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返回 当代问题座谈纪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637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星云大师讲 弟子满观记录
家庭,是抚育我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建立的启蒙学校。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延续着一个个生命,它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
 
随着时代的演进,环境的变迁,家庭形态也一再跟着重组。权力中心方面,五千多年以前,原始部落以女性为主轴,是为「母权社会」,后来,封建体制和儒家思想兴起,形成「父权社会」,现在则进展到「两性平等」的社会;组织结构方面,从早期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到由一对夫妻与其子女组成的「小家庭」,近几年来,更有「同居不婚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看来随着e世代的快速、缤纷与流转、消逝,婚姻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也跟着颠覆和改变了。
 
由于整个大环境政治、经济的不安定,使得人心浮动,失业率节节升高。以台湾为例,二○○四年,平均失业人数达四十五万四千人,高学历却找不到工作,或被裁员者比比皆是。失去了经济能力,郁闷、悲愤的情绪,直接冲向家庭,造成夫妻离婚的主因之一。离婚率不停攀升,美国是全球离婚率最高的国家,而根据台湾「主计处」的统计,台湾的离婚率也已居亚洲之冠,目前是每三‧二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台北市更是每二‧一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
破碎的家庭,带着家庭暴力的阴影,制造许多问题儿童、问题少年;对婚姻的恐惧、对前途的不确定,越来越多青年男女倾向晚婚、不婚及不生育;于是人口失衡,提早进入「高龄社会」,引发众多老人问题……。
 
如同环状的「骨牌效应」,社会影响家庭,家庭再制造一堆问题丢回社会;一个恶质的社会生态,就如此的纠结和运转!
 
过去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家族及邻居的凝聚力强,有着守望相助的情义。即使家庭不健全的孩子,也会在家族的伯伯、叔叔,或周围亲朋好友共同关照下,平安健康的成长。美国前总统柯林顿的夫人希拉蕊,也反思到传统族群的功能和力量,她曾引用非洲古老谚语──「抚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部落的协助」,来呼吁大家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充满爱心与关怀的部落。
 
没有一个家庭不受社会的影响,现在社会环境恶劣,人心疏离,为了下一代,我们该如何营建一个优质的生长环境?
 
佛教是重视家庭的,在《长阿含经》、《心地观经》、《大般泥洹经》、《大宝积经》、《优婆塞戒经》等诸经典中,均有佛陀对家庭伦理的教诲。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也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来建设美满的家庭。二○○五年三月五日,星云大师在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时,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如夫妻相处、婆媳之间、孩子教育、家庭暴力、老人安养、离婚再婚、家有残障儿等问题,提出他的看法及解决之道。如何建设幸福和乐的家庭?请看下面星云大师精辟而实用的论说。
 
时 间:二○○五年三月五日 晚间七时三十分至九时
地 点:美国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教室
主持人:星云大师
英文翻译:妙西法师
对 象:西来大学学生及加拿大满地可、温哥华、美国纽约、圣路易、奥斯汀、休士
    顿、旧金山、佛立门、圣地牙哥、台湾人间大学等十个地区之数百名学生透
 
    过网际网路同步上课
 
 
--------------------------------------------------------------------------------
 
一、家,有很多的意义;有人认为家是天堂、是安乐窝;有人认为家是地狱、是冰窖。请问大师,每个人都要有「家」吗?「家」有什么功能?「家」的定义又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家」所具有的酸甜苦辣、冷暖百味!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哪个种族,家都是家人的共同目标;尽管怎么忙碌,到了晚上总要回家。不过,往往在他乡的游子一直思念家、想要回家,但是在家里的兄弟却吵着要分家。有的恩爱夫妻共同营筑可爱的家庭,但有的夫妻则吵着要离婚,要各自分家。
 
《法华经》形容「三界如火宅」,《涅槃经》言:「居家迫窄,犹如牢狱。」即使有的家庭幸福快乐,但是「家」如「枷」,我们不也如囚犯般被牢牢束缚起来吗?
 
我们每个人都来自「家庭」。「家」字,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即已出现。《周礼》一书言:「有夫有妇,然后为家。」《礼记》载:「昏礼,万世之始也。」从这些记载可以明白,男女结合并建立婚姻关系,是家庭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
 
不过,最早的远古社会,人们过着杂婚、群婚的生活,根本不知何谓婚姻、何谓家庭。婚姻、家庭,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形式。而随着历史演变,婚姻关系也从「多数配偶制」、「一夫多妻制」,到现在尊重人权与平等所建立的「一夫一妻制」。现代家庭的定义应该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而共同生活的社会组合单位。」
 
说到家庭的功能,《礼记》里认为婚姻的作用,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所以,传统的婚姻为的是传宗接代,家庭则是养儿育女的场所。不过,现代人际关系密切、紧绷,人我竞争激烈、复杂,不敢说是绝后,也是空前了!如此,家庭在生育、养护、教育、安全保障等功能之外,我们更得思考,如何培养子女良好的人格道德、传授文化知识、灌输正确价值观念,及加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家庭的分子,每个人各有不同的性格,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即使是双胞胎,面孔相同,心也不同。从有形上而言,家不只是让我们居住,延续我们的生命,维持我们的健康,最重要的是家庭中每一分子,应该共同护持家庭的需要,共同为家庭制造欢乐,如买一盆花、挂一幅画,营造居家品质;有幽默感,带给家庭欢乐的气氛。就无形上来说,家是由相互关爱、相互依赖所凝聚的。若要家庭幸福美满,成员相亲相爱,彼此之间,要有互相体贴、扶持,互相尊重、包容等良好的互动关系。
 
曾经看过报导,近几年有自称国际公民、商业旅人的现代吉普赛人,他们打着「家即是心之所在」的口号,在不同国度、不同城市之间穿梭,或许是伦敦、纽约,或许是东京、雪梨,人一到,行李一放,心放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我觉得他们跟出家人倒有点相像,如顺治皇帝〈赞僧诗〉言:「天下丛林饭似山,?盂到处任君餐。」也似布袋和尚说的:「一?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僧人出家无家,但处处都是家;虽然割爱辞亲,但一切众生皆视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因此,不管有形上,是固定的家或移动的家;结构上,是大家庭、小家庭或双亲家庭、单亲家庭,我们的「心」可以决定「家」的意义。我们心里认为家是快乐的天堂、是人生的安乐窝、是安全的避风港,家就是很温馨且美丽的地方。反之,心里认为家是束缚的牢狱、是寒冷的冰窖,那么,家就是一处痛苦且不自由的地方。 
 
--------------------------------------------------------------------------------
 
二、大师谈到随着时代变迁,家庭组织结构也有所不同。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由于文化差异,西方国家认为养儿是义务,儿女一旦可以独立,便搬离父母各自生活。反观中国人向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尤其过去农业社会,三代同堂、五代共住的大家庭比比皆是。请问大师,您认为理想的家庭,是父母与儿女共住好?还是分开各组小家庭好?
 答:有人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的战场、老人的坟场。」中国的孔子对社会的期许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由此可看出东西方对家庭界定与观念的不同。怎样才是理想的家庭?大家庭好还是小家庭好?我想应是各有优缺点吧!
 
