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论》第35课
 
{返回 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7

《入菩萨行论》第35课

  通过前面学习科判“因成办他利而生欢喜”,我们知道了菩提心是灭死胜甘露、除贫无尽藏和疗疾最胜药,能够成办很大的利众事业。生起菩提心之后,我们不断坚持,一定可以逐渐成办殊胜的利他事业,渐渐能和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大菩萨甚至佛陀的事业相媲美。虽然现在菩提心在我们的相续中还只是一棵嫩芽,但只要坚持不懈地保护、观修和串习,一定可以逐渐趋向圆满。

  下面我们继续宣讲这部分内容:

彼为泊世途,众生休憩树,

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

  “彼为泊世途,众生休憩树”:“彼”指菩提心。菩提心是使长久漂泊于轮回中无法获得休息的众生得到休憩的清凉妙树。颂词是比喻和意义相结合。如在世间的荒野、沙漠中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众生,纵然坐下歇息,也会被烈日暴晒,非常希望有一个乘凉之所。如果出现阴凉的树林能得以休息,感觉会格外惬意。

  众生相当于在轮回荒野中长途跋涉的旅客,无始以来在六道中不间断地流转,有时投生为天人、有时投生为地狱众生、阿修罗或者人。每一世投生全是痛苦的自性,没有真实的安乐。虽然在天界、人道也有安乐,但只是变相的乐,实际上仍然是痛苦的自性。

  经论中宣讲了苦苦、变苦和行苦[1]:变苦是指所谓的快乐都是变化的自性,众生的五蕴都是行苦的自性,因此我们无论投生在任何地方都会感受痛苦,都会受尽苦难的折磨。在无始轮回中,众生一直没有找到可以休息的凉荫妙树,现在通过菩提心的力量,终于可以真实地息灭种种痛苦了。在发起为利益一切有情之菩提心的当下,内心中充满喜乐。通过串习菩提心,完全可以息灭苦苦、变苦、行苦的种子。众生在轮回中漂泊,有了菩提心的加持,就可以让众生彻底从轮回中解脱,相当于找到了休息的妙树。

  颂词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菩萨为众生传讲菩提心的修法,众生通过串习菩提心最终得以休息;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菩萨依靠自己的菩提心,通过回向发愿加持众生,让众生得以清凉,菩萨的菩提心就像让众生休息的大树。

  “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菩提心也是能够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桥梁。众生堕在恶趣中,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可以出离。法王如意宝曾经讲过:“如果一个人相续中生起了真实的菩提心,那么他绝对不会堕恶趣。”在恶趣中的众生,虽然要产生菩提心并不是很容易,但如果生起了菩提心或者部分利他心,也可以从恶趣当中解脱。

  以大家很熟悉的公案[2]为例:佛陀往昔转成匝哦之女的时候,因为感受用自己的脚踢母亲头的这个果报,堕落到铁轮地狱当中。他当时产生一念的利他心:愿所有脚踢母亲头而承受痛苦果报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自己一个人来承受,愿他们获得安乐!以此发心,他马上从恶趣当中获得解脱。还有一个公案:往昔佛曾堕入拉马车地狱,他也是不堪忍受同伴受苦,请求狱卒把同伴的绳子套在自己脖子上,让自己一个人受苦。通过这种善心,他从地狱当中获得解脱。

  那么,这个利他心是不是真实的菩提心呢?实际上它并不圆满,可以算是部分的菩提心。即便是产生了部分的善心、菩提心,都可以让众生远离恶趣,那么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众生的相续当中产生了殊胜圆满的菩提心,当然是不会堕恶趣的。

  为什么生起菩提心的众生不会堕恶趣呢?因为菩提心有两大特点、两大功德。一方面,菩提心是善心的自性,因此,当一个人生起了菩提心,并一直持续增长的话,由于具足善心,这个人一定会终止恶业。不造恶业,就不会有堕恶趣的因。

