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法语
培育真善美的幼苗
证严法师
我们努力落实「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对孩子施以生活教 育,第一步就从服装仪容整齐做起,这是多年来的坚持,期待学生能 够谨记自己的身分,在不同的场合,懂得穿着适宜的服装。 不仅如此,行为举止也要注意,外在整体的美,无形中会带动自我从内心美化、净化,这就是我们一定要推动生活教育的主因。
然而要推动服装整齐,在凡事讲求自由的现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慈济做到难行能行,尤其回顾慈济技术学院创校之初,张校长非常坚持地执行服装仪容等生活教育,同时还有宿舍门禁,即使碰到许多挫折,仍坚持迄今,因此逐步建立起慈济的校风。
李启诚医师的故事
除了要感恩所有师长的用心投入教育,还要感恩慈诚爸爸、懿德妈妈们,你们扮演亦师、亦父、亦友的角色,陪伴孩子成长。期待慈济的精神理念能够更普遍,不要轻视这一颗颗的种子,每一颗种子都是一分希望。
记得有一次早会上,一位年轻医师上台心得分享,听了之后,我很震撼也很惊讶。这位李启诚医师在慈济医院服务九年了,看他充满爱心,用生命投入病人的生命中,真是非常难得。原来,他并不是我们医学院毕业的孩子,却是一颗无心启发的种子。这分因缘来自何处呢?
一九八二年开始,我们委托慧炬杂志社代办慈济医学清寒奖助学金,李医师就读医学院时,偶然看到慧炬杂志的消息,再看到一学期两万五千元的助学金,当时这笔钱注完册后还有剩余。基于好奇也存疑这个佛教机构是不是有什么目的?于是半信半疑地来填表参加。
其实我们提供助学金并无所求,只是希望这些家境清寒的医学生能安心学习,将来付出爱心当一位好医师。后来李医师连续两年领到助学金,也对慈济有初步的了解。
他毕业之后,在成大见习,接着就去服兵役,两年服役期间,心中经常思考未来的方向,到底要选择在何处工作?他的脑海不断浮现出慈济,退伍之后,就决定要来慈济。家人都没有意见,唯独女朋友反对,最后甚至说:「慈济和我你只能选一个!」年轻的李医师心想:选你,只讨好了一个人;选慈济,则能救普天下苦难的苍生。他深思熟虑之后,用智慧战胜了小爱,毅然与女友分开,整理好简单的行李,就走马上任,这一来就是九年。
这九年间,也曾数度送他到长庚及台大医院进修,他愈是身在外地,愈觉得慈济就是他行医的归宿。他的道心非常笃定,那天听了他的分享,真欢喜。
后来,我和姚居士提起李医师,应该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很值得记录下来,随后大爱台一位编导就开始随身采访李医师,观察他的工作情形,与病人的互动关系等等,那位导演后来也分享,对李医师真的很佩服。
医师的工作非常辛苦,分秒不空过,常常做到体力透支。有的人稍有压力,就承受不了,乱发脾气,李医师的修为则不然,即使压力在身,还是保持微笑、温柔的关怀。导演深受感动,写剧本时,很快就将李医师的故事融入自己的生命中。
后来李医师赴美进修,出国前他还到台北,一一拜访他的病患,告知病患他要出国的事情,以及后续接手照顾的安排。这位导演趁机私下问病患:「李医师平常会这样吗?」病患说:「他都是这样,只要上台北,他都会来看我;只要看到他,我的病就轻松多了。」
而且不只是一位病患,他对所有的病患都是一视同仁,可见他不是做作,平时的为人,就是全力付出,背负医师的使命,真正走入病患生命世界中。这颗种子,如今是无心插柳而柳成荫,这就是爱的教育成果。
教育无所求,用菩萨心、耐心面对学子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用心抚养,师长们用心教导,如果教不出象样的种子,实在是很可惜。听到慈诚懿德爸妈经常到学生家去拜访,这种「服务到家,疼爱到家」的精神,真的付出很多。
有一些人也许会质疑:为什么要这么做?甚至以为我们有何企图?这真是不懂得感恩的人生;一个人不懂得正确的价值观,实在令人担心。
还是要向诸位慈诚爸爸、懿德妈妈们说感恩,无论如何,我们付出无所求,但是要尽本分,因为慈济人要做人间菩萨,要有那分父母心、菩萨心。当孩子和我们很贴心时,我们当他们是亲生孩子;当孩子教不来时,就要赶快抱着菩萨心,以智慧慢慢地感化,不要有得失心。
慈济教育环境培育内外兼美的学子
在慈济的教育体系,师资好,不只是教授每个学生知识,成长技术,更重要是让大家的慧命成长。能够教育出生活的规矩,以及形象之美,实在是很难得。
但愿孩子们将来在人生康庄大道上,走得光明自在,继续把爱撒播出去,让新的幼苗紧跟在你们后面茁壮再成长。也很感恩家长们,有信心将孩子送进慈济教育环境,更感恩懿德妈妈、慈诚爸爸,但愿我们能同心、同道、同志愿,为教育这条道路,共同一致落实我们的教育理念,坚持我们的教育志业,如此教育一定会有希望。
(920921as1.txt 教育志业体主管合心共识营圆缘、 921121as2.txt慈济大学慈懿会、930109as3.txt 慈大护理系加冠典礼上人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