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七章
 
{返回 密勒日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338

第七章

  “我受了这种种的刺激之后,对于人世间起了更大的厌离之心;因为决定了舍弃家宅和田园,心中反而觉得坦然无事。所以我就立刻想到护马白崖窟去修行。这一个崖洞是我开始修行以至日后获得成就的地方,所以后来被大家称做‘发足崖窟’。

  “第二天,我拿着卖田所得的物品和随身所带的零碎东西,在人未起身天尚未亮的清晨步行到了护马白崖窟。白崖窟是一个很适宜居住的崖洞。到达以后就把一张硬毡子铺起来,上面垫了一个小垫子,作为禅座。布置定当,我就唱了一首誓愿歌:——

   我未证道前, 誓志常住此; 即令冻饿死,
   不往觅衣食。 疾病宁至死, 不下山求医;
   忍苦宁舍命, 不下山寻乐。 乃至一刹那,
   不以此色身, 寻求世间利; 唯以身口意,
   争取大觉位。 祈请上师尊, 十方一切佛;
   赐予大加持, 令此誓不违。 祈请胜空行,
   及护法守者; 助我以胜缘, 令此誓成办。

  “接着我的又发誓道:‘我若是不得成就,不生殊胜的证解,纵使饿死也不为觅食下山,冻死也不为求衣下山,病死也不为找药下山。决定澈底舍弃今生与俗世有关的一切一切。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为三业,身口意不为一切诱惑所摇动,故名三业不动。)不动,一心修行成佛,请求上师本尊空行护法加持此愿成就。如果违背此誓,与其留着一个不修正法的人身,不如即死。所以如果我一旦违誓就请护法大海众立刻断绝我的生命。我死之后,还须请上师本尊加持得投生一个能修正法的人身。’发愿毕?着着又唱了一首决心歌:——
  圣那诺巴子传解脱道,
  加持穷子得山居;
  不为世间散乱扰,
  由定修观得增长。
  安住无散三昧地,
  开放无生胜观花;
  不为熙攘戏论扰,(离戏——有无、是非、断常、一多、来去、染净及生死涅槃一切法一切见皆是戏论,如小儿言无足轻重。离戏者,离却此一切戏论直趋真如不可说境也。此处所谓绿叶者譬喻也,接前句与后句成为花叶果三种譬喻。)
  愿离戏绿叶增长。
  崖居一心无二意,
  愿结证解觉受果;
  不为魔障所中断,
  我心决定克服之。
  于方便道不生疑,
  父传宗风子承继;
  圣不动自性大悲者,
  加持穷子得山居。

  “自立誓起,我每天只吃一点点的糌粑,日复一日地苦修下去。

  “我的心分虽然有大手印的把握,但是因为食物太少的缘故,体力不足,气息不调,毫不生暖乐(‘暖相’及‘乐相’为一切定的共相,‘拙火定’更为显著。),身上寒冷非常。就一心祈请上师。一夜,在光明的觉受中,好似看见马尔巴上师,有许多女郎围绕着行会供。其中有人说:‘那个密勒日巴,如果生不起暖乐,怎样好?’马尔巴上师说:‘他应该如此如此的修。’着说就把修的姿势做给我看。醒后,我就依法结六灶印(‘六灶印’即一种特殊之坐式)。以求生体乐,调匀呼吸,以命根风(‘命根风’即命气也,八识之所依也。)而束语业,以法尔解脱方便调伏妄想,心趋宽坦。这样修行以后,果然生起了暖乐。

  “如是过了一年,心里就想到外面去散散步,到村庄上去走一走。正准备要走的时候,忽然想起我从前所发的誓来,就自己唱了一首警策自励歌:——

  大金刚持马尔巴, 加持穷子得山居;
  蜜勒日巴尔怪人, 自唱自听自策励;
  无人伴居无人语, 欲出散心寻攀谈。
  世间火宅烦恼窟, 岂有遣心解忧诀;
  勿动勿动住本然, 心若浮飘招恶缘;
  勿散勿散持正念, 心散恐被恶风牵。

