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生为何 受报、还愿及发愿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50
人生为何
 
   受报、还愿及发愿
  
  人生的目标是来受报、还愿、发愿。
  
  受报是在过去所做的,不管今生、前生、过去无量生,做了任何事,这一生之中只要因缘成熟,就要接受果报;做了好事受福报,做了坏事受苦报,一直到成佛为止都在受报,因为从无量劫以来跟众生的关系,恩恩怨怨纠缠不清。
  
  可是,人在受福报的时候,认为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受苦报的时候,心里却不服气,总觉得自己这一生也没做过什么坏事,怎么会有恶报临到自己头上。
  
  发起法鼓山举办大专院校主管禅修营的现任立法委员丁守中居士,在一次结营典礼上与我们分享他的经验,他说:「有一次我儿子到游泳池玩,正值游泳池在放水,他看见有一位同学的身体被放水的孔吸住了很痛苦,便下水抢救,结果他自己的一条腿,也被吸进去,受了重伤,差一点要截肢。我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个念头就
  
  想:『奇怪,我这一生都很热心公益,是个好心人,为什么我儿子会这样子?』当时我心里很不服气,过了一阵子,忿忿不平的情绪才慢慢安定下来了,心里又想:『这大概是因果报应吧!可能是我过去世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害我儿子也跟着倒楣。』后来马上又转了一个念头:『这个孩子命中大概就有这次灾难,能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样一想就不再懊恼了。」
  
  他能这样想心情就很平静,而这就是「受报」的观念,成了他心平气和、面对灾难的力量。
  
  此外,我们出生到人间,也是来还愿的。从过去到现在,不知已许了多少愿。诸位在小的时候可能就许了很多愿:「如果我长大了,我要⋯⋯,如果我毕业了,我要⋯⋯,如果我嫁了丈夫,我要⋯⋯,如果我做了妈妈,我一定要⋯⋯,如果我是老师的话,我会⋯⋯。」大家在一生之中,所许的愿还真不少。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书,但那时候不容易找到书,当时一位军中的同事就说:「老兄啊!你喜欢读书,我以后要开书店,让你读个够。」
  
  我说:「你开书店放不了几本书的,书架上的书是有限的,为什么不开图书馆呢?」
  
  他说:「开书店还会有钱赚,还能维持生活啊!如果是开图书馆那我只有赔钱了,对我一点好处都没有。」
  
  赚不赚钱这点我倒没想到,我只说:「我将来要办图书馆。」
  
  他说:「那只好你去办了。」
  
  我讲过以后,其实根本不知道有没有因缘实现;三、四十年过去,机会终于来了,我创办了中华佛学研究所,便有了图书馆,藏书好几万册,将来法鼓山的佛教专业图书馆更预计藏书二十万册,还有法鼓人文社会大学综合图书馆。所以我许的愿,已经在逐步兑现了。因此,许愿是一种动力,即然许了愿就要还,所以还愿也是一种人生的目标。
  
  有人在参加我们的禅修营时,我也鼓励他们发愿。例如遇到腿痛难受时要发愿:「不听到引磬声,腿再痛也绝对不放腿。」不过发了这个愿以后,多半的人还是会中途放腿换坐姿的,因为腿实在是太痛了。
  
  有的人发过几次愿之后就不想再发了,因为觉得既然做不到的事,为什么要发愿。但是我还是鼓励大家一次又一次的发愿,慢慢的你会越来越能够坚持,愿也越来越能够兑现,如果你只发一次愿就不发了,那个愿力是不够强的。
  
  佛教徒每天做早、晚课时都会唱诵「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许多人常常在发过愿以后,就跟家人或同事呕气、吵架,事后心里又觉得难过、后悔,心想才刚发愿要度众生、要断烦恼,现在又违背誓愿了。可是我都告诉他们,只要一次又一次的发愿、再发愿,情况就会渐渐改变,愿力就会日日增长起来。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生为何 发愿的层次
下一篇:人生为何 承担贡献的任务
 两类超度存与亡 二、超度亡灵
 现代青年的生活环境与身心安定 建立正确的志向
 佛化家庭手册 佛化家庭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两类超度存与亡 一、引言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什么是佛法?
 佛化长青手册 一、规画生活,享受高龄
 礼仪环保手册 二、礼仪环保的基础—观念的净化与个人的净化
 为什么要做佛事 一、前言
 礼仪环保手册 三、礼仪环保的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空谷的回音 短文七篇 二、暂别垟山留偈[栏目:宋智明居士]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七讲:三心章,至诚心五和深心一[栏目:纯祥法师]
 四部宗义要略 大乘[栏目:敦珠法王]
 广学多闻技艺精(曙正)[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54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金刚经注解》三十六[栏目:涤华禅师]
 好作艳词,甚於想马[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净化(印顺导师法语)[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是法非喻:理解“文字禅”的一个模型——以圆悟克勤《投机偈》为中心[栏目:陈坚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