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篇 瞋 - 瞋心与慈心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8
放下的幸福:圣严法师的47则情绪管理智慧 
圣严法师
第三篇 瞋 - 瞋心与慈心
 
   瞋心与慈心
  
  有人说现代人的瞋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戾之气。所谓瞋,是个总名称,它的内容包括不满意、愤怒、怨恨、看不惯和不自在等内心的感受。呈现在外表上,则是一种愤怒的表情或动作,让人觉得阴险、奸诈或是恐怖,彷佛生命将受到威胁。可以说,凡是不能以慈悲心待人,和慈悲心相反的,就是瞋心。
  
  慈悲心是爱护人、为人设想,但它也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有时也有金刚怒目的慈悲心。金刚怒目和瞋恨不同,它是一种慈爱。以威严方式所展现的慈爱,就像是因为担心你会掉到井里,所以就吼你一下:「不可以到井边玩!」这是警告,是出于慈爱的警示,和瞋恨不同。
  
  所以,仅仅从表情、语气上观察,就认为和颜悦色的是爱,而现愤怒相的是瞋,那恐怕是不正确的。还是必须从对方所得到的真正感受、反应,以及行为的动机来判断。
  
  譬如口蜜腹剑的人,虽然口里讲的都是甜言蜜语,但是内心尽是一些坏计谋;而人之所以会以害人为目的,不外乎是贪图别人的东西,因为得不到,才起了瞋心。
  
  像社会上有一些情杀的事件,把别人毁容了,或是用暴力手段来对付变心的那一方,都是因为从爱恋转成了瞋恨,彷佛一定要看到对方受伤害了,才能消去自己的心头之恨。然而,并不是一定要发生让对方受到伤害的行为才是瞋,只要是存有希望让对方受伤害的心,就已经是瞋了。
  
  我们常听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瞋心会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烦恼。首先,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因为一个常常生气的人,往往会让人感觉到害怕,而被当成鬼、当成魔来看,即使他并没有要害人的意思,也都会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另外,我想每一个人都有过这种经验,就是生过气后,常常会觉得很疲倦、很无奈,懊恼自己为什么要生这个气?
  
  有禅修经验的人会发现到,只要一个瞋念起,心就已经浮动而没办法安定了。因为心一浮动,浑身的血液就会跟着它紧张起来而发热,身体当然会因此很不舒服,就像火在体内燃烧一样。
  
  瞋恨心也会让人失去理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都因此失调,这都是造成寿命减短的原因。可见,生气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妨碍有多么大。
  
  与其让瞋心伤人伤己,何不以慈心利人利己?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篇 瞋 - 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
下一篇:第三篇 瞋 - 瞋是心中火
 第六篇 疑 - 如何去除恐惧?
 第六篇 疑 - 不要担心未来
 第二篇 贪 - 清贫与悭吝大不同
 第四篇 痴 - 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第五篇 慢 - 是自信,还是自负?
 第六篇 疑 - 怕也没有用
 第三篇 瞋 - 生气是慢性自杀
 第三篇 瞋 - 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
 第四篇 痴 - 烦恼与愚痴
 第六篇 疑 - 无有恐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光大师说故事 51、四僧转世 竟不信佛[栏目:灵岩故事]
 禅宗诗歌境界 第三章 临济宗禅诗[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防“忽悠”妙招[栏目:仁清法师]
 内观禅修法 静坐可以没烦恼[栏目:护法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栏目:文珠法师]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4梦幻中有02[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大导师与导师[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Bibliography[栏目:The Buddhist Catechism]
 踏上心灵幽静 第12章 灵性生活的周期 修行方式也有周期[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语言的方便妙用[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