  勿行勿行洞中坐, 外出当被业石绊;
  莫望东西莫抬头, 抬头张望心散乱;
  勿睡勿眠勤精进, 贪睡则烦恼算。

  “歌唱毕,自己勉励自己,便愈加书夜不息地勇猛精进,道行更渐增长。这样又过了三年。

  “我虽然一年只吃一开糌粑,但是过了这几年以后粮食也就要吃完,最后终于一点没得吃的了。眼看着这样下去只有饿死一途。我想世人以宝贵的人身孜孜于求财,得了一点就欢喜,失去就苦恼,真是可怜。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黄金,比之于成佛的事业,实在藐不足道。若是不成佛而白白舍弃了这个身体,真太可惜。那么,我是不是要去找一点食物来维持这个生命呢?同时我又想起了从前的誓言,究竟应不应该下山去呢?思之再三,觉得现在出去,并不是因为贪玩,而是为了要得到修法所需的资量,所以此行非但不算违背誓言,而且是应该做的。为了求得一点苦行的资量,我于是就走到了护马白崖窟的前面。

  “那个地方,一望宽阔,日光温暖,溪水澄清,遍地长着茸茸青草和绿色的野荨麻。我一见之下,大为欢喜,心里想:‘这样就不用下山去了。就可专食荨麻好了。’从此以后我就以荨麻度日,继续修行下去。

  “再过了很久,外面穿的衣服破烂得连一片布都不剩了。因为专吃荨麻没有一点其他的食物,身上也弄得只剩下了一付骨架,头发和毛孔因为吃荨麻的缘故也都变成了绿色。

  “我想起上师给我的锦囊信符,我把信符顶载在头顶上,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虽然一点吃的也没有,但是就好像吃了甘美的食物一样,我感觉到非常舒适满足。我想打开信符看一看,可是有一个兆头表示,拆开信符的时候尚未到。所以就没有打开。这样又过了一年。

  “一天,一群猎人带着猎狗,在行猎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打到,无意中走到我的洞前,一见我,吓得大叫:‘你是人是鬼啊?’

  “我说:‘我是人,是一个修行的人!’

  “他们说:‘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啊?怎么混身是绿的呢?’
  “‘因为吃荨麻吃久了,才这个样子的。’

  “‘你修行的粮食在那里呢?把你的粮食借给我们吃,我们以后还你钱。你要是不拿出来,我们就把你杀掉!’他们就在洞里到处看了一遍,狠狠的威协我。

  “‘我除了荨麻以外,什么都没有。如果有,也用不着隐藏,因为我相信对于修行人,只有供养粮食的,而决没有抢修行人的粮食的!’

  其中有一个猎人说:‘供养修行人有什么好处啊?’

  “我说:‘供养修行人会有福气来的。’

  “他就笑着说:‘好!好!我就来供养你一次吧!’说完,就把我从座上抱起来向地上一掼,又提起来向上抛,跌下来,又一掼。这样的抛和掼,我瘦弱的身体自然不能禁受,痛苦万分。但他们虽然这样侮辱我,我心中却对于他们生出了慈悲,十分可怜他们,不住的流下泪来。

  “另外一个坐在一旁没有折辱我的一位猎人就说:‘喂!你不要这样做。他倒真是一位修苦行的行者啊!就算他不是一个修行的人,把这样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拿来欺侮,也不算是英雄好叹哪!何况我们的肚子也不是因为他而饿的。这种不讲道理的事,快不要做了!又对我说:‘瑜珈行者啊!我实在佩服你。我没有扰乱你,请你回向保护我。’那个欺侮我的猎人说:‘我已经好好献上献下的供养过你了。你也应该回向保护我呀!’说着哈哈大笑的走了。

  “我倒没有放咒术,也许是三宝处罚,也许是他自己作恶的报应,以后听说过了不久,为了一件事,法官将那猎人判了死刑,除了说不要欺侮我的那个猎人没有受罚之外,其余的人都受到了很重的处罚。

