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2)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92

寅四、勤怠依处时分差别(分二科) 卯一、举懈怠(分三科) 辰一、标

又依四处于八时中,趣入懈怠,不发精进;当知如是补特伽罗是懈怠类,非精进类。

这是第四科「勤怠依处时分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举懈怠」,先标出来这个懈怠。

「又依四处」,这个人的懈怠不是没有原因的,是有原因的。它是「依四处」,以四处为依止而有懈怠的。四处里面又有「八」个「时」间的不同,在四处八时里面,「趣入懈怠」,也就这人的心,就入到懈怠的境界里面去了。「不发精进」,他的心就发不出来这个精进的力量。

「当知如是补特伽罗是懈怠」的一「类」,不是精进的一类。这个「懈怠」前面讲过,就是防止恶事,修学善法,提不起力量来,那么就是懈怠。现在把这个懈怠,详细的解释了一下,这是「标」。底下「列」,分二科,第一科「四处」。

 

辰二、列(分二科) 巳一、四处

谓依乞食处,依所作处,依游行处,依界不平等处。

这个「懈怠」,是在这四个地方表示出来。第一个地方就是「乞食」这个地方;第二个是「所作」的,作什么事情这个地方;第三个是「游行处」,这个游行处在律上看,这个比丘安居了以后,自恣以后,要去游行、游化,各地方去游化去,叫做「游行」;「依界不平等处」,「界」就是地水火风不平等了,它们的力量不均衡了,就有病了,叫做「界不平等」。在这个地方,有懈怠的现象出来,这是「四处」。底下又分出来八个时间。

 

巳二、八时

依此四处,八时差别。多食精美,身沉重时;少食粗恶,身劣顿时;将欲所作,护惜力时;已有所作,身疲倦时;将欲游行,护惜力时;己涉长途,身疲倦时;正为病苦,所缠扰时;所病已愈,恐更发时。

「依此四处」,有「八」个「时」间的不同。怎么样说呢?「多食精美」,精美的食品吃的多,吃多了,这个「身」体就「沉重」,沉重就是消化的,没那么快就消化好,在身体里面淤结,就感觉到沉重。这身沉重了,心也沉重,就是不想要修行。「少食粗恶,身劣顿时」,这个粗恶的饮食吃的少,不想多吃,吃的少的关系,这个身体没有力量。这个「顿」就是笨重,也是个重的意思,就是不能够灵活,所以也不想要用功,不精进。

「将欲所作,护惜力时」,就是计划了一件事,将要去进行那件事的时候,就是吝惜自己的力量,我不要用功,用功把力量消耗了,不能作那件事了,所以也是懈怠。「已有所作,身疲倦时」,已经作了一件事了,这个身体就疲倦了,所以也不想去精进的用功。

「将欲游行,护惜力时」,这和那个「将欲所作」,有点相同。将要计划要到一个地区去游行的时候,我现在不要精进,精进了我的力量消耗了,不能游行了,也是不能精进。「已涉长途,身疲倦时」,这已经走了很远的道路,身体感觉到疲倦了,这个时候正好睡觉,不能用功,不能修行。

「正为病苦,所缠扰时」,那要告假了,我不能,我也是不想要用功。「所病已愈,恐更发时」,原来得的病,现在已经好了,好了应该用功了,不,不要用功,用功恐怕辛苦了,病又发作了,所以也不要用功。这一共是分这八个时候、八个时间。这底下解释。

 

辰三、释

此懈怠类补特伽罗,乃至未遇懈怠所依,少似精进;若得遇已,逮发懈怠。是故名为懈怠种类。

「此懈怠类补特伽罗,乃至未遇懈怠所依,少似精进」,这样的懈怠的人,「乃至未遇懈怠」,就是他中间一段经过,就是没有遭遇到懈怠的因缘的时候,「所依」也就是因缘,像前面说的这些事情,这个时候小小的好像是很精进,可以用功。「若得遇已」,若遇见了懈怠的因缘的时候,「速发懈怠」,很快的这个懈怠的情况就出来了,就不用功了。「是故名为懈怠种类」,所以这个人是属于懒惰的人,不能精进用功的人。

 

卯二、例精进

与此相违,亦依四处,于八时中发勤精进。当知如是补特伽罗,能伏懈怠勤精进类,虽遇懈怠所依,亦能发勤精进,何况不遇。是故名为勤精进类。

这底下是第二科。前面是懈怠,举这个懈怠人的情况,就是四处八时。现在「例精进」,精进也在这个四处八时里面表示出来。说是这个人正常的情况能用功,那个不是什么了不起;就是有懈怠的因缘,而不懈怠能用功,那才是用功的人,这一个味道。

