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命与信仰的探索—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信仰,无法用做学问的态度探索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4
生命与信仰的探索—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信仰,无法用做学问的态度探索
  
  龙:您刚刚说,我在这三年的探索不够,确实如此,而且我发现,我只是一点点的探索,都已经看到一个矛盾,譬如当我认真去读、去思考生死大问之后,哪怕只是浅浅触碰,马上会觉得自己在现实世界的一切作为,譬如写作,立刻显得空虚无用,那价值是立见分明的。如果在这个探索上再认真一点,我会马上停止写作这件事的。
  
  师:听起来,你很像一个极端主义者。其实讲到比较、批判之心,我对政治、现实社会,内心也会有批判的声音,可是身为宗教师,我的工作是以佛法关怀大众、教育社会、安定人心,纵使对现实社会忧心、感慨,仍不影响我的本分工作。
  
  龙:您难道不觉得,如果对现实世界过于关注,其实会阻挡您探索比较深层的问题,不是吗?
  
  师:这是正常的,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希望自己在哪一方面有贡献?是向内心的深层探索?还是发挥专长来帮助社会?
  
  龙:帮助社会很重要吗?
  
  师:很重要,因为这是另一种建设,譬如帮助社会安定和谐。现在你的文章发表之后,读者有两种反应,正面、反面都有,这对社会也有帮助,就是你提出正面的批判、对正义的厘清、对事情的观察。但是不是读者看了文章,就一定照着你的建议去做?不一定,有一部分可能会被采纳。
  
  龙:我倒不是关心这个。而是说,我一旦去思索生命的根本问题,写作这件事就变得无关紧要、没有意义。难道您不鼓励我干脆不要写作,而去思索生命更大的问题?
  
  师:我还是这么讲:写作是有用的。你点了一把火,带动很多人的反应、讨论,形成一种影响。写作是你的特长之一,宗教探索则是另一种态度。你不能以写作的思索态度,去探索宗教的深层内涵,这两种态度是不一样的。
  
  譬如说,我是佛教的宗教师,也是佛教学者。当研究经典文献时,我是抱着做学问的态度,进行文献的研究考证;可是信仰不同,信仰是我的生命。
  
  像我手上经常拿着一串念珠,时时刻刻都在念佛——念「阿弥陀佛」,如果从学术考证上来讲,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根本没有「阿弥陀佛」这样一尊佛。又譬如「观世音菩萨」,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佛经上记载由释迦牟尼佛讲出的,再继续考证,「观世音菩萨」并非一开始就有,要到西元前二世纪左右,「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才出现。自此以后,经典记载观世音菩萨的事迹愈来愈多,加上观世音菩萨的感应非常丰富,于是渐渐形成了观世音菩萨的信仰。
  
  如果从学术的角度去探究,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是不成立的,阿弥陀佛的信仰也有问题。但我还是经常念佛,经常念观世音菩萨,我甚至常说,法鼓山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却是信仰的功能,不仅对我自己非常有用,也帮助了许多人。许多人在失意、绝望的时候念观世音菩萨,藉由信仰的力量通过难关。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与信仰的探索—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人生的踏实感来自信仰
下一篇:生命与信仰的探索—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相信,才能深入信仰内涵
 珍惜生命—圣严法师与吴念真、黄春明、李明滨的对话 九、不做成功的人,做..
 暴风眼中有平安—SARS后的心灵对话 如何预防秋冬SARS复发..
 用四安重建希望家园—圣严法师与萧万长、张淑芬、李连杰的对话 现场问答..
 生命与信仰的探索—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人生的踏实感来自信仰..
 平安的追寻—圣严法师与李亦园、杨国枢的对话 宗教信仰与宗教性
 世界尽头的光明—圣严法师与维德.戴维斯博士的对话 知足常乐
 新时代心伦理—圣严法师与钱复、施振荣、刘炯朗、张淑芬的对话 什么是新时..
 无名问无明—圣严法师与李连杰的对话 现场问答
 平安的追寻—圣严法师与李亦园、杨国枢的对话 放眼新世界
 生命与信仰的探索—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面对死亡的两种层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174经 取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四一五 酢味粥食本生谭[栏目:第七篇]
 慈悲道场忏法(梁皇宝忏)[栏目:经忏仪轨]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断人慧命罪最重[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九 慈悲经[栏目:小诵经]
 “大唐三藏”说[栏目:宗舜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中国佛教史年表[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相对真理:有“某种程度”的存在[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栏目:自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