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情与理 三、善用情与理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7
情与理
 
 
   三、善用情与理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慈悲和智慧实际上就是世间所讲的情与理的净化。所谓净化,是指不使自己和别人陷于困扰、烦恼之中。
  
  如何使人际关系不复杂?
  
  答案只有四个字,即「用情用理」。意思是说用慈悲、用智慧来处理我们的人际关系。
  
  我们对人多一份关怀,便是多一份情义。有些人蛮横不讲理,和他讲理讲不通。但是,用情--亲情、爱情,或是用朋友的关系,问题就解决了。中国人比较多用情,使人感到很温暖、很亲切。可是,如果只用「情」,而忽略「理」,我们可能会颠倒是非、黑白不分。因此,对于自己的家庭或亲戚朋友的伦理关系,我们可以用情;但对社会的关系,则应当以理来处理。也就是说,处理私人的事,可以用「情」;处理公共的事,必须用「理」。用「情」可以使我们的环境和谐;用「理」可以使环境公平,二者执一不可,也缺一不可。
  
  我有一个弟子很理性,任何事都讲究合理,所以他很困扰。他说:「怎么搞地!这世上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那么多!」我告诉他:「你不慈悲!面对人时,是不能全部用理性的。人不能当成物质来处理,你应该加上慈悲,这样你才会感觉心安理得,同时和你有关系的人也会觉得愉快。」
  
  慈悲的意思和同情类似,但那是更净化和清净的。「用情」,会带有个人的感情;但是「用慈悲」就不会。当我们周围出现不合理的现象或有人做出不合理的行为,依「理」来说,这些人可能都必须去坐牢;如果从慈悲的立场来看,他们的行为也许是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或身心因素所引起。能从不同角度体谅他们,并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这叫作慈悲。
  
  对于别人的问题,要慈悲,但并不是一味的说「好、好、好」;对于自己的问题,应该用智慧来化解、指导和改革,这叫作修行。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扰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自己制造的,也可能是环境给我们的。在这种情形下,你怨恨自己或指责他人都没有用,以佛法的因果观点来化解,才是最好的办法,否则,我们可能会忿恨不平。
  
  根据佛法的因果观念,一切的困扰与烦恼,都是缘于过去的因,所以才结现在的果。有了这种观念以后,烦恼应该是减少了,或根本不用去烦恼。但是,因果的意思,并非叫我们不要改变环境、不须解决问题;而是要加上因缘来促成环境的改变和问题的解决,这才是智慧的态度。
  
  佛法着重慈悲与智慧,推行佛法的修行,就是在推广慈悲和智慧的运动。人人都有慈悲与智慧的心,社会一定能够净化,我们的人生一定是幸福的。因此,我们需要更多人弘扬佛法,劝导人们接受佛法、修行佛法。
  
  但愿诸位都是有慈悲、有智慧的修行者和弘法者。祝福诸位!
  
  (一九九○年七月十一日讲于台北市国父纪念馆,许华玲整理,本文现收录于《禅与悟》)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化家庭手册 佛化家庭
下一篇:情与理 二、情与理的类型
 人生为何 发愿的层次
 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 家庭亲子,互敬互助
 为什么要做佛事 五、亡灵是什么?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现代青年的生活环境与身心安定
 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 忙人时间最多
 佛化奠祭手册 三、基本处理流程
 人生为何 人生的意义是尽责、负责
 礼仪环保手册 一、我们环保的目标—推动全面社会的净化
 为什么要做佛事 七、诵经做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评沈译克鲁泡特金的人生善行学[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