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破茧而出 我对菩萨道的省思
 
{返回 果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2
我对菩萨道的省思 
 
我对菩萨道的省思
发心学佛
初学佛时
读中观时
理无不通,情有不忍
决定出家
禅修的体验
受戒感怀
住山岁月
未来佛教之蓝图
 道场建设的冲击
发心与否
满街奴才
老来变节
踽踽独归
供养关系
弘法方式
法义与情面
资讯流通
小结
 
 
我对菩萨道的省思
各位听课到现在,当会感受到:我有很多的看法与说词,乃与当今流俗所衍者有很大区别。何以成形为这样独竖一格的观念,当然有我的心路历程。所以这堂课就简单描述:我从学佛到现在的心路历程。
 
发心学佛
首先说:我最初是发何种心而来学佛的?如堂皇地谓:为了生死.断烦恼而来学佛的。至少当初还谈不上:以从小就生长在农村社会,根本不知天高地厚,那会有什么伟大的烦恼必须断?又自受教育起,从小学.初中.高中,以至于大学,也都还一帆风顺,所以也没什么值得太操心的事。至于生死心嘛!也都不曾显现过。
 
但至少我肯定:人是生活在「观念」下的─每个人都从他的观念,来辨认和判定这个世界。所以观念的正确.开明与否?实是决定人一生是否幸福安乐的关键。因此如何建立一正确.开明.豁达的人生观,实是生命中至重要的课题。而此乃必籍助于较高深的哲理与较开拓之见识,始能全成。
 
所以我就开始「不务正业」了─即不读本系功课而多方涉猎不同的书籍。从传统的文史哲,到较时髦的〈新潮文库〉。到最后,我终于肯定:佛法对此需求,应是最直接有效的。所以我便一步一趋地迈向学佛的道路。由是,学佛不是别人「先以欲钩之」来怂恿我学的,而是我自发心学的。而此之动机,即使不像祖师们,从小就有很浓烈的疑情。但自觉还与「菩提心」不相违太远。所以在第一堂课里,我乃将菩提心,定义为「求知求觉的心」,殆与此心路历程有关。
 
初学佛时
学佛后,即看些概论之类的佛书,或入门经典。于是渐对四圣谛.八正道的名相,有了初步的概念。其中亦提到佛教有大小乘之别,大乘较慈悲而小乘较自在。我略加反省:自知,我并不像大乘所讲的那么慈悲。但即使自知不慈悲,却也不勉强而装出慈悲的模样来。因为我相信:慈悲应是内心自然的流露,而非刻意造作出来的。所以即使确信愈修行,当愈慈悲才是;我却能安于不慈悲的习性中。
 
读中观时
从入台大晨曦社学佛后,即渐渐涉猎一些佛教的经典;也许我的因缘还算不错。不久学社即有某学长,欲开讲《中观》。那时我连《中观》是什么?都毫无印象,当然也提不起参与的意愿。但老学长再三强调,这部论至为重要,非研习不可。于是我才抱着「姑且听之」的态度,而参加了《中观》的研习课程。
 
最初,我还不能理会《中观》,其一破再破后,所要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什么?而待课程结束后,我仍再反复地研习参究。终于有一天,我明白了:《中观》的心要,不过「缘起无自性」而已!
 
于是乃能从「缘起无自性」的法要,来理会菩萨道:既诸法缘起不一不异,则既你中有我,也我中有你。一切既相互依存,也共同成就。所以欲自利者,唯由利他着手;反之,只从利他着眼,最后亦必成全于自利。
 
所以欲成就真正的智慧与福报,唯有从法界无边的缘起里,去开拓阔达的心胸,去涵养超凡的心量。由是乃能深深理会菩萨道的精神与内涵。各位如注意到那时期,我所撰写的文稿,会比较倾向于菩萨道。
 
理无不通,情有不忍
然理虽通达了,可讲得头头是道。但事实上,自我保护的习性,还是非常深重。因此即使我对菩萨道的指标,非常肯定;(甚至我也能接受「虽知空而不证空」的说词,因为当时我所理会的「空」,乃偏指法性的毕竟空.本来空。而既本来空,所以当只有「觉与不觉」的差别,而无「证与不证」的界限。)但行动上,却仍未真落实过。
 