「与此相违」,与前面的懈怠不同的,也是「依四处」与「八时」来分别。「于八时中发勤精进」,懈怠的时候,他偏不懈怠;有病的时候,我也不告假,我还是要静坐修止观;已经做了什么事情了,还是要用功不懈怠,「发勤精进」。「当知如是补特伽罗,能伏懈怠」,他能够调伏自己懈怠的心,能发动出来勤精进的心。「虽遇懈怠所依」,虽然是遇见了懈怠的因缘,他也能发出来「勤精进」的力量,「何况不遇」懈怠的因缘,「是故名为勤精进类」。

这个心的力量有强有弱,心力强的人,他能够扭转这个身体的情况,身体是不是太好,但是他还是精进,心力强的人是这样子;心力不强的人,身体差一点,那个心就没有力量。若随顺这样的情形,那当然就是懈怠;你若回转过来,那就能够精进,这是一种情形。其次常常用功的人,你这条路走熟了,走的很熟,所以这样情形,身体差一点,这个心力还照样可以精进修行,不受身体的影响。所以这个地方,熟、不熟也有关系,纯熟与不纯熟,也影响到他这个精进力发动不发动。但熟不熟,也还与精进有关系,你若精进,他就熟;你懈怠,他就是不熟。

 

寅五、愿乐欲生可爱因别

又有八种正愿所摄可爱生因,能令于诸欲中乐增上生,不求永离一切欲者,当生八种可爱生处。谓愿人中卑恶种类,修小施戒二福业事,如是愿乐人中尊贵种类;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观史多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修小施戒二福业事。

这是第五科「愿乐欲生可爱因别」。这个愿乐这个欲,这个地方也是有个因缘的,有差别。

「又有八种正愿所摄」,这「正愿」还是合乎道理的,顺于因果的。这个顺于因果,这句话是什么呢?我心里面想要得到这个成果,我去做这件事,这件事对于所希望的那个果报,是相顺的,那么这叫做「正愿」;我心里面想要得到幸福,但是去做恶事,就是这个行动和自己的愿望是相违反的,那就不是正愿了。做恶也好,做善也好,内心的希望都是想要好,所以这个事情也是怪。那只有佛教徒,有理智的人,是这样子,自己的行动和自己内心的希望让它一致,那么叫做「正愿」。但这个正愿和出家人修学圣道,还有一点不足。

这上面「八种正愿所摄」,属于八种正愿的「可爱生因」,就是可爱的果报生起的原因,这是正愿所摄的。「能令于诸欲中乐增上生」,能令这样的愿,就是能使令这个人「在诸欲」中,在这个色声香味触的欲中,「乐增上生」。这个「诸欲中」,不是三恶道,你这样子有这样的欲,这个欲包括着因,也包括着果,你欢喜得那样的果,我就欢喜修这样的因。而这因果是属于那一种?是属于「增上生」的,不是决定胜。「乐增上生」,我好乐欢喜在人天中,得到更美满的果报,我欢喜这件事。

「不求永离一切欲者」,我不愿意去求永久的远离一切欲的果报,我不愿意这样,这个欲我还是放不下,这个人可见是学习过佛法,他会这样分别。「当生八种可爱生处」,他若有这样的愿的话,也可能愿意这样做的话,他将来就会得到八种可爱的受生之处。那八种呢?「谓愿人中卑恶种类」,这个人他的希望,希望在人中卑恶的这一类的人里面得到果报。这样子,怎样能得到呢?「修小施戒二福业事」,我小小的布施一点,小小的持戒,人家修八戒,我六戒就可以了;人家受五戒,我受三戒就可以了。我不那么多,小小的做一点。「如是愿乐人中尊重种类」,这是第二种,前面是第一种,现在是第二种。他不愿意在人中这个卑恶种类里边去受生,愿意在尊贵种类的人种受生,人中的富贵的人,有大智慧的人,这是第二种。这个人中分这么二类,一个是卑,一个是尊。

「四大王天」,这底下是天,这是六欲天,「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都史多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是六欲天,他愿意在六欲天里面享天福。「修小施戒二福业事」,也是,只是希望享天福不行,要制造、创造这个因缘,所以他也肯修这个小小的施、小小的戒,这二种福业的事情,他也肯努力的去做,那么就可以「当生八种可爱生处」。这个念一念《披寻记》的文。

