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
中华禅法鼓宗
宗教→佛教→汉传佛教→禅佛教
一、法鼓山禅佛教的宗教师
这次要讲的主题是:「宗教里的佛教,佛教里的汉传佛教,汉传佛教里的禅佛教,禅佛教里现代法鼓山弘扬的禅佛教」,以及如何从法鼓山所弘扬的禅佛教,而跟今天世界的佛教、未来整体的佛教相互接轨。
我希望我们的常住众能够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是什么?「我们是宗教师」,即佛教的宗教师,汉传佛教的宗教师,汉传禅佛教的宗教师,汉传禅佛教里法鼓山禅佛教的宗教师。
1.法鼓山的宗教师是做什么的
法鼓山禅佛教的宗教师是做什么的?是要实践及传扬汉传佛教里的禅佛教,而与现在的以及未来的世界佛教接轨,从而贡献汉传佛教,协助全球人类,不论是不是愿成为佛教徒,却都愿意接受此非常实用、活用的生活智慧。目前我在东西方社会,已经做着这项工作,而且效果良好,因此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培养共识。
因为我发现,我们的常住大众对于我们的定位不清楚,对于我们教团的过去不了解,对于我们现在的处境不明白,对于我们未来的方向目标不确定,这是非常危险的。由于这样的不清楚和模糊,甚至于觉得仿徨。如果大家缺乏共同的立足点,没有群体的使命感,那对我们的汉传佛教、对我们的团体及个人,都是一个很大的危机!
既然已来出家,既然已选择了法鼓山来出家,既然是依止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受教育,就要对自己的定位、自己的立场、自己的使命要很清楚,否则,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因了个人的名闻利养而转换轨道,随时随地就迷失生命的方向,拋下教团的责任。
2.世界传统宗教的现况
现在我要跟诸位报告一个数字。诸位知道今天这个世界有多少佛教徒吗?诸位知道传统的宗教有哪几种?今天全世界的佛教徒以及汉传的佛教徒有多少?我在这里向诸位约略地介绍一下。
世界性的传统宗教据说有十种,但以少数人的宗教占多数。多数人的宗教,首先是天主教,包括:东正教(旧教)、基督教(新教),加起来约有二十亿人口;其次是伊斯兰教约九亿到十亿人口,印度教约三亿到四亿人口,佛教徒则不到二亿人口。
佛教徒主要分布在哪里呢?分布在印度、西藏、蒙古、尼泊尔地区的,多数为信仰藏传佛教的佛教徒,他们在全世界加起来只有六百万人。在泰国,百分之九十八是佛教徒,另外百分之二是基督徒及穆斯林。在斯里兰卡,佛教徒的人口少于基督徒;这听起来满奇怪的,当地应该佛教徒居多数,但比例上佛教徒是少的,基督徒反而多一些。再看越南的情形,也是天主教徒多于佛教徒。比例上佛教徒较多的是柬埔寨和缅甸,很可惜都是很小的国家,人口有限。韩国的基督徒多于佛教徒。日本看起来佛教徒很多,寺庙和宗派不少,可是绝对多数人是神道教而不是佛教;神道教是根深柢固的民族宗教,因此,日本虽有很多的佛教大学和佛教徒,但其多数人口是神道教徒。
我们也来看一看中国大陆的情形。在中国大陆,正信的三宝弟子不会有多少人。真正佛教徒的意思是受过三皈五戒的人;到各个寺院去烧香、求签是民间信仰,不一定是佛教徒。我到大陆访问的时候,凡是人山人海之处,一般民众对出家人是不会恭敬的,他们不知道出家人有何用处。譬如我到了某某名山,有大和尚陪着我在山上参观,但是一路上遇到的游客,没有人认识这个大和尚,他们不会在乎他是谁,也不会在乎我是谁,他们的目的是在那里拜拜、烧香、旅游。像这些人不能算是正信的三宝弟子。
现在汉传佛教存在真正的三宝弟子,以人口比例来说,是以台湾最高。就是台湾全部人口都变成佛教徒,也仅是二千三百万人。你们猜猜今天台湾的佛教徒有多少?有一份资料是《人间福报》在二○○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报导:根据内政部的一项统计,到二○○三年年底为止,台澎金马地区总共有一万一千四百六十八座寺庙,信徒总人数达九十八万人。这真是不可思议的统计!为什么?
3.汉传佛教的危机
因为像我们法鼓山,并不是一座寺庙,农禅寺虽是寺庙型态,但是我们的信徒人数登记不多;又譬如斋明寺、紫云寺,信徒登记的人数也很少。此外,台湾佛教界几个大团体也都不是寺庙,而是宗教法人团体,称为某某佛教基金会,这些怎么统计呢?再者,所谓寺庙也包括一贯道、道教在内,其中又以道教居多,占 78.4%,佛教其次,占19.91%。在比例上,佛教的寺院与道教的民间信仰仍相距悬殊,因此佛教徒究竟有多少呢?
