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依正不二论的现代意义(陈兵)
 
{返回 佛教与环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40

佛法依正不二论的现代意义

陈兵

依正不二,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依正”二字,乃“依报”、“正报”的略称。正报,指众生乃至诸佛的身心,即生命主体;依报,指生命主体所依止的国土,即生存环境。佛法说身心世界皆是业力之果报,故名依正二报。《三藏法数》卷二七释云:“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正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

不二之“二”与一异之“异”(差别)含义相重迭,意为对立、矛盾、截然不同。不二,亦作“无二”,略有两层意义:首先,从世俗谛看,据缘起法则“凡有对法不相舍离”的规律,矛盾、对立的双方并非只是水火不容的敌对关系,而是互相关联、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次,从真谛看,矛盾、对立的双方体性是一,在其深层或就其终极本质而言,本无矛盾对立,本无差别。《大乘义章》卷一解释说:“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理寂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谓一切现象的体性真如、实相离一切差别相,无彼此之分,无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叫做不二或无异。入不二法门,被大乘千经万论强调为契证真如、获得解脱的诀要。《信心铭》有云:“真如法界,无自无他,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三论玄义》总结“诸大乘经以不二正观为宗”。不二的极旨,是超越二与不二的分别,离言绝相,现证真如。如《维摩经》载文殊菩萨赞叹以默然无言回答如何入不二法门问题的维摩诘居士为“真入不二法门”;《大般若经·胜义瑜伽品》云:“若无二无不二者,即名得果,即名现观。”
 
依正不二,为诸不二法门中特别重要的一门。天台宗九祖湛然撰《十不二门》论十种不二,其中色心不二、内外不二、自他不二三门,实际上都可摄入依正不二门。所谓依正不二,用现代语言表述,即是生命主体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同一体性。这是佛家处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立场。《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偈云:“众生及国土,一异不可得,如是善观察,名知佛法义。”谓善于观察依正二报非一非异,非二非不二,是了知佛法义理的门径。
 
佛法依正不二论与婆罗门教、道家、道教、儒学等诸家的天人合一论,有着某种共通点,都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这是东方古代文化的优秀传统。佛法依正不二论,又有其不共于诸家天人合一论的深沉内涵。而对此弊病丛生、危机四伏的现代社会,不少东西方文化精英,都为人类的未来深深忧虑,切感人类行将面临毁灭的劫难,这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恶果,是近代西方文明征服自然以发展物质财富的路线必将导致的结局。东方传统的天人合一观,被公认为蕴含有堪以针治时弊、挽回劫难的智慧。就此而言,阐扬东方传统思想中意蕴最为深厚的佛法依正不二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返回 佛教与环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找回真正的身心生态家园(安金磊)
下一篇:佛教“依正不二”与“自他不二”的环境伦理观(龚晓康)
 浅谈佛教环保与心灵净化(佛义)
 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目的同一性(刘先和)
 五戒的环保意义(雨山)
 《护生画集》中的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王振钰)
 佛教与生态文明(刘元春)
 韩国佛教《盘清碗净运动》(郑宇植)
 藏传佛教的生态哲学
 佛教与环境保护(王小力)
 佛教理念有利于生态平衡与社会风尚(刘元春)
 论佛教折射的环保理念与环保实践(宁宁一、张美云、孙娟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19[栏目:佛学问题解答]
 安那般那手册 IX. 义注的方法[栏目:安那般那手册·雷迪尊者]
 调心就是要及时提起正念[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第六章 孙伦西亚多 行者与内观禅修[栏目: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二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首届:初探南传佛教兴盛之因(净因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宋立道[栏目:当代佛教学者]
 91.高鼎寺仙兰放香 Perceiving magic orchids emitting fragr..[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06-077菩提心与慈悲心[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爱学生如亲子[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