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篇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返回 是非要温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52
是非要温柔:圣严法师的禅式管理学 
圣严法师
第三篇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第三篇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做更大的事业、追求更大的荣誉、赚更多的钱,
  
  每个人都想让全世界知道自己。
  
  人生的烦恼、人际的冲突,根源皆在此。
  
  唯有反其道而行,烦恼才能真正解脱……
  
  通常人都只看到自己,看不到他人。任何的思绪都是围绕着个人打转,种种的追求也都跟自己有关,包括财产、眷属、荣誉、权势、名位等等。
  
  事实上,人出生时只是一点点,活着时也是一点点,死的时候当然也是一点点,站起来时是一点点,躺下来时也是一点点,不管走到那里都是一点点而已。
  
  但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大、很了不起,好像天下是他的。当我们呱呱坠地,稍微懂事以后,自然而然会把家当成是自己的。长大之后,进入社会又会把公司当作是自己的,把团体当作是自己的,把国家当作是自己的。
  
  其实,一个家庭、公司、团体或国家都是由很多人组成的,除了我们自己以外,还有很多的人。如果我们只看到自己,无形中就会以为自己代表了一个家庭、公司、团体,甚至代表了一个国家。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都会如此膨胀自己,这是很愚蠢的,而且也是自害害人的。
  
  但是,人通常都是这样,从小就开始不断地学习自我膨胀,于是产生了贪得无厌、倨慢不逊的心。对于得到的东西永远不会满足;得不到的东西就想尽办法拼命去追求。纵然如愿达到心中想要的位置,却还一直希望追求更多,希望再往上爬,最好能够爬到天上去。希望能够统一全世界,即使一时做不到,至少也希望能影响全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自己这个人。基本上,这种人的心态非常狂傲,目中无人,很难与人和睦相处,所以烦恼也特别重,就像烧不尽的野草,春风一吹,满山遍野。
  
  要解决这种烦恼,唯有扩充自己的心量。如何扩充?
  
  第一,实实在在地衡量一下自己的体重。任凭我们多么巨大,顶多只有二、三百磅重。三百磅并不多,如果经过脱水、烘干,剩下的只是一点点,一、二百磅更不用说了。
  
  第二,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地球上的一个小点,就像沧海一粟,甚至还不如一粟。一个一、二百磅的身体,在地球上所占的空间只有一点点。自己觉得自己很大,其实是很渺小的。我们看蚂蚁很小,事实上我们并不比蚂蚁大多少。跟地球相比,我们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然后再把心放到太空去看。太空中有无量、无数的宇宙体。在太空中,我们是看不到地球这颗小行星的,只能看到红红的太阳和其它可以发光的恒星群。
  
  这不是要小看自己,而是把自己的心胸放大、放宽,放到跟太空一样大。太空不是一个实体,它没有一定的范围,它是浩瀚无垠而且是空无虚幻的,这样的心量才会广大。
  
  心胸像太空一样大
  
  简单来说,就是想象我们的身体在地球的某一个点上,然后再想象宇宙只是一个恒星中的一点。在恒星系中只看到太阳。在无垠无际的宇宙之中,让我们的心化为太虚,可以包容宇宙。如此我们就比较能包容人,也比较容易成就人、帮助人。
  
  当然,成就人是无止境的,因为在地球上有几十亿人口,在宇宙中,应该还有其它的人类和生物。故谓「宇宙有限,我愿无穷」、「宇宙有限,我心无边」。也就是说,众生有尽,而我自己的悲愿心、智慧心是永远不会结束的。
  
  短短几十年的生命,转眼化成了无限,也就不会老是把他人的东西当作是自己的,更不会把短暂的现象当作永恒的事迹。人生如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原载《天下杂志》一九○期)

{返回 是非要温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篇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 要积极,不要执着
下一篇:第二篇 安心就能安世界 - 如何提升人品?
 第二篇 安心就能安世界 - 欢喜地吃,自然地吃
 第一篇 多情须讲理 - 用人的智慧与福报
 第一篇 多情须讲理 - 天涯何处寻知己?
 第三篇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 新年「心」计划
 第三篇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 做决策,依法不依人
 第二篇 安心就能安世界 - 安心就能安世界
 第一篇 多情须讲理 - 包容才能沟通
 第一篇 多情须讲理 - 如何识人、用人、留人?
 第三篇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第二篇 安心就能安世界 - 大智慧破大妄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十七世 千岩元长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把坏人变成好人[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入菩萨行论》第76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前行讲记 第一百七十二讲 普贤上师言教-依止上师-依师之次第-修学上师之意行6[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金刚经的研究(精简版)[栏目:沈家桢居士]
 闻性是指感受感知能力吗?觉性是指对这种能力的觉知吗?[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诵楞严咒时间久了,发现自己不爱诵了,该如何是好?[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七)[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楞伽经 无常品第三之一[栏目:楞伽经·白话文]
 宿业[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