其次,我又疑惑大乘的发心与世俗的「好大喜功」竟有何不同?不是吗?大乘一发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什么都求无量无边,这与世间人的「贪求无厌」竟有何差别呢?也许有人会说:世间人的求无量无边,乃为个人尔。而菩萨道的求无量无边,则是为佛教.为众生也。
 
然而企业家之所以精勤于企业的发展与拙壮,他不也都说:乃为员工的福利,甚至社会国家的需要吗?但不管他怎么矫辩,别人总还是认定:他乃为钱而卖命尔。所以不管用什么堂皇的理由来解释菩萨道之求无量无边。我总觉得心结未曾真打开过。所以即使有了《中观》的理路基础,我对菩萨道却还未真着力过。
 
决定出家
我初次考量出家的意愿,其实远在研读《中观》之时,因为我深确觉得《中观》实在很伟大。然这种思想不仅世俗人不知道,即使佛门中也少人理会;所以我曾意愿:以发扬《中观》思想,作为此生的使命。
 
所以在服完兵役后,我即到佛光山的研究部就学;说实话研究部开设的课程,我一点也看不上眼。但是我认为必须借着这样的过程,以认识「现实的佛教」。因为即使经典上的佛法,我已较熟悉了;但现实中的佛教,我仍生疏得很。故即使我已有出家的意愿,但以我的个性是不可能一冲动就去剃头的。又即使我已有出家的意愿,我在佛光山期间也守口如瓶.绝不透露。因为这才更方便作个冷眼的旁观者。
 
结果旁观了近两年,我肯定佛光山绝非我出家的道场,他们那种「把佛法当人情」的作法,深引起我的厌恶痛绝。于是我转往水泥厂工作了一年,更觉得世间拥塞.茫茫苦海。专职的工作,其实视野是非常封闭狭隘的;尤其很多人更把精神,唯贯注在名和利的计较上。以还是向往着「法海无边」的开拓与脱俗,所以转了一圈,还是意愿过着出家向道的生活。
 
于是乃须选择道场与依止。自省从理会《中观》的道理后,虽又研习了一些经论,却未能使我在见地上有什么大突破。我想了又想,问题到底出在那里?结论是:我佛理虽通达了,然却未在行持上真正下过功夫;所以免不了理论归理论,现实归现实。
 
所以既出家者,乃须以修持为提升之要务。因此我之抉择道场与依止,乃以「修持」为唯一的考量。在北传系统的修持里,传统上乃有禅净密之分。对于净土宗的佛七,我也打过,但感觉不很相应;尤其以信愿为导向的修行理念,更与我不契机。至于密宗,我知道祂的仪轨特别多,对于这点我就不很欣赏;尤其与鬼神(他们名为:本尊.护法.空行母等)打交道的作为,虽能感应道交,却令我忧心忡忡!俗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我宁可不惹为妙。
 
所以除净密外,我没有多少可选择的空间。至于禅宗,也不知是否相应?但至少试试看吧!那时听说:圣严法师所主持的禅七,已造成佛教界相当的震撼。于是我还抱着「姑且试之」的心态,而报名参加。在第一次的禅七里,我也没什么突破;但对那种修行方式,还能接受吧!所以就意愿留在寺中,而成为「常住众」。
 
以农禅寺每年都固定打好几次禅七,所以不久即有再历练的机会。而在第二次的禅七里,我乃能体验到「何谓出离心?」─从放下无所累而超然自在。
 
禅修的体验
于是对长久以来的困惑「大乘的发心与世俗的好大喜功,竟有何不同?」便豁然开通矣!大乘者,先出世再入世;而世间者,唯一厢情愿地自我膨胀而已!简言之,以能经由小乘的「出离心」,所以才成就大乘的。
 
所以这样的心路历程,却是一般学佛者所无法理会的。我是于禅七后,才发心读《阿含经》的。别人都「回小向大」,而我却「回大向小」。因为我深深体会到:离却小乘的出离,即无大乘的圆满。从世间人的观念和习性,要直修大乘乃是不可能的;故一味地标榜大乘,而未在「出离心」下过功夫者,必只自误误人而已!
 