家庭的结构,和社会背景、时代变迁有密切关系,而这一切又根源于民族性与文化性;西方是注重矛盾与独立的个体文化,中国则注重和谐与统一的整体文化。所以,西方人的性格多为个人取向、自我取向,中国人的性格多为团体取向、他人取向;如此的社会性,从家庭观念可见一斑。
 
中国人一切以家为本位、为出发点,例如在称谓上,常将家里的人、事、物冠上「家」字,如自称家里的人为家父、家母、家兄、家弟、家姐、家嫂、家仆、家小等;对家中之物,  称为家业、家产、家俱、家珍、家舍、家禽、家鸽、家狗等:对家中的事,称为家福、家祸、家喜、家丧、家信等。这些人、事、物,原本都独立存在,冠上了「家」字,显示中国人把家里的一切,看成家庭整体的一部分。
 
家庭涵盖个人,个人属于家庭,家庭或家族的安危、成败、荣辱,也和个人息息相关,因此有所谓的「家声远播」、「家丑不可外扬」、「家和万事兴」的观念。甚至过去法律上,也有「一人当灾,全家遭殃」、「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现象;在道义上,则存有「一人显赫,全族荣耀」、「一人有福,连及满屋」的心态。在佛教里,出家修道的沙门虽然削发离家,不营世间功名利禄之事,但其成道度众的功德,亦被认为能庇佑亲人,《弘明集》卷十二即写道:「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古德也有「一子出家,九族升天」、「亲族之荫胜余荫」的说法。
 
这种个人与亲属、家族的纽带关系,曾有人譬喻,中国人升迁后,前后左右尽是自家亲属,好比火车头后面拖着一大串车厢;西方人升迁,则前后左右无一私人,如同飞机起飞,是单独个体,周围没任何物体跟随。此喻含嘲讽之味,但也贴切说明中国人的家族文化。
 
所谓「家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也说:「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因此要修身、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中国人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国家的「天下一家」之观念。
 
中国人重视家庭,传统观念里,往往推崇多子多孙的大家庭,将之称为「义门」,而认为分家是可耻的行为。历代法律也明令规定禁民分居,《唐律‧户婚》记载:「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律》、《大清律》里也有同样的规定。凡此,法律制度、舆论、习俗、伦理道德,和重视血缘关系、和谐、统一之性格,以及农业社会对劳动人口的需求、地理环境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大家庭形成的因素。
 
不过,从农业社会走向工商社会之后,随着现代化的生活和自由流动的工作形态,只有父母及其子女的核心小家庭,已成为现代家庭的主流。但是,近年来似乎又有潮流逆转的趋势。因为生活消费高,房价飙涨,许多年轻人结婚后,无力自行购屋,便继续赖在父母家。小孩出生后,夫妻俩还可以照常上班,将孩子留给父母亲照顾。如此可省下购屋费、孩子褓姆费、外出用餐费……,站在老一辈的立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帮忙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孙儿,一则排遣退休后的空洞寂寞时间,再则含饴弄孙,延续天伦之乐,也是美事一桩!
 
这种缘于现实客观因素,而形成的三代同堂家庭已日渐增多,据「BBC 中文网」的报导,截至二○○四年底,在英国,亲、子、孙共住的家庭,已有七万多个,他们还预测二十年内,三代同堂的家庭将增加三倍之多。
 
核心小家庭有自由、甜蜜的气氛,也有夫妻并肩携手建立家庭及抚育孩子的奋斗历程;个中酸甜苦辣,我想是每个当事人点滴在心头的。至于大家庭,无论是三代同堂,或兄弟不  分家的大家庭,其中家族的凝聚力,以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情义,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一般而言,传统大家庭里重视三纲五常、长幼秩序,婚姻也比较稳定。当然,大家庭里人口多,人际关系也较为复杂。
 
有人将中国传统家庭形容为「社会小乾坤」,它具体而微的呈现社会一切现象,因此,大家庭的成员走入社会后,容易适应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忍让」是人际和谐必要条件之一,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中国人之忍耐,盖世无双,恰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之独步全球。」他还认为这种忍让德行,是得自于最好的学校──大家庭训练出来的。
 
总之,大家庭、小家庭各有优缺点,也各引发出一些问题,如大家庭的「兄弟阋墙」、「婆媳不合」,而小家庭一个个独立,造成独居老人增多,「钥匙儿童」四处蹓跶,也是不可忽视的。
 
--------------------------------------------------------------------------------
 
三、延续前面的问题,传统上父母年老,子女必须照顾他们,让他们好好的颐养天年。但现在社会环境变迁,很多人不但不跟父母同住,甚至连最起码的照顾都没有,使得许多「独居老人」的生活起居,只能由政府、慈善团体来负责。请问大师,您对独居老人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答:我快八十岁了,应该就是独居老人了!但是我却不是独居老人,因为我们是一个僧团,我这一生,几乎身边总有很多人群围绕,从来没有孤独的感觉。我曾因动心脏手术,住进台北荣民总医院,那时看到儿童的病房,有许多父母来来去去,相反的,老人病房则很少有儿女来走动。现在的社会是孝顺的父母多,孝顺的儿女少了!甚至还有儿女探望父母时,不是带鲜花、奶粉,而是带录音机,把它摆到父亲口边:「爸爸!你讲,财产要交给谁?」所以过去「养儿防老、积榖防饥」的观念,已不适用于现代了。
 
现在养儿不会防老了!当儿女长大,翅膀长成,就会飞走,自组小家庭,留下父母两人,或单独一人守着空洞的屋子。如果老人生活会自理,经济上不匮乏,会自我排遣日子倒也无妨,怕的是贫病交加、无人看顾的老来苍凉,才是人间悲惨之事!
 
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当一个国家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人口,超过全体人口的百分之七,称之为「高龄化社会」;当比例超过百分之十四,则称之为「高龄社会」。在一九九三年,台湾已正式宣告进入「高龄化社会」,二○○四年之后,六十五岁以上人口数量和比例更不断攀升,快速走向「高龄社会」了。
 
人口老化是全世界共同的趋势,据联合国资料统计,目前已进入高龄化的国家有义大利、德国、日本和西班牙,估计至二○五○年,老年人口比率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国家,除了前述四个国家之外,还将增加美国、台湾、中国、泰国、巴西、印度、印尼等国。
 
「高龄社会」的形成,除了医疗保健进步、人类寿命延长,更大的原因是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以台湾为例,经建会在二○○四年研究发现,适龄妇女不生育率高达百分之二十。根据统计,由于出生人口减少,现在是每一百个工作人口扶养十三个老人,但是五十年后,将激增五倍,每百人扶养的老人增加为六十四人,平均每一‧五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由此可看出台湾人口老化的速度之快。
 
老人问题,已不只是老人本身及家庭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许多先进国家能「未雨绸缪」,做好全民福利措施,如美国人民平时缴税给政府,年老之后,就由国家、政府来抚养。在这方面也可看出东西方对家庭、亲情的不同观念与态度。东方人期待儿女的孝顺、照顾,西方人觉得养儿是义务,弃养老人被视为理所当然;东方人将儿女视为父母的附属品,西方人视儿女为独立的个体,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东方人用道德、舆论维护家庭和谐,西方人用法律维系彼此关系。
 
一个富强的国家,对于老中青妇幼的每一世代,都应周全关照。对于老人,除了经济、生活上的帮助照顾,规画完整的老人安养措施之外,老年人由于空巢或单身、或健康状况不良,常会引发孤僻、忧郁、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所以也可以在社区组织「松柏联谊会」、「老人旅游社」、「老人公园」、「老人俱乐部」等,像佛光山各道场也有专为老人开办的「松鹤学苑」,这些都能让老人因参与活动、不断学习,而重拾生命的活力。
 
近年来,台湾一些企业集团看好银发市场,竞相投入「老人养生村」的兴建,但是,市场反应不如预期那么好。如台塑集团兴建的「长庚养生文化村」,在二○○五年年初竣工,推出后「叫好不叫座」,入住率不到两成。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恍然发现,原来中国人还是习惯住在家里,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
 
中国是重视孝道的民族,佛教也是重视孝道的宗教。《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父母恩重难报经》则以母亲怀胎生产的艰难、危险以及养儿育女的艰辛,而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父母养育之恩如昊天罔极,当我们长大独立后,怎能不思报答,尽反哺之孝呢?因此,我认为如果无法三代同堂,至少让老人家和儿孙毗邻而居,如此,能方便照应,又有各自独立的空间,应该是比较圆满的安排吧!
 
