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四十二章经》念戒近道
 
{返回 惟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1
《佛说四十二章经》念戒近道
 
 
(一)981115
 
 
  修行要想成道证果,必须从持戒着手。持戒清净就能成道、证果;相反地,持戒不清净,就不能成道、证果。小乘讲戒、定、慧,大乘六波罗蜜中亦有持戒波罗蜜,《楞严经》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所以,无论大、小乘,都是以戒为根本。
 
  许多人认为禅宗不持戒、不重视戒法,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禅宗是非常重视持戒的,诚如祖师所说:「持戒第一,参禅为先。」参禅的目的是在破除执着,以达到明心见性;而参禅之首要条件,必须持戒清净。经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尸罗」就是戒,持戒不清净,三昧、正定就不容易现前;即使得到了定,也不是正定。大乘讲这一念心,即戒、即定、即慧;小乘则是戒、定、慧,依次第修持。所以,不论大小乘,持戒都是修行中一门重要的课题。
 
  佛法以戒为根本,戒又称为别解脱──每持一条戒,就能得一解脱,烦恼就一分一分地断除。戒如渡海浮囊,持戒清净就能度脱生死之流,成道证果。如果持戒清净,同时又修定、修慧,这念心具足戒定慧,不必等到来世,当下就能解脱。相反地,持戒不清净,心就不清净;心不清净,所说的话、所做之事就不清净;身口意不清净就是烦恼、就是生死。
 
  佛法和其他宗教最显著的不同,就在于戒。其他宗教虽然也有戒法,但多数不究竟,不能让众生得到解脱。佛法所说的戒,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适用于一切众生,只要持守清净,就能得解脱。例如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论任何人、任何地点都适用,亦不受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影响,所以佛法中的戒是通一切时间、空间。其他的宗教则无如此全方位的教法,如基督教说:「信我者得救」,即局限于特定的对象,不及佛法的包容和普及。
 
 
 
(二)981122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七章「念戒近道」:「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佛」是指释迦牟尼佛,「佛子」就是佛的弟子,从事相上而言,佛的弟子分为在家、出家二众,在家众有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众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从理上讲,凡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之人,能够继承佛陀教法,都可以称为佛子。
 
  佛法当中,有事、有理。事,指外相之事;理,以事显理。所谓「以名昭德」,譬如念一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事,「能仁寂灭」就是理;利用这句佛号使这念心具足慈悲、禅定,「能仁寂灭」的理就现前了。又如念「阿弥陀佛」,念佛是事,借着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当下具足无量智慧、神通,就是无量寿、无量光,这就是理。所以,佛法中的一字一句,乃至一段经文,都具足事理,皆可从事上和理上来诠释。
 
  「佛子」,理上约可分为二种:一、始觉佛子,二、本觉佛子。
 
一、始觉佛子
 
  指初初发心,开始走向修行之路,想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称为始觉佛子,乃至于受三皈依、听经闻法者,皆可称为始觉佛子,意即开始觉悟的佛子。始觉佛子又可分成三个层次:
 
  (一) 名字觉佛子:「初解法门名相、义理,名名字觉佛子。」初初开始了解佛法的一些名相、义理,或刚开始明白因缘果报的道理,知道自己可以成道、成佛,就称为名字觉佛子。
 
  (二) 相似觉佛子:「次与观行相应,名相似觉佛子。」继续用功,修戒、定、慧、六波罗蜜、三十七助道品,乃至打坐、忏悔,以这念心时时刻刻起观照,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恶念一起,马上知道改正。藉由觉察、觉照、觉悟来检查自己的烦恼,对治自己的烦恼、无明。觉察之后,把烦恼照破,称之为觉照;照破烦恼以后,将这念觉性安住在正念、正定。慢慢地,这一念心就与清净心、与实相相应,称为相似觉佛子。到达这个阶段,就会产生一些感应与瑞相。
 
