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参禅要念兹在兹
一九八三年七月三十一日禅七 宣化上人开示于万佛圣城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36

这次禅七刚开始,希望大家聚精会神来参禅,拿出勇气来参禅,念兹在兹来参禅。总之,要拿出‘了生脱死,发愤忘食’的精神;‘不到开悟不罢休’,要有这种金刚的愿力。

若能有人骂你,你没听见;有人打你,你也无感觉;有没有吃饭都不知道;有没有睡觉都不知道。如果到了这种境界,转过身来,就知道以前都是在皮毛上用功夫,到今天才真正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禅七开始,我对大家说几句粗浅的话,若是能明白,就有很大的帮助;若是不明白,也有很大的帮助。有人问:‘怎么样帮助呢?’我现在不能告诉你。如果告诉你,你明白之后,就在那里障住了,不能进步。现在把这几句说出来,希望你们注意听:

‘梵语禅那波罗蜜,此云静虑细进参;山高水深无所畏,始知天外别有天。’

‘禅定’在印度话叫作‘禅那波罗蜜’。这个法门,修行到圆满时,便可到彼岸。在中国译为‘静虑’,又叫‘思惟修’。可是静虑和思惟修,要仔细地追究,要详细地钻参。参什么?参‘念佛是谁?’的话头。就是上高山、入深海也不怕,这时候,才知天外还有重重无尽的天。所以要绵绵细细地参,念兹在兹地参,参来参去,参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一转身就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万佛圣城不注重宣传
下一篇:为何与道不相应?
 四禅天的境界
 修行必须要修究竟法
 同性恋是自掘坟墓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
 不可躺着读经
 无明是生死的根本
 菩提达摩祖师来中国
 放下染缘即佛缘
 痴爱缠绵
 新年勉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0世纪比利时的佛教[栏目:黄夏年教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三节 性理归宗[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二十六、持戒念佛才能受益[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生与死的禅法 一、我们的心要落妆[栏目:谈锡永居士]
 精进修法之路上的精神支柱[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八关斋戒开示(二)[栏目:传喜法师]
 放生鲤鱼运送[栏目:放生指南]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一九九八年佛七圆满开示[栏目:慧律法师]
 第八 勒叉那相应[栏目:因缘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