《杂宝藏经‧弃老国缘》里记载,弃老国有个规定:「若有老人,必须驱逐。」有位大臣在父亲年老后,不忍遗弃,就建了地窖将父亲藏在里面,依然孝顺奉养。有一天,天神以种种难题试问国王,国王无法回答,便询问朝中所有大臣,也没有人能破解。后来这位大臣以父亲的智慧,为国王解危。国王于是解除禁令,下令全国民众必须奉养年老父母,以尽孝道。可见老人累积一生的经验,往往有可提供参考和实用的智慧。
 
能善尽孝道,抚养、关心父母,让他们能安享天年,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与责任。另一方面,老人本身也须建立正确的观念和生活态度,如对人生的功名、感情、得失种种,要学会放下;保持开朗的心情,广结善缘;饮食清淡,养成运动的习惯等等,如此,晚年才能过得健康又自在。我觉得,老人不是年纪,而是心境;老化不在身体,而在心灵。如果老年人在性格上,能随和、不固执,肯得「老做小」,并能适时的提供智慧和经验,相信不但不会令人讨厌,自己更能成为快乐而可爱的老人。
 
--------------------------------------------------------------------------------
 
四、前面提到因为生育率偏低,而寿命又普遍延长,形成人口快速老化,引发诸多「老人问题」。同样的,因为出生婴儿减少,从二十几年前的「两个孩子恰恰好」,到这些年的「一个孩子不嫌少」,如今很多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或因教育不当而令他们成长不健全,不懂得与人相处等等,当然,更有许多问题家庭形成所谓的「问题儿童」。请问大师,现代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答:人口恐慌已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目前的生育率为一‧四人,日本的生育率更低。根据二○○五年《商业周刊》报导,从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一九四七年时,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四‧五四个孩子,到了二○○三年只剩一‧二九个,二○○四年降至一‧二八个,创近六十年来新低纪录。现在台湾妇女平均只生一‧一八个小孩,已在全世界敬陪末座了。
 
虽然日本将事业有成却未婚、无子的女强人形容为「败犬」,许多女性依然慨叹「宁为败犬」,也不愿走入婚姻、儿女的牢笼里。中国大陆为实施「一胎制」,造成「四二一」家庭(夫妻两人,抚养四个老人、一个孩子)日益增多,对社会生活、家庭伦理都产生不少影响。
 
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养成、道德观念的建立、身心的成长等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如前面所言,由于时代、环境的变迁,家庭结构产生许多变化,有单亲家庭,有由祖父母抚养孙子的隔代家庭,有父或母再婚,与继父(母)同住的家庭,有迎娶外籍新娘的家庭……。不能否认,这些不同于一般传统观念所认定的家庭,确实比较容易产生「问题儿童」。
 
但也不是绝对的,如美国前总统柯林顿即是出身单身家庭;中国的孟子幼年丧父,由母亲扶养长大,在母亲贤慧的教育下,留下「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美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三岁时就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长大,他在贫困中刻苦自学,而有「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文学成就。
 
佛教里有不少祖师大德,也是成长于不健全的家庭,如致力整顿僧制,改革佛教的民初佛教领袖太虚大师,他二岁丧父,五岁时母亲改嫁,由外婆抚养长大;日本曹洞宗初祖道元禅师三岁丧父,八岁亡母,童年即体悟人世无常及人情冷暖,因而发心向道。所以,只要自己肯立志向上,发愤图强,依然能从贫瘠恶劣的环境中,创造出美好的前程。
 
佛光山有一所专门收容孤儿的育幼院,我们很少对外传播或供人参观,我不愿「孤儿」两个字影响院童的幼小心灵;他们都是佛光山的公主、王子,我要给他们一个正常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如一般家庭的儿童一样成长。我也常常告诉他们要奋斗、勤劳,立志做个有用的人,才能让社会接受,将来也才会有前途。很多早期的院童,现在都成为社会的优秀分子呢!
 
相反的,如「四二一」家庭中,被父母、祖父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独生子,所得到的关心、教育和投资必然最多,但是也造就出不少依赖性强、娇贵、蛮横、不知感恩、不懂礼貌的小孩。
 
目前家庭教育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如有的父母每天忙于工作,让孩子自由发展,由电视节目、大量物质,填充孩子的时间与心灵需求;有的孩子由祖父母照顾,而祖父母大多采取「满足式」教育,对孙子有求必应;有的孩子由菲佣、印佣照顾,生活无虑,但易出现语言发展迟缓、情绪不稳定的缺陷,以及情感寄托上的落差。或者交给托儿所,而托儿机构良莠不齐,又是一个褓姆照顾多个小孩,无法关注个别的需要。
 
不论哪一种家庭背景,都不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绝对因素。小孩子观念错误、行为偏差,往往是父母造成的。父母的身教很重要,历史上,许多名人所以能够功成名就,都要归功于良好的家教,例如美国的华盛顿砍了樱桃树,坦诚认错,父亲称赞他诚实。佛教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重视,佛陀在《长阿含经》卷十一里,告诉父母教育儿女应该:「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因此,养育子女除了疼爱、抚养,还要教育他们去恶行善,方是为人父母之道。
 
总之,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必须养成他们正常的生活、处世的诚信、良好的习惯、接受的性格,及培养感恩、忍耐、礼貌、合群、勤劳的美德。尤其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可以经常肆意的讽刺他、讥嘲他、责备他、歧视他,要用同事摄尊重子女的人格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信仰及人生观、价值观。
 
--------------------------------------------------------------------------------
 
五、「赡老抚幼」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美德,大师在此为我们作了精辟的分析,也提供很好的处理方式。接下来的问题在西方国家比较少发生,对东方人而言,却是家庭重大的问题。中国人常说:「一个厨房容不下两个女人」,婆媳之间的纠葛,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大师您对这方面的看法如何?婆媳之间有何相处之道?
答:自古以来,婆媳相处一直是社会、家庭的重要问题。有的婆媳亲如母女,相处得水乳交融;有的婆媳则势如水火,彼此互不相容。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对中国人而言,结婚不只是男女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族的联姻。因此,以前的男人娶妻会说娶「一房媳妇」,于是娶过来的媳妇除了负责家务、相夫教子,更须服侍公婆。唐朝诗人王建的〈新嫁娘〉绝句:「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即传神道尽新妇小心翼翼侍候公婆的心情。不过,造成媳妇困扰、痛苦的,很少是来自异性的公公、伯叔,大多来自同性妯娌、小姑的排挤,及婆婆的挑剔、虐待,而等到「多年媳妇熬成婆」之后,自己又成为挑剔虐待别人女儿的婆婆了;一代一代如此轮回。
 
