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做一个居士 二、三类法门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24
怎样做一个居士
 
 
   二、三类法门
  
  修学佛法的法门虽多,若从大体上说,可分三大类:
  
  第一是人天道。
  
  第二是解脱道。
  
  第三是菩萨道。
  
  学佛的宗旨,是在求取解脱道;学佛的着力点,却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乃是生死与解脱的最大关键。所以,学佛的人,不能离开了人天道而另求解脱道。
  
  解脱道的求取,也不等于佛果的圆成,解脱生死的人,并不就是成了佛的人,要想成佛,必须将人天道与解脱道兼顾并重,这便称为菩萨道。
  
  从性质上说,人天道是偏重于福业的经营,比如布施、救济、放生、戒杀、社会公益等事;解脱道是偏重于慧业的修持,比如持戒、修禅、拜佛、念佛、听经、看经等等。最要紧的,还是在于恋世与出世的区别:如有恋世的心,虽修慧业,仍是人天福报;如有出世的心,虽营福业,也归解脱之道。
  
  毫无疑问地,学佛的目的,不在人天道;佛教的态度,也不仅在解脱道。自求解脱,也要使得一切众生求得解脱,自求解脱是慧业,助他解脱是福业,福慧双修的,便是菩萨道。可见,佛教的宗旨虽是出世的,佛教的方法却是入世的。因为自求解脱,是求解脱世间的种种苦恼,所谓出世,也是为了出离世间的苦恼。救济众生,是为帮助众生解脱世间的种种苦恼,虽然出世,却不逃世。同时,佛教所谓的解脱,是重于心--精神的自在,不受五欲(粗)的烦恼的束缚,这便是心解脱,便可离欲界而生色、无色界,乃至出离生死;若能不受无明(细)的习业及无知的束缚,便是慧解脱,便可超脱生死,乃至成佛。因此,解脱了的人,固然不受生死的束缚,但也并不就是不受生死,因为为了度众生,他们仍须生死。不过,他们的生死,是出于自由意志(愿力)的自主,不同于一般凡夫的生死,是由于烦恼造成(业力)的牵引。正像一个去监狱为犯人讲演的自由人,虽也进入监狱,接触了犯人,但他的心里感受,与被法律制裁而监禁在狱中的犯人,是不同的。所以,已经解脱了的人,虽入生死,仍不以生死为苦;虽在生死,却不受生死的束缚。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做一个居士 三、解脱道与菩萨道
下一篇:怎样做一个居士 一、前言
 皈依三宝的意义 四、皈依三宝的利益
 怎样做一个居士 二、三类法门
 学佛的基础 四、佛教的特色
 怎样做一个居士 八、居士的社会生活
 学佛的基础 三、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因果与因缘 二、三世因果业感缘起
 怎样修持解脱道 三、佛教的解脱工作
 原始佛教 四、原始佛教的教理思想
 佛教的修行方法 二、修行的意义
 原始佛教 一、原始佛教的定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 (1994年于台中万佛寺)[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大道无门[栏目:圣严说禅]
 第六章 第二节 从《大佛顶首楞严经》谈起[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旧屋闹鬼[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净宗八祖杭州云栖莲池大师文集[栏目:净宗祖师言教]
 相应166经 荒芜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现在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偏差,就希望尽微薄之力影响他们,我该如何去做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六祖坛经讲记 第84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正确的修行 附录 9-5-1 《森林佛法》摘要[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广公开示录[栏目:广钦和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