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只见他非 不见己过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94
只见他非 不见己过

——大三班:正慧

  看过一则故事,讲的是三个人在禅修,坐了很长时间。突然一阵风把灯吹灭了,“啊,灯灭了!”,“你怎么说话了?”,“只有我没说话”。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的过失,但不易发现自己的错误,甚至在指责别人的同时,自己也犯上同样的毛病!

  生活中的修行,是要“断除十不善,勤护身如意,内心无所著,恒行波罗蜜。”但我们的内心常被惑及业所缚,内心常与烦恼相应,不得自在,常在轮回。懂得一点佛法,又成为观察别人的工具。把别人的行为作为谈话的题材,绘声绘色地广宣流布。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点过失也没有的人,世界上是找不到的。再有古人也言“骂人不揭短”。宣扬别人的恶行,也是自己在造恶,不但损害自己的德行,也会与他人结恶缘。反之,一个德行好的人是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就算看见也不会传是非,更不会追加评论到处宣扬。“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所以真的想看过失,就应该看自己的斤两,心是否还与烦恼串通一气。

  弘一大师也曾说:“吾每日思己之过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评论他人是非?”自己要求别人时把要求要降低,不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而是要拿来称量自己,如果总是去评断别人,我们就会为了别人而烦恼,把他人的业变成自己的。曾经有个人与禅师同行,过江时见摆渡之船靠岸碾死了鱼虾,就问禅师:“您说这是乘客的还是船夫的杀业?”禅师答言:“是你的!”学习了佛法,就要多运用智慧去观照,见他人之过的确百害而无一利,理应断除。

  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念念观照一切法皆是无常,所有的一切相都是不可得,自性本空,这样的话执着他人的过失,自然就放得下,远离了是非、烦恼,每天活在没有是非的世界里,这样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吃粥的功德与意义
下一篇:认识无常
 佛教信仰防被消解
 做个宽容的人
 初发心,你还在吗?
 识破人生颠倒错,迷途知返凭般若
 心灵的净光
 什么是皈依?
 修习忍辱,对治嗔患
 识心达本,改造命运
 浅谈出家不久的沙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佛心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作个快乐自在的出家人[栏目:如瑞法师]
 心路[栏目:佛网文摘]
 《西方确指》念佛相续、精勤念佛[栏目:大安法师]
 《摄大乘论》探索(释智德)[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因果的真相 第八章(三)摧毁你的惯性的唯一法门就是保持内心的警觉[栏目:因果的真相]
 在家居士受了五戒不宜搭衣吗?[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二八、峨钵遇山神[栏目:宁玛的红辉]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二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福德日记12月22日─忏悔需要四种力量[栏目:福德日记]
 有些修行人在每个道场待的时间都不长,心里总以为可能其他道场更殊胜,于是换来换去,这样做对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