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修持戒?(圣严法师)
 
{返回 持戒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15

如何修持戒? 

持戒的目的是在改过迁善。改过为不造一切恶业,可得离苦的果报;迁善为努力一切善业,可得幸福的果报。如果只求离苦得乐而不从身心行为方面切实改过迁善,便与常情常理的因果定律相违。

佛法教人持戒的内容,有两种层次:一是自利自保的五戒,二是利乐众生的四种精进。 

前者的五戒是指1.不杀生,主要是不杀人。2.不偷盗,主要是不取非分之物,不收不义之财。3.不邪淫,主要是不违社会秩序,不背人间伦理,不妨害家庭,不损伤健康。4.不妄语,主要是不以语言使得他人受到损害。5.不饮酒,应包括麻药在内,主要是不以饮用酒精及麻药,失去自制能力而去做出杀、盗、淫、妄的犯罪行为。 

后者的四种精进,又称为四正勤。那就是劝导他人除一切恶修一切善,也正是七佛通诫偈的头两句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作之恶令中止,未作之恶令不作;已行之善令增长,未行之善令修行,努力不懈,修行这四句话,叫做四种精进。前两句是为众生拔苦,后两句是给众生带来幸福。拔苦与乐,正是大悲心的菩萨行。如何能够劝导世人,同来修行这四句话,那就先要以现世的利益、现前的好处来使他们感动,进而接受你、相信你。所以通常要以布施作为入手的方便。 


{返回 持戒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戒是世上最胜庄严具(益西彭措堪布)
下一篇:五戒讲义(宏泰法师整理)
 优婆塞戒经(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 昙无谶 译)
 五戒与心理疾病预防(天心)
 居士菩萨戒律(录自《优婆塞戒经》)
 五戒答疑(律航)
 对在家居士来说,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持戒十种利益
 以戒为师 三学增上──浅谈戒律的重要性(宽运法师)
 持戒的功德总说(益西彭措)
 在生活中持守五戒(慎独)
 持戒三心(忏云老和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窥基大师的判教思想(廖明活)[栏目:唯识学研究]
 想皈依,但怕违犯戒条带来灾祸怎么办?[栏目: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法空恩师讲《广论》101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一二)[栏目:杂阿含经]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8[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Subrahmas Problem[栏目:Bodhi Bhikkhu]
 浅析当前佛教教育问题——兼谈对上海佛教教育的几点建议[栏目:刘元春教授]
 屠夫真言讲记四[栏目:屠夫真言讲记]
 禅修是心灵教育的良方[栏目:禅林衲子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七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六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