这种女性姻亲的相斥情结极为复杂,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即是描述婆媳问题的典型例子。东汉末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娶刘兰芝为妻,夫妻感情深笃,但焦母不喜欢这个媳妇,百般刁难,虽然刘兰芝美丽聪慧,善良勤劳,「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且遵循礼教,「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最后还是被遣返娘家,造成了夫妻双双殉情的悲剧。还有,唐朝诗人陆游和唐婉的甜蜜婚姻,也是被母亲强行拆散,他著名的〈钗头凤〉一词中,有着对此婚姻下场的悲伤、幽怨和无奈、不满。
 
从古至今,因婆媳不合而造成的家庭悲剧时有所闻。佛陀时代,有位大护法须达长者,他有七个儿子,前六个儿媳都很贤淑孝顺,唯有最小的媳妇玉耶虽然天资国色,却骄奢傲慢,嫁进门之后,对丈夫、公婆皆蛮横无礼、不孝敬,给家庭带来许多纷争。须达长者苦恼不已,只好请佛陀教化这位顽劣的媳妇。佛陀于是告诉玉耶,如何才是真正的美女,以及为人妻、为人媳应有之道。关于孝顺侍奉公婆方面,佛陀说为人媳妇要做到五点:「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进姑嫜夫主;二者、看视家物,莫令漏失;三者、慎其口语,忍辱少瞋;四者、矜庄诫慎,恒恐不及;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亲族欢喜,为人所誉。」(《玉耶女经》)
 
听了佛陀的教诲,玉耶惭愧忏悔,从此成为贤慧的妻子、媳妇,整个家庭恢复过去的和乐美满。
 
我觉得婆媳的关系,要如赵丽云博士所说的「跳探戈」:你进我退,我进你退;如果两个人的脚步同时前进,就会踩到对方,如果两个人同时后退,这一支舞也跳不下去。所以婆媳之间要懂得互相礼让与赞美,才能和谐相处。
 
对于婆媳之间的关系,据我了解有四种层次:
 
第一等婆媳,如母女亲密:认为别人家的女儿成为自己的媳妇,便是一家人,而视她如亲生女儿一般,以体谅的心、关怀的情来对待她;做媳妇的,也视婆婆为母亲一般侍奉、体贴、关心,偶而对婆婆撒娇,时时找婆婆聊天,谈谈工作、谈谈心事。像这样如母女般亲密的婆媳关系,是第一等的。
 
第二等婆媳,如朋友尊重:婆媳之间如朋友般,以同理心设身处地了解对方的辛劳,互相尊重包容,并给予彼此生活的空间,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能适时做好沟通。如朋友般的婆媳,仍然能和谐相处。
 
第三等婆媳,如宾主客气:婆媳好比主人与客人,彼此客气、有礼貌,既不斗气,也不会互相看不顺眼。只要有事出远门,能告知去处;从外地回家,能带个小礼物,也还可以和平相处。
 
第四等婆媳,如冤家相聚:这种婆媳关系是最差劲的,有的婆婆把媳妇当成冤家对头,认为是来抢儿子、抢家产、抢当家的;做媳妇的则不勤快,只会发号施令,整天跟婆婆计较、斗嘴,或是经常在先生面前,数落婆婆的不好,让身为丈夫、儿子的,夹在婆媳之间难以做人。曾国藩说:「骄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属于冤家对头的婆媳,要引以为戒。
 
家庭是生命的延续,也是道德的传承,如果婆媳之间不能好好相处,如何发挥家庭的功用?婆媳之间,应该凡事往好处想,相互信赖,彼此尊重,共同来营建幸福美满的家庭。
 
--------------------------------------------------------------------------------
 
六、夫妻是构成家庭的基本成员,过去中国社会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现代工商社会,高喊两性平等,许多妇女纷纷走入职场。夫妻有时为了工作更得分居两地,日久对双方感情的维系是一大考验。请问大师,两性真能平等吗?面对家庭与事业两难的情况下,夫妻应该如何配合,才能维系幸福的婚姻?
答:「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并不只限于过去的中国社会,据我所知,在美国,女性就业的普遍化,也是这二十年来的事。事实上,人类最早的社会是属于「母权制社会」,《吕氏春秋》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描述的即是典型的社会图象,那时候,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上都居于领导地位。从早期的姓氏,也可看出母系社会遗留的痕迹,如炎帝姓「姜」,夏是「姒」姓,周是「姬」姓,秦是「嬴」,都有女字旁。而且依《说文解字》的诠释,我们姓名的「姓」字本身,也是由女、生组合,表示「人所生也」。
 
如此的「母权制社会」维持一两万年,约五千年前才进入父权的社会,并形成「女嫁男,从夫居」的婚姻家庭。后来更从儒家思想发展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以此建立封建阶级、礼仪制度。东汉‧班固言「夫妇」是:「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白虎通义‧三纲六纪》)即明确指出「夫」是可扶持、倚仗的人,「妇」则是应屈服顺从的人。也把「妻」解释为「齐」,意思是「贞齐与夫」,须终身不改。从这类的以音释义,也可看出夫妻之间不平等的地位,以及男尊女卑的现象。
 
值得探讨的是,男性抑制女性,是一种专制、独尊、统治的霸权心态,传统女性也大都心甘情愿处于隶属地位,其言行举止往往和社会所认同的角色一致。从汉代班超着的《女诫》、唐太宗长孙王后着的《女则》、陈邈妻郑氏着的《女孝经》等,都可看出女性本身对女性角色的规范。尤其《女诫》中提出的「四德」和「夫者天也」的说法,更充分表现出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不仅中国,美国六○年代时,有些州的法律也规定,已婚妇女若无丈夫的书面许可,是不能签订契约和获得贷款的,而且结婚仪式中,也要求妻子必须服从丈夫。
 
如今,父系家庭的体制犹在,孟子所言「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的观念,仍是大部分男性的基本观念,不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论点早已不盛行了!随着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程度提高,「贤妻良母」已不是女性一生唯一的事业。加上工商社会里,工作性质、形态都异于往日,许多工作已不是只有男性才能承担的。而且,女性有着细心耐烦、温和谦逊的特质,行事比较圆融,容易化干戈为祥和。
 
女性走入社会职场,不论是为了经济需要、社交往来,或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往往回到家,还要负担起大部分的家务;这种蜡烛两头烧的辛苦,是可以想见的。长久以来,「女治内」、「君子远庖厨」的习惯与观念,要改变可能须花一点时间。幸好现在有的丈夫很体贴,回到家也会帮忙做家事、照顾孩子,这是很好的现象。我认为夫妻可以真心沟通、协调,在家务、孩子照顾上,分工合作,达成共识,如你煮饭、我洗碗;你洗衣服、我拖地;你接送孩子,我帮孩子洗澡……到底家是夫妻两人共有的,有参与,就有责任;有参与,就有感情,自然就能拥有健康快乐的家庭。
 
男女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比如:女性体力比较不够,男性就多做一点费体力的事;男人的想法粗枝大叶,女人比较细心,在细腻的地方,女人就多用一点心。天地之间乾坤阴阳和合,万物就生长;不和合就会有缺陷。因此,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男女相互的赞美、认同,相互的尊重、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夫妻因为工作分居两地,如果是短期的,还无妨,如果是长时期,就不太妥当。既然结婚了,彼此应该履行夫妻的义务、尽家庭的责任。而且日子久了,对彼此的感情也是一大考验。
 