  (三) 随分觉佛子:「后破无明,分证法身,名随分觉佛子。」继续再用功,照破无明烦恼,分证法身,达到烦恼分分断,真如分分证,就称为随分觉佛子。如此,就是真正的佛子,才能荷担如来家业。
 
二、本觉佛子
 
  「本觉」就是人人本具的觉性、佛性。虽然人人都有本具的觉性,可是没有遇到启发本具觉性的因缘,始终是在无明黑暗中。因此,在理上虽然人人都可以成道、成佛,但是这念心如果没有觉悟,在事相上始终是属于众生,不能成就圆满的佛果。
 
  「佛子」是指佛的弟子,其意有深浅之别,如同学校中的学生,虽然同样都是老师的弟子,当中还是有差别,有的是为了求学问而读书,有的学生却是为了混文凭。佛子也是一样,虽然出家与在家修行都称为佛子,但是要成为真佛子,就要持戒清净。如古德所说:「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这就是一个标准,身口意三业一动,都是善法,心无善念不起,口无善言不说,身无善事不行,这样就是真佛子。
 
 
 
 
(三)981129
 
  「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佛子虽然不在佛的身边,离佛千万里之遥,但是只要忆持佛所制定的戒法,就能够成道,如同在佛身边一样。因为这念心无远弗届,法界亦是无边际、无障碍,只要持戒清净,整个法界就是清净的,如此用功,必得道果。
 
  所以,能够行佛所行、言佛所言、思佛所思,虽然去佛甚远,就如同在佛左右;相反地,所思、所言、所行皆与佛戒相违背,虽然经常在佛左右,也等于离佛十万八千里。
 
  持戒清净就是对佛最大的供养。供养佛菩萨,不是供养美食佳肴、花果,而是要以佛的言行为自己的言行,以佛的心愿为自己的心愿,如此才是真正的供养,就能与道相应。
 
  「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忆」就是想念,经常想念佛及佛所制的戒。「念」,就是把心念归一。譬如念佛,就是思惟佛的相好庄严、佛的功德、佛的慈悲,这就是念;想佛过去在因地勤修六波罗蜜,自己现在也要从因地上努力修行,这也是念。如此,每分、每秒,乃至每天都在念佛,念念都是正念,妄念自然就没有了。
 
  所谓「口而诵,心而惟,身而行」,除了心中细密地思惟、想念以外,口还必须要能依理而言,更要亲身去实践力行,如此由事到理,最后达到事理不二。如果心中散乱、颠倒,就要发个惭愧心,思惟佛法的道理,例如:受持五戒,必须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一条条地思惟;受持八关斋戒,就思惟八关斋戒的道理;出了家,就时时刻刻思惟沙弥(尼)、比丘(尼)戒,检视自己行住坐卧四威仪是否合乎戒法?若稍有违犯,马上忏悔、改过,使身口意三业清净。
 
  「忆念佛戒」,即是以佛戒作为座右铭,时时刻刻依戒而行,若有违犯则惭愧忏悔。戒有戒相、戒法、戒行、戒体,念戒属于有为,把心靠在戒法上,使心不散乱、不颠倒,藉由持戒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与空性相应,契悟戒体,就是无为法。所以事上持戒清净,理就现前,时时刻刻依戒而行,最后必得道果。
 
  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付嘱佛弟子当以戒为师,依四念处而住。戒就是佛弟子的导师,四念处就是心安住之所,念就是思念、想念这些道理。例如贪着男、女的假相,心生妄想、颠倒,就修观身不净,思惟男、女相皆是不清净,转化贪着的心念;或是念戒、念佛、念法、念僧,心专注一境,自然没有妄想,就能马上停止欲爱的念头。
 
  所以,想成道证果就必须「以戒为师」,安住在戒法上,时时刻刻思惟自己身口意三业是否与佛法的戒定慧三无漏学相应;若不相应,就要马上惭愧、忏悔、改过。所以古德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如此用功修行,时间一久,心念归一,心自然就清净了。明白这些道理,修行就如四两拨千斤。否则,一味地逃境安心,始终是这山望向那山高,心只知向外看,不知向内返照,整日向外寻寻觅觅,与道就无法相应。所以,修行学佛就是要向内看。向内看就是念,时时刻刻修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这些观行就是念。
 