 

《披寻记》五三七页:

又有八种正愿所摄可爱生因等者:此依八种可爱生处,说彼生因亦有八种,谓即施戒二福业事。修此为因,彼果得遂,由是说言正愿所摄。八种可爱生处者, 谓于人中有二种类及六欲天,是即诸欲胜生差别。人种类中,若生旃荼罗家、卜羯娑家、造车家、竹作家,以及下贱贫穷乏少财物饮食等家,是名卑恶种类。若生剎帝利、婆罗门、诸长者大富贵家,以及所余豪贵大富多诸财谷库藏等家,是名尊贵种类。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九卷十页)

「又有八种正愿所摄可爱生因等者:此依八种可爱生处,说彼生因亦有八种,谓即施戒二福业事」,做这二种事,就可以得到了。「修此为因,彼果得遂」,彼那个可爱果,就可以成就了。「由是说言正愿所摄」,不做恶就可以名之为「正」。

「八种可爱生处者,谓于人中有二种类及六欲天」,加起来就是八种。「是即诸欲胜生差别」,这是增上生的差别。「人种类中,若生旃荼罗家」,这个旃荼罗翻个屠杀、屠者,以杀生为职业的。这个人,似乎是走路的时候要摇铃子,拿一个竹杖,这样子来表示他的身份,也叫做「严炽」,以恶事来庄严自己,这是这个旃荼罗。底下「卜羯娑家」,卜羯娑翻个除粪,就是做这种工作的人,除粪家。「造车家」,就是这种人有这种工艺,能造车。「竹作家」,以竹来做种种的器的人。「以及下贱贫穷乏少财物饮食等家,是名卑恶种类」,指这些说的。「若生剎帝利、婆罗门、诸长者大富贵家,以及所余豪贵大富多诸财谷库藏等家,是名尊贵种类,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九卷十页)」

 

寅六、于人天趣处立众别(分二科) 卯一、总标

又四因缘故,于人趣中建立如来四众;三因缘故,于天趣中建立四众。

这是第六科「于人天趣建立众别」,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又有四种因缘,「四因缘故,于人趣中」,六道里边的人道里边,「建立如来四众」,建立如来所教化的四种众生,或者说四个团体,就是四类,四类的众生。「三因缘故,于天趣中建立四众」,这个四众也是如来所教化的四众。这是「总标」,底下第二科是「别显」,分两科,第一科是说「人众」。

 

卯二、别显(分二科) 辰一、人众

最增上故,世间共许为福田故,受用资财不由他故,弃舍一切世资财故;由此四缘,于人趣中建立四众。

这人众有四因缘,在人趣中建立如来四众。那四个因缘?是「最增上故,世间共许为福田故,受用资财不由他故,弃舍一切世资财故。」 这四众的不同,第一种是「最增上故」,就是他是最有权力的人,身份是很高贵的这种人,这是一个因缘,就是政府的领导人,这一类的人。「世间共许为福田故」,那就是婆罗门,前边「最增上」就是剎帝利。「世间共许为福田故」,是世间人大家都同意这个是福田,就是婆罗门众。婆罗门翻个净行,他们有高尚的意愿,有什么德行的,所以大家认为他是福田,这是婆罗门众。「受用资财不由他故」,那么就是大富长者这些人,他的资财特别多,不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弃舍一切世资财故」,那就是出家的沙门众,他把世间的资财弃舍了,要去修行,这也是一种。「由此四缘,于人趣中建立四众」,前面四种情况,在人道里边有这四种人,为佛所教化。

 

辰二、天众

依地边际故,欲界边际故,语行边际故;由此三缘,于天趣中建立四众。

「依地边际」,所居住的地,所居住的处所的边际,和「欲界边际」。处所的边际,约欲界,前边是人众,现在是指天众了。天众,那么四王天,四大王众天和三十三天,那么这是「依地边际」,这是属于天的。「欲界边际」,就是最高的地方,就是他化自在天了。「语行边际故」,众生都有语言,但是语言只是到了梵天,梵天以上就是没有寻伺了,所以没有语行,这有语行的边际,就是达到了梵天这里,那么梵天是一众。「由此三缘,于天趣中建立四众」的不同。看这个《批寻记》的文,念一下。

 

《披寻记》五三七页:

又四因缘故于人趣中建立如来四众等者:此中八众:谓即剎帝利众、婆罗门众、长者众、沙门众,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众、焰摩天众、梵天众,如是八众,名众会事。如前(意地)中说。(陵本三卷十六页) 如来处众说法,有此八差别,是故名如来众。今于天趣中建立四众不言如来者,当知略未具说故。初四因缘,如次配释人中四众应知。后三因缘中,依初一因缘,建立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众,彼居持双山顶、苏迷卢顶,是名依地边际。依第二因缘,建立焰摩天众,此居魔罗天宫,即他化自在天摄,然处所高胜,是名欲界边际。依第三因缘,建立梵天众,从此已上超过寻伺,是名语行边际。

「又四因缘故于人趣中建立如来四众等者:此中」,就是加起来就是「八众」,「谓即剎帝利众、婆罗门众、长者众、沙门众」,那么这是人,人间的四众;下边是天众,「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众、焰摩天众、梵天众,如是八众,名众会事」,就是佛在那里说法,有大众集会的地方,就是这一类的人。「如前(意地)」里边说过了。是「如来处众说法,有此八差别,是故名如来众」,就是如来所教化的。「今于天趣中建立四众不言如来者,当知略未具说」,就是略去了,也是有这样意思的。

「初四因缘,如次配释人中四众」,就可以知道了。那个增上就是剎帝利,共许为福田就是婆罗门,底下那个有资财的那个就是长者,弃舍一切的资财就是沙门了,这是「人中四众应知」。「后三因缘中,依初一因缘」,「初一因缘」就是地边际故因缘,「建立四大王众天」,和「三十三天众」。「彼居持双山顶」,这四大王众天,就是七金山最高的那层天,叫做持双山,也就是须弥山的腰,山的中间;「苏迷卢顶」,就是须弥山顶,就是苏迷卢山的顶,那就是三十三天的居住处,这是在「依地边际」。

「依第二因缘,建立焰摩天众」,这是欲界边际故,那么就是欲界最高的边际,那就是他化自在天和夜摩天众。「此居魔罗天宫」,魔王是在第六欲界顶天,所以居在魔王天宫,「即他化自在天」所「摄」的,「然处所高胜,是名欲界边际」,但是那个处所是特别高、特别殊胜的。「依第三因缘,建立梵天众,从此以上超过寻伺,是名语行边际」,因为有寻伺才能说话,所以超过了寻伺就不说话了。这样这个寻伺,就是语言的边际;这样说,就是梵天正好是这个境界。这是「由此三缘,于天趣中,建立四众」。

 

寅七、依三处转世法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列

又于世间三处转时,恒常世间八法所触;谓乐欲处、功用处、众缘处。

这是第七科「依三处转世法差别」,第一科是「标列」。

「又于世间」上有三个地方,有三处的活动,在这个时候,「三处转」的「时」候,「恒常世间八法所触」,世间人在三处转的时候,总是会遇到这八种事情。八种事情,你总会遇见几样的,所以就叫做「世间三处转」,这个世间人,你不能离开这八样事情的。是「谓乐欲处、功用处、众缘处」,这是三个地方,「乐欲处」。这是「标」,底下再「配属」。

 

卯二、配属

于乐欲处转时,或触于利,或触非利。于功用处转时,或称他意,或不称意;于背面位触于毁誉,于现前位触于称讥。于众缘处转时,或由先世,或由现法苦乐众缘,触于苦乐。

「于乐欲处」,就是你所希望的,这个希望,就是人是不能没有事情做,总是做各式各样的行业,你是做官的,或者是你是种田的,或者是做什么的;但是你心里面总是有一个乐欲,我想要发财,我想要怎么的。你在你内心里边的希望这一方面来说,「或触于利」,或者是你没有白辛苦,果然是令你满意了,那么就是接触到你满意的事情,叫做「利」;也就是财富了,或者是色声香味触这些事情,衣服、饮食、卧具,这一切属于欲的事情,你得到了,你成功了,那么就叫做「触于利」。「或触非利」,或者是你欢喜归欢喜,但是失败了,你是没有得到满意的事情,所以叫做「触非利」。

「于功用处转时」,这个「功用处」,就是你想要得到一个满意的那个行动,或者你是做医生,或者是做生意,做什么工巧业,做这些事情。「功用处」活动的时候,「或称他意,或不称意」,或者你做得,别人感觉到满意会赞叹你;或者是人家不称人意,你做得不对。那么这是,不管是你是老板也好,你是做打工也好,总是有人满意,也有人不满意。那么这时候,这个人在心情上,也是有问题。