--------------------------------------------------------------------------------
 
七、延续前面的问题,现代女性普遍加入职场,拥有自己的经济来源。而随着女权、人权、自主权的抬头,夫妻的财产也有由过去的「共有制」,到了今天所谓的「分开管理制」。请问大师,对于夫妻的财产管理,您认为共有好?还是分开管理好?
答:记得二○○二年六月,立法院三读通过「夫妻财产制」的修法时,当初研拟、提案的妇女团体及许多妇女都非常兴奋!她们经过十一年的奋战,终于废除了以家父长制为基础的「联合财产制」,而有了强调夫妻人格独立,义务同担、权利共有的夫妻财产「所得分别制」。
 
过去女性嫁入夫家,就成为丈夫的附属,包括其名下的财产也归丈夫所有,没有个人自主的财产。即使一九九六年之后,夫妻财产是依登记名字判定所有权之归属,但是在妻子名下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等,原则上仍归属丈夫。现在新修定的「夫妻财产制」记载:「夫或妻之财产分为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由夫妻各自所有……夫或妻各自管理、使用、收益及处分其财产。」
 
从此条文可以看出在经济上,女性已不再只是附属,已明定两性平等自主的地位了。这实在是可喜可贺的事!佛教一向主张平等,佛陀常言他是「众中之一」,与众生等无差别;连「生佛」都能「平等」,何况「男女平等」呢!而且,当一方破产或负债时,修定的「分别财产制」,能使另一方的财产免受牵连,对家庭经济是一大保障。新制之法是本着合伙、平等的理论,认为夫妻是家庭的「合伙人」,应该共同负担家庭生活,不管外出赚钱,或在家操持家务,其贡献是一样的。犹记得当时报纸上还列出:「煮饭」一事须支付多少钱;洗碗、洗衣服、拖地、照顾孩子……各须多少费用。
 
将家务视同有薪工作,曾经引来许多看法和讨论。不过,我不太认同「夫妻合伙人」的论点,既然是「合伙」,就随时可以「拆伙」,难怪现在离婚率那么高!夫妻不是以金钱合作的关系,金钱虽然很重要,基本生活费、孩子教育费,乃至享有稍具水准的生活品质等,都少不了金钱。但是,「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正法念处经》)。金钱不是万能,尤其家庭里有比金钱更重要、更有意义、更值得追求的善法,如相亲相爱、体贴关怀、忠诚信赖、知足欢喜等等,才是取用不尽、最为珍贵的财富。
 
夫妻忙着赚钱,疏忽感情的维系与孩子的教养,已是不妥当,如果再各自赚钱,各自花用,彼此画分得一清二楚,岂不形同路人!夫妻财产是依「法定财产制」或「约定财产制」?金钱是共有或分开管理?我想没有绝对的好坏,只要夫妻协调沟通,达成共识即可。
 
一般家庭里对金钱处理方式,大体上有:设一个联合帐户,夫妻两人将个人所得全部存入此帐户,两人皆可领取。或是各自有独立帐户,唯开户者可使用。另外,也有将个人所得提拨一定比例,存入一个共同帐户,夫妻各自保有能自由运用的零用金。在支出负担分配上,有的是夫妻两人不论收入多寡,举凡生活费、孩子教育费、褓姆费……皆一起平均分摊;有的则沟通言明两人各自负责的项目。
 
不论哪种方式,重要的是在金钱的收入、支出上,最好能透明化、公开化。夫妻应以家庭的幸福美满为人生的重心,钱财只是维系家庭的基本条件,如果为了金钱的管理、运用,而猜疑、吵架,甚至反目成仇,就太不值得了!
 
--------------------------------------------------------------------------------
 
八、现在离婚率愈来愈高,前面言夫妻分居两地是一个原因,也有因第三者介入或个性不合而分开。但是,离婚不只是夫妻两个人之事,可能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尤其很多人离婚后又再婚,而产生很多不合理的家庭问题,请问大师,您对离婚与再婚有什么看法?
答:世界上各宗教,有的是准许离婚,有的则不准许离婚。在佛教里并没有特别规定关于离婚、再婚的事情,在家信徒只要不邪淫,男女之间恋爱、结婚,或离婚、再婚,依合法程序,而为法律承认的,佛教也大都认为是正当的。
 
由于文化的差异,西方国家对于婚姻比较开放,男女双方合则结婚,不合则离婚;中国人性格保守,尤其过去女人有「从一而终」的观念,纵使遇人不淑,遭受家庭暴力,也总是为了下一代而忍耐。不过这种观念已慢慢在改变,以台湾而言,现在的离婚率也愈来愈高。据统计,台湾在二○○四年,每年已有近六万三对的夫妻离婚,比二十年前高了三‧六倍,而到了二○○五年,离婚率已高居亚洲之冠!离婚率高的原因,是现代社会里,大家不认为离婚是见不得人的事,而且,个人意识高张,如果夫妻都有工作,经济上能独立自主,就不会为了孩子而勉强生活在一起。
 
清朝学者钱大昕在其《潜研堂文集》里写道:「夫父子兄弟,以天合者也。夫妇,以人合者也。以天合者,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而以人合者,义合则留,不合则去。」因为父子手足是「天合」的血缘关系,夫妻乃「人合」,无血缘关系,所以当不合而离弃割舍,便不是罪大恶极了!如在周代,视女人离婚、改嫁为寻常之事;《论语》全书皆无妇女不能再嫁的言辞,而孔子的儿子伯鱼去世,媳妇改嫁至卫国,孔子也没表示反对。
 
另外,在《左传》里记载,郑厉公命令雍纠去刺杀其岳父,雍纠的妻子得知此事,回去问母亲:「夫与父孰亲?」她母亲回答:「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于是,雍纠的妻子将此谋杀计画泄露给父亲,而导致丈夫被杀;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重血缘、轻夫妻的观念。  你们问我对离婚、再婚有什么看法,站在人间佛教的立场,当然希望每个人能组织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都能相亲相爱直到白头。基本上,佛教并不赞成离婚,但是,如果夫妻俩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还是让它水归水,火归火;勉强在一起的怨偶,不如好聚好散。在敦煌发现的〈放妻书〉中对夫妻离异之事,即明白指出:「结为夫妇,不悦数年」,如此「猫鼠同窠,安能得久」?倒不如「勒手书,千万永别」。缘聚则合,缘散则灭,这也是宇宙不变的「因缘法则」。
 
但是不管怎么说,婚姻都是神圣的,千万不要因一时情绪就轻易离婚。尤其离婚后,往往造成孩子难以抹灭的心灵创伤,影响其人格的正常发展等;这都是须谨慎三思的。结婚应该不是爱情的坟墓,家庭也不是一个人的,需要两个人共同来营造。婚姻不能有想要改变对方的念头,应该相互适应对方、尊重对方,彼此给对方空间。有些人为了挤牙膏方式不同、洗碗方法不同而离婚,就是把婚姻当儿戏了。夫妻相处,误会、僵局也是难免,我认为平时要养成沟通的习惯,即使有冷战,也不可持续太久,如果形成僵局,只要有一方肯陪个笑脸,说一声:「亲爱的,就算你对好了!」我想僵局必能化解于无形。
 