  “又过了一年,所有穿的衣服实在破烂不了堪了,姑母因卖田而送给我的那件皮袄也和死尸皮一样了。我想把这几件东西缝起来做一个座垫。但是又一想,人命无常,也许我今天晚上就会死,还是多修一点定吧。就把那件烂皮衣垫在我身底下,下身随便用一些什么东西遮住;那个破巴口袋的一块皮就披在上面,一块烂布就补在身上必要的地方。可是那块布实在太破太旧了,没有法子用。我想把它缝一缝,但是又没有针线。最后我只得用毛草作了一根绳子,把这三样东西扎起来,捆在上身和腰间,下身也稍微遮盖着一点。就这样将就的过下去。晚上把皮衣和烂垫子又用来应付过夜,依然每日静坐思维。这样又过了一年。

  “一天,忽然听见人声嘈杂,有许多人跑到洞前来了。他们向洞内一望,看见一堆绿茸茸的人形,吓得大叫道:‘有鬼!有鬼!’说完飞也似的掉头就跑。后来的人不信说:‘青天白日之下怎会有鬼?你们看清楚了没有啊?让我们再来看看。’他们走近一看,也怕起来了。我就对他们说:‘我不是鬼,我是在这个洞里修定的行者啊!’就详详细细的把自己的来由告诉给他们听。

  “起初他们不相信,等到在洞内仔细看过一遍,发觉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些荨麻,他们才相信。于是就给了我很多巴和肉,并且对我说:‘像你这样的修行人,我们实在敬佩,请你超度我们所杀的动物,净除我们的罪业啊!’随即虔诚礼拜而去。

  “我这么多年以来,这是第一次得着人做的食物,心里极为高兴,就把肉煮来吃了。立刻身体觉得非常安适,健康也改进了,智慧也敏锐了,道行上生起了又深又广的证解,与以前不同的空乐也产生了。我心中想:供养大量财宝与世间上养尊处优的法师,远不如供养真正修行人一碗饭的功德来得大啊!世人锦上添花的多,雪里送炭的少,真是可叹!

  “我很节省的吃糌粑和肉,过了一些时,未吃完的肉上生满了虫;我想把虫弄掉再吃。但仔细一想,这又是违背菩萨行的,把虫在吃的东西抢来吃是不应该的,所以仍旧只好吃荨麻了。

  “有一夜,一个小偷想得着我的粮食和财物,偷偷地跑进洞来到处摸索。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说:‘喂!朋友!我连白天都找不到,你晚上还想找得着什么东西吗?’他想了一想也跟着大笑起来。过了一会,很不好意思地悄然溜走了。

  “又过了一年,我的家乡嘉俄泽的猎人们,什么野物都没有打着,跑到我的洞前来了。见我绿茸茸地缩成一堆,披着三块布,形如骷髅地坐在那里,便吓得战战兢兢的拉开弓向着我,颤声问道:‘你是人吗?还是鬼?是兽吗?还是影子?从任何方面看来都像是一个鬼啊!’

  “我咳嗽了一声说:‘我是个人!不是鬼!’

  这些人里面因为听见我的声音,有个认识我的就说:‘你不是闻喜吗?’
  “‘是的,我就是闻喜!’

  “‘啊!那么今天请你给我们点东西吃,我们打了一天猎,什么都没有打着。请你借点东西我们吃,以后我们多多的还你。’

  “我说:‘可惜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们吃的。’
  “‘哦!不要紧,就把你吃的东西给我们吃好了!’
  “我这里只有野荨麻!你们烧火去煮荨麻吃罢!’

  “听了我的话,他们就生起火来煮荨麻。他们说:‘我们需要一点酥油放在里面一齐煮。’

  “‘有酥油就好啦!我不用酥油已有好几年了,荨麻里面有酥油的!’
  “‘那么请你给我们一点调味的东西好吗?’
  “‘我没有调味的东西也已经好几年了,这荨麻里面有调味的香料。
  “那些猎人说:‘那么,无论如何盐总要给我们一点吧!’
  “我说:‘有了盐还说什么,我没有盐也已经过了好几年了,荨麻里面有盐!’