我们法鼓山这个团体,凡是曾经护持我们,有过一次捐款的人,便视作我们的信徒,目前约有五十五万人,但其中在我们道场皈依三宝的不到二十万人。我们这个团体已经是不错了,那些捐款给我们的信众之中,有的已在其他道场皈依,有的没有皈依。因此,我们听到某某团体已有信众一百万人,某某团体有四百到五百万人,这些数字我是相信的,但不都是受了三皈五戒的正信三宝弟子!
再就出家人来讲,台湾每年的斋僧大会,北中南都会办,有的斋僧大会到了四、五千人应供,南部四、五千人,北部、中部也各有四、五千人,全台加起来有一万五千人。我虔诚祈祷,这些赶斋的僧尼都成为龙象人才的宗教师。我在世界各地行脚,也经常参与各宗教之间的会议,我所看到的佛教宗教师非常之少,汉传佛教的华僧更少,反而是南传、藏传、日本、韩国和越南的出家众都比我们多些,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省思。
从世界各国及各大宗教的角度来看,汉传佛教的危机是非常重的。但是,我们却有不少的出家众认为,汉传佛教已经没有希望了,最好赶快去学藏传佛教、赶快去学南传佛教,最好是做喇嘛,或者是到南传佛教重新受比丘戒!试问这样一来,汉传佛教还有前途和未来吗?虽然我曾经讲过:「佛教都是一样的,南传也好,藏传也好,只要他们存在,纵使汉传佛教不存在了,佛教还是住世的。」但是我讲这话的时候,内心是很沉痛的。
汉语系的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的第二祖国、第二母系,韩国、日本、越南以及东南亚的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甚至于包括印尼的佛教,都是从汉传佛教发展出去的,如果我们母系的佛教很衰微,至少也会影响华人海外佛教的前途。
汉传佛教的智慧、汉传佛教的功能、汉传佛教的性质,是最具包容性与消融性的,它赋予了佛教积极住世、化世的精神,所以现在提倡「人间佛教」的,主要是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汉传佛教。这点请诸位认清楚,希望大家对汉传佛教有信心。
然而汉传佛教之中,只有禅宗最具有持续、普及性的教团和教化功能,其他诸宗多半不具备这一特质,此在藏传及日本等国的佛教则不成问题。因为他们的寺院有派内的延续和传承,不会由于住持的更换,连宗派的归属也跟着换。对这一点,汉传佛教寺院的稳定性相当脆弱,所以必须特别小心。
二、佛教与宗教
1.宗教的功能
宗教的功能是什么?宗教的功能是属于信仰的层次,让人在仿徨无依、无可奈何的状况下有希望,在茫然不知所以的生活之中有未来感;对于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非知识学问所能解决的问题,世界上常常会发生,生活里常常会遇到,只有去寻求宗教的信仰来帮助人们,让人们身心能够得到安定,社会得到和谐。因此,宗教是安定人心、安定社会的一种信仰和力量。
其次是对于我们心外、身外的自然环境,以及过去、现在或者生前、死后的问题,即「究竟我是谁」的探索。在这方面,如果有深刻的宗教信仰,便不会有问题;一个人若能在宗教上得到答案,就会觉得生活有意义,生命有方向。
因此,不论民间宗教、原始部落的宗教,或者是传统的世界性大宗教,多多少少都会有这种功能。佛教也有这种功能,例如有人害病的时候、遇到灾难的时候,我常劝人念观世音菩萨,也有人念地藏王菩萨、阿弥陀佛、药师佛等,或者为了求智慧而念文殊菩萨,凡是有所求的信仰和现象,全都是宗教信仰的层次。所以,佛教也是宗教的一种,信仰佛教也能够达成宗教的功能、效果和利益。因此我说,佛教的出家众就是佛教的宗教师。
2.佛教与一般宗教的不同
佛教与一般宗教有何不同?佛教与一般宗教之间,既有共同处,也有差异处。
佛教的特色,从宗教信仰的层次来讲,可以是他力的,也可以是自力的。如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提到的易行道和难行道。易行道重于他力,主要是仗着阿弥陀佛的愿力救拔,配合自己的信愿行而往生净土;难行道则重自力,以自己的力量修持六度万行,其间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而达到福慧圆满的佛果。然而凡是神教信仰,不论多神教也好,一神教也好,都是重视他力的,主张人不能成神,更不能超越神;人只能接受神的爱而被救济上生天国,被召回神的国度。
佛教在易行道的他力救济之外,尤其重视个人的自力修行,即是各种道品次第的修持,能有多少工夫就有多少成就。佛教徒之所以称其他宗教为「外道」,指的便是向自心之外求道。