一对八十岁的夫妻,为了庆祝六十年来的美满婚姻,两个人讨论该怎么庆祝时,回忆起年轻时谈恋爱的情形,于是想重温旧梦,便相约回到六十年前约会的老地方。丈夫如约来到约会地点,等了好久,都等不到妻子,心底很生气:「三更半夜了,怎么还不来?」回家正准备发火吵架,一看太太还睡在床上,更生气:「喂!不是约好的,你怎么搞的……」只见妻子娇滴又无奈的说:「妈妈不准我出去啊!」丈夫一听,这不就是六十年前约会的场景吗?不禁哈哈大笑:「这就是婚姻的纪念啊!」
 
夫妻之间能有这样的幽默和情趣,婚姻就比较容易维持下去。世间一切都是会变化无常的,要婚姻永远不变质,是不可能的。我认为重要的是,如何在变化的人生中,保持一颗不变的心;如果那颗当初要结婚的心不变,再透过互相信任、了解和体贴,相信婚姻就能美满长久。
 
--------------------------------------------------------------------------------
 
九、家,应该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好似随着全球景气持续亮红灯的骨牌效应,失业、离婚、自杀、犯罪、暴力等戏码,不断的在社会、在家庭上演着。尤其「家庭暴力」几乎无日无之,景况之凄惨,手段之残忍,实在让人触目惊心!对这方面的问题,能否请大师提供意见与针砭?
答: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为了生存,为了权势、名位、财富,彼此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甚至打压、陷害、欺诈、抢劫、杀戮……可以说社会就是一个大冶炼场。无论外面的世界多险恶、多复杂,至少有个「家」能让身心放松,有亲爱的家人关心、抚慰和作依靠。但是,现在有不少家庭已成人间地狱,是许多人思之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的魔窟!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几乎每天都有触目惊心的家庭暴力事件。男性因体能上的优势,常是家庭暴力的施虐者,如多年前,轰动一时,美国橄榄球超级明星辛普森的杀妻案;二○○四年,一位嫁来台湾的越籍新娘段氏日玲,被长期虐待、折磨得犹如难民般骨瘦如柴,体重只剩二十多公斤。更有许多妇女及儿童,日日处在殴打、踹踢、砍杀等肢体伤害,及精神虐待、语言暴力中,而过着忧愁、恐惧,生不如死的生活。
 
但是,近年来也有不少女性因承受感情、家庭暴力、经济及家庭照顾等压力,而做出震惊社会的弒夫虐儿事件。家扶基金会公布二○○四年「十大儿童保护新闻」里,即有受暴少妇闷死一双儿女;失业母亲割伤三岁儿子,将一岁女儿由十一楼拋下;怨妇为报复丈夫,而禁锢私生子十四年等三则案件。母亲成为扼杀孩子生命的凶手,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另外,如纵火、引爆瓦斯、携子自杀,都是经常上演的悲剧。
 
曾看过一项报导,在美国社会里,团体内部每天所发生的暴力,就属家庭最多;全美国有五分之一的谋杀案件,来自亲属之间,其中有一半的杀人犯是自己的配偶;每年有七百五十万以上的夫妇,经历暴力伤害;警员的执勤伤害,以处理家庭纠纷时为最多。而根据台湾内政部的统计,二○○四年上半年的伤害事件中,有百分之三三‧六是家暴引起的,有六分之一的妇女身陷婚姻暴力中,每天接获十六名受虐儿的通报,而且平均每个月,就有十人死于家暴,社会一年要为家暴付出一百八十亿元的代价。
 
事实上,因为「家丑不外扬」的心态,许多家暴事件是隐藏在黑暗的角落,因此,估计家暴受害者,及社会所付出的实际成本,都远远超过这些数字!
 
看到这些事件与统计,令人不禁要忧心忡忡问道:这是怎样的社会?怎样的家园啊?政治、环境的不安定,造成产业外移、经济衰退、失业率节节升高。被迫退出职场、丧失经济能力的人,陷入忧郁、悲愤的困境;在职场上的人,因竞争多、压力大而焦虑不安,于是他们这些负面情绪,或以吸毒来麻醉,或以酗酒来浇灌,反射到家里的,便是争吵、暴力的恶劣行为了。夫妻反目,直接受害者自然是孩子;孩子往往是双亲情绪发泄的对象,当时目睹暴力行为,承受肢体和心灵伤害,长大后就有样学样,成为施虐他人的加害者。我们看到青少年反社会的人格表现,如逃学、欺侮弱小同学、凌虐动物,甚至结党成派、烧杀掳掠、为非作歹;在家庭里种下晦涩阴霾的种子,怎能结成好花好果呢?
 
「罪福响应,如影随形」,如此恶质世代的循环,不只浪费庞大的社会成本,更让我们生存的环境,处处弥漫着烟硝暴戾之气。
 
过去中国人视家庭暴力为「家务事」,当事人有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隐忍心态;街坊邻居、亲戚朋友也认为夫妻是「床头吵架床尾和」;警察、法官的观念则是「法不入家门」、「清官难断家务事」。所幸的是,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四日,「家庭暴力防治法」开始实施之后,已是「法入家门,家暴即犯罪」,为受暴者提供了一支有力的保护伞。在台湾各县市政府,并设有「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社会上也有与家暴相关的服务机构,如「现代妇女基金会」、「妇女救援基金会」、「励馨基金会」等,都能提供谘商、辅导,和协助受害者依循刑事及民事法律途径,来寻求救济和保护。
 
不论来自配偶、长辈或手足,受害者要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自身及孩子不受伤害。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大悲精神,主动关心,提供保护的管道,并帮助受害者走出家暴的梦魇。
 
不过,预防重于治疗,任何对策、法律终非究竟之道,正本清源,应该从心理建设及情绪管理下手。夫妻来自不同家庭,个性、习惯、观念不同是难免的,但是既然结成夫妻,「背亲向疏,永离所生」,就应该「恩爱亲昵,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憍慢情」(《佛说玉耶女经》)。彼此好好珍惜「百年修得共枕眠」的因缘,相亲相爱,相互体谅、尊重。而孩子是自己的骨肉,怎能不疼爱怜惜呢?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身心健康的长大,是每位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心情烦闷、情绪低潮的时候,许多人喜欢「一醉解千愁」,其实以酒浇愁愁更愁,而且酗酒会导致「父失礼,母失慈,子凶逆,孝道败,夫失信,妇奢淫,九族诤,财产耗」(《佛说八师经》)。佛教将「不饮酒」列为五戒之一,即是因酒能乱性,让人失去理智,做出诸多伤天害理之事。所以遇到困境时,要懂得寻找正当的疏通解压方法,如运动、听音乐、到郊外散散心,或找善知识倾诉。
 
最好能有宗教信仰,正信的宗教皆能导人向善,让心情平静。我们可以从佛教经典中,明白世间的因缘果报;可以在念佛中,得到清净与欢喜。《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言:「众生心躁动,犹如旋火轮,若欲止息时,无过修静虑。」藉由禅坐的止观双修,烦躁刚烈的心,也会逐渐宁静柔软下来。人间佛教重视家庭的美满幸福,我们鼓励夫妻建立佛化家庭;从信仰中净化心灵,才能真正拥有圆满的人生,而且,夫妻有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话题和兴趣,更能促进彼此感情的和谐。
 
