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届禅七开示 破除四相
 
{返回 净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69
  2005年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破除四相
  (2005年12月2日)
  各位大德:
  晚天晚上讲到禅宗是无相法门,实际上整个佛教都是无相法门,只不过禅宗契入无相的方法更直接,即所谓的顿悟无相。
  一切相不外乎四相。四相有好几种不同的分法,一般是指《金刚经》上所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为这四相,是我们经常会有的执着,所以讲得比较多。这四相的直接后果,就是引起种种烦恼。因此《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谓非相,就是离一切相。着一切相即众生,离一切相即佛。着相即迷,离相即悟。反过来说,悟要离相,离相才能悟。不离相,天天着相,无法开悟。
  我相是非常深厚的烦恼。我有钱、我有学问、我有地位、我的家庭比较富裕、我的子女比较多、我的子女都是大学生、都是当官的、都是挣大钱的。这叫我相。我相的负面作用是什么呢?总感觉自己高人一等,以这些虚荣的东西装饰自己,使得自己不能够真正见到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真正有价值的,并不是外在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真正有价值的是我们内在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学问。它是从开悟得来,从破执显理得来。在我们破执显理之前,一定要好好地修,真修才有实证。
  第二人相。在真修实证的过程中,又可能产生人相。我在修行、我在持戒、我在打坐、我在念佛,以此与他人形成一种无形的对立。怎么消除呢?既要看到自己有某些长处,同时也要看到所有的人都有长处。一个人撑不住天,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成就一件事。不要以为我就比别人强,要破除人相。
  所谓众生相,就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欣厌之心太强烈,求生天堂,没有真正的出离心。求生天堂可以脱离三恶道,也觉得这是自己的一种优势。凡是觉得自己有优势的,那都是相,都会有局限。只有把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切相逐步扫除,才能扩大心量、增长智慧。
  第四寿者相。寿者相就是执着于长寿。人生苦短,几十年的光阴转眼之间就过去了。有许多长寿的人,那种执着也相当突出,把长寿也看作是自己的一种优势,也看作是自己可以骄傲的资本。实际上,长寿天是三灾八难之一。为什么呢?生到长寿天寿命很长,没有机会修集福慧资粮。
  所以要破除四相。破除四相是不是就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呢?这四相都还存在,只是说不在四相上起执着,假相还是有,即所谓“非相”。非相就是在相上离开执着,即所谓“无相”。无相者,即相而离相。这个道理听起来好像非常玄,实际上就是让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以无心无念的心态对待一切,不要起分别心、起执着心,以觉照来处理一切事。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就是在一切相上不起执着了,“即见如来”,见如来者就是见佛、就是见法。如来者,从真如而来,真如就是真理,真理就是法。所以说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佛。
  烦恼障断起来不容易。所知障一切永断。“断所知障如破石,一破两开;断烦恼障如断藕,藕断丝连。”烦恼障是三界内的障碍,所知障是三界外的障碍。所知障是小乘人对于所修成果的执着,一般人还谈不上。小乘人住于无为法中,成为一种执着,因此不能生起大悲心,不能到三界来度众生。长久地住在无为法中,佛法中称之为堕入无为深坑,虽然断尽了生死,却不能成佛。
  作为行菩萨行、修菩萨道的人,真正证得初地以上果位的菩萨,他的精神境界是什么呢?“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法有造作,无为法无造作;有为法有漏,无为法无漏。菩萨“不尽有为”,不完全离开有漏法;“不住无为”,不完全住在无漏法中。为什么呢?他还要来三界度众生。像地藏菩萨一样,“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菩萨来度众生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投胎做人;一种是意生身、变化身,由意念而变化出来的身形即是意生身。菩萨来到三界六道之中度化众生,和以意生身度化众生,这两种情况在佛典上都有记载。一念之间分身尘刹,那就是意生身;如果是入胎、出胎,在人间教化利益众生,那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有分段生死。不过,菩萨即使是倒驾慈航,回到分段生死,那也是愿力的支持,不是随业迁流。“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才是大乘菩萨的真正境界。
  所知障有两种,除了三界外的无明,还有一种是叫邪见,也就是五利使:身见、边见、戒禁取见、见取见、邪见。这五种邪见是三界内的见惑,但并不是一般人都具有这些不正确的见解,它是外道的知见。从佛典的原义来说,要改变外道的邪见不容易。不过,如果他一旦觉悟了,改变过来了,那也非常快。有好几位佛的大弟子,都是从外道转变过来,最后都成了帮助佛陀宣扬教化的得力助手。迦叶尊者原先就是一位苦行外道,后来从佛出家。我们读了佛陀弟子传记以后,就可以知道,外道一旦放弃邪见、信奉佛法、树立正见,往往会在佛法当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佛陀时代如此,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同样如此。明朝有名的蕅益大师,他在家就是一个非常反对佛教的人,也曾经写过文章批判佛教。后来他在批判当中,觉得佛教的观点批不倒,佛教讲的都是真理。最后他放弃了邪见,归依佛教出家,成为一代大师。
  在佛教当中,一个正确的见地极为重要。生活禅有四大纲宗,即“菩提心、般若见、息道观、生活禅”,它是修学生活禅的基本次第。实际上修一切法门都是这个次第,“见”非常重要。所谓见地与功夫,两者比较而言,见地更加重要。在正见的指导下好好用功夫来得快,事半功倍,一日千里。见从哪里来?从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如法修行而来。也就是说,正见从三个方面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从闻、思、修而来。闻即文字般若,思即观照般若,修即实相般若。离开这三个途径,正见无从获得。千经万论都教导我们“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样才能了脱生死,证大菩提!

{返回 净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届禅七开示 千岁宝掌和尚和老祖寺
下一篇:第三届禅七开示 培养信心
 第七届夏令营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第十届夏令营 净慧大和尚传灯法会结缘归依开示
 第九届夏令营 三归五戒开示
 壬申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
 生活禅是大法门
 八念法门
 禅修法座
 任丘市古佛禅林观音圣像开光法语
 第三届禅七开示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七讲 行禅与坐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十二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参话头时,应该全身都能沸腾起来才对[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阐述见解应准确用词[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二九、杞人忧天[栏目:慈航法师]
 黄安——命中注定的皈依[栏目:名人说佛·名人佛缘]
 悟而未证生死不了[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厅长显威 下令捉拿[栏目:金山活佛]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周安士)[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以愉悦之心生活[栏目:佛网文摘]
 楞伽经四种禅(妙境长老)[栏目:楞伽经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