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看红尘 圣严法师
戒烟做善事
问
最近反烟团体和烟商团体,为了烟害防治法案,在立法院吵了好几架,烟商团体主张,吸烟者也有人权,如果法令太严,比如人行道也不能抽烟,就妨害吸烟者的权利。反烟团体则认为,医学已证明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保障自己及别人健康,应该适度规定。他们似乎各有道理,我们该怎么看待这样的争议呢?
答
我是一个佛教僧侣,从我的信仰立场来看,吸烟并不是罪行。例如在南方,由于瘴气与湿气,容易造成某些疾病感染,因此佛经之中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曾规定在哪些状况下可允许抽烟的记载。一直到今天,上座部的佛教,像是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地区的佛教僧侣,还是可以抽烟的。
但是,以今天的时代环境,无论在公共场合或者参加会议,任何系统的佛教徒都不至于有抽烟的行为,因为大家都了解,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抽烟的行为比较不会妨害到他人,可是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场合,抽烟虽是个人自由,却妨害到他人的健康和生活品质,这就是不道德了。对一个中国的比丘来说,抽烟有失威仪,犯了威仪戒。虽不算大罪,但造成威仪的失态,不是很好。
现在〈烟害防治法〉立法的问题,引起了反烟团体跟烟商团体的对立,烟商团体考量的是为供应市场需求,反烟团体则是为了全民的健康着想。这种情形在国内外都一样。只要有抽烟的人,就会有制造烟草的厂商。另一方面,反烟团体主张立法禁烟,我认为虽有阻力,但值得鼓励。其实哪里可以抽烟,而哪里禁止抽烟,更是道德的问题。
为什么反烟的团体希望透过立法防治烟害,因为我们国民的道德观念仍有待提升,有了法令的禁止或者罚金的处罚,可能大家会遵守。
因此我建议,抽烟的人除了爱惜自己的健康,也应该要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这是一种自爱,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人行道是不是允许抽烟,室内可不可以抽烟,主要是抽烟的人应该要尊重同一场合里其他人的感受。
我曾经看过一位瘾君子,在飞机上待了七、八个小时,他看起来好难过,后来飞机到了某一个中继站加油,他很快就冲到休息室抽烟,虽然休息室也是禁烟的,但是他一看没有人,就马上拿起一根烟赶快的抽,抽完以后把烟藏起来。我很同情他,明知道这种行为不应该,可是他非抽不可。如果罚则很重,他可能就不敢抽了。
很多人以为戒烟很难,可是到我们法鼓山参加禅修的学员,有些人只要经过三天,生理上的瘾就没有了,可是心理上的瘾还在,因此回家以后要好好的练心。我要劝勉抽烟的人士,能够戒烟是最好的,把买烟的钱省下来,可以做许多的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