于是以此禅修的体验,乃形成我不共「世俗大乘」的道风与弘法取向。各位这几天所听到的课,大致也是以此架构而开展出来的。
 
受戒感怀
我在农禅寺待了三年,才正式剃度。然不是师父不给我剃度,而是我不急于落发。后来我想:不管最后我是在那里出家?我总是「以法为师」的。于是便仍在农禅寺剃度。
 
以农禅寺的道风,若剃度一年后身心还能适应,则得送戒场去受大戒。我们皆知:在台湾授戒,是三坛接连授的,而称为「三坛大戒」。然我认为这一点都不合法。因为沙弥戒,在我们剃度时已授了,所以可不必再授。至于比丘戒,乃以自觉为中心;而菩萨戒,却以利他为素求。故即使理论上,自觉与利他不必起冲突;然在实践上,却有阶段与重点的不同。所以应先受比丘戒,待行持一段时间后,自省在能力与意愿都已具足了,才再受菩萨戒,方属合理。
 
所以在戒场中,我一直考虑:是否在授完比丘戒后,即卷铺盖而遁走。当然这作法,会掀起很大的风波,不过这本不是我所在意的。于是即使其他戒子,都忙着每天拜佛求忏悔;而我仍每天打坐,参这个问题。然在将授比丘戒时,突然我茅塞顿开:持好比丘戒,即是行菩萨道。
 
以我们一向把菩萨道,界定为弘法利生;甚至必每天忙着街头布教,才是菩萨道。然如一位出家众,只把出家的本份事作好,而在无形中已成为另一种楷模;则他不也是在弘法.在行菩萨道吗?所以主意既打定了,我乃能比丘戒和菩萨戒一齐正授。然此时菩萨道的定义,已和从前有很大的区别矣!
 
时至今日,我也不敢说:我在出家的本份事上,已作好了。但菩萨道对我而言,绝不成为负担,更不成为先入为主的「强迫观念」。而时下,很多学佛者早将菩萨道变成「强迫观念」;于是也不管自己对法到底懂多少?便急着赶鸭子上架去行菩萨道。结果,不只浪费信众的时间和佛教的资源,并且更形成心态的偏端和观念的误导。故虽美其名为菩萨道,但本质上却仍只生死道而已!
 
住山岁月
我在受戒后,将近一年,即告假而住山去也。住山对行者的修学竟有何助益呢?当然,一般人也能想到:有更充裕.更专精的时间,来阅经或禅坐。然我的体验,却不止如此。住山之可贵,乃在能从人群中完全超离出来;所以能用更客观.更冷静的角度,来思考一些在人间无法思考的问题。何以在人间而无法思考人间的问题呢?如俗话说:当局者迷。很多事情,原非当局者所能周全思考的。尤其在人间,更夹杂着人间的共业,故更不可能有「出格」的理会。
 
而在住山的三年中,我乃能有充裕的时间,既对红尘往事,也对未来行向,皆作个较精密的反省与重整。而在这段期间,我对出离心,又有一些新的体会。
 
『若于法有所得,是为增上慢人。』这原是《维摩诘经》上的一段话,却再次提醒我对弘法的正确心态。说实话,在我最初发心出家时,还是有蛮强烈的弘法热忱─以弘扬《中观》思想为己任。而经过几次调整过后,原来的热忱不是消逝了;却变成更平淡而无负担也。
 
未来佛教之蓝图
在住山将近结束时,我乃写了一篇长稿〈未来佛教之蓝图〉,把我对佛教过去的蔽端及未来之展望,作了一番架构的重整。很多人老以为,我只是空想的完美主义者,而根本不知佛教的现实是什么?但在此文章中,我却以佛教的经济为优先考量,而顺次规划有关教育和人事的问题。
 
文章写成了,自己也还得意─大有百丈禅师为百世立丛林制度的气概。但迟迟不敢发表,因内文里对现行的佛教批评太多,怕建设不成,反致毁伤。但在前年,我看到台湾佛教已恶化到我无法坐视的地步;于是心狠了,就算是快刀斩乱麻吧!即使建设不成,至少不能让他们继续猖狂下去。便将之收录在《禅林风雨》而准备付梓。
 
结果书未正式出版,即爆发「中台山剃度事件」。对于此事,大部份佛教徒皆避讳不及,而唯有我对之抱着正面肯定的态度。我想:佛教界,总不得不对此大冲击而痛定反省吧!
 