  “猎人们说:‘你的衣食真不成话,那里像是人的生活啊!你就是替人家当佣人作工,也至少能吃得饱穿得暖。唉!唉!世界上再忆找不出一个比你更悲惨更可怜的人了。’

  “我说:‘请你们不要这样说吧!我是人群中最殊胜难得的人。我遇见大译师马尔巴,得了即身成佛的口诀,住在寂静无人的山中,放弃今生的想念,修行禅定,成就三昧,名、闻、恭敬、衣、食、财、利,无一样能动我的心。因此我已经降伏了一切世间的烦恼。世上再没有比我更称得上男子汉大丈夫的人了。各位虽然生长在佛法鼎盛的国土中,但不用说修行了,就连闻法的心思都没有;你们这一辈子,忙于犯罪作恶,入地狱惟恐不深,时间惟恐不长。像你们这样才真是世界上最悲惨,最可怜的人哩!我心里是经常安稳快乐的。现在让我来唱一个修行快乐歌给你们听。’

  “他们都好奇的,很有兴味的静静听我唱:
  敬礼大恩马尔巴师, 愿弃此生求加持;
  护马白崖窟顶里,  有我密勒瑜珈士。
  为求无上菩提道,  不顾衣食舍此生;
  下有薄小坐垫乐,  上有八波棉衣乐;(八波是地名,在今尼泊尔地区。)
  修带系身安稳乐,  饥寒平等幻身乐;
  妄念寂灭心性乐,  无不安适即快乐;
  此亦乐时彼亦乐,  我觉一切皆快乐;
  为告劣根无缘辈,  我为自他究竟利。
 毕竟安乐而修行,  汝等悲我实可笑;
  夕阳今已下西山,  诸君速返自家园。
  我命不知何时死,  无暇空作尘俗谈;
  为证圆满佛陀位,  幸勿扰我修禅观;

  “他们听了我的歌就说道:‘你的歌喉真不错啊!你所说的这些快乐,也许是真的。但是我们却都办不到。再会吧!’便都下山去了。

  “我的家乡喜俄泽的村人每年要举行一个塑佛像的大集会。在这一年的集会中,那些猎人们都异口同声的唱我那支修行快乐的歌。大家都称赞这首歌真是不错。那时琵达妹妹也跑到集会上来行乞。她听见了这歌词就说:‘这只歌的作者,恐怕是位佛爷吧!’

  “一个猎人大笑着说:‘哈!哈!是佛爷还是众生我倒不知道,可是这只歌啊!就是你那个饿得只剩一身骨头的闻喜哥哥在饿得要死的时候唱的!’

  “琵达说:‘我的父亲母亲死得很早,亲戚朋友都变成了仇敌,哥哥也不知道跑到那里去了,剩下我这个苦命要饭的女孩子,你们还要拿我来开玩笑,未免心太狠了!’说着就唏嘘的哭将起来。那时结赛也在会中,看见琵达哭,就劝她道:‘不要哭!不要哭!作这首歌词的人,倒很像是你的哥哥。前几年我也曾看见他的。你何不到护马白崖窟去看看,究竟是不是他呢?我也同你一起去好了!’   “琵达觉得很有理,就把喇嘛施舍的一瓶酒和一些巴米饭,带着到护马白崖窟来了。

  “琵达走到护白马崖窟,到了洞门口,向里面张望,看见我坐着,眼睛下凹,陷成两个大洞;身上的骨头,一根根向外凸出来,像山峰一样。浑身一点肉也没有,皮肤和骨头像要脱离似的,周身的毛孔都现着绿茸茸的颜色;头发又长又松,乱蓬蓬的一堆披着,手脚都乾瘪,显得要破裂也似的。琵达一瞧,起初以为是鬼,害怕得要逃走,忽然想起了‘你的哥哥快饿死了’的那句话,就怀疑的问道:‘你是人还是鬼呀?’   “‘我是密勒闻喜啊!’”

  “她一听知道是我的声音,跑进洞,抓住我就喊:‘哥哥啊!哥哥啊!’马上就昏倒在地上。

  “我一见是琵达妹妹,悲喜交集。想尽了办法才将她唤醒。她用手蒙着脸,哭着说:‘母亲想你想死了。村上没有人肯帮助我,受不住苦,我只得四处去流浪乞食。心里总是惦念着:哥哥是死了呢?还是活着?要是还活着的话,日子该过得很快活吧!谁料你又变成了这个样子。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兄妹更悲惨的人吗?’说着就大叫父亲母亲的名字,捶胸顿足,嚎啕大哭起来。