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如果对自己的信心不够,祈求佛菩萨的接引到佛国净土,这是他力救济,这也很好,在汉传佛教之中,修行念佛法门的人特别多。至于求生西方净土,算不算是外道?当然不是,净土法门是一种过程,到了佛国净土之后,还是继续在修行,直到见佛闻法,悟得无生法忍,证入不生不灭的空性,这在外道是不会有的;而且解脱之后,依旧倒驾慈航,还入娑婆,广度众生,那便与自力的难行道殊途同归了。
佛教最重要的特色是「缘起」,它的内容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四圣谛就是苦、苦集、苦灭、灭苦之道。苦是结果,苦集是因素,苦灭也是结果,灭苦之道则是灭苦的因素,这就是因果。苦集与苦是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灭苦之道与苦灭是生死还灭的因果关系。生死的因果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实际上就是苦和苦集。如果修道就能够断无明,无明灭以后,行灭;行灭以后,识灭;识灭以后,名色灭;名色灭以后,六入灭;六入灭以后,触灭;然后,受灭、爱灭、取灭、有灭、生灭、老死灭,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也就是修八正道或三十七道品而断苦的因缘。这是佛法根本的教义,叫做因果因缘。十二因缘的两重因果,一重是流转的因果,另一重是还灭的因果,即缘起和缘灭。
3.佛教的发展与流布
佛教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佛世叫做「根本佛教」,佛灭后至百年叫做「原始佛教」;也有人合称前两者为「原始佛教」,乃是教人如何实践佛法的一个团体。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不同,主要是宣扬佛所说的四圣谛、十二因缘法和因果法。
修道是灭苦的方法,修道的内容则是修道品次第的八正道,可归纳为「戒、定、慧」三无漏学。要得无漏的解脱,就要修八正道,这是根本佛教,然后根据戒、定、慧而发展。然因佛陀的弟子们没办法全然普遍的做得一样好,所以渐渐的有人特别重视于戒,有的特别重视于定,有的特别重视于慧,对戒、定、慧产生轻重之偏,慢慢的发展成每一个大弟子都有他们的特色。如目犍连是神通,阿难是多闻,舍利弗是智慧,须菩提是解空,摩诃迦叶是头陀,还有议论特长的摩诃迦旃延。这就是说佛陀当时的弟子们,各有一群一群的弟子。经过一、两百年发展,解释的角度渐渐的多出来,还有随着佛法的传播到不同地区,渐渐的也根据各地的风俗、语言、习惯及宗教文化背景的需求,因而逐渐形成了各个部派。
首先出现了根本分裂,分为「上座部」及「大众部」,之后两大部又出现多次的枝末分裂。相对于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称之为「部派佛教」;又相对于后来的大乘佛教,称之为「小乘佛教」。其中从上座部分出的说一切有部,自中印度继续往西北印度发展,先后完成了以「阿毗达磨」为名的许多论书。此部派的思想,和后来的小乘《俱舍论》以及大乘瑜伽行唯识学派的思想有密切关系。
初期大乘的般若空性思想,好象是从印度南方发展出来的,而且和大众部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尚无明确的证据。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生于二世纪的龙树菩萨,的确曾弘化于南印度。他所着的《中论》等多部论书以阐明《般若》的空义为主,基于缘起及二谛的立场,在部派分立之际,积极弘扬大乘空性思想。后人称龙树及其弟子提婆一系的思想为中观学派。
较龙树、提婆为晚的无着、世亲,是四世纪末至五世纪的人,世亲受到其兄无着的感召,舍小乘扬大乘,此系以《解深密经》等经论为基础,开展出瑜伽行唯识学派,弘扬强调缘起自相有的唯识思想。
至于大乘的「如来藏」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似乎是在「空」、「有」两种思想之间的调和。中观思想偏重于「空」,唯识思想偏重于「有」,如来藏思想则是两边都讲,所以有「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
以上三大思想体系,实际上都是从十二因缘发展出来的,缘起论可以说是大、小乘佛教的核心。
佛教可以分为原始的根本佛教、发展的部派佛教,以及适应时空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在印度发展到末期,就是大乘密教。因此中国佛教的经典,是以部派佛教所传的四阿含经以及各部的律、论,这是基础的部派佛教;同时也把大乘佛教初、中期的「中观」、「唯识」、「如来藏」的思想陆陆续续的从印度、西域传到中国。晚期的大乘密教传到中国的,是以唐朝开元三大士为主流,弘传未久便在中国中断;而到了日本,空海所传之密教,因以「东寺」为根本道场,故称「东密」,以别于天台宗最澄所传的「台密」。西藏的藏传佛教,原则上是由印度传入的大乘密教;藏传佛教之所以要说胜于汉传佛教,因为他们认为显教的大小诸乘是共法,密乘是不共大乘的最上乘法。