「于背面位触于毁誉」,这个「背面位」,就是不当你面,你不在,这时候别人对你有毁、有誉,你就会感觉到了。这个「毁」,就说你事情做的不对;「誉」是赞叹你特别好,有毁、有誉。这个经论上的解释,当然是按照佛法的态度来说,说这个人,有信、有精进、有念、有定、有慧,信、进、念、定、慧,或者是信、戒、闻、舍、慧,再加个惭愧,就是七圣财。赞叹你这个人有这么多的功德,那叫做「誉」;说这个人没有,没有这个信乃至慧,那么就是「毁」了。我们佛教徒,自己衡量自己,我有什么成绩,也可以用这七个字来衡量自己,信、戒、惭、愧、闻、舍、慧,我这七样功德,我具足、不具足,也可以这样子衡量自己,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么是别人对自己的毁誉,也是根据这个来做的,或者是毁,或者是誉。

「于现前位触于称讥」,不是背你的面,就是当面,大家彼此四目相对的时候,这个时候,在这样的境界里面。「触于称讥」,你接触到赞叹你,你具足了七圣财,或者是你不具足;说你不具足就是「讥,说你具足就是「称」了赞叹。

「于众缘处转时,或由先世,或由现法苦乐众缘,触于苦乐」,这是最后的两个,八法这是最后的两个法。「或由先世」,这个原因,什么事情都是有个原因的。这个原因,或者是由过去世,就是这一剎那以前,或者是现在,在现在以前,你就有这样的原因的;或者是由现在,你现在的身口意发出来的事情,就发出来苦乐的众缘。你发出来的事情令你苦,是制造苦的因缘;你发出来的事情,是制造快乐的因缘,因此而你接触到苦乐了,这样子说。这加起来这是八个,就是八风,就是世间八法,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一共是八法。这是说世间人,是「恒常世间八法所触」,世间是这样。但是我们若修学圣道的时候,修学圣道有一点相应的时候,这个八风就能不动,八风不动。

这个八风为什么要动呢?就是心里面取相,取着外边的境界,你心里面向外边取着,你执着所遇的境界都是真的,这是原来凡夫的习惯,认为这个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真的,你这样执着,于是乎就有如意、不如意,这些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事情。如果我们修学圣道,观察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空的,赞叹也是假的,你毁辱我也是假的,这心就不动,心不动了,就没有这件事了。但是这件事,如果你不修止观,改变自己的思想,那你没有办法避免这件事,没有办法避免的。心就是有的时候欢喜了,有时候忧愁了,就在这欢喜和忧愁里面生活;只有修学圣道才能改变,不然是不能改变的。

 

寅八、能引通等诸解脱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八胜解,能引不还或阿罗汉,诸圣神通及最胜住。

这底下就是说圣人的事情,前面是凡夫的事情,这底下是圣人的事情。第八科「能引通等诸解脱别」,也是各式各样的分别,第一科是「标」。

「又八胜解」,这个八胜解,其实就是八解脱。为什么能解脱呢?就是因为有胜解的关系。这个「胜解」就是有力量的认识,深刻的去观察这件事,用佛法的智慧去观察这一切有为法的境界,观察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的事情;观察它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的,你深入的观察,那叫做「胜解」,就是超过了世间人的知识,和世间人的知识不一样。世间人的知识,因为他只是欢喜五欲乐的丰满一点,当然权力大一点,名望高一点,就是希望这件事;所以希望这件事,这是很浮浅的事情,就不是胜解。现在在佛法里面,你要超过一般人的这种见地,那就是佛菩萨的智慧。可是这地方,不只是智慧,也是有定的,你要有定,而又有慧,你这个胜解才能够成就,那就能得解脱了。你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呢?

「能引不还或阿罗汉」,能引发出来圣道,而且超过初果、二果,能成就三果圣人的不还果,或者是阿罗汉果,能得到阿罗汉果那么高的境界。「诸圣神通」,不但是得圣道,还能够得到神通,而这个神通是圣神通,不是凡夫的境界,超过了凡夫的境界,得到圣人的神通,就是更高了的神通。「及最胜住」,及最殊胜的安乐住,那也就是无漏的三昧,有漏的三昧,也可以名之为安乐住;但是现在圣人的三昧,那就超过了有漏的三昧了,所以叫做「最胜住」。这里「能引不还或阿罗汉,诸圣神通及最胜住」,这是这个「八胜解」的功德。你若有八胜解,你就有这么多的功德。什么叫做八胜解?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引圣神通(分二科) 巳一、出三解脱

