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是苦 - 少欲知足真快乐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025
真正的快乐 
圣严法师
什么是苦 - 少欲知足真快乐
 
   少欲知足真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时,别人对我们的称赞;或是当生活安定,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时,也会觉得很满足、很幸福。无论在家庭、事业或社会环境上,我们都会有许多快乐的想法或感受。生活中这些快乐的感受,的确不容否认,但如果仔细深究,却不难发现,我们的生命其实是苦乐交错的,而且苦多乐少。
  
  时常我们所感受到的快乐,其实是忍受痛苦后的结果,而快乐本身,最后也会变成痛苦的原因。所以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乐」是「苦」的开始,通常也是「苦」的结果。例如辛辛苦苦工作、赚钱,努力了好长一段日子之后,再拿赚到的钱去吃喝玩乐,虽然享受到欢乐,时间却很短暂。而且如果过度地享乐,就像自己没有钱而向别人借钱一样,欠了债就要还债,这就是一种苦。这又像是做了犯法或是对不起别人的事,虽然一时之间可以享受一些便利,觉得很快乐,但是到最后却要连本带利偿还,这时候就苦不堪言了。
  
  佛法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充满「苦」的环境,「乐」和「苦」是一体的,人间的欢乐仅是片段、偶尔、短暂地存在,而苦却如影随形。所以,当在这个苦的世界之中有一点乐的感受时,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永久的、可靠的。佛法进一步认为,既然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苦的,所以不妨多体认苦、勇于受苦,这样反而苦的比较少。如果只是享乐、享福,福享尽了之后,受的苦会更多。所以佛教有一种修行方法,就是「观受是苦」。
  
  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如果想要生活得更自在、安乐,就必须做到两个基本原则:「少欲」、「知足」。唯有少欲知足,我们才不会如饥似渴地追求各式各样的欲望,也才不会怨天尤人,埋怨外在的环境总是不如人意。
  
  但是少欲知足的意义,并不是要我们放弃现实的生活。虽然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对他人仍然要努力的付出,奉献我们所有的智慧和能力。为了对别人付出,就要尽量成长自己,不仅要使身体健康、智慧增长,同时也要增强帮助别人的慈悲心。
  
  一个拥有帮助别人慈悲心的人,就不会太过于重视自我欲望的满足,才能做到少欲知足,而拥有真正的快乐。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下一篇:什么是苦 - 放下一切负担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死亡并不可怕
 什么是苦 - 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身残心不残
 你快乐吗 - 追求快乐是起点,不是目的
 转化主观的感受 - 随时转换主观的感受
 找到幸福的起点 - 合乎因果的追求
 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什么是苦 - 少欲知足真快乐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真正的快乐 编者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何谓慈梵福报?[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葛印卡老师答问的宝库(二)[栏目:疑问解答]
 论开悟 第十一讲 禅宗的开悟(二)[栏目:贾题韬居士]
 智泉法师讲经系列之一 《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续[栏目:智泉法师]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七)依教奉行才能保证传承清净[栏目:圣者言教]
 三明的婆蹉衢多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