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发菩提心 成无上道
 
{返回 惟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14
发菩提心 成无上道
 
 
(一)961209
 
 
  佛法中经藏、律藏、论藏所讲的道理,都离不开我们当下这一念心,什么心?菩提心、涅槃心。修行学佛、护持佛法,平时出钱出力,护法护教,这些都是修福德、修慈悲,我们现在打坐,就是要修当下这一念心,这才是最究竟的。
 
   佛经里讲:「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乐。」十方诸佛所修所证都不离菩提心、涅槃心,在禅宗而言,即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净土宗所说的「常寂光净土」,还是我们当下的菩提心、涅槃心;密宗讲「即身成佛」,即身,也是指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认识了这一念心,在这一念心来用功,菩提、涅槃就会现前,除此之外,其他的法门都是方便。修行不但要知道方便法,更要知道究竟的法门;否则,执着于方便法门,离无上菩提道就非常遥远。
 
   有些人听到「心即是佛」,就以为可以不用修了,这是不了解「心即是佛」是从最高的境界来讲。万丈高楼从地起,尚未达到这个境界,心中还有烦恼、妄想,就要修方便法,修了方便还要不执着所修之法,最后才能契悟究竟。因此世尊教导弟子:「修而无修,言而无言,行而无行」,就是要大众修了以后不执着福报、功德,将一切功德回向净土,回因向果,回事向理,所以最后还是归于菩提、涅槃。
 
   古德说:「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这一念清净的菩提心是很重要的。有了清净心,还要修寂静涅槃,达到这个境界,就能超越时间、空间,心中没有妄想、颠倒、愚痴,这一念心就由相对的心变成绝对的心,由染污的心变成清净的心。
 
   一般人看到外面的六尘境界,心容易攀缘,要想达到无住心,必须要触物起照。看到外面的境界时,知道是好、是坏,心不随境转,如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报纸报导社会上的人为了买个环保袋,或为了一个歌星,挤得头破血流,为了追求外境,迷失了自我,就是颠倒。因此,不因外面有好的境界,就随波逐流,拚命地去追求;也不要认为自己很渺小,因为人人都有佛性,具足无量的智慧和功德,所以我们自己就有一座宝山!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定心静坐,回光返照,灵山就会现前。
 
 
 
--------------------------------------------------------------------------------
(二)961216
 
  灵山,就是指我们的觉性、佛性。《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契悟本具的佛性。不但自己要明明德,而且「在亲民」,把这些道理传播给大众,使所有的人都认识自己,不迷失本心。除此之外,还要「止于至善」,自己烦恼漏尽,菩提、涅槃现前,也要引导一切众生认识自己,契入菩提、涅槃。所以,儒家的思想和我们所说的菩提、涅槃是殊途同归,只不过有深浅之别,这条道路就是菩提心。
 
  《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几句话大众都知道,可是要做到却不简单。「天命之谓性」,性,就是我们的本性,人人本自具足。虽然每个人都有佛性,如果不去照顾、关心,本具的佛性就会被无明、烦恼所覆盖,因此要修道。「率性之谓道」,率性,就是经上所说的「随顺觉性」,行住坐卧念念分明,使自己本具的佛性、本具的心性时时存在,这就是率性。「修道之谓教」,要达到完全没有疑惑,必须学习教理,进一步了解道理。儒家的这些典籍很有意义,除了讲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的道理,还包含心性之理,亦即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指这一念心要清净、明白,不能有渣滓,不能有烦恼存在,心就像一潭止水、就如一面明镜,时时刻刻都要安住在觉性上面,这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要保任这个觉性,就要去研究这当中的道理,增长信根。信心十足,道业才会成就;如果没有信心,则谈不上修行,出了禅堂就把这些道理忘得干干净净。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十分重要。佛法所讲的信是正信、是智慧的信,落实这些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会很欢喜、很有力量。信什么?信佛法经、律、论三藏的言教,信菩提、信涅槃,信人人本具的佛性,相信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依据这个道理来修行,乃至证到贤位、成道证果、达到不退转,我们现在依照这个方法来修道,一样可以达到不退转。
 
