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097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唐.大梅法常
  
  大梅法常禅师年幼时在玉泉寺出家,禅师自幼对禅法即特别有志趣,便到马祖道一禅师处参学。大梅法常问马祖道一:「如何是佛?」马祖答说:「即心是佛。」大梅法常于言下大悟,后到大梅山隐居潜修。
  
  唐朝贞元年间盐官齐安国师座下有一位出家人因为上山迷路,而遇见大梅法常。这位出家人十分讶异在这个僻远山区居然有位隐居的和尚,便问大梅法常:「和尚在此多少时日?」大梅法常回答:「只见四周青山青了又黄。」出家人又问:「这下山的路向什么方向走呢?」禅师答说:「随着流水去。」
  
  出家人下山后回到盐官国师处,告诉国师他的奇遇,盐官国师说:「我过去在江西曾经遇过一个出家人,后来没有他的消息,不知是否就是你所遇见的和尚,我想托你去请他下山,接受我的供养。」后来出家人再度上山去延请大梅法常,禅师后来以「一池荷叶衣无数,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偈语一首,委婉地拒绝了。
  
  大梅法常这首偈子,「一池荷叶衣无尽」,一池塘的荷叶,给我作衣服穿,我就穿用不尽了;「数树松花食有余」,山上有许多松树,以松花作饭,我也吃不完;「刚被世人知住处」,住处被世人知道后,来访民众太多,干扰了修道生活,那怎么办呢?「又移茅屋入深居」,只好再把房子往深山更远处移。像大梅法常禅师能够自修,也能度众;能在热闹道场里,也能到深山无人居住处。不管世间怎么变化,他都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如此肯定,如此自尊、自重,就是一代禅师的风范!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下一篇: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时,为他闲事长无明。
 昔日赵州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怎知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学道求真免无常。..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披毛戴角世间来,优钵罗花火里开;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
 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寒梅带雪岭头开,冉冉天花落讲台;好遣上方香积国,为予一钵尽擎来。..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拋却身心见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但能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与死的禅法 十二、“四大光明”的理趣——说“梦幻中有”之三[栏目:谈锡永居士]
 生命的灯[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愍念末法薄福恶业众生的准提咒(普光)[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十届:踏上青云之路(净因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安那般那手册 III. 因为不稳定的心,过去世在轮回中漂流[栏目:安那般那手册·雷迪尊者]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浅释[栏目:宣化上人]
 灵鸟装死 巧出樊笼 The Smart Bird, Pretending to Be Dead, C..[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十九、什么叫修行?[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入菩萨行论》第05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神理分明[栏目: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