谓未伏内色想,外无染污色胜解,是名第一;已伏内色想,是名第二;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是名第三。

这底下就解释,前面是标,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引圣神通」。神通分两科,第一科「出三解脱」,八解脱现在说出来前三个解脱。

前三个解脱,「谓未伏内色想」,这是说这个修行人,他这个内色想,还没有能够调伏,还没调伏。但这个范围,就是已经得到九次第定的人,已经得到九次第定的人,那当然是已经超过了未到地定,就是得到这个九次第定的人,当然前四个,那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得到了四禅,当然是离欲了,欲界的色声香味触不能困扰你了,你解脱了。但是你得到四禅的时候,你对于四禅的,就是色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色想,你还没解脱,你对它还有染着;对于这四个禅定的境界,你心里面有爱见慢,有爱着心,那叫做「未伏内色想」。你这个程度就是这样子,「未伏内色想」。但是这个人,这个修八胜解这个人,就在这个基础上修四念处,修四念处也修不净观的,也像凡夫修不净观那么修,也是这样修的。修这不净观,但是最后到白骨的时候,有点不同。这底下第二个。

「外无染污色胜解」,就是观这个白骨。在《大智度论》,在《释禅波罗蜜》里说,白骨的这个眉间,这个地方放光,放这个青黄亦白、地水火风的光明,那叫做「外无染污色」。如果我们观察这个身体,由大拇扯开始,青瘀、膨胀、脓烂、散坏,这就是内里的染污色,观这个染污色。现在是这已经过去了,要经过这个阶段,这已经过去了,最后的时候,只是观成个白骨,观自己也是个白骨,观一切人都是白骨,白骨在这眉间的骨放光。放光这个时候,也是有不同,有的人你心里面想这个青黄赤白的光明,这光明不净,总是有一点,不是那么光明,那也不行。现在是「无染污色」,就是那个青黄赤白,真是清净的,青黄赤白的颜色,那叫「无染污色胜解」。这是很有力量的,在禅定里面作如是观,那叫做「胜解」,就是观想,强有力的观想。这个时候,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其实目的,一方面是可以得到不还果,得阿罗汉果;一方面是为了得神通,能得到神通。「是名第一胜解」,这是第一胜解,这样子。

「已伏内色想,是名第二」,这是第二胜解。第二胜解「已伏内色想」,就是你常常这样修不净观,修四念处了,不单是不净观,观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你入在初禅里面,观察这个初禅是不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用这四念处来观这个禅的境界,就把初禅的爱见慢解脱了,二禅、三禅、四禅都是这样修。这样子,「伏内色想」,关于这个内色的爱见慢就调伏了,就解脱了,就变成圣人了,那就是得了三果了。但是这里边,也还是有「外无染污色胜解」,可是这两个胜解,就是两个,也叫八背舍,也叫八解脱,都是观不净色,也观净色的;又观不净色,又观净色,都是观;不但是观清净色,也观不净色,是这样观。所以这个外道,非佛教徒得了四禅八定,很容易退,很容易失掉了,禅定失掉了。

若是圣人修这个八背舍、八胜解、八解脱的话,这是不可以退,不能退,没有理由会退。因为他得了四禅八定,他又修这个八背舍,修这个八胜解,那就是特别地牢固,因为里边有四念处的关系。有四念处的关系,他把内心的贪瞋痴消灭了,他就不可能会退了。而且是在禅定里面这样修,所以他如果只是修这四禅八定,在四禅里面修四念处,断了烦恼;或者在未到地定里面修四念处,断了烦恼,得阿罗汉,这就不一定,就容易退,有可能会退。若是在四禅八定里修四念处,得了三果,得了四果,那是很牢固不退的。所以这个阿罗汉退失护住进,这个根性,有退的是一部分,一少部分,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会退,不是的。这个八胜解的初胜解、第二胜解,都是修不净观,观这个染污色,也观这个不染污色,这光明色,都是这样修。这是「已伏内色想,是名第二」。