  其次,要信菩提、涅槃。大家要了解,不是死了以后才入涅槃,如果这个清净心现在没办法现前,死了以后也不可能现前。无论是往生西方、东方或生兜率天,都是如此。要想往生真正的净土,首先要净化这念心、沉淀这念心,否则,修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都只是在皮毛上熏修,无法登堂入室。
 
  菩提,就是我们的觉性,是智慧佛,每个人都有能思能想的这个觉性。一般人所想的多是名利财色、功名富贵,求不到就起烦恼;想久了,头脑就变得昏昏沉沉、迷迷糊糊。我们静坐思惟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是回光返照,觉察、觉照,检讨六根是否清净。想要让菩提心、清净心现前,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想达到涅槃、寂然不动,就要修习禅坐。
 
  佛法最究竟的就是菩提、涅槃。如果做不到,最低限度要建立信心,至少明白有这一条路的存在,有一点点相应,就种下了清净种子、般若种子,即使今生未能成无上道,有了这个清净的因,将来一定可以成就。
 
 
 
--------------------------------------------------------------------------------
(三)961230
 
  佛法中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最究竟的就是菩提和涅槃。诸佛菩萨以禅悦为食,我们打坐时心清净了,由相对的境界达到绝对,自然禅堂不存在了,身体也不存在,只有这一念心了了分明、寂然不动,这就是佛法的究竟处。
 
  朝着这个方向去做,一定可以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契入菩提、涅槃。涅槃就是寂静无为,菩提就是觉性时时存在。修行要定慧等持,假使有定无慧,定散掉之后烦恼、业障仍会现前。有定无慧就如石头压草,定修成功了,只是暂时将烦恼降伏,等到石头碎了,杂草又会长出来。所以除了修定,还要修智慧,以智慧照破烦恼,杂草才能连根拔除。智慧从何而来?就是要时时观照自心,直下承担,反省检讨自己的烦恼,有了贪心、瞋心、痴心……就要对治,把心中的烦恼根拔掉,使这念心达到绝对的寂静无为、绝对的清净。同样都是这只手,翻过来是手掌,翻过去是手背,所以,一切都在这念心。
 
  古人说:「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听法的这念心每个人都有,如果不能反省检讨、直下承担,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始终认为:「我现在穷困潦倒,是父母没有留钱给我,是整个社会制度不好。」把一切归咎于他人或外在环境,如此一来,所走的就是众生的红尘道;若要将红尘道转过来,就必须反省检讨,将功德归三宝、好事给大众,坏事自己来承担,这就是菩萨行。
 
  对于菩提和涅槃有正确的认识,信心达到百分之百,这念心马上就清净了。菩提、涅槃不在未来,菩提是我们检讨反省的这个觉性,如果现在这念心无法寂静,不能沉淀下来,死了以后就随业流转,哪里还有菩提、涅槃?不管未来往生到哪里去,有生就必定有灭,真正证到菩提心和涅槃心,才能超越生死。如果往生到净土,还是得继续用功,将来还是要证涅槃,所以要把握现在,不要走远路。
 
  心净佛土净,当下这念心清净,心就是净土,不需要另外去求净土。现在心清净了,晚上会作好梦;心当中起烦恼、生愚痴,就会作恶梦。从这个观念来看,真正是「心净佛土净」、「心平世界平」,佛所说的一切法都归于心地,称之为心地法门。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现在要朝菩提和涅槃的方向来努力,就是修福德、修智慧。
 
 
 
