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与死的尊严 佛教徒的生死观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61
生与死的尊严
 
 
   佛教徒的生死观
  
  佛教徒相信有过去世的,但是,生从那里来?是否要透过神通去知道呢?不需要,因为过去的生命是无限的,无法追究一生又一生究竟是从那里来。佛教主张只要好好做最大的奉献、最好的修行,其他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顺其自然。
  
  (一)生命是无穷时空中的一个段落
  
  我们现世的这个阶段,只是在无穷的、无限的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段落而已。就如同不断在旅行,前一天在台湾,后一天可能就到了美国、香港等地,经常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又消失;生命也是一样,当一期生命的过程告一段落,另一期的生命过程正等待着去接受。因此,死亡不等于生命的结果。
  
  (二)生命是生灭现象,又分为三类
  
  1.剎那生灭-剎那,就是在极短的时间之中。
  
  我们的心理及生理,包括身体的细胞组织以及心念等,经常都是在生起,经常在消失,不断地新陈代谢,不断地变动,有生有死,有起有灭。
  
  2.一期生灭-从人的出生到人的死亡这个过程,一期或一个阶段的生与死。
  
  3.三世生灭-包括无限过去的三世,无穷未来的三世,加上目前现在的三世。也就是过去的过去、未来、现在,未来的过去、未来、现在,现在的过去、未来、现在。而以这一生的现阶段来说,前生、未来及现在,就是三世生命。
  
  这样的观念和理论,能为我们带来希望及安慰,也为我们指出在此生中,必须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不应当死的时候,企图以自杀结束生命是对过去不负责任,对现在不尽责,甚至可能扰乱未来的前途。
  
  (三)生与死的升华现象,分为三个类别,也可以说是三个段落
  
  1.凡夫众生的分段生死-分段就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过程、一个过程,一生又一生;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凡夫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只有生死,没有提升生命的意义和品质。
  
  2.圣者的变易生死-由菩萨的阶段或罗汉的果位,乃至到成佛的层次,一级一级不断地提升,这叫作变易。也是由于用佛法来修行、成长,提升生命品质,因此,慈悲和智慧的功德身不断在净化。
  
  3.大涅槃的不生不死-前面两种都是有生有死,但是到了成佛的果位,也就是大涅槃境界时,便已超越肉身,实证法身,达到绝对的不生也不死,并且能以种种身分,普遍地出现在所有众生的生死苦海之中,虽然还有生死的现象,但是已经没有生死的执着、烦恼与不安了。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与死的尊严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得死亡有尊严?
下一篇:生与死的尊严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佛化奠祭手册 三、基本处理流程
 生与死的尊严 认识生命的实相
 现代青年的生活环境与身心安定 对政府与社会的建言
 为什么要做佛事 三、请出家人做佛事有什么用处?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婚姻的意义
 佛化家庭手册 【附录】美满婚姻的原则
 佛化长青手册 一、规画生活,享受高龄
 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 全心全力照顾家庭事业
 佛化奠祭手册 二、临终关怀要领
 礼仪环保手册 三、礼仪环保的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寻找心灵的光明 2006年观音法会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道元禅研思录(田里亦无)[栏目:禅宗文集]
 三 惭经[栏目:经集 二 小品]
 一五 执杖经[栏目:经集 四 义品]
 戒杀长寿的真相[栏目:了凡弘法学会]
 说一异二品有何过失?[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四节 善后事宜[栏目:达照法师]
 The Self-Pampered Monk[栏目:Dhammapada Stories]
 走近能海上师[栏目:觉真法师]
 当代社会需要纯正的宗教[栏目:魏德东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