佛教的向外发展,其中有一部分传向南方,譬如: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以及东南亚几个国家。这些地区的佛教,都称自己属于上座部佛教。事实上,上座部有一支是向西北方传,成为「有部」,向南方传的叫「分别说系」。当上座部「分别说系」的部派佛教到了南方,产生的变化不多。一位出生于印度的大师佛音(或译「觉音」),写了一本着名的《清净道论》,乃是南传部派佛教的论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在汉传佛教里也有两种译本,一是宋朝时的翻译,一是民国时期的译本,这两种译本目前台湾都有。南方的佛教并没有像北传佛教出了很多的大论师和大思想家,因此汉传佛教的圣典要比南传巴利藏来得多;《大正藏》的前五十五巨册,其中包含中国人和印度人的著作。南传的著作少,有名的论师也不多,至今还保存着印度部派佛教的风格。
藏传佛教比汉传佛教优胜的部分,除了逻辑学及中观、现观,主要是受印度教坦特罗的影响,因此有将此时期的印度佛教称为「坦特罗乘」或「密乘」、「金刚乘」,已经不是纯粹的印度初、中期的大乘佛教。晚期印度佛教的势力范围,被复兴以后的印度教逼到南方的一个区域流传,佛教为了求生存,也不得不适应印度教、适应印度人的需求,所以就密教化了,这对于汉传佛教、汉文化的环境来讲是比较陌生的。而汉传佛教传译了大量的阿毗昙部及律藏的四律五论,却多是藏传佛教所未传的。
元朝时代,藏传佛教经由蒙古人统治中国而传到汉地;明朝的时候,藏地的佛教也渐渐的传到汉地;清朝的时候,原则上满清政府的皇帝信的是密教,因此在汉地,喇嘛教多半是蒙古族及满族人在信仰,由于政治上的影响,汉人之中也有一些信仰者,然影响不大。这是因为汉民族的儒家思想,是以人为本位,而不是以天、神为本位的。因此在汉文化的社会里,藏传的密教一次一次的进来,总是无法与汉文化结合。
三、汉传佛教的特色
汉传佛教的特色,在于使大乘的佛法跟中国的儒道思想能够互动,因此上一代的佛教大善知识们,主张以佛学为基础,以儒、道二学为辅助,也就是要精通儒、释、道三教(虽然儒家和道家的基本教义派永远是排斥佛教的),就能够使佛法为中国人所接受。儒家是入世的,以人为本的;道家是出世的,以炼仙、长寿、长生不老为目标;佛教的小乘是以出世(解脱)为根本,大乘佛教则是以救世为根本,严净国土,成熟有情,以净化社会、净化人心的菩萨道来普度众生。
1.大乘佛法的极致发挥
中国佛教是把大乘佛法做了极致的发挥,菩萨乘的基础,必须具备人天的善法,也必须具备修行解脱的法门。人天的善法,即五戒十善,大家很容易懂,大乘佛教讲的解脱,跟小乘相同的是同出三界生死,不同的是「即生死而出生死」,也就是禅宗《六祖坛经》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此,菩萨的意思是「觉有情」,自觉觉他,又叫做「大道心众生」。菩萨是要求自己觉悟,同时也要帮助他人觉悟。这个觉悟是知道烦恼是什么,知道生死是什么,而鼓励众生不要贪恋生死,亦不畏惧生死,不要被这两重烦恼所困扰,这就是大乘菩萨的解脱,也就是汉传大乘佛教的特色,而与小乘以出离三界生死的解脱很不相同。
根本的佛法讲,声闻解脱是三生六十劫,辟支佛是四生一百劫,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汉传佛教里的禅宗和其他各宗也都讲成佛,但成佛不是那么简单的。佛经告诉我们,贤劫一共有千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弥勒佛第五,今后要经过许久许久,弥勒菩萨才下生人间成佛,在龙华三会度众生。藏传说的「即身成佛」,那是通过上师加持,修行相应法,成就了与其本尊悲智相应的功德。中国禅宗也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是亲自体验到了与三世诸佛一般无二的佛。汉传佛教被否定的原因,是因近代汉传佛教培养专精于汉传的人才太少,解行并重的人、真修实悟的人不多见。因为深入汉传佛教而能有修有证者不多,自我否定的汉人佛教徒就多了。将来我们法鼓山的僧俗四众,会不断的接触到南传和藏传的高层僧侣,一看他们会讲、会说、会告诉你怎么修行,修行什么法门有什么好处、什么成就,就会觉得他们很好。如果我们对汉传佛教都不会讲、不懂得如何修行、不清楚汉传佛教的立足点,当然就会跟着人家走了。这么一来,毋须多久,法鼓山就可能变成世界诸宗共住的佛教园区。那似乎也很好,往好的方向瞻望,可能成为佛教诸宗研究的重镇,像当年印度的那烂陀寺有中观与唯识竞美,法鼓山则印度佛学系及藏传佛学系兴盛;可哀的是,汉语系的汉传佛教变成旁落而衰微,又岂是世界佛教的好消息?尤其严重的是,汉传佛教被置于修学的中心之外,人间性、生活化的禅佛教,也将会在法鼓山的教团中隐退,这绝对是世界佛教的大损失!所以我要再三强调,我们的教团必须站稳汉传禅佛教的立场,否则世人要学汉传佛教,只有去日本及越南,或要寄望于中国大陆了。
