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沟通,创造双赢
为什么很多宗教间常会争执不休,甚至不惜一战护教?这是因为每个宗教的立场不同,当只考虑到自己一方,忽略尊重对方的需求,就会产生冲突。当基本立场不同时,见解要达成一致是很困难的。
像是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之间的意见就经常不同,即使同样是佛教徒,想法也不一定相同,但是彼此在沟通协调后,就会找到交集。因为在对谈当中,一定可以发现共同利益的存在,共同利益总是重于个别利益,由共同利益着眼,共同的方向与原则也会随之出现,如此一来,就变成六和敬的「见和同解」了。
要注意的是,沟通时的态度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要保持一个非常开放、愿意接受别人观点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坚持己见。想要求「和」,就要采取主动,并不是要求别人来与自己相合,如果本身没有「我愿意跟你和」的诚意,对方如何与你沟通?「和」的效果也就无从产生了。有了诚意以后,还必须清楚表达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立场,如此就可以找到共同点;有了共同点,才能够携手合作;既然可以携手合作,就一定可以互蒙其利。
就好象在职场里,常因部门不同,所以见解、利益也都不同。例如财务部门抱怨新闻部门花钱太多,应该节省开销,少用卫星转播;新闻部门就会反驳说:「没有经费,我们怎么把新闻做好?」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达成见和同解就必须双方配合,彼此做到不让对方为难才可以,否则工作便无法进行。新闻部要考虑到财务部有一定的预算,财务部也要为新闻部着想。考虑愈多,潜力愈会被激发出来,在精打细算的情形下,运用头脑及人际关系,才能做出最好的新闻效果,这就是用智能创造了双赢。
和平与战争一样都是求和的手段,但是求和的真正目的是希望达到彼此的合作、和谈,而不是用武力压制对方,再命令对方对自己言听计从。武力压制的结果,短时间内也许是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只要一等到机会,就会马上起而反抗、倒戈相向。所以,一定要为他人的利益设想,在「为你好」的情况下才能够达成求和的目的,如果只为自己着想,那是永远都不和的。
工作自在语
有了诚意以后,还必须清楚表达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立场,如此就可以找到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