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五篇 慢 - 知惭愧才能更上进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66
放下的幸福:圣严法师的47则情绪管理智慧 
圣严法师
第五篇 慢 - 知惭愧才能更上进
 
   知惭愧才能更上进
  
  「惭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并没有「惭」、「愧」二字连称的词汇,而这两个字都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与观念。其中「惭」指的是对不起自己,也就是「自惭形秽」;「愧」指的是对不起他人,所以说「愧对于人」。其实一个对不起他人的人,往往也会对不起自己,譬如做错事伤害到别人时,至少对自己的品德就已经造成损害,所以也是对不起自己。
  
  而当我们对不起自己的时候,往往也就减少了对人能够更好一些的机会,所以对不起自己通常也就对不起他人。譬如父母都希望儿女能为家族争光,儿女如果没有做到,那是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父母,让他们失望了。
  
  虽然并没有做坏事,但是因为不够用心努力,浪费了时间、生命,辜负了家人、家族的期待。因此,惭、愧二字连起来用,就有对不起自己又对不起他人的意思了。
  
  所以,我们对于老师、朋友,乃至于全体众生,都应该经常怀着惭愧心,这也是印光大师自号为「常惭愧僧」的原因。一位人人都认为缺点很少,足以为模范的高僧,仍然觉得自己经常犯错而感到惭愧,这不仅是谦虚的一种品德,而且是比谦虚更进一步的修行。
  
  谦虚是自知有所不能、有所欠缺,所以对人很谦虚。可是惭愧是非常积极的,自己知道错了应该改过、自己知道不行应该努力,自己知道做得已经不错,但是还不够好,应该更努力改进,这就是常常有惭愧心、菩提心的人。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有智慧、有慈悲,自利利人的菩提心、菩萨心,并且要一直到成佛才算圆满;在尚未成佛以前,都应该随时提起惭、愧这两字。
  
  如果能够常把「惭愧」两个字放在心头,则会有三大好处:第一是不敢懈怠,会非常精进、努力。第二则是非常谦虚,不但见到任何人都会尊敬,并且会无条件地帮助人。第三是能够忍辱负重,因为懂得惭愧,所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这就是菩萨精神。
  
  因此我们不要误会,认为有惭愧心就表示是有缺点,承认有缺点就表示做人很差劲,事实上是恰好相反的。因为知惭愧,所以才能缺点很少,常常改进;因为知惭愧,所以保持努力,精进不懈。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五篇 慢 - 不懂就说不懂
下一篇:第五篇 慢 - 心存谦恭,乐当配角
 第三篇 瞋 - 忍耐不是忍气吞声
 第五篇 慢 - 谦虚才有成长空间
 放下的幸福:圣严法师的47则情绪管理智慧 编者序
 第六篇 疑 - 疑心与信心
 第四篇 痴 - 别颠倒看世界
 第三篇 瞋 - 瞋心与慈心
 第一篇 管理情绪有妙法 - 情绪从哪里来?
 第四篇 痴 - 危机就是转机
 第三篇 瞋 - 瞋是心中火
 第四篇 痴 - 烦恼与愚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师父与自己理念不同,弟子该如何自处?[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净土法门的信和疑[栏目:竺摩法师]
 要乐道安贫[栏目:佛网文摘]
 无有挂碍,自然解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菩萨之行.广修六度[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上师致信(五)站稳才能脱离险境[栏目:达真堪布]
 无我的智慧 推荐序 自序[栏目:吉噶康楚仁波切]
 从《解深密经》论胜义谛(德智)[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性是否妨碍禅定?[栏目:陈兵教授]
 三好合一调伏法[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