--------------------------------------------------------------------------------
 
(四)970106
 
  《六祖坛经》讲:「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虽然「菩提自性,本来清净」,可是为什么众生的心不清净?这是由于过去身口意三业不净,颠倒、妄想、造诸恶业,所以心如同一潭浑水;打坐就是要沉淀这念心,把心中的渣滓通通去掉。「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观照、保养这念心。菩提本具,不是修出来的,因为有成必有坏、有生必有死,例如我们修建的道场,经过几百年、几千年以后就会坏掉,人也是难免生老病死,有生就一定有死。然而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是本具的,不是母亲怀胎所生,也不是佛、上帝给我们的,诸位听法的这个觉性是本具的,如佛经所说「法尔如是」。
  
  无生,即是生。心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就属于无为法,与菩提、涅槃相应。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益」就是增加,「损」就是去掉。世间人作学问,从小学到博士都是一个加号,天天都要学习,多读、多看、多写、多记,增长自己的知识;我们修道则是要天天检讨反省,使心当中没有过失,把心当中的垃圾化得干干净净。用什么方法化除这些烦恼?检讨反省、禅修,坚住正念,随顺觉性,使这念清净心时时存在,所谓「金刚道后异熟空」,菩萨修行,一直到金刚喻定现前,永断世间烦恼、所知二障,异熟识种已弃舍,无复生起,亦名无间道,此时向前跨一步,便入解脱道,成无上正等正觉。
 
  一般人的心都是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念念都在生灭当中,这是有间断的,念头一再地生、灭、生、灭……始终无法连贯;打坐到达最高的禅定,这念心就像供佛的香一样,烟袅袅上升,没有空隙、没有间断,无始以来的烦恼才会化得干干净净。每一个人都有烦恼,我们不要怕烦恼,因为转烦恼才能成菩提;不把烦恼转过来,就找不到清净的菩提心。有烦恼的心就好比一桶浑水,如何将它变成清水?第一个不要动它,就像我们打坐时也是不动;第二个要沉淀,放一些明矾,慢慢地沙石就会沉下去,清净的水就现前了。打坐也是在沉淀这念心,渣滓沉淀了,浑水净化了,烦恼全部沉底了,这时候,身心就感觉很清楚、很明白,智慧愈来愈灵光,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继续禅修、返照,最后把桶里的渣滓全部化掉,成就无上菩提,究竟成佛,这就成功了。
 
 
 
--------------------------------------------------------------------------------
(五)970113
 
  如何发菩提心?首先要发愿,希望自己悟到菩提心、证到菩提心,这是「发心菩提」。由这个愿心,在行住坐卧当中时时刻刻反省检讨、觉察、觉照,渐渐地就能使心中的无明、烦恼减少。念佛、诵经、持咒……这些都是伏心的方法。贪心、瞋心、痴心减少了,恶念降伏了,心变得更宁静,身心康泰,人就感到很轻松、很落实、很自在,这个阶段称为「伏心菩提」。现今社会很多人谈论情绪管理,《中庸》也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能掌控自己的心念,不被喜怒哀乐的情绪牵制,这就是伏心菩提。
 
  继续发心,不断地努力,悟到了「烦恼即菩提」,明白诸法实相,每个人都有这一念心,即是「明心菩提」。悟到这个道理,就感觉一身轻松。明心,是见到自己的本心,属于见道位。道是本具的,悟道并不是得到什么、看到什么,而是悟无所得;悟了道,就明白一切都是现成的,人人本自具足。如果执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是一种妄见。明心菩提就是明白每个人都有觉性,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所以不但能尊重每一个人,也懂得尊重自己。悟到了本具的佛性,就等于是发现了自己最珍贵的宝藏。
 
  在动静闲忙当中持续用功,修一切善而不执着,将万法销归自性,就能「烦恼分分断,菩提分分现」,乃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可以在三界当中来来往往,普度众生,真正得大自在,即是「出到菩提」的阶段。过去傅大士悟道之后说:「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这是指我们的觉性、清净心,觉性时时都与自己同在,不论睡觉、走路、说话都是如此,所以是「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到了这个程度,就没有妄想、颠倒,任何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能知因识果,以清净的智慧圆融一切事理。
 
