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情与理 一、情与理的定义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93
情与理
 
  目常听人说:「这个人不错,心地很好,但是和人相处得不好!」请问诸位,这样的人算不算好人呢?
  
  就他个人来说,他是好人;对社会来说,他只是「半」个好人。特别是佛教徒,如果与人处不好,就不能发挥净化社会的功能。因此,今天我要和诸位谈谈「情与理」,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究竟要怎样建立,才会比较和谐。
  
  一、情与理的定义
  
  何谓情与理?主观的态度是情,客观的态度是理;自私的观点是情,公平的观点是理;为个人求、为目前求是情,为大众求、为千古求是理;有所为而为是情,无所为而为是理。
  
  情,维系人间的活动与存在,它好比是润滑剂,使人活得更有意义。但是,从学佛的观点来讲,我们必须要一层一层地把情化解,进入理的状态。所谓「主观的态度」,便是不管他人的想法,不设身处地为当事人想,只在乎自己的想法、看法,这叫作「情」。反之,处处为他人着想,要求自己把自私自利的心理和行为渐渐减少,即是「理」;为自己设想的时候,也同时要协助他人得到利益、得到帮助;好比是在同一条船上,我们把船的性能改良好、维修好,让船上所有的人都能早点到达安全的地方,而我们本身就在船上,也一定会到达安全的彼岸。
  
  我们的心量越大,帮助的人越多,自己所得到的进步与成就也越大,所以,虽然不为己,结果得到最多利益的是自己。这种方式叫「无所为」,却是最大的有为。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情与理 二、情与理的类型
下一篇: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 全心全力照顾家庭事业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离苦的方法
 为什么要做佛事 六、谁该做佛事?
 现代青年的生活环境与身心安定 心灵本质永远相同
 两类超度存与亡 五、自度度人
 生与死的尊严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建立佛化家庭的意义
 礼仪环保手册 一、我们环保的目标—推动全面社会的净化
 生与死的尊严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得死亡有尊严?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安居乐业-家业的幸福与安全
 为什么要做佛事 一、前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世界的中心[栏目:境明·千里皆明]
 药师经直解[栏目:药师佛·论疏钞解]
 持斋与食素[栏目:万行法语]
 相应32经 悭吝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依教修行就是供养[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