我也必须在此声明,我绝对是以印度佛教为依归的,我写《正信的佛教》,是以《阿含经》为准则,我在台湾及美国亦开讲过数次《中观论》及《成唯识论》,并且也出版了《八识规矩颂讲记》,在佛教的法义方面为我增长了广度与深度。所以,我从佛法的普及信仰和生活化的实践面、适应面着眼,要承先启后大力维护阐扬汉传的禅佛教,并不表示是反对其他各系佛教的。
2.大乘八宗
中国从南北朝隋唐时代开始,陆陆续续成立了八个大乘宗派,分别是:三论宗、净土宗、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和密宗。其中,三论宗和唯识宗的思想,偏重于印度哲学,三论宗偏于中观,唯识宗(法相宗)偏于瑜伽;三论宗带有一点中国的味道,唯识宗几乎没有中国的东西,乃是偏重于学问的,而较少发展教团组织的信仰与实践。密宗也偏于印度的,故此三个宗派在中国传了几代就停顿了。律宗,有专门研究的人,却没有一个教团,也没有多少专属的寺院和群众。实际上,中国的律宗自始就不是一个教团的派系,乃是研究四分律的学派,一共有南山、相部、东塔三派,而能够被延续下来的只有「南山道宣」一派。后代对于戒律的研究,大概都是根据南山律来发挥的(请参阅拙著《戒律学纲要》)。
每一个出家人都要受戒,受戒时就是用南山律,因此在出家人之中也只有少数的律师研究南山律来传戒、讲律。到了明朝,律宗已经断绝,蕅益大师对此着墨甚多。明末,宝华山系统的传戒规范又复兴了,我们现在受的戒就是这个系统传下来的。它跟早期的南山律是不全一样的,因为中国的律宗没有一定的寺院,没有一定的信众群,虽有传戒的寺院,未必就是律宗的教派。
天台宗,整合了印度大小乘佛法,也契合了以《法华经》为根本教典和中国思想的特色,其传承则是在智者大师之前已有了数代。据说龙树菩萨是天台宗的始祖,后有慧文和慧思禅师,智者大师乃是第四代。在中国来讲,智者大师是第三代,前有慧文、慧思,到了智者大师集其大成。日后,智者大师的学生章安禅师,把智者大师的讲录整理成为三大部,既是学问的、研究的,也是实修的。因此,天台宗具足了思想性的、组织性的、次第性的,不论教理及禅观都有极其谨严的系统次第,但其派下学者渐渐地多重于教理的宣扬而少重于观行的修证,故演变成了法义思想的佛教,因此没有办法成为普遍实践的教团。所幸每一个时代总有几位研究天台教学的学者,在努力于天台学的注释及弘讲,唯专属寺院则非常的少。
华严宗,出现于天台宗之后,乃是根据《华严经》成立的宗派,其源头也是印度的龙树,并且跟唯识、天台、净土都有关系,具组织性和思想性,而把如来藏的「法界观」发挥到极峰的层次。但是在中国也没能成为一个向民间普遍推广的教团,只有学者们在研究、讲解,却没有教团组织,其信众少,正统华严宗的寺院也非常之少。因此,所谓汉传佛教的学问化,固然有三论、天台、唯识、华严和律等诸宗,却只有净土的念佛及禅宗的「道在平常日用中」,是持久、普遍深入民间的。
不过,提起净土宗,中国并没有一个代代相承的净土教派,不像日本各宗均有固定的寺院,尤其日本的净土宗势力非常坚强。日本的净土宗是教团,创始祖是法然,而后由亲鸾新创的净土真宗,发展成为势力庞大的教团,可以说拥有日本佛教一半的信众。在中国,净土宗的寺院很少,我们所看到的净土宗,都是某个时代某个寺院出了一位倡导念佛的大师,于是该寺院便在那时代成为净土宗的寺院,然而时日一久,也可能转成禅宗道场,故亦没有代代相传。日本的净土宗寺院则不会因时而异,它一定是一代一代的脉络相承。
关于净土宗的发展,日本学者主张,净土宗是从中国的善导大师开始的,但是中国的莲宗学者认为是从庐山慧远大师结莲社念佛开始,故推慧远为莲宗初祖,近世的印光大师则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从东晋至民国的一千五百年之间,净土宗只有十三位祖师,可见不是代代相承,而且这十三位祖师,彼此之间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譬如明末蕅益大师之后,一下子就接到了清朝的红螺(彻悟)大师,接着便是民国的印光大师。其实这都是出于后世学者做的排序,而且,不同的学者尚有不同的排法。这就表示,净土宗在中国,虽然拥有许多修行净土法门的人,却没有属于净土宗传世不绝的脉络与教团。
在汉传佛教之中,拥有僧团和众多的寺院,而且重视法脉代代传承的,唯有禅宗。事实上,禅定是大小三乘的共轨,净土是大乘诸宗所同归,净土皆是诸佛菩萨发的本愿所成,愿度众生,就必须要建设净土,在严净国土的过程中度众生,在度众生的过程中严净国土,那个国土就是净土,所以不是唯有西方的弥陀净土才算净土。也不是唯有净土宗的人才念佛,事实上大乘诸宗都念佛、都信有净土,禅宗也念佛、也信有净土。而禅宗是法脉未断、寺院处处的唯一例外。