  “我竭力的劝慰她,但是毫无效果,便很悲哀地对着琵达妹妹唱了一首劝慰歌:——

  敬礼一切大恩师,  加持穷子得山居;
  忘怀悲世琵达妹,  宽心且听阿兄歌:
  一切苦乐本无常,  我故如是苦修行;
  终当获得究竟乐。  一切众生如父母,
  於我恩德无有量;  为报一切众生恩,
  如是苦行又何妨。  崖栖穴居如野兽,
  见者孰不生怜悯;  我所食者如狗食,
  人见呕吐且难忍。  我身有如骨骷髅,
  仇敌见之亦泪泣;  观我行迹似疯狂,
  知者知我与佛同;  怛沙诸佛孰不喜?
  下有冰冷石床坐,  刺我肌肤令精进;
  外内身澈荨麻香,  绿色一味无转变。

  无人山中崖洞居,  断除忧恼如佛陀;
  上师三世一切佛,  心中礼拜常不疏。
  如是猛修得精进,  必生觉证无疑问;
  觉受正解若得生,  此生快乐任运成。
  未来决定能作佛,  琵达我妹妹悲应释;
  宽舒汝怀勿啼哭,  同享正法修行乐。

  “琵达就说:‘果真如此的话,倒真是希有难得,但实际上恐怕靠不住吧!’若真是这样的话,为甚么其他学佛的人不像你这样呢?即使不完全像你这样,也总应该有一部份相像呀!你这种修行的人,我从来连听都没有听人说起过。一面说着,一面就把带来的酒和食物给我吃。我吃完了食物,立刻觉得智慧明朗。当天晚上,道行就有了极大的增长。

  “第二天早上,琵达走了以后,我的身心同时感受到从来未有的安乐和疾锥的刺痛,心境中出现了善与不善的各种变化和徵兆。虽然努力修观,也无济於事。过了几天,结赛带了许多陈年的酥油和老肉,又有一坛好酒,和琵达一起来看我。恰巧碰见我出去打水去了。打水回来,因为身上几乎一点衣服都没有了,绿茸茸的光身子一个,所以她们俩都不好意思看我,把头掉了过去,站在一旁哭泣起来。

  “我进洞里坐下,她俩就把糌粑、酥油和酒、肉拿给我吃。

  “琵达对我说:‘哥哥啊!无论从那方面看起来,你都不像个人!出去化一点人吃的食物来修行不好吗?我也去想法子替你弄一件衣服来穿’

  “结赛也说:‘无论怎样,化点粮食总是应该的,我也要想方法替你弄一件衣裳来。’

  “我说:‘我甚么时候死都不知道,去化缘只有浪费时间,有甚么意思呢?就是冻死饿死,也是为了法而死的,我将毫无后悔。放弃修行,为衣食而奔走,努力聚集财宝,吃好的,穿好的,与亲戚朋友们大吃大喝,乱唱瞎聊,嬉笑度日,过这种生活是虚度宝贵的人生,我是绝对反对的。所以你们也不必替我找衣服;我也更不会去化缘。大家各行其是好!’

  “琵达说:‘你简直是自己找苦吃,我不知道你怎样才能满意,看样子你也再没有别的方法磨折自己,使自己更加痛苦了吧!’

  “我说:‘我这算甚么,三恶道才是真正的痛苦呢!但是众生易作恶,自己去找这种痛苦受的人正多得不胜枚举。我对於我的现状,已经很满意了。就唱一只满意歌给她们俩人听:

    敬礼三身上师前,  加持穷子得山居;
    既无亲朋为挂念,  亦无仇怨相牵缠;
    如是死於崖洞里,  无悔无恨心满意。
    亲朋不顾我将老,  弟妹莫认我死期;
    如是死於崖洞里,  无悔无恨心满意。
    我死悄悄无人知,  我尸鸟鹫亦不见;
    如是死於崖洞里,  无悔无恨心满意。
    我尸一任苍蝇食,  我血一任虫蛆饮;
    如是死於崖洞里,  无悔无恨心满意。
    洞内死尸无血痕,  洞外杳然绝人迹;
    如是死於崖洞里,  无悔无恨心满意。
    我尸周围无人绕,  我死不闻人嚎哭;
    如是死於崖洞里,  无悔无恨心满意。
    我行何方无人问,  我止我住无人知;
    如是死於崖洞里,  无悔无恨心满意。
    无人寂静崖洞处,  穷人所发此死愿;
    为利一切有情敌,  诸佛加庇使圆满。

  “结赛听了我的歌,大为感叹,说道;‘你从前所说的,与现在所行的,完全一致,实在令人佩服!’

