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怀琏~上仁宗皇帝乞还山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58

★怀琏(1009—1090)

漳州(今福建漳州)人。少时出家,得法于泐潭怀澄禅师。明州(今浙江宁波)育王山诗僧,“学外工诗”。(《冷斋夜话》)仁宗赐号大觉禅师,曾住持东京净因院,治平中(1064—1067)请愿归山。

上仁宗皇帝乞还山

千簇云山万壑流,闲身归老此峰头。

殷勤愿祝如天寿,一炷清香满石楼。

【赏析】

《林间录》载:“仁宗皇帝与大觉禅师为法喜游,和宸翰词句甚多,然皆踪迹上语,初不敢出新奇宏妙之言。至观平日所作,则惊艳之句甚伙。”

大德尝云:“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诗僧视皇帝赏识、住持京都名寺为浊富浊名。他一心念想的是远离尘世、清净无想的林下修持,是那“千簇云山万壑流”的育王山,是那“一炷清香满石楼”的淡泊生涯。这位淡泊名利富贵的高士,有一段关于本分衲僧十二时平常饮啄的境界的描述,极为有趣。“本分衲僧……不受纤尘,独脱自在,最为亲的。然后便能在天同天,在人同人,在僧同僧,在俗同俗,在凡同凡,在圣同圣,一切处出没自在,并拘拴他不得,名邈他不得。”

元代高僧资圣祖铭坚辞蒙古宣让王之请,亦有一诗:“数椽茅屋万株松,蒲团高卧海日红。不是贤王招不起,山人只合住山中。”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之诗《酬李仲思宰相》二首可谓奇妙。其一为:“晴云万叠裹群山,岩瀑千寻落树间。定是惊闻玉驾至,只应来夺老僧闲。”之二为:“归鞭未举且婆娑,平地须知险处多。休把世情名字相,累他岩穴老头陀。”对俗人的夺累之举无比地藐然鄙视,然仍出于一颗佛心劝诫人:“平地须知险处多。”

元明间诗僧来复(1319—1391)亦有诗一首谢入主见召,表不出山之志。《寄北禅佑讲主洪武初应高僧召》:“云霞剪作佛袈裟,草座长年静结跏。礼罢六时天送供,讲来三藏雨添花。象龙曾赴高僧会,羊鹿谁乘稚子车。随处溪山可终老,不愁无地布金沙。”

明僧普泰的《怀南山旧居》一诗,则含蓄地表达了困居市中的无奈:“我本山中人,却来城市住。一违猿鹤盟,幽思于谁诉。茅舍锁烟霞,苍苔滋石路。欲归归未得,花落春光暮。”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宝黁~题逆旅壁
下一篇:法辉~题宪师壁
 隋唐五代第二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与恭~思母
 法常~几度逢春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仲皎~静林寺古松
 朱熹~春日
 士可~送僧
 仲殊~润洲
 苏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
 无可~新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永嘉禅法 第五章 调身心五事[栏目:达照法师]
 联合国战胜后之平和世界[栏目:太虚法师]
 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下[栏目:慧远大师]
 修学要努力细致才能成办解脱[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一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佛教与中国艺术[栏目:道坚法师]
 相应28经 阿难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51.神足相应]
 是否真能做到帮幽冥界众生往生极乐?[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