3.融合诸宗精华的禅宗
中国汉传佛教的特色,就是完成于中唐,迄今依旧遍及全国的禅宗。
中国佛教一讲到禅宗,大概就是包含了一切宗派。在禅宗的寺院里,有的研究华严、天台,有的研究唯识、三论,也有人研究律,而且禅寺里绝多数人也是念佛的,以致有参「念佛是谁」的公案话头。禅宗的寺院也容纳了真言密咒,禅寺常持诵的有:〈尊胜咒〉、〈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等。因此可说,禅宗乃是成熟而实用化了中国大乘诸宗的精华,也涵盖了中国大乘诸宗的长处、用处。
太虚大师站在中国汉传佛教的立场,把佛法根据八宗而归纳为三大系:「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和「法界圆觉宗」。「法性空慧宗」指的是三论宗,由吉藏大师完成;「法相唯识宗」指的是唯识宗,由玄奘、窥基大师完成;「法界圆觉宗」是指法、法相两宗以外,其余六宗皆是法界圆觉。在太虚大师的著作里,分量最多的即是法界圆觉宗,他个人也是偏重法界圆觉宗的。
印顺长老提出的印度大乘佛法三大系,则与太虚大师的汉传佛教三大系有些不同。他讲的三大系,即「性空唯名」、「虚妄唯识」和「真常唯心」。「真常唯心」是如来藏系的经论,意思是真如、如来藏、佛性、法界、法性、实性、实相等,好象即是法界圆觉宗,但不尽相同;「虚妄唯识」是指弥勒、无着、世亲的瑜伽学派;「性空唯名」是指龙树、提婆、清辨、月称等的中观学派。
印顺长老是依据经论思想而分析,不是以一宗一派作为归类,他是回到印度佛教的源头予以厘清,哪些属于「真常唯心」,哪些属于「虚妄唯识」,哪些属于「性空唯名」。他把「性空唯名」作为大乘佛教的最根本,这跟印度《阿含经》的佛教思想是相通的;但是,印顺长老并没有就把《阿含经》当成最高的佛教,他以「性空唯名」的中观大乘佛法为佛的本怀,这跟太虚大师的想法以「法界圆觉(如来藏)」的空有圆融为本怀是不同的。唯此两位大师都是思想家,却皆未能及身组成持续而普及的教团。我则参考了太虚大师及印顺长老的伟大思想,站在现代人所见汉传禅佛教的立足点上,希望把印度佛教的源头以及南北传诸宗的佛法作一些沟通,因为我所见、所知汉传禅佛教的特色,就是释迦牟尼佛化世的本怀。
四、汉传禅佛教的范畴
1.含摄整体的佛法
汉传的禅佛教,并没有一定的范围。天台的《释禅波罗蜜》说,禅波罗蜜总摄一切波罗蜜,禅既是大小三乘的共轨,汉传的禅佛教便是含摄了整体的佛法。
我们知道,天台宗、华严宗的祖师们大都是禅师,律师们的持诵、礼拜、念佛、打坐,也都是禅定的工夫。要晓得戒、定、慧三学是分不开的。念佛的人,根据净土经典《观无量寿经》,观想的「观」就是禅,叫「禅观」。此外,唯识宗的瑜伽师,就是禅师;中观又叫空观,空观实际上是从十二因缘观而来,是观行,也是禅观。密宗非常重视与本尊相应的观行,离开相应不能叫做密,既然是相应就是瑜伽,也就是禅,可见任何一宗都是禅的内容了。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将禅宗称作「宗下」,法义之学的各宗称为「教下」?其实天台宗主张教观并行,禅宗虽云教外别传,唯从《六祖坛经》就主张「宗通说亦通」的,《坛经》中引用了十来种经证,便是最好的例子(参阅拙作《禅与悟》之〈六祖坛经的思想〉,《法鼓全集》四之六)。所以「从禅(心)出教,藉教悟宗(心)」,是产生全体大小乘佛法的共通因果。
例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思惟的最后,即明心见性,明的是无我心,实际上无我心就是禅心、禅的宗旨。因为佛悟到无心之后,说出四谛、十二因缘、五蕴、十八界、六度、四摄、三法印、二谛、一乘等佛法,名之为「从禅出教」。「教」就是佛陀的言教、佛说的法,那是从禅修悟出来的。
然后,我们这些后知后觉的佛弟子们随佛学法、修行禅观,经过闻思修证的过程所要达成的目标,是悟得自己的自性与三世诸佛的佛性无二无别,因为佛性即是无我的空,即是无心,即是禅心,这就叫做「藉教悟宗」。
因此,历代的禅宗祖师虽唱不立文字,却留下了大量语录文献,证明他们都是博通内外群书的大学问家,只是唯恐学禅人的执着文字而将心死在句下,故要呵斥那些只知寻文守墨的文字阿师。
从释迦牟尼佛开始,禅法始终是一贯的,一直到现在为止,不论是大乘、小乘,都不离开禅法,只有深浅顿渐不同,没有本质的差异,也就是悟得「无我心」。
汉传的禅佛教,有广大的包容性、持久的普及性和高度的适应,包容适应中国文化,普及于中国社会,也当能包容适应和普及于现代世界的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又能消化、融合多元文化而成为人间性的共同文化。