  而且,菩提心是能够清除恶业、清净罪业的重大方便。所以,我们在金刚萨埵的修法当中,讲到现行对治力、所依对治力的时候也提到,菩提心可以作为一种对治力。如果产生了菩提心,“刹那能毁诸重罪”,一刹那之间就可以毁坏须弥山王一样的罪业。因此,如果经常地串习菩提心,相续当中再重的罪业都会被清净。第二个方面,菩提心也是一种能够累积善法的清净之心。而一个修持善法的人,不会出现反而堕入恶趣的情况。当然,如果一个人修持善法的力量比较弱小,还不足以完全清净以前所造的恶业,那么这个修善法的人也有可能在下一世中堕入恶趣。但菩提心修法的殊胜就在于:它一方面可以终止恶业,一方面可以清净罪业,一方面又修持了清净的善法。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分析,可以知道有菩提心的人绝对不会堕恶趣。

  因此,菩提心是引导众生远离恶趣的殊胜的桥梁,众生沿着这个桥梁就会从痛苦的深渊走向殊胜的解脱。我们不仅自己需要认认真真地观修、串习,更关键的是对其他众生也要宣讲菩提心的殊胜论典,鼓励他们修学菩提心。这样做才是究竟意义上的成办他利。

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

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

  这一颂词也是通过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方式进行宣讲。

  “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菩提心能够遣除烦恼的炽热和无知的阴霾。如在炎热的夏天傍晚,月亮从东方升起之后,人们会在月光之下感受清凉,遣除炽热的苦受。同样,菩提心犹如清凉的明月,能够遣除一切众生相续中的热恼。

  很多大德在注释中把“恼热”解释为烦恼障。菩提心一方面能够遣除烦恼障,另一方面还可以遣除所知障。

  如果我们生起并行持了菩提心,就可以遣除烦恼的炽热。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讲烦恼障的本体时,提到其法相是六度的违品:比如布施的违品是悭吝;持戒的违品是破戒;安忍的违品是嗔恚;精进的违品是懈怠;禅定的违品是散乱;智慧的违品是邪慧,都属于烦恼障。修持菩提心,这些违品全都可以遣除。因为修了菩提心之后,要发心利益一切众生,行菩提心即是为了利益众生、打破自己的执著而修六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修六度就可以遣除烦恼障及其种子。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菩提心的本体和自性是智慧和大悲的双运。虽然从表面上看,我们为了救度、圆满众生而发菩提心,好像只是一种大慈大悲心,实际上,这里面还有智慧的自性、智慧的本体。因为六度中的智慧度本身就具足智慧的本体,所以完全可以了知烦恼障种子的本体是空性的,然后遣除它。综上所述,我们就知道菩提心可以遣除烦恼障。

  在注释中上师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阿罗汉没有修持菩提心也灭尽了烦恼障?圆满的菩提心是缘一切众生发誓成佛。菩提心有两个体相:一个是为利他,一个是愿成佛。从这两个条件来看,小乘的无学声闻都没有具足圆满菩提心。首先,他所缘的众生并不是一切众生;然后也没有意愿成就正等正觉的佛果。但要知道,有时我们讲菩提心,并不一定是从圆满的角度。在很多大德的论典中也说过,有时只是发愿成佛,也算菩提心;有时只是发心利他,也算菩提心。

  上师在著述中曾对这个问题予以解释:阿罗汉没有圆满标准的菩提心,但是具有部分的菩提心。阿罗汉也有利益众生的心,但没有菩萨那么广大;也有一部分求佛果的心、求觉悟的心。前面我们讲过三菩提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无上正等菩提。阿罗汉有成就觉悟的心,虽然不是那么圆满,但也可以叫菩提心。正因为这样,阿罗汉也可以断除烦恼障。

  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阿罗汉之所以能够遣除烦恼障、成为阿罗汉,根源在哪里?他的根源来自于佛讲法摄受弟子,或者是佛最初摄受的阿罗汉弟子成就了佛果,然后于佛陀涅槃之后再教导其他众生成就阿罗汉,这样一代代传下来,阿罗汉的根源来自于佛,那么佛的根源呢?佛的根源就是菩提心。从这个角度来看,阿罗汉断除烦恼实际上仍然是菩提心的力量。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知,菩提心具有殊胜明月一样的自性,它完全可以遣除众生烦恼障的热恼。

  “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菩提心也是璀璨的太阳,能够驱除无知的阴霾。阴霾有点像雾,但是里面的颗粒要重一些。阴霾在烈日出来之后,很快就烟消云散,被消除得干干净净。这里说众生的无知就像阴霾一样,这个无知就是所知障。所知障并不是说所知本身是障碍,而是对所知自性的不了知。众生由于根本无明,迷昧、执著于所知境界或所证之法,障碍了对一切所知自性的了知。