--------------------------------------------------------------------------------
 
十、不久前,美国MSNDC电视台有个专题报导,在美国,大约一百个小孩中有六到七个是自闭儿童;这是一个新的大危机。除了自闭儿,不少家庭里也有身障或智障的孩子。我们知道,抚育这样的孩子,必然格外辛苦,请问大师,家有不健全孩子的父母,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和面对呢?
 答:平时我们所看到的美国儿童,大都很健康、活泼,给人明朗率真的印象,没想到全美国竟有百分之七的自闭儿童,这是很大的数目呢!根据医学研究,自闭症患者有脑生化功能异常的现象,或脑部颞叶地区有损害,或者是其他疾病,如德国痲疹、脑炎、苯酮尿症等所引发的。过去一般人以为儿童的「自闭症」,是因为生长环境封闭、父母冷漠,而造成他语言和社交上的发展障碍。事实上,自闭症是一种生理的疾病。
 
脑部的疾病,影响他们的认知和理解、表达能力,也因为不明白别人的语言、行为和表情,不懂得如何作回应,所以,自闭症的人不敢和别人接触,而选择把自己封闭、隔离,有时也会出现强烈恐惧、情绪不稳、自我伤害等现象。除了自闭症,和智能有关的疾病还有脑性痲痹、唐氏症等。不论智障或身体的残障,对照顾者而言,都是一辈子艰苦又漫长的路程。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健康聪明,能正常快乐的成长。得知孩子异于常人,且可能终生维持现状、无法改善时,大部分的父母,开始会拒绝承认、怨天尤人,或自责、沮丧、仿徨无助,甚至有的父母经过好多年,都无法接受孩子残障的事实,一直陷在负面的情绪里,无法自拔。尤其最难堪的,是必须面对社会异样的眼光。
 
日本作家乙武洋匡一出生就没手没脚,被医生判定为不明原因的「先天性四肢切断」。乙武洋匡的母亲看到他出生时没有四肢,如一团肉球般,并没吓昏,反而惊喜的说:「好可爱哦!」因为母亲正面、快乐的对待他、抚育他,形成乙武洋匡热爱生命,乐观、勇敢的正面人格。他的自传《五体不满足》出版不到七个月,就销售了三百八十万本。他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叙述自己从出生,上幼稚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生活种种,对于自己的残障,他说:「残障只是我身体的特征,没有必要为身体上的特征而苦恼。」「既然有残障者做不到的事,应该也有只有残障者才做得到的事。上天是为了叫我达成这个使命,才赐给我这样的身体。」如此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是残障者及其家人应该学习的。
 
伊甸基金会创办人杏林子,她十二岁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皆损害,但是她写作不辍,更以丰沛的爱心,为全台湾一百万个残障朋友服务,这位生命的勇者也曾说:「依复健医学的观点来看,人人迟早必然在体能上成为残障。所以,体能残障只是生命的一个阶段,重要的是,心理上或人格上是否也是残障。」
 
根据一份对三百位成功人士的调查报告显示,其中有四分之一是有残障的,如罗斯福总统、爱迪生、贝多芬、海伦凯勒等。这些人的万古流芳,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残疾,不是外在的身根不全,而是心中没有慈悲与包容;真正的缺陷,不是环境的艰难困顿,而是自己丧失信心和勇气。他们不被自己的残缺打败,所以能化腐朽为神奇,为自己、为他人,点燃美丽的生命之光。
 
在《大般涅槃经‧圣行品》里有一段记载,功德天和黑暗天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姐妹。功德天所至之处,能带来种种财宝和象、马、车乘等物质;黑暗天所行之处,一切财宝皆衰耗丧失。有位富人只愿功德天入其家,不准黑暗天进来,但是,功德天说她们姐妹俩「行住共俱,未曾相离。随所住处,我常作好,彼常作恶;我作利益,彼作衰损。若爱我者,亦应爱彼;若见恭敬,亦应敬彼」。富人做不到,两姐妹只好离开,她们来到贫人家,贫人感念她们的光顾,很欢喜的将她们一起迎入家里。
 
此段故事告诉我们,世间福祸相倚,好的一半,坏的一半;善的一半、恶的一半,要求世间完美无缺是不可能的;残缺是生命的本质,也是世间的实相。孩子今生的残缺,是他们过去世的业力使然。《地藏经》言:今生「短命」,是过去世「杀生」之故;今生「丑陋癃残」是过去世「瞋恚」之故。《梁皇宝忏》里也写道,「两目失明」,是因「前世不信罪福,障佛光明,缝暗他眼,笼闭众生」;「謇吃瘖?,口不能言」,是因「前世诽谤三尊,轻毁圣道。论他好恶,求人长短。强诬良善,憎嫉贤人」;「或颠或痴,或狂或騃」,是因「前世时饮酒醉乱,犯三十六失」……
 
因果报应不爽,明白这点,在尽心照顾孩子之余,可以带着孩子到寺院,藉由亲近三宝、学佛之因缘,让他来世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躯体和聪明的心智。再者家有残障儿,正可以培养自己的慈悲和耐心,考验自己的忍辱和毅力;家中的残障儿,正是来成就自己的菩萨道呢!心念一转,欢喜接受这个事实,人生的路也会跟着宽广起来。
 
--------------------------------------------------------------------------------
 
十一、过去社会上有名望的家庭都有「传家之宝」,例如有人以如意传家,有人以宝剑传家,有人以字画传家,有人以书香传家。请问大师,最好的传家之宝是什么? 
答:国家有传国之宝,过去的帝王以玉玺作传承,现在的总统以印鉴来交接。佛教也有传承之宝,佛陀在灵鹫山,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付给大迦叶;禅宗初祖达摩大师传法给二祖慧可大师时,说:「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因此,佛教丛林便是以袈裟?具作为传法的信物。
 
一般家庭或家族的传家之宝,有实物,也有精神象征。例如台湾连战先生,以其祖父连横之著作《台湾通史》,作为传家之宝;已故的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一生以「谦冲致和,开诚立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身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他言能立足经济界与政治界,是因继承了父亲固有的人际关系,因此,和信的「政商关系」就是辜家的传家之宝。
 
另外,有些原住民、土著,会把用金饰、银饰制成的亮丽腰带,当作传家之宝,一代一代传下去,平时收藏着,只在重要庆典时才佩带展示,向他人炫耀。台湾的排湾族,以一把柄部为青铜、刀刃为铁制,象征贵族的「青铜刀柄铁刃刀」作为他们族群的传家之宝。其他传家之宝尚有玉如意、字画、手杖,或珍奇宝物等;凡认为稀世少有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传家之宝。
 
许多父母会希望能留下房屋田产、金银财富给子女。但是,世间有形财宝,常是政府、盗贼、火、水、恶子「五家共有」,难以久存。怎样的传家之宝,才能让家庭和乐、家族兴盛绵延呢?
 
我认为「勤俭」是传家之宝,西谚云:「黄金随潮水流来,也要你早起去捞起它。」中国人相信有财神爷,但是财神爷送财来,也必须站起来礼貌的接受,如果懒惰、不理睬,也不能发财呀!世间上,懒惰与贫穷是难兄难弟。因为懒惰,所以贫穷;因为贫穷,容易懒惰,这是互为因果的。要让家庭富有,家族事业永续经营,就得勤劳精进。
 
社会上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成功,绝不是从安逸享受中得来,而是从勤俭奋斗中获得的。蒋介石、蒋经国,他们本身都很勤俭,可惜没有把这项美德传给儿孙,所以家道提早式微。六波罗蜜是菩萨成佛的重要法门,其中的精进波罗蜜就是勤劳、勤奋之意。
 
「春天不播种,何望秋来收?」不播种,如何有收成?不劳动,如何能成就?懒惰懈怠,又奢侈放逸,怎能守住家园呢?因此,勤劳、节俭,是财富,更是传家之宝。
 
「孝道」也可作为传家之宝,亲子之间有着「上代以来,从己而出」的血缘关系。借着世代相传的伦理,人类的纲常秩序才能稳固和延续。「五伦」中以「父子」为首,为人的「十义」以「父慈、子孝」为先。佛教也非常重视孝道,所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重恩」之一便是「报父母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也说:「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五分律》中,佛陀更嘱咐比丘应「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孝是道德之本,能够孝顺父母的人,其他伦理道德亦不差矣!
 