多年来的我,即以汉传的禅佛教为背景,将禅佛教的观念及方法,转化成一个新名词,叫作「心灵环保」,又以「心灵环保」为主轴,来推动「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再以三大教育来达成此一理念的实现。所以发扬汉传的禅佛教,乃是我们的命脉所系。
2.从人本的立场修解脱道
汉传的佛教是重视于人文的,禅宗就是站在人的本位上修解脱道,来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所以在汉民族的社会里受到普遍欢迎而持久的盛行。其中有没有怪力乱神、故弄玄虚?《大藏经.史传部》里便有一部《神僧传》,有些修禅的人会现神通,而有神迹,但是大善知识的禅师是不准玩神通的。《高僧传》的神异僧之中,虽也有大禅师,但终不是禅师的常范。在禅宗的五家七宗之中,不管哪一家哪一宗,我们看到禅师多少都有神通、感应,但是不会表演和宣传的。我编的《禅门骊珠集》里也有几位禅师曾有神异灵验,但不是成为一位伟大禅师的必备条件和范例。由于外道也有神通,所以不是因有神通而能成为一代宗师、禅师的。
汉传佛教的本质是人本的。可惜到了明末之后,因为当时部分禅师的腐败,嘴上讲公案、弄禅机、耍嘴皮,生活行为都不像是个比丘,致使明末四大师的憨山、紫柏、莲池、蕅益都对当时禅宗的人士没有好感,而持批评的态度。他们都是禅师,却不承认自己是禅师。那不是禅宗不好,而是当时自许为禅师的人,多半没有真正实践汉传的禅法。但是,中国佛教的特色是属于人间性的,以人为本位的,也可以说这是汉传禅法的特色。目下台湾宗教界,标榜是禅师的人也不少,正统佛教的及外道的都有,因此我在国际间是知名的禅师,在国内我则宁可被称为法师。
五、法鼓山所弘扬的禅佛教
佛法的源头是从释迦牟尼佛而来,最基础的圣典是《阿含经》;我们法鼓山的禅法是结合了《阿含经》,并且运用中国禅宗的特色,而贴切、适应着今天的时代环境,在态度上是开放的,在观念和方法的立足点上,则本于中国的禅宗。
法鼓宗的汉传禅法究竟是什么?便是我经过数十年的熏闻、阅读和实修,将佛教的来龙去脉厘清整合,其间陆续出了几本书,如在《禅的体验.禅的开示》分为四篇,第一篇是非常精要的基础方法,并且有系统的介绍中国禅宗的传承和禅宗历代祖师最精采的部分。这本书主要是根据日本驹泽大学忽滑谷快天教授的《中国禅宗思想史》,内容涵盖了从印度禅到中国的禅宗;另有三篇是我的禅修指导开示。如果有兴趣的话,尚可以参考《圣严法师教默照禅》以及英文版《牛的印迹》(Hoofprint of the Ox,中译本由商周出版公司出版)。
我把汉传禅法的临济及曹洞两大宗,既分流又合用,也就是将大小乘次第禅及顿悟禅,与话头禅及默照禅会通,因应不同禅者的需要或不同时段状况的需要,弹性教以适当的方法,以利安心。而其宗旨,则皆汇归于话头或默照的祖师禅,是跟平常人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的。在传承之时,原则上两脉并传,亦可视因缘而传其中的一脉。
立足于汉传禅佛教的基础上,不弃学术思想的研讨,不被言教文字所困囿,活用印、汉、藏三大主流的各派佛学,才是无往而不利的,也是可以无远弗届的;又因我们承继了中国禅宗临济及曹洞两系的法脉,所以名之为「中华禅.法鼓宗」。
六、建立「法鼓宗」之原因与目的
提出法鼓宗的原因有二:
1.因法鼓山的禅法,继承了临济、曹洞两大法脉的合流,所以必须重新立宗。指导学者,则仍可单传一脉或两脉并传。而修学者若能于其中一流得力,则另一流亦必得力,所谓「一门通,门门通」。
2.因法鼓山的禅法,是整合了印度及汉传诸宗之同异点,并且参考现今流行于韩国、日本、越南的禅法,乃至南传内观法门、藏传的次第修法,重新整理汉传佛教的传统禅法之后的再出发。因为是在承袭传统禅法之外又有创新,所以必须重新立宗。
创新的内容,例如本书〈承先启后〉一文中所说:将传统的话头和默照禅整理后,除了保持顿悟法门的特色,也在顿中开出次第化的渐修法门。并且将禅修过程由浅入深,分成四个阶次:散乱心、集中心、统一心、无心,每个阶次各有修行及进阶修行的方法。(参考第8页)
提出「法鼓宗」之目的有二:
1.使禅佛教与义理之学互通。
2.使禅佛教与世界佛教会通,并且接纳发挥世界各系佛教之所长。
例如本文〈三、汉传佛教的特色·融合诸宗精华的禅宗〉所说:「我站在现代人所见汉传禅佛教的立足点上,希望把印度佛教的源头以及南北传诸宗的佛法作一些沟通,因为我所见、所知汉传禅佛教的特色,就是释迦牟尼佛化世的本怀。」(参考第44页)
再如本文〈五、法鼓山所弘扬的禅佛教〉:「立足于汉传禅佛教的基础上,不弃学术思想的研讨,不被言教文字所困囿,活用印、汉、藏三大主流的各派佛学,才是无往而不利的,也是可以无远弗届的。」(参考第51页)
所以,提出「法鼓宗」之目的,可说是为了期勉法鼓山的僧俗四众,以复兴「汉传禅佛教」为己任,担负起承先启后的使命和责任,以利益普世的人间大众。
七、问答
问︰禅宗的禅是如来藏系统,见性之后有个东西在,这是流弊。师父以后要不要再讲「如来藏」?修禅的人是否都该去念佛?