 
 
 
(四)981206
 
  「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如何顺佛戒?就是:身,离欲寂静、修善断恶;口,保持清净、不犯口四过;心,戒除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如此就是顺佛戒。
 
  相反地,虽然在佛左右,却时时刻刻心起贪、瞋、痴;口犯恶口、绮语、两舌、妄言;身造杀、盗、淫,如此身、口、意三业不安于道,背道而驰,就是「不顺吾戒」。虽然拥有本具的觉性,却得不到真实的受用,始终停留在凡夫位,终究不能成就道果。例如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善星比丘,曾为佛的侍者,却对佛起恶心,因而身堕阿鼻地狱;又如提婆达多,恶心出佛身血,至今仍在地狱受苦。因此,即使经常在佛身边,若不信顺佛戒,终不能成道证果。
 
  佛经记载,有两位比丘结伴而行,准备去听佛说法,中途感到十分口渴,便想寻找水源。结果,找到一滩水,却发现水中有虫,甲比丘为了持守不杀生戒,坚持不喝,最后丧失性命。而乙比丘心想:「我必须保全性命,才能听佛说法,所以无论水中有没有虫,我都得喝。」乙比丘喝了有虫的水后,继续前行,最后终于见到了佛陀。
 
  佛一见到他,便问:「你们有多少人前来听经闻法?」比丘即将事情的始末禀告佛陀,佛说:「虽然你保全了性命,来到这里听佛说法,但是你并没有真正见到佛;那位持戒丧身的比丘,由于持戒清净的功德,命终之后生到忉利天,已经先你一步来见过我了。」为了不杀生持戒而死,是一种大慈大悲的菩萨心怀,果报不可思议。所以,唯有持戒才能真正得到解脱。
 
  「戒」有粗、有细。譬如,持守不淫欲戒,以粗的方面而言,若已婚男女对自己配偶以外者产生了暧昧的行为,或是情书往来、写字条、打电话,就是犯戒。就细的方面而言,只要念头一起,想入非非,或对某个人产生贪爱,就是不清净。若能立刻觉察,马上照住妄想,明白起贪爱的念头是生,念头过去了是灭,知道贪色、贪财、贪吃、贪睡的念头,原来是生灭、虚妄的,如此,慢慢地就能回归到这念心,以心来持戒。
 
  这念心迷了,就是万恶之源;这念心觉悟了,就是功德之母。这念心要时时刻刻返照,念头一动,马上把它照破,如此就是在心上持戒,最后达到没有妄想、颠倒,安住在正念,时时刻刻定慧等持。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就是定;保持清楚明白、作主,就是慧。这念心具足智慧、定力,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净土宗的「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本师释迦牟尼佛之「能仁寂灭」;亦即十方诸佛的法身。所以,悟到这念心性的道理,时时安住这念心,就与十方诸佛同一个鼻孔出气。达到这一个境界,就是戒体。
 
  戒体是根本:念佛,念的是自性佛;诵经,诵的是无字经──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在诠释这个道理。有念是方便,无念是究竟。所谓「念无念念」,无念就是戒体,想达到究竟,必须先从方便入门,最后会归于戒体,就能成道、证果。因此,若能彻底实践方便法,最后就能到达究竟,这一生就能得解脱。
 
 
 
 
(五)981213
 
  每个人都想见佛、成道、证果,但为何始终不见道?因为不知道佛在何处。其实,佛就是指这念不生不灭心。净土宗讲:「花开见佛悟无生」,「花」就是指这念心花,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形容这念心。未开悟的人,心是一朵铁莲花,长满铁锈、渣滓,尽是烦恼、无明。用念佛的法门,念到心开意解,开悟了,就是「花开」。「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佛,念佛是以名昭德,悟到原来念佛就是指这念觉心,悟到当下这个戒体,就是契悟无生。这念心不起心、不动念,具足定慧,这就是「阿弥陀佛」,就是无生。
 
