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内外和平 四、参禅的方法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5
禅-内外和平
 
   四、参禅的方法
  
  (一)《维摩经》云:「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又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若能发愿救济一切众生,便能无怨无敌,便能得到内心的安宁及世界和平。如果万事不为自己而只为众生,此人便会生起慈悲心,有慈悲心者必能与智慧相应,有智慧者必与自在的解脱相应。在诸佛眼里所见的现实世界,原本清净,所见的一切众生,皆是平等。只因众生的心不安宁、心不清净、心有杂染,众生所见的世界,就不是安宁和清净的,所见的众生,也不是能够平等的。
  
  (二)禅宗的安心法
  
  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而开悟也不一定是因为修行,只要心得平安,万事便容易解决。
  
  禅宗二祖慧可见初祖菩提达摩时,希望初祖为他安心,菩提达摩说:「将心拿来,我与你安。」
  
  结果慧可觅心不可得。达摩就说:「已经给你把心安了。」心即是念,考察每一个念头,若不是属于过去就是属于未来的。过去已成过去,未来尚未出现,所以永远也找不到现在的念头。
  
  牛头法融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同门,当他见到四祖道信时,四祖问他:「谁在观心?心是何物?」二祖慧可都找不到心,当然牛头法融也一样地找不到心,因此牛头听了四祖的问话就开悟了。
  
  《六祖坛经》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当爱与憎都与你无关之时,你就可以伸长两条腿,好好睡觉了。这并不表示开悟的人无事可做,而是说心中无事可烦。例如当云岩禅师问百丈大师说:「你终日为谁忙碌?」百丈答道:「因为我自己已无事可做,所以专为需要他的人而忙碌。」
  
  如果我们能用佛教的观念及修行的方法使得自己内心平衡、安定,那么我们所见的外在世界,必然也是和平的。我们更要努力地帮助别人,使得所有与佛法有缘的人,也能同样地得到心内心外的平静与和平,世界上的纷争,也会因此而减少再减少了。
  
  (一九九○年十月二十九日讲于北加州的Ukiah Sarwa Dharma,属于西藏白教系统的西方人团体,讲出时的英文题目是"Inner Peace and Outer Peace",由哈佛大学的音乐博士Dr. Loni Baur女士担任英语翻译。嗣后由甘桂穗居士根据我的演讲大纲及录音带,分别整理成为中英文稿)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超越人生困境 尊重生命.迎向未来
下一篇:禅-内外和平 三、佛教的目的在于内外的和谐
 禅-内外和平 四、参禅的方法
 如何超越人生困境 如何运用生命的低潮
 人间净土「人间净土」是什么?
 禅-内外和平 三、佛教的目的在于内外的和谐
 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趋向
 禅-内外和平 二、佛教所见的内在与外在
 我为你祝福 从《心经》谈如何安定人心
 建立全球伦理 前言
 人间净土 心净国土净
 禅-内外和平 一、心的内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茶与琴——我的调心之道(李威霖)[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因是子静坐法 经验篇[栏目:蒋维乔居士]
 施身法开示[栏目:贝诺法王]
 “如来藏”思想——厦门大学演讲(索达吉堪布)[栏目:如来藏思想研究]
 「药师琉璃光佛」惠赐我们平安‧幸福[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蝴蝶之恋[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四)行持任何善法都应具足六度[栏目:圣者言教]
 格鲁派胜乐金刚传承简介[栏目:格鲁]
 发愿放生三百次 女儿的癫痫神奇痊愈[栏目:放生病愈]
 《金刚经》系列开示 47[栏目:常福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