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五篇 慢 - 发现不足,包容别人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1
放下的幸福:圣严法师的47则情绪管理智慧 
圣严法师
第五篇 慢 - 发现不足,包容别人
 
   发现不足,包容别人
  
  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经》的六十四卦里,每一卦都有凶有吉,唯有「谦」卦没有凶,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
  
  因为谦能够让,让就能够虚,虚才能够容,也就是能够包容所有的人。一个人如果能够懂得退让、包容别人,也就是所谓的虚怀若谷,便能够接纳百川,得到各方面的好处。
  
  所以,能够虚心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一定也能够尊重所有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谦虚心,那就会自以为是,两只眼睛像长在头顶上似的,怎能看得到别人呢?因为他看到的只有天,就会傲慢无礼。傲慢无礼的人会因轻视而伤害到别人,但是同样地,他也会不受欢迎而被孤立,因为他不接受人,别人自然也不会接受他。
  
  谦虚的确是很重要的,但是要做到却相当不容易。因为一般人通常只看到别人的缺点、问题,看到别人对不起自己、别人不足的部分,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贡献比别人多,常常都是在肯定自己、否定他人,对自己的要求也总是比较慈悲一些,像这样的人怎么会懂得谦虚呢?
  
  基本上,人都是凡夫,是凡夫就不可能没有缺点。所以,我们要先检讨自己的缺点,再看看他人有没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的;检讨自己过去有哪些应该做好却没做好的,或是不应该做错却做错的,对这些事情都应该要心生惭愧,并且积极改进。改进的方法,就是对未来要有悲愿心,所谓悲愿,就是希望自己从此以后要为家人、为众生,奉献服务,带给他们利益,让他们得到关怀照顾、得到幸福快乐。
  
  有了悲愿,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要学习、努力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其实学习的机会俯拾皆是,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在一起时,另外两个人一定有自己能学到的东西。何况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对外的接触面相当广,接触的人很多,一定有东西可以让我们学习的。他们的表现如果是正面的,就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就算是负面的,也可以学习如何避免自己像他们一样犯错。
  
  少批评他人,多检讨自己,向他人学习;对过去要有惭愧心,对未来要有悲愿心。如果能有这样的心态,我们就能成为一个非常谦虚的人。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五篇 慢 - 谦虚才有成长空间
下一篇:第五篇 慢 - 不懂就说不懂
 第一篇 管理情绪有妙法 - 情绪从哪里来?
 第五篇 慢 - 脱掉虚有其表的外衣
 第五篇 慢 - 知惭愧才能更上进
 第四篇 痴 - 不为自己找借口
 第二篇 贪 - 转贪心为愿心
 第五篇 慢 - 谦虚才有成长空间
 第三篇 瞋 - 为什么要生气?
 第六篇 疑 - 该不该怀疑?
 第六篇 疑 - 疑心与信心
 第二篇 贪 - 名利只是暂时拥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Last Convert[栏目:The Buddha, His Life and Teaching]
 念佛奇迹[栏目:感应事迹[网络搜集]]
 一心信解受持佛语[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宣隆大师传 14、回答觉遍大师有关「七清净」的提问[栏目: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L 1194经~1196经:本经叙述大梵天与诸梵天每日供养佛陀,任凭婆句..[栏目:界定法师]
 有谓若由观察慧,以求无别慧,因果二法,则不相顺。于此应如何理解?[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一章 中国佛教的语言观 第二节 中国儒家、道家、玄学家的语言观略述[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正分16 不舍愿菩提心(5)[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俱胝崇惠禅师[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行者]
 供养仪轨注释[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