  悟到「谁在念佛?」这念本具的心,就是戒体,也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佛。这念能观、能念的心,就是圆满报身佛。修一切善,无善不修,就成了千百亿化身佛。明白这些道理,修行用功就是法法平等,就是条条大路通长安。
 
  由于众生有烦恼、妄想,所以用持戒的方法,依着一条条的戒法,把自己归到一个定点,时时刻刻保持心清净、持心戒;口清净、持口戒;身清净、持身戒。先从事上用功,然后入理,契悟戒体,也就是不生不灭的这念心。最后「持而无持」,由持戒达到没有能持、所持,没有能修、所修,就能得道。
 
  所以,持戒分事上持戒及心上持戒。事上的持戒,例如:口说了错话、身做了错事,就要惭愧、忏悔。心上的持戒,即:念头一动立刻就觉察、觉照、觉悟。禅宗就是在这念心性上持戒,只要念头一动马上就照破,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照之后,使这念心时时安住在实相。所以,万法归宗,无论是禅、净、密、律、教,统统都要归于这念心体、戒体;假使不会归戒体,各持己见,执一非他,就不容易成就道果。
 
  每个宗教都有戒条,然而以佛法的观点而言,许多戒都不是正知正见。佛经记载,有些外道持狗戒、牛戒、鸡戒,其中,鸡戒的由来,是因为有个外道在山上用功修行,看到鸡用一只脚站着不动,死后生天了,他不知道鸡是由于过去生的善业成熟而生天,而认为鸡生天的原因是用一只脚站着不动,所以他就学鸡用一只脚站立,认为这样就是持戒、修道。然而,坚持错误的邪见,终究无法成道、证果。
 
  道教有三厌,所谓「三厌」就是有三种动物不能吃:天上的雁、地上的狗、水里的鳢鱼。道教认为不吃雁、狗、鳢鱼是持戒,因为雁有夫妻之义,假使公雁死了,母雁会自杀;母雁死了,公雁也会自杀。认为雁有灵性,懂得夫妻之义,所以不吃雁。
 
  佛法中也有种种关于雁的公案,如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菩萨道时,曾经是只雁王,一日,雁王被猎人射中,坠落下来,母雁随后跟着飞下来,围在公雁身旁,悲切地哀鸣。
 
  狗有忠主之义,不嫌主人家贫,不会弃主而去。不像世人,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贫贱的糟糠夫妻,假使不能同甘共苦,最后就分道扬镳。而狗有忠义之情,即使主人贫穷到无食可吃,依旧忠心耿耿不忍离去。
 
  历史上亦记载种种义犬救主的故事,例如晋朝有一个人饲养了一条狗,主人对狗疼爱有加,狗儿与主人终日形影不离。一日,主人到镇上喝得酩酊大醉,醉倒在回家的路上,此时正巧遇到猎人围猎烧山,狗儿眼见火就要烧到主人,马上跳到旁边的水塘里,把全身的毛打湿,然后在主人的周围滚来滚去,把主人身体附近的草都弄湿,如此来来回回地取水,最后体力耗尽而死在主人的身旁。
 
  灾后,居民上山探勘灾情,发现附近山林都被烧毁,唯独这个人和狗儿未被烧及,大众正觉得不可思议之际,趋前一看,发现这个人和狗的附近一圈都是湿的,才知道是这只狗舍命救主,于是将它就地埋藏,并立一个碑,称为义冢。
 
  在唐朝,有一位修道人孙思邈,一日在市场看见一条鲤鱼长得很奇异,鱼身光亮,不同凡响。他看到这条鲤鱼好象在流泪,觉得这条鲤鱼很有灵性,就把它买下,带到河边放生。当天晚上,孙思邈在梦寐之中,看见四个人抬了一顶轿子走进房中,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推进轿子,接到龙宫去。
 