  有些人说所知障就是学得越多障碍越大,这是根本不成立的。实际上我们学习得越多、了知得越多,智慧越增长,遣除障碍的力量就越强。《辨中边论》中说,三地菩萨在获得三地果位出定的时候,为了听闻佛法可以跨越刀山火海[3]。佛陀是一切遍知,不可能说佛陀知道得越多障碍就越大。所以,将所知障解释为自身的知识成为障碍是一种误解。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知识也的确会成为障碍,但关键在于知识的用途是什么?知识和智慧的本体就是遣除障碍。尤其是佛法的经论,都是从佛和祖师智慧中流露出来的教言,它是智慧的等流与智慧本身无二无别。所以我们通过学习,一定可以增长智慧,而不是增长障碍。所知障的真实含义是指对所知的本体还不了知。为什么佛叫遍知?遍就是周遍,对一切所知法都能够完全周遍了知它的自性,这叫做遍知。所以,所知障是指众生存在对所知的自性无法了知,这种障碍就像迷雾、阴霾一样存在于众生的相续当中,如果不去掉阴霾,永远无法遍知一切。

  如何遣除无知的阴霾呢?菩提心的力量就像璀璨的太阳一样,可以遣除无知的阴霾。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菩提心的修持,菩萨会逐渐地走上菩提道,福德资粮与日俱增。菩提心不仅是慈悲心,它是智悲双运的,智慧也是菩提心的本体,六度中的智慧度或者胜义菩提心都属于菩提心的自性。如果我们能够了知万法的本体,就能够逐渐遣除所知障。

  按照自宗的讲法,菩萨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空性登初地的时候,就能够断除相续中遍计存在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从二地菩萨开始断除俱生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到了七地末至八地断尽烦恼障;八地之后断尽所知障;到佛地的时候,一切障碍断尽,成就遍知佛果。这一切归根溯源,都是因为菩提心。

  菩提心包括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指了知万法空性、远离四边戏论的智慧。有了胜义菩提心完全可以了知万法的本体,遣除无知的阴霾。在入定时了知法性,出定时对法的方方面面就会认知得非常清楚,从而能够遣除无知。从这个方面观察,菩提心不仅能遣除烦恼障,也能够遣除所知障。佛陀是经由菩提心成就的,佛陀相续中没有一点烦恼障、所知障。现在我们生起的菩提心,具有能够成办遣除众生二障的功德,当然应该产生极大的欢喜。

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

  这也是比喻和意义对照。世间的牧民从牛身上挤下牛奶,然后用棍子不断地搅拌,牛奶表面就逐渐凝固成酥油或者醍醐。醍醐从哪里来?就是通过搅拌乳汁而来,享用醍醐对身体有很大的营养作用。同样道理,菩提心相当于醍醐,它从哪里来的呢?是搅拌正法的乳汁而产生的。

  佛陀所讲八万四千法门,从中提炼出的精华法义就是菩提心。佛陀本身就是菩提心的自性,就是觉悟的心,所以佛陀所讲的法,也充满了菩提心的自性。

  针对不同的阶段,佛陀讲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说在小乘的教法当中,对于大乘的菩提心讲得就相对简略一些;而综观大小乘所有的教法,如果说要提炼出精华,一定是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成佛之因,大乘的教育离不开菩提心,离开菩提心就没有办法成就菩萨,没有菩萨就绝对没有佛,菩萨是通过修持菩提心的教授而成佛的;小乘的教法能够利益众生,也是因为是由具有菩提心的佛宣讲的。菩提心是所有正法的精华要义。

  现在我们得到了正法的精华要义,就好像得到醍醐之后可以滋养身体,得到菩提心可以滋养法身慧命。一旦法身慧命得到了滋养,就能在自他二利的菩提大道上突飞猛进。如果一个人的身体缺乏营养很虚弱,那么做什么事情都无法胜任;同样,一个修行者,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滋养,也不会有能力胜任和成办自他二利的事业。菩提心是搅拌正法所获得的精华,得到之后可以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我们现在既然已经获得了醍醐一般的菩提心,应该生起欢喜心。

