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吸收与排斥
 
{返回 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46
   吸收与排斥
  
  磁铁的正负极,异性相吸,同性相斥;但是也有一说「物以类聚」,思想相同的两个人,就能相互融和,相互吸引。
  
  「水火不容」,水和火虽然互不相容、互相排斥;其实从物理学上来说,水中有火,火中有水,「水火同源」的时候,也不是绝对不能同在一起,也不见得互相排斥。
  
  地水火风,称为「四大」。四大不调,就会离散,就会生病;犹如思想不同,当然就会相互排斥。
  
  万物有相互吸收的功能,固然很好;相互排斥,各司其用,也不一定不好。就如塑胶袋与海棉,有的人的性格像塑胶袋,有的人的性格像海棉。
  
  器官移植最怕排斥,但是也有不排斥的器官。等于有的人好听谗言,但也有的人不好听谗言。好听有好听的因果,不好听有不好听的缘由,所以吸收与排斥,各自有其因果关系,不一定要处处相同。
  
  有的人同行是冤家,但也有的人同行是至亲好友,不要把同与不同看得太严重。当然,最好的结果是「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如果不能,就让他「撒旦的归于撒旦,上帝的归于上帝」。
  
  有的人听到忠言劝告,就会如获至宝,给予对方万分的感谢;也有的人听到一些劝谏、指教,他就如芒刺在背,如梗在喉,感到浑身不自在,甚至愤愤不平,产生疑嫉,与对方断绝交往。
  
  人间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应该要吸收的,例如知识、技术、善言、慈悲、道德,一生能吸收,愈多愈好;应该要排斥的,如是非、恶习、懒惰,凡是染污的都应该要排斥。
  
  善人对善言,都能吸收,对恶言就会排斥;恶人对坏话,就能吸收,对好话,反生排斥。所以我们应该吸收人间的善言、善语、善事;排斥恶言、粗言、妄言。
  
  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吸收婆罗门的教义;自古以来的圣贤、仁人君子,对知识凡是好的,都要吸收,不好的都要排斥。当吸收,则吸收;当排斥,则排斥。当得做海棉的时候,就做海棉;当得做塑胶袋的时候,就做塑胶袋。人应该建立能吸收、能排斥的观念,才能过一个中道的人生。《人间福报》2002年8月28日

{返回 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管理学的三部曲
下一篇:白猫黑猫
 人生之最后
 军事教育
 上了一课
 小费
 云霄飞车
 自我雕塑
 幕僚
 明镜
 自信
 位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13 一切作为都是修行[栏目:铃木俊隆]
 47、当鸣不鸣[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之十[栏目:因明学讲记]
 轮回[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退步原来是向前[栏目:邹相美文]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生成因果关系之一:原因与成果的关系[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栏目:成观法师]
 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兼论当代中国宗教的若干理论问题[栏目:王雷泉教授]
 你平常能够做假,但是临终你绝对做不了假[栏目:净界法师]
 《噶举金鬘传承》中关于阿底峡记述[栏目:噶举]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