗用的内视镜、照胃镜,甚至用于鉴察人心的照妖镜等。
  
  有一些知名的艺人,在各种表演中,面对摄影机,假如特别出众,大家就说他很上镜头。我们对于一个人、一件事,感到失望,或出乎意料之外,就说「跌破眼镜」。有时自怨自艾,自己怨叹自己做人两面不讨好,就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湖水寂静不起波浪,则说「湖面如镜」,清澈照人。镜子里的东西,虽然是外物映照后所呈现的本来形象,但常被喻为不实之物。所谓「镜花水月」,就像海市蜃楼一样,不具真实的意义。
  
  其实,世间上的事事物物,就如古书小说的《镜花缘》所写,尽管你多少争执、多少计较,到最后不过如梦幻泡影,就像镜花一样,只是一场过眼云烟,实在不值得执着、计较。
  
  真正的镜子,就是我们的心。所谓「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即使是三重明镜,如果镜面落满了尘垢,也不能显现出本来的面目。所以我们要勤于用心拂拭,让心地光明,能够把是非善恶、轻重好坏,分得清清楚楚,才是心如明镜!
  
  过去佛陀住世时,须达长者的媳妇玉耶女,生性愩高我慢,是一位骄慢的女子。有一天,佛陀拿了一面镜子给她,告诉她说:「一般的镜子只照外貌,我的镜子能够照心。」玉耶女接过镜子,一看,过去自恃娇美,如今一照,才知内心丑陋无比。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所以,吾人应该时常用照心的镜子鉴照自己,如此,虽不成佛,也如同自己具备了大圆镜智!《人间福报》2002年8月6日

{返回 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脱困
下一篇:数字的游戏
 明镜
 力量
 麻痹
 利行
 为什么
 小费
 免疫力
 
 美化
 功成身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焚衣梵书王季常[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行者]
 律师职业是容易造罪的职业吗?[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2008月3月刊《时尚芭莎》专访宗萨钦哲仁波切[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六卷[栏目: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二部分:定学 第二章:定学的一般教导 第一节:定学的基础知识[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佛祖心中住[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关于三观(曾其海)[栏目:天台宗文集]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第二白话注解[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一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佛学的真面目·49:魔障即菩提[栏目:妙泽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