  “琵达说;‘不管哥哥怎样说,你一点衣服和食物都没有,我心实不忍。无论如何我去想法子先弄一件衣服给你。你说为了修行不去找衣食,死也无恨,但是在你没有死以前,我还得要替你想法子弄衣食来。’说完她俩就一起走了。

  “我因为吃了好的食物以后,身上苦乐刺痛和意念的烦扰等越来越大,后来简直无法修下去了。於是我就把上师的信符拆开来看。上面写着有除障增益转过患为功德的种种口诀,特别叮嘱我,现在应该吃好的食物。由於我过去不断努力修行的力量,使身体的要素(原文为‘界’或‘大’,即指地、水、火、风四大。即是所谓物质之要素。)都集於脉内。这些,都因为食物太坏的原故,所以没有力量可以化解。

  “我就将琵达带来的一点点酒和结赛带来的食物吃了,照着信符上的指示,依心要,气要和观要,努力修行。打开了身上小脉的脉结,中脉脐间的脉结也打开了,生出前所未有的乐,明、无念的觉受。其境界非语言所能形容。这种不共的觉受证解功德,坚固,广大,转过失而成为功德。我通达了妄念即是法身,了知轮回涅槃一切法皆是缘起;自心一切种识本离一切方所,行为错误则招致轮回,善行解脱则获得涅槃。而此生死涅槃二者之体性皆为不二空性(‘不二空性’就是维摩诘经里所说的不二法门。维摩诘经所示的是遮诠;密乘於不二空性后加‘光明’字样,是表诠,明说也。)光明。生出此种不共功德的因地,即是苦修净行的累积;生出此不共功德的缘助,乃食物及甚深口诀,以因缘和合而得成功。因此对真言方便道,会物欲而菩提的殊胜善巧,起了决定信心。深知琵达结赛供食的恩德亦不可思议。为报她们之恩,特为发愿,向菩提。向已毕,我就唱了一只缘起心要歌:——

  敬礼马尔巴大译师, 加持穷子得山居;
  善良施主来供食,  二利缘起成於斯。
  人身难得却易坏,  养以食物始不衰;
  芸芸物种遍大千,  会合天公降时雨;
  则能成就利生缘。

  缘起心要为佛法,  父母所生幻化身;
  会遇上师妙口诀,  则能成就法缘起。
  缘起心要为精进,  无人深山崖洞住;
  会和寂静无言说,  则能达成一切事。
  缘起心要为空性,  密勒日巴之恒毅;
  会和众生之信心,  则能成就利生业。

  缘起心要为慈悲,  崖居修行瑜珈士;
  会和净信供养主,  行者施者俱成佛。
  缘起心要为迴向,  大恩上师之慈悲;
  会和弟子之苦行,  则成住持佛教因。
  缘起心要为持戒,  神速加持之灌顶;
  会和至心之祈祷,  则成速见本师因。
  缘起心要为吉祥,  圣不动自性金刚持;
  穷子苦乐尊师知。

  “我继续努力修行,慢慢地觉得在白昼中身体可以任意变化,腾入空中及示现种种神通。夜晚梦中,可以游行世界之顶,可以粉碎山川。能化成百千化身,往诸佛刹土听闻法要,为无量众生说法。身能出入水火,得不可思议的种种神变。我心里生大欢喜,一面受用,一面继续修持。不久,我真正地能飞行自在了。我就飞到惹门去自山顶去修观,生出前所未有的拙火暖乐。

