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圆满无上窍诀法对于观想的要求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15

大圆满无上窍诀法对于观想的要求

上师瑜伽总摄大圆满无上窍诀法之一切理趣。修持上师瑜伽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止观交修,以信心与上师相应而赤裸觉性,其中念诵心咒和观想皈依境是赤裸自性的方便,但并不强制初行者一开始就完全达到生起次第之“明、净、稳”的标准,只需初步能将心专注于皈依境即可。

《如意宝藏——上师瑜伽之圆满引导》中曰:“观皈依境犹如空中彩虹,显而无自性,应观想上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自己面前,如亲睹胜颜。”次第根机行者初步以意念造作观想上师皈依境,并净观上师圆满三种功德(大悲、遍知、救度众生之力量),随修法增上,觉性于自然中逐渐赤裸。

初行者如何理解上师即法身佛?首先通过闻思于“上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之总集” 形成定解。随修法见解增上,逐渐于觉受中领悟真正的佛就是法身,法身和色身原本一如。此时意念造作逐渐细微,最终于赤裸本性时证悟法身究竟了义之见。所以,所谓视上师为法身佛,并非意念造作地观想上师为法身,而是一种信心。

诸佛菩萨以头顶肉髻、身披璎珞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仅仅是一种方便诠释,真正的佛不在外表形象,而为心之本性。即获得断证一切功德乃佛的境界:断——断除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包括一切轮回烦恼痛苦以及习气);证——证悟本体清净和自性清净(所有一切功德都圆满其中)。也就是说,圆满心的本性者为佛。若具备如是见解,信心就会很坚定,无论外在形象出现多么大的迁变,信心都不会动摇。

如今很多人将对导师、对佛的信心仅仅树立在外表形象上——黄色的就叫释迦牟尼佛、红色的就叫阿弥陀佛,难道戴个面具就是佛吗?如果你把形象当作一个标准,一旦今天佛呈现这样的形象,明天佛呈现另一种形象的时候,你的内心也会随之摇动,信心就会退转。这就说明你对佛的理解并不够透彻。

总之,所谓观想亦依修法见解而定,初步虽需意念造作,亦应理解其真实理趣,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形象之上。随修法增上,自然证悟真实见解。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略说摄集善法戒
下一篇:嗔心之过患
 细致理解善法
 修法需与根机相应
 修行应无愧于自心
 如何成为令上师欢喜的弟子
 座间时时依改造意念之正念树立见解
 莫以文字与理论掩盖修行
 世出世间快乐和痛苦的差异
 如何理解上师是佛?
 佛教的见解不需要创新
 谨慎选择和观察上师之必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提高僧伽水准,积极推崇楞严经[栏目:宣化上人]
 略述《大品般若经》的神通思想(向学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03-065打开心灵的宝盒[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请开示如何诵经超度?[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不能被思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第五章 悟道的密码是什么 正道之八[栏目: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