儿女如同一张白纸,父母的言行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自己对父母供养承顺,自然会有孝顺自己的儿女。如是因、如是果,一个家庭有慈爱的父母,孝顺的儿女,亲子关系亲密和谐,也就能维持上慈下孝的伦理纲常。
 
当然,「慈悲」也是一种传家之宝,培养孩子有慈悲心、有善念,他就能与人为善,不会到处树立敌人,而拥有平安顺遂的人生了。慈悲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个人宁可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慈悲。现代社会暴戾之气甚嚣,就是因为缺乏慈悲。以我多年来处世经验,深深体会:唯有慈悲,才能化干戈为玉帛,消弭人我之间的怨怼愚痴;唯有慈悲,才是家庭幸福的动力,才能广结善缘,成就事业。
 
不过,慈悲如果运用不当,也会沦为罪恶。纵容子女,会造成社会问题;姑息作恶,会导致社会失序;滥施金钱,会助长贪婪心态……所以,真正的慈悲必须以智慧为前导,否则弄巧成拙,反失善心美意。有了慈悲的心怀、慈悲的语言、慈悲的行为,不只能拥有慈悲的家庭,也能成就慈悲的社会、慈悲的净土了。
 
「信仰」可以是传家之宝,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心中就没有力量。但是要选择正信的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宋朝名相王安石曾说:「不想皈依三宝的人,不要投胎我家做子孙。」他即是以佛教信仰做为传家之宝。父母把信仰传承给下一代,好比薪火相传,生命得以绵延不断。信仰,是留给子孙最好的财富。因为人世间的金钱终有散尽之时,有了信仰,则能开发善美的本性,获得无量的圣财。
 
正信的宗教,会教导我们布施、守戒、忍辱、慈悲……也会让我们明白因缘果报,知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过着有正知正见、有道德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选择一个有益身心,能开发正确观念的宗教信仰,作为传家之宝。
 
除了勤俭、孝道、慈悲、信仰,可作为传家之宝,其他如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佛教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八种正道等,以及书香、教育、知识、明理、忠信、诚实、欢喜……都是值得代代相传的珍宝。
 
--------------------------------------------------------------------------------
 
十二、人生在世,为官有为官之道,经商有经商之道,居家也有居家之道。最后,请问大师,居家之道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答:家,不是一个人的;家,是全家人共有的,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经营和维护家庭的幸福。居家之道有哪些应该注意的?
 
在人际关系上,家庭里有父母子女,也有公婆媳妇、妯娌、兄弟姐妹等关系。平时我们对父母要恭敬孝养,让他们衣食无缺,并随时禀白自己的工作、去处,不令父母担心。除了甘旨奉养、光宗耀祖之外,能再引导父母向于正道,有宗教信仰,远离烦恼,才是最究竟的孝道。兄弟姐妹于事业、生活上,应该互相帮助,以尽手足之情。对于子女,要明白孩子不是讨债鬼,而是菩提幼苗、有缘眷属,所以,教育要宽严合度,平时多以赞美代替责备,以鼓励代替打击。婆媳、妯娌之间,须有「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的认知,能在同一屋檐下,同吃一锅饭,都是过去世结下的因缘;好好珍惜这个善缘,纵有磨擦,只要自他立场互易,便能减少不必要的隔阂与揣测。
 
夫妻是最亲密的关系,当初因为爱而结合,生活在一起,更要相敬相爱、互信互谅。做丈夫的,身边要少带钱,要回家吃饭;出门应酬,夫妻应该成双成对;平日多一些幽默感,对于忙碌辛苦的太太、儿女,常常给几句安慰、感谢的话。做太太的,平时须把家庭整理干净,准备美味可口的饭菜;勤俭持家,不私藏金钱,隐瞒秘密,并对先生多说赞美、肯定的话。能够如此,夫妻感情就能长久维系下去。
 
还有,生活起居里,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替别人着想的美德。例如:早睡早起,生活起居正常;进门要弹指、关门要小声、走路要轻步、转弯要轻咳作声等。每日要勤于打扫庭院,把家里整理得窗明几净,布置得美化舒适,院子里、阳台上亦可莳花植草,以增进生活情趣。平日饮食要正常适量,营养均衡,不故意节食,也不暴饮暴食,便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平日也应有正当的休闲,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藉由阅读,增加知识,扩大学习空间。如果家中环境许可,可以设个佛堂,每日晨起,于佛菩萨圣像前献花供水、上香礼拜,或诵经一卷,或静坐五分钟;夜晚临睡前,可于佛前礼佛静心,或读诵〈佛光祈愿文〉,反省自己的功过。
 
最后,家庭的经济管理也要健全,常言:「有钱不一定万能,但是没钱则是万万不能。」金钱是维持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一般人都希望财富越多越好,不过自古以来,许多有钱人不一定快乐。我觉得真正的财富,是欢喜不是金钱,没有欢喜,纵使再多的金钱,也没有意义;真正的财富是知足,不知足的人,即使把全世界的财富给他,他还是贫穷的,因为内心永远觉得不够,此即所谓:「财多越求,官高越谋,人心不足,何日够休。」(〈安乐铭〉)
 
所以我们应该把财富的范围扩大,财富不限于金钱、汽车或别墅;这种财富是无常的。钱财非万能,家里的经济虽然不宽裕,但是在精神修养上能够提升,如懂得欢喜、知足,就是无价之宝!
 
平时我们要懂得开源节流,常常想:「我有多少的『源』可以开?」生财之道无他,智慧、勤劳、结缘是也!所谓「开源」,除了有形的财富,更要开发心灵的财源,如慈悲、智慧与明理、通达。「节流」方面,节省日常生活的金钱支出之外,还要节省时间与节省生命。
 
人的一生,与家庭生活关系密切,家庭是悲惨的地狱,或是欢乐的天堂;眷属是善人聚会,或是怨憎相会,端在我们一念之间。《无量寿经》言:「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要让家庭幸福和乐,柔软、慈悲心是不二法门。眷属之间,多一些赞美的声音,多一些关怀的温情,多一些互助的行动,多一些忍耐的智慧。彼此相互学习,常怀惭愧、感恩之心,就能将家庭建设成清净安乐的国土了。

{返回 当代问题座谈纪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对「政治人权」的看法
下一篇:佛教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佛教对「环保问题」的看法
 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
 佛教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佛教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佛教对「民间信仰」的看法
 佛教对「身心疾病」的看法
 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性与现象[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刀下请留“总统猪”![栏目:昭慧法师]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五十八 智者不愿一切生[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宝鬘论讲义[栏目:五部大论专集·入中论·参考]
 修行直指(悟道大和尚开示)[栏目:其它法师]
 何谓“报通三世,转变由心”?[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Soul in Zen - Lecture[栏目:Zen Buddhism]
 心匙讲解[栏目:专门修法[下士道]]
 准提法门的修持介绍(紫虚)[栏目:准提法门概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