  “在飞返护马白崖窟途中,经过一个绒俄小村的时候,有父子二人正在耕田,他们原是伯父的一党。那父亲正拿着锄头在掘地,儿子正在赶牛耕田。儿子一抬头看见我在天空中飞行,马上叫道:‘父亲看啊!你看天上有一个人在飞啊!’他忘记了耕田的工作,两眼不住的望着我在空中飞行的姿态。他的父亲说道;‘唉!有甚么好看的,喜俄泽的仰察葛锦白庄严母生了一个恶鬼的儿子,饿也饿不死,人称做‘恶魔密勒’的,大概就是他吧!莫要让他的影子遮着你,好好的耕田吧!’那个老头子怕碰着我的影子,就东躲西躲的闪在一边。那个儿子说:‘看着活人飞行,实在有趣啊!我要是能飞的话,就是跌断了腿也是愿意的。’於是他田也不耕了,双眼直瞪着空中的我。

  “那时,我认为我已经有力量可以做利益众生的事业了,我应该去弘法度生才对。但是本尊示现对我说:‘应该依照上师的嘱咐终生修行才对,世上再没有比修行更能利生弘法的事了。’我心中就想:终生修行的事迹,可以为以后的行者做榜样,对未来的众生和教法将有广大的利益。所以就决定仍旧终身在山中修行。

  “又想:‘我住在此处已经多年,知道我的人已渐渐多了。今天这个小孩子又看见我飞行,以后恐怕来的人会越发多起来。如果继续住下去,可能堕入世间八法,由於大魔和名闻恭敬的利诱,究竟悉地(悉地—成就的意思。)可能中断。还是到上师授记的胜地‘去巴’去修行吧。’我就背起煮荨麻的土锅,离开了护马白崖窟。

  “因为长期苦修的原故,我的体力不继,褴褛的衣服满地上拖着,一不小心,失脚滑跌在路旁。绳子一断,土锅也打破了。锅子里还有一堆鲜绿的麻草,伴着锅散落在地上。我看见这个景象,想起了‘无常’的道理,生出了更深的出离精进的心,不觉唱道:

  昔日土锅今已破,  一切无常顿显示;
  此身无常尤应觉,  应无懈惰勤精进。
  密勒仅有之财产,  惟此土锅今已破;
  锅破正堪为我师,  物我无常同一例。

  “我正在唱歌的时候,山坡背后恰巧有一个猎人在吃东西,他听了我的歌声,就走过来对我说;‘瑜珈行者啊!你的歌声真是好听极了!’又看见我手里拿着的破锅片,便问:‘那个土锅已经打破了,你还拿着它做甚么呀?你的身体这样瘦,又是绿颜色的,是甚么道理呀?

  “我简单的告诉他我修行的经过。他听了说;‘这真是希有难得啊!请你到山坡上面和我们一起吃饭好不好?’我就随他一起上了山坡。那里还有好几个猎人坐着,其中一位对我说道;‘喂!朋友,我看你的眼睛长得很不错,如果以你这样的苦修来作世间上的事,一定可以骑乘如狮子般的骏马,家里会有最好的牲口和奴婢,享受荣华富贵,谁也不敢欺侮你。你可以过很舒服的日子。不然最低限度,你做做生意,也可以养活自己,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就是再倒霉,替别人当佣人的话,也可以吃得饱穿得暖,总比你现在这个样子要好得多。以前你也许不知道怎样做,今后你照我的话去做,一定不会错的。’

  “另外一个老头子就说:‘算了!算了!你不要乱说了,这位倒像是一个真修行人,他那里会听我们世俗人的说哟,快莫要多嘴吧!唉!先生!你的声音真美,请你再唱个歌给我们听听吧’

  “我说:‘你们看我,觉得我悲惨已极。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比我更幸福,生活得更快乐的人,恐怕再也找不出了。我这样说,也许你们不大明白,请你们听我唱一只“瑜珈走马歌”吧!’

    敬礼大恩马尔巴师, 我身譬诸山间寺;
    北首有一大佛殿,  三角心脏根脉畔。
    心猿意马如风驰,  欲降此马如何降?
    欲拴此马用何缰?  此马饥时饲何食?
    此马渴时饮何浆?  此马逃时何以圉?
    降马唯用不二绳,  拴马只有三摩地;
    恩师心诀供马食,  以正念水解马渴。
    真这可圉马逃亡,  智慧方便为鞍辔;
    不二坚固革秋带系, 命根风速如箭驰。

    明慧童子为御人,  闻思修如护身铠;
    大菩提心为甲胄,  身后负着忍辱盾。
    手执锋利正见矛,  腰佩无俦智慧剑;
    调和一切种识箭,  远离忿怒与憎怨。
    四无量心如机铦,  明利智慧同镞尖;
    无生空性弓张满,  甚深方便箭在弦。
    直射广大双运境,  飞人无边佛净土;
    射不失鹄净信士,  射死我执之魔王。
    射毁烦恼之仇敌,  超度六道出罪累;
    驰马大乐平原上,  奔向佛位大觉地。
    舍弃轮回于脑后,  菩提树下可息荫;
    驰马如斯证佛果,  此愿比汝愿何似?
    斯乐比汝乐如何?