于诸漂泊客,欲享福乐者,

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

  对于飘泊在整个三界轮回中想要享受福乐的众生,菩提心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令他们安住在最胜的快乐中。

  所有众生都想离苦得乐,都在为此而奋斗。不学佛的人,为了生活舒适,通过谋求钱财、资具获得快乐;有一些清高之士对财富并不执著,但是渴望自心的满足,寻求内心的快乐,离群索居也是一种追求快乐的方式;有些人因名声而快乐;有些人得到赞叹而快乐;有些人得到财富或某个有情而快乐……都是为了追求快乐。世上有没有不追求快乐的众生呢?应该找不到。乃至旁生也是为了得到吃饱肚子的快乐而奔波。比如猛兽捕捉野味,是为了能够享受口腹之欲的快乐;一些很小的旁生如蚂蚁、蚯蚓,每天也同样在为了快乐而奔波。

  那么学佛法的人呢?学佛法的人最初都是为了快乐,内心的快乐、成佛的快乐乃至可以享受度化众生的快乐……没到达一定的境界之前,都会有追求快乐的心。佛法到底是不是一个让我们得到快乐的法?我们要分暂时、究竟来看。暂时来看,学习佛法能够让自己快乐,这毫无疑问;但是,最究竟来讲,佛法是让我们觉悟的一种方式,是让我们觉悟的方法。如果学佛法只是为了快乐而不是觉悟的话,这就是不正确的想法。

  有人会问:佛陀的那种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么?要知道,虽然在表述的时候,我们会说“成佛的快乐”、“远离轮回的快乐”、“成就佛果的快乐”等等,但真正加以分析的时候,佛陀的快乐和众生的快乐有很大差别,不是一个概念。众生所认为的快乐,属于五蕴当中的受蕴。受分为乐受、苦受和舍受三种。众生的快乐属于五蕴之一、属于有漏法、有为法、心法。而通过学习佛陀的功德我们知道,佛陀已经消尽了色、受、想、行、识五蕴了,不灭尽五蕴,如何获得解脱呢?所以佛陀的受蕴是已经灭尽了的。因此,《宝性论》当中一再强调,这个乐并不是乐受的乐,而是泯灭了快乐,也泯灭了痛苦。如果以为成佛之后:“啊,太快乐了!有永恒的快乐,天天快乐。”那就把佛想成众生一样了。如果不泯灭苦乐对立,那是没办法成就佛果的。

  对我们而言,远离受蕴的佛果之乐还远远没办法体会得到。所以在没达到某种阶段之前,学佛法也是追求快乐的。因为我们还有受蕴,还有乐受,就一定想追求快乐。在我们的心能够体会到乐受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佛法追求成就佛果的快乐,这种想法暂时来讲也可以。

  总而言之,不管是不学佛的漂泊客,还是学佛的漂泊客,都想要享受福乐。那么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世间人通过暂时的方便,甚至歪门邪道的方式来让自己得到快乐,这都不是真正的方法,真正最殊胜的方式是修持菩提心。

  “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此心”就是菩提心,修持菩提心能够满足众生的愿望,让众生完全安住在最殊胜的快乐当中,获得轮回中一切增上生:即轮回中的一切快乐;也能得到决定胜:即解脱的快乐。既然我们知道了这个方法,为什么还要舍此逐彼、舍近求远呢?菩提心一定能够让自他都获得最胜的快乐,现在我生起了菩提心,能够以此利益众生,自然会生起欢喜心。

  以上是能够成办他利而生欢喜,依然包括在自利当中。

  辛二、令他欢喜:

今于怙主前,筵众为上宾,

宴飨成佛乐,普愿皆欢喜。

  今天我在怙主面前,筵请一切众生为座上客,宴飨他们成佛的快乐,普愿一切众生皆大欢喜。

  我们为什么要在受菩萨戒之前,祈请十地菩萨、住于三世的诸佛和金刚上师安住并垂念呢?主要是为了见证。这里也是一样的。“今于怙主前”:我邀请所有的怙主,请他们作为见证。在他们面前我发誓要利益众生,要给予众生快乐。

