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什么要做佛事 四、临命终时怎么办?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86
为什么要做佛事
 
   四、临命终时怎么办?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以佛法来说,若不出离生死,都是可怜悯者!
  
  因此,信佛学佛的人,平日所做的佛事,在临命终时最能得力。平日修行有素,命终之后,必可出离生死的凡界,往生佛国的净土。
  
  人死之后的去向,有三种力量来决定他的上升或下降:1.随重,随着各自所造的善恶诸业中最重大者,先去受报。2.随习,随着各自平日最难革除的某种习气,先到同类相引的环境中去投生。3.随念,随着各自临命终时的念头所归,而去受生六道,或生佛国净土。
  
  由于如此的原因,佛教主张人们应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应当革除不良的习气,应当着重平日的心念,乃至念念不忘佛法僧三宝,念念要将自己所做的一切功德,作为往生佛国净土的资本和道粮。
  
  学佛的工夫,主要是靠平时的修行--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供养布施,礼忏诵经,救济贫病,造福社会。假如平时没有进入佛法,临命终时,尚有一个补救之道,那就是根据「随念往生」的道理,劝他一心念佛,劝他万念放下,切切不要怕死,切切不要贪恋家属亲友和产业财物,切切不要心慌意乱,应该一心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若已无力出声念,则在心中默念,他的亲属如果真的爱他,那就不可在他弥留之际放声大哭,因为那只有使他增加痛苦和下堕的可能。并且要劝大家陪伴念佛,使得临终之人的心念,融洽于一片虔敬恳切的念佛声中。若能如此,死后当可往生佛国净土,若其寿数未尽,也能以此念佛功德,使他早日康复,福寿增长。
  
  人将命终,或坐或卧,侧卧仰卧,均以他自己感到舒适为宜。若已昏迷而尚未断气时,切勿因他有便溺沾身就给他洗澡或擦拭,以免增加他的痛苦瞋恼而影响到死后的去路。命终之后,鼻息虽断,只要尚存一丝暖气,他的神识仍未脱离肉体,一般需经过十二小时后,才可为他浴身更衣。若用火化,最好是在经过二十四小时后。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要做佛事 五、亡灵是什么?
下一篇:为什么要做佛事 三、请出家人做佛事有什么用处?
 佛化奠祭手册 一、冥阳两利的庄严佛事
 生与死的尊严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得死亡有尊严?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安谁-能够安人必能安己
 佛化长青手册 三、修心养性,常保安乐
 为什么要做佛事 一、前言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人生为何 承担贡献的任务
 为什么要做佛事 九、放焰口做什么?
 佛化长青手册 缘起
 佛化家庭手册 佛化家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对我的出家修行影响至为深远的四部电影[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关於「四相」之07:众生相[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十六届:禅修指导 六(明海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十)[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六十七、半块饼子[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24 四句偈的智慧[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人生的GPS[栏目:禅林衲子心]
 口渴的人 Thirsty Man[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劝修净土诗》第十一、十二首[栏目:大安法师]
 回归本源清净心[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