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四篇 痴 - 善用生命不懈怠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2
放下的幸福:圣严法师的47则情绪管理智慧 
圣严法师
第四篇 痴 - 善用生命不懈怠
 
   善用生命不懈怠
  
  懒惰又叫做懈怠,和精进是相反的。它是一种得过且过的生命态度,往往没有想过自己要完成什么;即使有,也一直迟迟不采取行动,老是停留在空想的阶段,而不愿勤奋地去实践、去努力。因此,懒惰的人往往会觉得生命活得很茫然,但奇妙的是,他们往往又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忙碌。
  
  之所以会有这样矛盾的感觉,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动作慢吞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想完成的目标,结果就觉得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有关,老是觉得事情很多、很烦。有时甚至于吃饭拿筷子,或是要去倒杯水都懒洋洋地不想动;愈不想动,就愈觉得生活里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因为每件事情都拖着没做完,因此每件事情都觉得要赶,但是又都没有真的去执行。
  
  这种人并不一定没有希望,只是一直没有行动。也有一些人是真的懒,什么都不想做,没有什么希望和目标,不知道活下去要做什么,彷佛活着只是因为要活着。有些人是真的因为能力有限,找不到工作机会,即使得到工作也没办法完成,所以就变成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了。
  
  其实,这种人活得满痛苦的,因为自己的无能,让别人看不起,但又无事可做,类似这样的人在世界上还真不少。譬如我在美国就看过许多非裔人,他们的家庭背景无法让他们受教育,或是本身也没有意愿受教育,基础教育很差,因此也没有什么能力,只好整天窝在家玩,或是坐在门口聊天,年纪轻轻没事可做,很容易出现犯罪行为。所以,人如果面对不能够往上提升的窘况时,就很容易下堕,而这种现象就是懒惰的成因。
  
  有的人会疑惑,懒惰的人无所追求,那么生活平淡的人不也是一样吗?其实这之间的差别很大。生活平淡的人,他有条件让生活过得更富裕,只是他并不想追求富裕。所以,他虽然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而不去拚命工作,只是比较想过着悠闲的生活。
  
  而且这种过平淡生活的人,多半比较重视精神层面的生活。有人选择生活在山里、海边,有人则选择到乡下去,平时喜欢看看书、写写字、听听音乐,还是有情趣在里面。因此,他们是有条件地选择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并不是无能或清高,只是希望享受一种悠闲、平淡、安定,而不想受到都市生活或是复杂的人际关系的问题所干扰。
  
  另外,有的人在懒惰过一段时间以后,又会开始去找工作,而且是很积极地行动,这就有可能成为生命中的转机。所以,懒惰也并不一定是一辈子的状况,有可能是阶段性的。如果是阶段性的懒惰,仍应积极地努力,这才是发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四篇 痴 - 不为自己找借口
下一篇:第四篇 痴 - 危机就是转机
 第四篇 痴 - 别颠倒看世界
 第二篇 贪 - 转贪心为愿心
 第六篇 疑 - 不要担心未来
 第二篇 贪 - 名利只是暂时拥有
 第五篇 慢 - 不懂就说不懂
 第三篇 瞋 - 忍耐不是忍气吞声
 第三篇 瞋 - 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
 第五篇 慢 - 脱掉虚有其表的外衣
 第五篇 慢 - 谦虚才有成长空间
 第六篇 疑 - 自信度过每一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台智者的“一念三千”说之研究(张瑞良)[栏目:天台宗文集]
 佛教的生命学[栏目:星云法师]
 第三篇 勇敢面对挫折 - 联考的「得」与「失」[栏目:人间世]
 学佛问答 第六八卷[栏目: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居士修行到什么境界或者获得什么样的感应,算是达到佛法的一阶成就?[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耳根圆通章~2)[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痛苦[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净土宗念佛会共修须知[栏目:慧净法师]
 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十五篇:波罗蜜可以带来什么利益?[栏目:明昆长老]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与暖位[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