  “筵众为上宾”:这个“众”字就是讲所有的众生,一切的有情。因为我们是人,目之所及也大多是人,所以在提到众生、有情的时候,很容易片面地划定为人的范围。虽然有旁生的存在,但都被我们当做食物、宠物,或者被我们忽略了,我们永远很难平等地对待这些旁生。实际上,情就是心识的意思。只要是具足心识的,都叫众生,都叫有情。不单单是指人,还有旁生、地狱和饿鬼。现在,所有这些众生统统作为我的贵宾来接待。

  “宴飨成佛乐”。请他们赴宴享受什么呢?成佛的快乐。当然,如果能够赐予他们成佛的快乐,暂时的快乐自然也能够赐予。所以这里包括了暂时快乐和究竟快乐两层含义。“普愿皆欢喜”: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生起很大的欢喜。因为今天我在诸佛面前发愿为了利益众生发誓成佛,要把众生安置在殊胜的佛地。

  实际上这也是督促自己的一种殊胜方便。于怙主面前自己再再地发誓,请了一切诸佛作证,请一切众生为贵宾,并且立誓要赐予他们快乐。如此一来,有些人听到了,有些具有神通的非人听到了,诸佛菩萨也听到了。这样自己发了菩提心之后就不容易再退失。

  我们发愿之后,一切众生都成为利益的对象,今后自己所做的事都是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没有发菩提心之前,吃饭、走路都是无记业;而发了菩提心之后,吃饭是为了众生而吃饭,走路也是为了众生而走路,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奋发的。只要我们内心当中不忘失这样的想法,功德是很大的。

  从另一方面来讲,经常这样观修,容易提醒我们牢记誓愿,提醒我们一定不要离开利益众生的初衷。所以,平时念这个发心仪轨的时候,应该跟随词句去观想,再再提醒自己内心当中的菩提心。

  作为一个修行者,做一点功课是必须的。如果单纯为了做功课而做功课的话,虽然有一定的利益但不是很大。实际上,功课一方面是对我们修学的一种提醒,一方面也是一种修学方式。比如说功课中的“发心仪轨”,当我们念到这一段的时候就提醒自己:我发了菩提心了,我的所作所为应该为了众生而奋发。如果念到《金刚经》,就提醒自己:不要忘失了空性的正见。

  我们的仪轨当中也有这个颂词,念到的时候应该想:我是发了心要利益一切众生的,我是不是在实践自己所发的愿?还有什么欠缺?哪个方面需要调整?或者,如果在发完愿之后产生了退却的念头、怯懦的想法,念诵这个颂词的时候,就能再一次提醒自己,再一次给自己鼓励勇气。况且,我们是在怙主面前作证发的菩提心啊!他们是严厉的对境。基于这个原因的缘故,无论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坚持。

  发了菩提心之后肯定会遇到困难,这毫无疑问;希望没有任何违缘、顺顺利利地迅速成佛也不现实。要成办世间上的任何事情都会有困难,何况是如此殊胜圆满广大的善法?因此,关键在于:我们在每天修行当中,不断地自我提醒,不断地取得进步。

  以上讲完了第三品内容。

  [1]三苦:一苦苦,自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二坏苦,乐境坏时所生之苦;三行苦,为一切有为法无常迁动之苦。

  [2]详见《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不共内加行中的发殊胜菩提心部分。

  [3]《辨中边论》:“第三地中所证法界名胜流义。由通达此知所闻法是净法界最胜等流。为求此法。设有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投身而取不以为难。”


{返回 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论》第34课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第36课
 《入菩萨行论》第08课
 《入菩萨行论》第14课
 《入菩萨行论》第28课
 《入菩萨行论》第48课
 《入菩萨行论》第80课
 《入菩萨行论》第58课
 《入菩萨行论》第74课
 《入菩萨行论》第46课
 《入菩萨行论》第09课
 《入菩萨行论》第24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妈妈患了癌症,有什么方法能帮助她?[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第四章 看明因果[栏目:看开]
 法句经 19 老耄品[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朗然真心,与你常在[栏目:雪漠]
 天道祸淫,但不加悔罪之人[栏目:拒淫善报感应录]
 连经忏都没办法消除的业障要怎么办[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手鼓)[栏目:佛教的法器]
 修火施仪轨后,如何处理燃烧后的咒轮灰末和食子灰末?[栏目:火施·问答]
 修行旨要[栏目:能弘法师]
 一位老居士说自己没有文化,不能诵经,只有一句佛号,请问今生是否能往生?[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