  菩提是我们本具的清净心。觉悟了以后,再继续修,这一念清净心就会慢慢现前。禅宗祖师说「保养圣胎」,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悟了以后还要保任,心时时刻刻安住于正念,就像古人所说「如龙养珠」、「如鸡孵卵」。养,就是保持清净心,龙如果把自己的珠子养成了,就能呼风唤雨,可以现大神通。我们这念心就像龙珠一样珍贵,养成功了,就能得自在、得解脱。「如鸡孵卵」,好象母鸡孵蛋一样,经过数天,在各种因缘和合下,小鸡就孵出来了。如果母鸡不专心孵蛋,而是乱蹦乱跳,无法安住,这些蛋便容易受凉,孵不出小鸡。打坐也是如此,心跑掉了要赶快拉回来,心能专注、不打妄想,持续七天下来一定可以坐到好香。所以这念心要能时时刻刻不动,就如《中庸》所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要念念分明、处处作主,一剎那都不可以离开;一离开,这念真心就跑掉了。
 
  《金刚经》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即是菩提心、涅槃心。修行到最后,心中所有的贪、瞋、痴、慢、疑、邪见烦恼都漏尽,功德圆满了、成佛了,就永远不受轮回,生命就是无量无边、无始无终,达到究竟涅槃,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即是「无上菩提」。这是修行学佛的正知正见,修行就是在这一念觉性来用功,对于这个观念一定要有信心。
 
  佛的福德与智慧都修圆满了,所以是「福慧两足尊」。智慧就如同我们的双眼,能辨识前方的路况,知道所走的路是否正确;除了要有智慧认清道路,还要靠双脚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一步一脚印,最后才能达到目的。
 
 
--------------------------------------------------------------------------------
(六)970120
 
  修行的法门分为渐修和顿悟。渐修就是渐次修证,平时在精舍听经闻法,修戒、修定、修慧、修六波罗蜜、受持八关斋戒,这都属于渐修。修行不但要修善断恶,修了善法以后还要「能所俱空」,不执着能修的这念心和所修的一切法门,否则会障蔽自性的光明。一般人容易有法执,所以就教他修习「回向」的法门,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心当中保持一片空灵。经中说「先以善摄恶,后以舍摄善」,要多做善事,多修福报,用种种善法除去心中的恶法,这是第一步;经过一段时间的熏修,身口意三业清净,第一步就成功了,就达到贤位。进一步,不执着善法,三轮体空,就入了圣位。
 
  顿悟是指悟到当下这念心,不需要走这么多的远路。时时刻刻随顺觉性,坚住正念,使我们这一念心不颠倒、不起邪见,行住坐卧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在哪里,心在哪里,没有丝毫迷惑颠倒,就入菩萨位了。所以不但是恶念不起,连善念都不起,要达到无念、无住、无为、无相,才能契入佛的境界。虽然现在做不到,但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会走错路、走远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是悟到我们本具的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成了佛,这念心不增加一丝一毫;未达到如来的境界,这念心也不减少一丝一毫,和佛的心是一样的。做与不做,在于自己,开悟了,知道一切都是现成的,凡夫心就是佛心,凡夫心不起染污,就是真修行。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生命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
 
  《楞严经》讲:「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凡夫与佛一样都有这一念心,只是凡夫有烦恼、有执着,得不到清净心、真实心的受用而已。悟了这个道理以后,要将凡夫心中所有的垃圾、渣滓化掉,沉淀浑水,这个功夫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并不是悟了马上就得解脱,所以要乘悟并销,不要自以为是,执着不前。因此,明白了理,还要在事上来用功,「事」需次第渐除,不断地检讨反省,才能慢慢将心中的烦恼、尘、垢、结全部尽除。我们心中的尘垢、烦恼结必须靠自己去除,解铃还须系铃人,业是自己所造,所以要自己面对现实,看破、放下,最终才能消除一切烦恼和业障,断除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所以,悟了之后,要在日常生活上保持这一念心,做到「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见到外面再好的人事物都不要贪爱。「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当下一念不生,即是不分别,这个就是菩提之理、涅槃之理。达到一念不生,心清净、寂灭,这才是最吉祥的净土,所以要安住此理,不用向外寻求、妄生分别。
 
