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命与信仰的探索—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信仰必须从实践开始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76
生命与信仰的探索—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信仰必须从实践开始
  
  龙:您现在弘法工作做得非常好,但是弘法工作的成功,并不代表您个人面对这个大宇宙的修行功课已经做完了,对不对?
  
  师:你这话是正确的。我们讲修行菩萨道,一定是从体验生命的本质开始,生命才能踏实。如果生命不踏实,而要去做社会关怀、社会工作,那会有问题的。
  
  我对生命的体验,是跟修行的信心连在一起的,然后推及到各种社会关怀工作。与一般公益团体的做法不同,我们提供的是永恒的关怀。一般的社会服务、社会运动,多半给予现实上的关怀,而我们重视的是,从现实生活到永恒的生命,都需要关怀。例如临终关怀,我们会给予佛法,告诉临终者和家属永恒的生命是存在的。家属接受这样的观念之后,对往生者会有怀念,但没有恐惧,也不会有失落感。
  
  龙:这还是属于您为社会付出、对社会关怀的层面。以一般人来说,除了现实的社会层面,还有一种自己对于永恒的探索。譬如我的社会层面是写文章、教书,或者办基金会;对您而言,弘法、教育与临终关怀这些事,也还是属于社会关怀的工作。我要问的是,您个人对于永恒探索的这一部分,所有的疑问都已经找到答案了吗?
  
  师:对我来讲,这部分是不会有疑问的,因为我对自己不会有怀疑。我只要一点通,就全部都通,这种经验和感受是愈来愈深的。当然,我的信心也和服务人群有关。当社会上有愈来愈多人接触到法鼓山的观念和方法,而在生活中多一些自在、少一点烦恼,那就是最好的成果,这时候,我对自己的信心就会愈来愈强、愈来愈深。
  
  龙:所以,您的探索不是一路愈走愈深,不是很多疑问一个一个解决,永无止境地,前面的问题会不断地、持续地冒出来,而是「一点」通,全部通。突破一个点之后,就是一片平地了?
  
  师:通了以后,还会有成长。通的意思,一种是佛法观念的通彻,一种是修行经验的通达。观念的通,是我对基本佛法的认知;修行的通,则属于内心的经验。内心的经验一旦通透以后,就不会消失,而是继续地成长。
  
  因此,我可以把自己的经验贡献出来,让其他人也得到利益,于是我的信心更加深了。跟人互动的时候,我自己的修行也在成长中,就是所谓「教学相长」。现在我办教育,带着我们的团体,我自己也在成长。如果我关起门来打坐、看书,不一定有这样的成长。
  
  龙:您这个「通」的境界,让您在宇宙之中有种很安定、很清澈的归属感,是这样的吗?但是我想请教,这个清澈,与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乡下老农,他可能没有很多疑问,生活中一样感到安定的归属,其间的差别在哪里?
  
  师:我是「没有归属的归属」,不追求归属,就是最好的归属。以修行来讲,初入门者是需要有归属感的,要有实践的方法,所以法鼓山提供了长短期的念佛、打坐课程,从念佛、打坐的练习中,把自己的心安定下来。
  
  我们的心,总是向外追求、追求、追求;修行则让我们练习放下、放下、放下。把一切放下,没什么好追求的,到最后,内心无有恐惧,没有什么是不安全的,不需要找避风港,这才是最好的归属。换句话说,我这个「没有归属的归属」,并不是在虚无缥缈之中寻找一处归属,而是现实生活之中,任何一时一处,都是我的归属,即使大风大浪,也是我的归属。
  
  我还是要强调,信仰必须从实践开始。实践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身心反应,但不必在意,也不要执着。有了一定的修行体验之后,身心反应也就无关紧要了。以我来讲,现在我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当成是妄想、幻觉,因为我知道追求身心的反应,反而是一种累赘,这是你现在没办法了解的事。总之,信仰需要实践,实践就会有体验。当你自己感觉到了,你不得不相信。
  
  龙:您是要告诉我,像我这样的人,一开始先要把所有理性的逻辑放下,去接受信仰,有了体验之后再说,是这个意思吗?
  
  师:还是要试探,不要一下子左手放开,右手也接不上来。试试看吧!不要弄得两边都落空。
  
  龙:现在许多知识分子都信佛了,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觉得我特别不开窍,没有智慧。
  
  师:知识分子很难开窍。
  
  龙:因为知识分子的「我见」特别深、特别固执,是不是?
  
  师:对知识分子来说,「我见」就是理性主义。中国的读书人学佛的很少,特别是文史哲领域的学者,他们也许懂得很多佛学,但不会来学佛。
  
  龙:这是知识分子的理性主义特别强,那西方的知识界呢?他们的态度是不是也一样?
  
  师:对于信仰,东西方知识分子的态度很不相同。中国的知识分子主要受儒家影响,对佛教保持距离,西方的知识分子则多数都有宗教信仰。还有,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之中,学理工的人反而容易学佛,因为他们重视实证,即使理论上可能还不通透,但是方法对他们有用,他们就会相信,譬如现任台大校长李嗣涔,他是一位科技人,但他对宗教不否定,而且有深入的体验。
  
  龙:是吗?反而是学人文思想的人,不容易进入佛教!但是请师父不要「放弃」我,我对宗教的心是开放的。师父建议我怎么开始探索宗教呢?
  
  师:建议你先看几本佛书,有机会也要开始实践了。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用四安重建希望家园—圣严法师与萧万长、张淑芬、李连杰的对话 法鼓山的救灾三阶段
下一篇:生命与信仰的探索—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人生的踏实感来自信仰
 生命与信仰的探索—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生命这堂课
 舞中的禅机—圣严法师与林怀民的对话 对宗教的感动与疑惑
 成功的助缘—圣严法师与张怡筠、严长寿的对话 心灵要环保,三Q不可少..
 科技的省思—圣严法师与曹兴诚的对话 顺势而为的因缘观
 心灵的河流—圣严法师与马英九的对话 心灵的河流
 珍惜生命—圣严法师与吴念真、黄春明、李明滨的对话 九、不做成功的人,做..
 全球化趋势下的信仰价值观与教育—圣严法师与单国玺枢机主教的对话 打开心..
 成功的助缘—圣严法师与张怡筠、严长寿的对话 成功的助缘
 经济与环保的创新作为—台湾青年领袖促进和平论坛 将知识化为行动..
 平安的追寻—圣严法师与李亦园、杨国枢的对话 平安的追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永远弘扬玄奘精神[栏目:楼宇烈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九一)[栏目:杂阿含经]
 八 权商鬼事[栏目:饿鬼事经 第二 郁婆利品]
 生意不好,供护法能管用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回向和发愿是一体的(达真堪布)[栏目:回向]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六[栏目:龙树菩萨]
 遍计执:错误的联想[栏目:般若]
 牌位火化之后是否还要供奉?[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弟子若念阿弥陀佛名号不念观音名号,就有障碍。请问该怎么办?[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05-084迈向菩萨之道[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