这个「已伏内色想」,还有一个事情,就是你得到了无色界定了,你得到无色界定,当然是超越了色界定,也叫做「伏内色想」。这样看出来,「伏内色想」有两种:一种是修四念处,是消灭了在禅里面的爱见慢,那叫做「伏色想」;如果是你修了无色界的四空定,超越了色界定,那也是「已伏内色想」。这样看,说是这个人得了禅定,有了神通,有可能只得初禅,这个人也可能只得二禅,只得三禅,只得四禅,没有得无色界定,就是各式各样的,这修行人各式各样的情况,不是一样的。如果这个人有神通,他就一定四禅八定都得到了,那不一定的,不是一样的。现在这里是说「已伏内色想」,这是佛教徒,佛教徒因为知识丰富一点,因为佛菩萨给你做老师,佛菩萨的经论里边说得非常圆满,那就是外道所不能及。所以这里「已伏内色想」,他修不净观,也修无染污色的光明观,这个清净色的观,「是名第二」,这是第二个胜解。

「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是名第三」,这是净解脱身作证这个解脱。「这个净不净非二」,这前边两个胜解,初胜解、第二胜解,也修净、也修不净;现在这个净不净第三胜解,超越了这个境界了。「非二」,净也是不可得,不净也不可得,这就是我们以前讲过,这个净、不净相待,净、不净相入,就是待清净色,名之为不清净色;对不清净色,名之为清净色。这个清净、不清净,是相对来的。如果你不相对待,不相比对,你能说是清净、不清净?所以这个清净、不清净是相对来的,就是假名有了变成,本来也没有清净、不清净的分别,由相对而有这样的分别。又是在这个初胜解、第二个胜解里面,他作如是观的时候,观想这个清净的光明,也观想这个不清净,把不清净的观成清净的,由清净的观成不清净的,就是互相的转变;由清净的转成不清净的,由不清净的转成清净,都没有决定性,清净也不决定,不清净也不决定,就是这样来训练自已,这个定的力量强起来。但是同时也增长了智慧,增长了智慧,清净也不是决定清净,不清净也不是决定不清净,都是假的;进一步,都是空无所有的了。所以叫做「非二」,就是净不可得,不清净也不可得,就是「非净不净舍」,这是最殊胜的「第一义舍胜解」,对于净不净都无所执着了,无执着了,这样的胜解。当然这是由定力的加深,智慧也高了,这时候叫做「第三」胜解,就是净背舍身作证。而这个就是在第四禅里面,第四禅里面作如是观的,那么这是第三胜解。

 

巳二、显不共有 

此三解脱,于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发诸圣神通,谓诸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

「此三解脱,于一切色得自在故」,这是第二,前面「出三解脱」,现在是「显不共有」。「此三解脱,于一切色得自在故」,在欲界的色法,和色界天的色法,在这一切的色法里面得大自在,他心里面起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现,随心自在的显现。「便能引发诸圣神通」,这神通就是这么来的。

「谓诸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不和一切凡夫共有的。凡夫因为你爱见慢没有除掉,你虽然有四禅那么高深的禅定,也能有神通,但是不能和圣人相比。圣人这个神通高过你,凡夫所不能及的,所以「谓诸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当然就是你算是你是佛教徒,你也得到四禅了,可是你在四禅里面不能这么样修的话,你还是不行,你神通力量也是小,所以「谓诸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而这些事情,一方面也还是有奢摩他,还要毗钵舍那;有毗钵舍那,还要奢摩他,还是这样子。这也就是这个阿罗汉他精进,虽然得阿罗汉了,所作已办了,但是他还是在继续这么努力修行,来增长他的功德,所以能达到这个境界。

 

辰二、引最胜住

空无边胜解、识无边胜解、无所有胜解、非想非非想胜解、微微任运心胜解,此五胜解次第善修治故,能引想受灭等至最胜住。

这八胜解到此讲完,前面这是三种胜解,还有五种胜解。这底下就是「引最胜住」,前面第一科是「引胜神通」,这底下「引最胜住」。

「空无边处胜解」,这我们以前讲过,就是他入在空无边处定里面,还是修四念处,那么就得胜解,识无边处定也这样子修胜解,无所有处也是这样修,非想非非想处胜解也是这样修,这前面我们讲过。

「微微任运心胜解」,这个指非非想处,他那个心想太微细了,那个任运的那个心情,你也要修四念处观,要深入的断除一切障,断除这个神变的障碍,也是要这样子。但是在前面曾经讲过,就是非非想定,他那个心太微细了、暗昧,还是不能修,还是得要入无所有处定,或者是识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里面修,这样断除去非非想定的这个障碍。

