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篇 贪 - 转贪心为愿心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78
放下的幸福:圣严法师的47则情绪管理智慧 
圣严法师
第二篇 贪 - 转贪心为愿心
 
   转贪心为愿心
  
  佛法说贪为苦本,想解决苦的问题,就要先从「知贪」开始。人的需求有两种,一个是需要,一个是想要,凡是想要的超过自己的需要时,就叫做「贪」。但是,人常常不但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少,而且也很难将需要和想要两者的差别,分得很清楚,总是感觉还不够、还没有满足。
  
  其实,要分辨需要与想要有何不同,并没有那么困难,譬如口渴了要喝水,这就是「需要」;可是解渴只要喝一杯就够了,如果为了以备不时之需,而想要储存两、三杯,那就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心理一样,这就是「想要」的贪了。当前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这就是需要,至于以后需要什么?是不是还需要这么多?因为都无法事先预知,所以根本不用顾虑。
  
  人缺乏饮食,生命就不能够维持下去;没有男女关系,种族就不能够维系传承,生命也没有办法延续。告子说:「食色,性也。」可见饮食男女本是人之常情,会被认为是坏事的原因,在于人很容易过分地追求,沉湎其中而无法自拔,譬如耽溺复杂的感情世界,或是玩物丧志,这些都会因贪为自己带来烦恼,也就是所谓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然,如果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自己的能力也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那还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是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负荷的,麻烦就会接踵而来。
  
  除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外,人通常看到美丽的风景、听到好的音乐,总会想多看几眼、多听一下,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享受美色与音乐,是本能的反应,并不需要特别厌离。对于公园让人赏心悦目的花朵,就让它自然而然地呈现在面前,只需单纯欣赏它的美丽;对于音乐,如果正巧听见动听的音乐,那就自然地去聆听,听得欢喜,也是一种享受。
  
  但是如果觉得花朵很美,而兴起想把它摘回家的念头,这就是贪了。音乐也是一样,如果听得浑然忘我,忘了手边该做的事,而沉迷其中;或是为了听好的音乐,而耽溺于玩音响,并且愈玩愈高级,要求也愈来愈多,像这样不断地追求或是占有的欲望,就变成贪了。因此,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质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变成执着,那就会带来各种烦恼。
  
  欲和爱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它们常常容易引起人们贪的欲望,而欲和爱一旦和贪连在一起,就变成烦恼的名词。但是贪也有好坏程度的分别,譬如爱可以是一种付出奉献,而欲也可以是一种希望,希望自己和世界能够一天比一天更美好、更进步,这就是把贪爱和贪欲转成愿心,转成一种期待。因此,贪爱和贪欲也可以转往良善的方向发展,对社会做出积极的奉献。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篇 贪 - 以布施对治贪念
下一篇:第二篇 贪 - 为什么贪心?
 第一篇 管理情绪有妙法 - 业力与潜意识
 第六篇 疑 - 自信度过每一天
 第六篇 疑 - 不要担心未来
 第五篇 慢 - 是自信,还是自负?
 第一篇 管理情绪有妙法 - 烦恼与习气
 第五篇 慢 - 心存谦恭,乐当配角
 第四篇 痴 - 烦恼与愚痴
 第五篇 慢 - 惭愧不是自卑
 第一篇 管理情绪有妙法 - 情绪从哪里来?
 第六篇 疑 - 如何去除恐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42-47经 舍断结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教育的爱与严[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二十一世纪的人间佛教和佛教研究[栏目:杨曾文教授]
 学习关心[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会飞的国王[栏目:超然法师]
 道德与命运[栏目:仁焕法师]
 一五五 伽伽婆罗门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科技可以承载佛法[栏目:传喜法师]
 宗镜录卷第八十一[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菩提宗道 菩萨戒集颂讲记[栏目:智敏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