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孝道伦理与新道德律
 
{返回 人间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21
人间世 圣严法师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孝道伦理与新道德律
 
   孝道伦理与新道德律
  
  孝道思想不一定是中华文化中所独有,例如佛经中就有一部《父母恩重难报经》,但是中国的儒家思想确实对伦理孝道特别重视;汉时曾有以孝立国之说,也有「拔忠臣于孝子之门」的风气,以及举孝廉的制度。在西方文化中,孝道观念则是很淡的。
  
  我们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了解东西方伦理观的差异。假设有一对夫妇带着年迈的父母及年幼的子女同船出游,不料途中发生意外,转眼间船就要沉了,年轻的夫妇自己可以逃生,而且还能救两个人走,这时候究竟是救小孩,还是救父母呢?
  
  我曾以这个问题问西方人,所获得的答案多半是选择抢救小孩。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老人已经老了,小孩则有无限前途。但在问到东方人时,特别是中国人的时候,答案一定是先救父母,因为儿女死了可以再生,但是父母去世后却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这就是孝道精神。
  
  从前在中国人的族群中,孝的观念是从小由父母与社会共同培养建立的,所以大家知道要孝顺父母,孝道很重要。但在现代社会,家族伦理已被功利思想所取代,如果有人一谈到孝道,就好像在吓唬年轻人、压迫年轻人,甚至被年轻人视为一种挑战。
  
  造成这种伦理观念的消长,是因为在一个新的时代之中,新的家族伦理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则在逐渐消失中,我们的社会便是处于这种青黄不接的混乱期。
  
  我们的社会很少在「敬老」观念上用心着力,其实不仅在台湾,在整个汉民族圈,儒家的文化传统已在消逝之中,而新的伦理价值观却尚未建立。处于这种情境,不要说是年轻人,连中年人、老年人对于「尊长」的想法,也不容易调整过来。虽然有些人口头上对先进前辈表示尊重,但在心中却未必真的这么想。
  
  台湾就像走在新旧伦理观的十字路口,新的伦理未见成功,旧的伦理却又在褪失之中。该何去何从?努力的方向,首先应建立人人能够接受的新秩序,珍惜每一个人的生命、尊重每一个人的身分、尊敬每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一股各守其分、各尽其责、各尊其当所尊的风气,新世代的道德律自然就产生了。

{返回 人间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我们都是相互依存的地球细胞
下一篇: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珍惜生命照顾自己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有条件的虚荣心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互信的建立
 第四篇 生活的指引 - 退休生活是另一种风光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后现代佛教
 第三篇 勇敢面对挫折 - 悲智双运破除烦恼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利人便是利己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好运大家转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勿把可敬的对手当做敌人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佛教对占卜的看法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人与生存的环境对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177-179经 外部-无常-欲等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精进修法之路上的精神支柱[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部分同修练气功,多次劝导他们要一心念佛,但是作用不大,请法师开示。[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居官门[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四 一生补处[栏目:陈义孝居士]
 修心法要-利器之轮 卷一 利器之轮[栏目:修心法要·利器之轮]
 慧灯之光三 密乘大幻化网之誓言[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3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07-139佛说延命地藏菩萨经[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心如明镜,安享人生静心安然[栏目:悟澹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