「此五胜解次第善修治故,能引想受灭等至最胜住」,前面这是四个胜解,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非非想处,这是四个胜解。但是这地方说五个胜解,那就把前面那个第三胜解加在里面,那就是五个胜解。五个胜解里面,「次第善修治故」,这位圣人,他按照次第,他很精进,他能够去不断的这样修治,来对治这些爱见慢的执着,他能够精进的这样修故。「能引想受灭等至最胜住」,就能引发出来这个想心所、受心所都灭了的那个定,那个等至,那是最殊胜的住,就是灭受想定,叫做「最胜住」,就成功了,得到这个功德就成功了。那么加起来就是八胜解。把这个《披寻记》念一下。

 

《披寻记》五三八页:

又八胜解等者:当知此即八种解脱。(三摩呬多地)中已显其相,(陵本十二卷五页)如彼应释。此中未伏内色想者,谓已离欲界欲,未离色界欲故。外无染污色胜解者,谓于有光明而作胜解故。已伏内色想者,谓已离色界欲,又不思惟彼想明相故。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者,谓于内净不净诸色,已得展转相待想,展转相入想,展转一味想故,名净不净非二色胜解;已得舍念圆满清白故,名第一舍。

「又八胜解等者:当知此即八种解脱。(三摩呬多地)中已显其相」,这个前面我们讲过了,在「(陵本十二卷五页)如彼应释」,去查一查那一段文,就可以解释文了。「此中未伏内色想者,谓已离欲界欲」,欲界的欲是解脱了,还「未离色界欲故」,就是你没修四念处,你得到了色界定,没修四念处,这个色界欲,你不能解脱。「外无染污色胜解者,谓于有光明而作胜解」,就是心里面,在禅定里面,去想白骨发出光明来。发出光明又有不同,就是这个白骨还在,从白骨的眉尖发出光明;另外把白骨灭了,完全是光明,光是想光明,这还有点不同,还是不一样的。这里面说,也包括这个意思的。说「外无染污色胜解」,那就是白骨是染污色,把白骨灭了。这白骨灭了,怎么灭?只是心想,就想这白骨不现,就是灭了,不是有白骨可消灭,不是这么意思。「外无染污色胜解者,谓于有光明而作胜解故」,但是这件事,你先不要灭白骨,而从白骨的眉尖发出光明,像这样训练自己,训练得很圆满了,把白骨再灭了,然后光想这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的光明,也还是有次第的。

「已伏内色想者,谓已离色界欲」,色界的欲没有了,那个执着心没有了;「又不思惟彼想明相故」,也不思惟彼色界的想,彼色界的明相不思惟。其实这里面也有止、也有观,若照止来说,修奢摩它的止也不思惟。这个不思惟也有几种:就是所有的光明在那里,你的心里面安住不动,这也可以说是不思惟,但是还是有境界的;另一种把所有的境界都不现了,你不思惟就不现,在这不现的境界里面安住,明静而住,这也是止,就是各式各样的,不是完全是一样的。

「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者,谓于内净不净诸色」,「内净不净诸色」,其实这个要到八胜处,约十遍处来说也有外,外边的诸色的。这「内净不净诸色,已得展转相待想,展转相入想」,就是刚才讲的,「展转相待」,待不净而有净,要待净而有不净,就是我同你相待,你也同我相待,就是展转相待,这样子修,这都是修行的方法,「展转相待想」。「展转相入想」,不净色里面有净色,净色里面也有不净色,就是这样观想,这样思惟。譬如说这个白骨是不净,但是不净里面又放出光明来,这是净的,就是互相都有关联,当然这都是内心的分别,所以叫「展转相入想」。「展转一味想」,这样说不净就是净,净也就是不净,所以是「展转一味想」。变成一味,也变成净也是不可得,不净也不可得了,那叫「一味想」。「名净不净非二色胜解」,这个进一步的一个智慧的观想了。「已得舍念圆满清白故」,这就是第四禅的意思,就是得到了四禅,圆满的清白,所以「名」叫做「第一舍」,这样解释。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1)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本事经》的经型及其编集的研究[栏目:林崇安教授]
 相应21经 切断后经[栏目:相应部 11.帝释相应]
 不在死者身边,在别处为他念佛,能助其往生吗?[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与佛无缘[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高倍镜下看烦恼(释宗净)[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The Buddha and Prince Rahula[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难忍能忍[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从契理契机面向探讨印顺导师人间佛教思想及其实践(上)[栏目:传道法师]
 可许则许[栏目:陈海量居士]
 何谓教法?何谓证法?如何在修行中做到“教证一如”?[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