 
--------------------------------------------------------------------------------
(六)970127
  六祖惠能大师与神秀大师同是五祖门下的高徒,六祖大师传授的是顿悟法门,神秀大师则是以渐修法门教导学人。虽然教法不同,最终还是殊途同归。有一天,神秀大师密遣弟子志诚到六祖大师的道场听取顿教大法。志诚奉命到曹溪去,跟随大众一起向六祖参礼请益,但并未说明自己的来历。那时,六祖就告诉大众:「今天有暗中盗法的人潜伏在这个法会之中。」志诚一听,连忙出来向六祖顶礼,说明自己来求法的因由。六祖问:「你的师父怎样开示大众呢?」志诚说:「家师经常教导大众要住心一处,要常习静坐而不倒卧。」六祖说:「住心观静,是一种病,而不是禅。长久静坐,徒然拘缚自身,对领悟佛法有何益处?」志诚听后,再向六祖顶礼,说:「弟子在神秀大师那里学道九年,未能契悟佛法,今天听和尚这一席话,已经有所了悟。望和尚慈悲,再为我教诲指示。」
 
  六祖问:「我听说你的师父是用戒定慧来教导学人,你能说说看其中的说法吗?」志诚回答:「诸恶莫作是戒,众善奉行是慧,自净其意是定。」六祖说:「你的师父所说的戒定慧是接引大乘人,我讲的戒定慧是接引最上乘人。我所说的法,不离自性,如果离开自性而说法,就是着相说法。要知道,一切万法都是从自性而起作用,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法。如果念念都能以智慧来观照自心,离一切形相及执着,就能自由自在,无所滞碍。」六祖接着对志诚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志诚听了就开悟了,悟到心地法门。
 
  「心地无非自性戒」,就是指我们这念心没有恶念,心当中不生是非,这个就是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不迷失颠倒,不打妄想,保持这一念觉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自性定。保持这念觉性存在,不愚痴、不颠倒,人在哪里,心在哪里,「心地无痴」,就是「自性慧」。
 
  因此,无论渐修或顿悟,都要回归这一念心。今天大众在禅堂用功,要相信自己可以「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不要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的根机不好。能够听到这个法门,就是最大的福报,了解这个道理,就是顿根人,就是上上根机的人。即使至今未坐到一支好香,也不要灰心,还是要有信心,禅宗祖师说:「有前前才有后后」,经过几天的打坐,慢慢调伏我们的身心,身心调伏了,最后必能「一念相应成正觉」!从现在起,不要打妄想,也不要等待,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返回 惟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觉法乐 涅槃寂静乐
下一篇:博学与勤学──导师于中台佛教学院结业暨开学典礼开示
 悟客尘显真心
 踏破须弥现全身
 惟下觉大和尚 九十三年度新春团拜开示
 随顺觉性
 万法归宗
 三期传佛眼 真佛住中台
 如何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道──九十五年度结夏开示
 如何走上人生的正道
 无常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88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十二 附二、密乘十四根本戒[栏目:东宝·仲巴仁波切]
 楞严咒下午和晚上,可不可以诵?[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三十七道品讲义:五力篇[栏目:证严法师]
 佛教的道德价值奠基于意图与意志力[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五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两岸禅学会议的风格[栏目:宏印法师]
 天台宗智顗的佛性论思想(王仲尧)[栏目:天台宗文集]
 当代大型佛教组织的管理挑战[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无尽的审思[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