  龙王说:「今日把您请到龙宫,是为了报答您的救命之恩,孙道人今日在市场买了一条鲤鱼放生,这条鲤鱼正是我龙王的儿子。为了报答您,龙宫里有美女、财宝,任您选取。」孙思邈回答说:「修道之人,不用这些身外之物。」龙王见他不爱美色、富贵,便叫儿子取出龙宫药方赠送给他,并告诉他说:「这是真方,可以济世救人。」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性命,价值更胜千金,因而编写医书,并且将此书名为《千金要方》。
 
  道教认为狗、雁、鳢鱼有德行,所以不吃它们,其他的肉还是可以吃,却不知道一切动物都有灵性。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有生命,都是我们过去的亲眷,所以不忍心吃它。基于这些道理,所以,我们持不杀生戒。
 
 
 
(六)981220
 
  佛法中的戒法是正确的、清净的、超然的,只要持戒清净,心清净了,就能与菩提心相应,口业、身业清净了,就不会造作种种恶业,没有业障就能得解脱。
 
  所谓「业障」,如同石头掉进水里会往下沉;假若没有业障,就好比油滴进水里,就会自动往上升。消业障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持戒,持戒清净,业障自然消除。持戒清净,就连走起路来都会感觉到安详自在,身轻如云。
 
  经云:「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有此则有彼」,以持戒为例,持戒清净,有清净的因,将来就能感得清净的果。「无此则无彼」,现在不起贪瞋痴、不作杀盗淫,没有造作恶因,将来就不会感得恶报,就能得解脱。
 
  佛所言说皆是真实不虚,不受任何空间、时间的限制,过去、现在、未来都能够适用。举例来说,无论是信仰任何宗教,只要受持不杀生戒,就能得无量的福报。不论世界各国,不论过去、现在、未来,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假使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造作种种恶业,国家就会乱,社会就会开倒车。佛法以持戒为根本,佛法讲的戒是清净戒、无上戒、解脱戒,持戒清净就能够成道、证果。
 
  佛法就是在契悟这念心,依据这念心来用功、学习,就是真正得到佛的心地法要。假使不依据这些道理来用功、来契悟,虽然持戒有功德、福报,但知见不正确,得到的福报就成了偏福。什么是偏福?例如,出了家不知道要在佛法上用功,心又不清净,不知道要持戒、要断烦恼、要保持正念,只喜欢修福德,这样的观念就偏到一边去了。因为心不清净又不持戒,只知道修福报,虽然所修的福报还是存在,将来就会堕落。
 
  现代社会中,有些小狗福报很大,主人每天抱着它一起睡觉,帮它洗澡、喷香水、穿衣服,吃的东西甚至比人还要好。可是福报再大,还是一只小狗。今生成为小狗,因为前世没有戒行、犯了过失,所以堕入了畜生道。
 
  佛法是福慧双修,修戒定慧、六波罗蜜……一切佛法都是以戒为根本。戒有身戒、口戒、心戒。心戒,就是戒除贪瞋痴。有了贪心、瞋心、痴心,马上要革除,这就是持守心戒。口戒,戒除口四过──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身戒,就是戒除杀、盗、淫三种恶行。持戒,就是该做的要择善固执,不该做的、不该说的、不该想的,就绝对不去做。经常用五戒、十善等所受持的戒法来返照,更进一步由戒法、戒相回归到戒体,这就是无上戒。依此方向用功修行,就是一条菩提大道,就是真正的持戒,就能得解脱、成道证果。
 

{返回 惟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普贤十大行愿
下一篇:四十二章经
 九十九年度星灯营开示
 觉与迷──九十九年春季大众精进禅七开示
 
 喜施获福
 随顺觉性
 台湾中台禅寺惟觉长老在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道──九十三年度结夏开示
 一百年新春团拜导师开示
 发菩提心 成无上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境难测[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如何理解随文入观?[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Part Two 14. Gopas Great Virtue[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