师︰修禅的人不一定都要念佛去!明末因为禅宗的弊端很多,以致大师们不承认自己是禅师。蕅益大师本来是学禅的,后来弃禅而念佛去了。清朝时期的禅宗人士,大致上都会念佛,念佛之后参话头,参「念佛是谁?」。
如来藏系统不一定有流弊,所谓流弊是说,有一样东西叫做如来藏,很容易跟外道的神我混淆。如果对佛法的知见很清楚,就不会有问题;如果对佛法的知见不清楚,很容易出岔子,自己有一点小小的身心反应,就以为自己已经见到佛性了,其实可能只是光影门头中的幻影、幻觉;最多是有统一心的经验,便以为是与三世诸佛把臂同行了。
佛性无相,自性是空。若还有执着在,执着自己的经验,很容易未证谓证,那就是执着如来藏而可能产生的流弊。但是如来藏本身并没有问题,此请参考拙著《华严心诠》第四章第五注「如来藏」条,有较详细的说明。
问︰禅宗的精华是人间,因此未来禅宗开悟的机缘、机锋的形式,还要不要沿用下去?这是让人产生兴趣的地方,也是让人感到神秘的地方。
师︰中唐到晚唐之间,禅宗的祖师们对修行相当有深度的人或者是根器特利的人就用机锋。如果是刚开始学禅,既没有工夫、根器又钝的人,而套用过去人的语录机锋,那就像东施效颦、鹦鹉学人讲话,完全没有用处。机锋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老师与弟子之间用之得当与否而已。
如果不用机锋,就老老实实从基本的禅观方法学起。天台止观是可浅可深的,一般的中国禅者,若不从调五事及具五缘做起,便得有老师指导参究话头,因此天台的教观及华严的心境,是禅者必须借力的。可见不讲「如来藏」的方便,汉传禅法的无念无住无相是不易着力的。
中国禅法的发展也有几个阶段,请参考拙著《禅的体验.禅的开示》。从达摩开始,进入纯禅时代,在这之前,用的是禅数方法,近于禅定学,六祖惠能以下,则用禅机的禅学,唐末以后是综合诸宗的杂修时代,南宋之世,禅宗中兴,则出现了默照与公案话头的禅风;禅宗之前的禅数方法是修九次第定的禅法,达摩二入的理入,及惠能的即定即慧,是顿悟禅(祖师禅)。其实此一顿悟禅,与天台《摩诃止观》的「观不思议境」相同。
问︰请师父简单的讲解今天的主题「禅佛教」的定义和范围?
师︰广义来讲,所有的一切佛法都是禅佛教,「从禅出教,藉教悟宗」,所有的佛法都不离禅法;狭义来讲,就是汉传的禅宗佛教,禅宗虽含大小诸宗的基础及其精华,归纳起来就是法鼓宗的默照禅、话头禅。
问︰师父刚刚提到法鼓宗的禅是接续《阿含经》,又说我们所提倡的不是中国禅宗的禅,我想问的是:中国禅宗的禅是奠定在《般若经》的基础上,《般若经》是否也是法鼓山的基础之一,是不是我们只纳入《阿含经》?
师:我没有说我不提倡中国禅宗的禅,而是不同于光说不练的口头禅或狂禅,乃是宗说具通的禅。达摩禅法是从如来藏系统的《楞伽经》出发,五祖、六祖都讲《金刚经》,由于如来藏的佛性,即是《般若经》的空性。
问︰这是接续着般若思想?
师:对!《阿含经》只讲缘起法,没有讲空。空性是般若、中观依缘起思想而发展出来的。《阿含经》讲缘起,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这个佛是什么?是空性,是一切诸法的自性本空!
问︰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如参公案、话头之类,原本来自禅宗的基础,现在加上《阿含经》的内容,则所体验到的会不会和过去不同?
师:《阿含经》并没有讲什么公案、话头,也没有讲默照、见佛性。我们在方法上有话头、有默照,在观念上有佛性,这就不同于《阿含经》。但是此二法门探索其源头,确是《阿含经》宣说的缘起,即无常、无我、空、得解脱。若背离了《阿含经》的缘起法(即我认知的「见法即见佛」的「佛性」),便不能算是佛法了,然而汉传的禅佛教具有包容性、消融性,以及对于人间社会的适应性,因此法鼓山要坚持汉传佛教的立场。
《阿含经》所代表的素朴性、人间性、实用性,是无可置疑的,然其涉及安心法的次第禅定,则非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能体验的;所以禅宗将禅修的工夫,运用到担水砍材、饮茶吃饭等平常生活中,乃是佛教传到汉地之后不得不然的发展,这也是《阿含经》所未能见到的特色。
(此文于2004年9月23日、9月24日、10月7日、10月21日分成四次对法鼓山僧团大众讲出,复于2006年3月20至25日删修增订。复经果彻、果见、孟颖三位僧俗弟子校勘补正,迄同年7月8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