  “猎人们听了我的歌,顿时都生出了信心。

  “我离开了猎人们,向曲巴行来;走过了巴库,至达亭日,便在路旁躺下来休息片刻。有几个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准备去参加法会,经过这里,看见了我这枯瘦如柴的身体,一个姑娘说道:‘你们快看啊!这人真可怜啊!我们要发愿,来世不要得到这样的一个人身啊’

  “另一个姑娘说道:真是可怜啊!这个样子谁看见了都会伤心的。”

  “她们却未料到我心里也在想着,这些无知的众生真是可怜啊!不由得地对她们起了极大的悲悯心,就站起来对她们说道:‘喂!请你们不要这样说,也用不着这样难过。老实说,你们就是发愿,想要得着我这样一个人身,还不容易呢!你们悲悯我吗?可怜我吗?告诉你们,邪见才是真可悯,愚痴才是真可怜啊!现在听我唱一个歌吧!

    祈请我之大恩师,  马尔巴尊前我敬礼;
    恶业所损诸众生,  不见己过见人过。
    罪业多集小女子,  一味贪着自家园;
    爱美恋身如火炽,  我叹众生真可怜。
    于此五浊恶世里,  事欺诈师如事佛;
    求学虚言妄语师,  如同求财与求宝。

    于诸真实修行人,  弃置不顾如废石;
    我叹众生真可怜,  汝等美丽小女子!
    与我贡通穷密勒,  相顾彼此两可怜;
    尔怜我兮我悯汝,  汝我皆执悲悯钅仓。
    比科一场看谁胜,  我知汝说等梦呓;
    密勒示汝胜口诀,  得我碧玉换顽石;
    饮我美酒弃白水。

  “一个女郎听了我的歌就对身旁另一个女郎说道:‘他就是密勒日巴啊!我们只看见别人,不看见自己,说了这些不合理的话,让我们向他忏悔发愿吧!’

  “她们二人就来到我面前向我顶礼求忏悔,还供养了我七个小蚌壳,其余的女郎们也一起向我顶礼,又请我说法。

  “于是我又唱道:

    祈请大恩上师前,  我以短歌说正法;
    上自兜率天宫中,  不求了义求权义;
    下至海底龙宫处,  不求深法求浅术;
    中于赡洲人间世,  不学善巧学骗子!
    西藏雪国四区中,  不重修行重口说;
    末劫法灭未来世,  不求善人求恶人;
    爱俏女郎心目中,  不求行者求美男;
    女心但悦音声好,  不爱法语爱歌喉!
    汝等忏悔我已知,  答汝供奉七蚌壳;
    为此教汝口诀歌,  欢喜为汝传妙法。

  “我的歌,使得那几位女郎们都生了信心,欢喜信受而去。


{返回 密勒日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八章
下一篇: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六章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二十篇 无常八喻曲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九篇 密勒日巴于灰崖金刚堡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十八篇 藤杖之歌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五篇 密勒日巴于绕马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五章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十九篇 廿一种心要曲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十一篇 学佛之困难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二篇 善河降魔记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一篇 密勒拾柴记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七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戒定慧三学[栏目:净因法师]
 初机净业指南 神通自然[栏目:黄庆澜居士]
 中台禅寺开山动土奠基法语 83.9.4[栏目:惟觉法语]
 漫谈负物质、负能量[栏目:传喜法师]
 贤愚经白话 贫女难陀品第五十三[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破我、法二执[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功德应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一、如何培养入出息念 10-1-4 肆、达到禅那[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47.从狮子岭再拜 Starting to bow again on Shih Tzu Peak[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解脱离不开导师的教言[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