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逆人意
 
{返回 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20
  不逆人意
  
  人是群居的动物,在团体里,如何受人欢迎?首先要能做到:凡事不执着己见,不主观自我;对于别人的见解、看法,不能一味否决,遇事何妨先设身处地替对方设想,如此才能在团体中不受排拒,进而发挥影响力。普贤菩萨十大愿中的「恒顺众生」,就是对民意的重视,也就是「不逆人意」。
  
  「不逆人意」不是盲目的投其所好,不是乡愿的曲意奉承;「不逆人意」是应世的慈悲、是处众的智慧、是圆融人际的善巧、是广结善缘的方便。佛教的「随类应化、同事摄受」;儒家的「有教无类、因才施教」,都是化世的慈悲与智慧。能够「不逆人意」,才能「应机说法」,才能「观机逗教」。
  
  所谓「不逆人意」,就是凡对真善美的追求,必能「从善如流」,必不执着。有「不逆人意」性格的人,必肯「与人为善」,不但凡事OK,不轻易说NO,即使拒绝,也有替代。
  
  「不逆人意」就是对人的尊重包容。在生活中,儿女不逆父母之意,就是孝顺;父母不逆子女之意,就是开明;属下不逆主管之意,就是服从;主管不逆属下之意,就是尊重;朋友相互不逆对方之意,就是知交。学习「不逆人意」,才能和平处事。
  
  现代人经常否决别人,要用「不逆人意」来修养自己。「不逆人意」是最高贵的修养,是最高尚的情操。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他对佛陀的尊重、顺从,可以说「要他站,则不坐;要他坐,绝不站」;佛陀在因地修行时,身为须达拿太子,凡人民有所求,不论衣服、饮食、金银珍宝、车马、田宅,甚至妻子儿女,无不施与,因此又称「善施太子」。此外,禅师的「唾面自干」、「老拙自倒」等,都非一般人所能为也。
  
  「不逆人意」的人做事能成;「拂逆人意」的人做事难有助缘。从政者若真能时时做到「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必是廉明之吏。必受人民爱戴;修道之人,若能时时怀抱「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必是有德之士,必然道业有成!
  
  「不逆人意」,实乃处世的最高智慧与涵养!《人间福报》2000年6月14日

{返回 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情绪管理
下一篇:合作与分工
 身心安住
 可怕的执着
 活出希望
 贫穷与富有
 如何改变命运?
 合作与分工
 培养兴趣
 团结的重要
 一念之间
 不当的朋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萨学处·第八讲 慧学的修学次第[栏目:普献法师]
 修心七要 连载三[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四[栏目:印光法师]
 美德坚不移[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六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得到皈依和传承以后,有什么样的戒律呢?修行过程中,如果戒律毁失,怎么办呢?[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深信因果 广作诸善 一心念佛 绝症得救[栏目:感应事迹[网络搜集]]
 Making the Heart Good[栏目:Ajahn Chah]
 培育真善美的幼苗[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北京大学 宗教文化研究院问答[栏目:索达吉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