然不管是我的文章,甚至「中台山剃度事件」,似乎都对佛教界起不了什么反省作用。他们只是在事发当下,赶快把龟头缩一缩,以避开锋芒;而待事过偃旗息鼓了,便又张牙舞爪地忙着劝募建设去也。
 
道场建设的冲击
当写成〈未来佛教之蓝图〉后,我想:待住山期满后,再回常住与老人家沟通沟通;希望能逐步将此理想落实在现实中。然不意他们却于同时,买了一大片土地,取名为「法鼓山」,准备扩大建设;且揭诸理念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
 
对于这样的建设蓝图,我基本上是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如此劳师动众,投注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其最后能否真实现最初的期待?我很怀疑!也从没有人敢保证其必实现。但总是赶鸭子上架,不由得你不卖命。
 
尤其为了募款,就得扩大人缘。于是为了广结众缘,更得增办很多活动─整天披星戴月,催得人仰马翻。本应是「为教育而建设」,现倒成为「为建设而教育」─许多的弘法活动,大家都心知肚明,其实乃为募款而说的。而既以募款为主要任务才说的法,岂能超然.淳善而无瑕垢。
 
尤有一点,是我所最不能忍受者:本乃「以提升为目标」,而现竟成「以降格为代价」!为什么须降格呢?乃为迎合愚痴众生的需求。所以本来不必办朝山的,现办了;本来不必搞什么佛化婚礼.联合祝寿的,现也搞了。至于原很严谨的禅修活动,现却被贬为焦芽败种的「自了汉」。对于这些道风的改变,直可说是「怵目惊心」呢!
 
对于道风的改变,我的感受必然比他人更锐利.更震撼─因为我既当过农禅寺的都监,也是众所共认的大师兄。然而我能柰何呢?我只能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而远走他方。如因此而说我绝情,我也认了;但绝情不等于绝义。因为这牵涉到「义之所在」!
 
发心与否
在目前的情势下,不只法鼓山,也包括台湾多数的道场,皆力劝居士们应大发心.多发心。其实,以我所知,众生本来就常发心.大发心.多发心?以众生只要还未证得无心境界,必会不断发心的。只是非发菩提心,而是发贪心.瞋心.痴心.慢心而已!所以我们不能只含糊地劝人发心,如发心把剩菜吃完,发心把工作做完。而是当劝发真正的菩提心。
 
然而当为劝募的方便而形成类似官僚体系的运作系统后,必将更逐渐恶化成山头主义与群众路线。而当山头主义与群众路线的运作方式更成熟了,想要在其中理性或专注地修学佛法,殆已不可能矣。
 
所以很多人在群众路线的吆喝.摆布下,争相发愿。然究竟是发「净愿」?还是发「恶怨」呢─输人不输阵。所以即使大乘佛法再三肯定:众生皆有佛性。但在山头主义与群众路线的运作下,却只道是:众生皆有奴性而已!
 
满街奴才
所以我从不认为:信众多,事业大,都能印证其能力高,甚至修行好。因为能一呼百应者,未必与觉性相应,而多数乃与众生的共业相应尔。故不必羡慕别人的道场,信众往来.熙熙攘攘,似道业精淳故风靡而化。其实,不客气地说:皆只共业的奴才尔─既来投靠者是奴才,也此抄作者是奴才。
 
因此我还是说:除非在修学上有重大的突破,否则不当奴才也难矣!而古之奴才,还得知「主人是谁?」;但今之奴才,竟连主人是谁?都还不知道,可怜哩!
 
老来变节
下面再来讨论另个变相的菩萨道:
 
有些人年轻时,壮志英发,骨气峥嵘;甚至孤慢自负,愤世疾俗。而待年纪大了,却又变成温顺.和煦和慈悲。这老来慈祥,似乎是世间共认的事实。然何以人老了,自会转成慈悲和温顺呢?是如前所说:因证入空性,而自引发得慈悲和宽容吗?我当然不认为!
 
然而竟是为何呢?以我宁可相信,如《论语》所说:「年之既大,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于是为贪得故,为怕寂莫故,不肯孤守至道而宁可同流合污。很多年轻时坚守的原则,现一个个毁了。故表面上似为慈悲,实则只鄙吝而已!我且名之为:老来变节也。
 
于是很多师兄弟们便忙着为我「授记」:「好!你现在正年轻,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待你年老了,我看你还变节不变节?」我说:「你们就等着瞧好了!」
 
也有人道:「你现在之所以这么说.这么作者,只是在『自绝后路』而已!」我说:「若不能『自绝后路』者,云何能『不受后有』呢?」所以你们这些既不肯.也不敢『自绝后路』者,就准备继续轮回吧!
 
踽踽独归
所以我常以此自我勉励,也自我警惕:『宁为踽踽独归之行者,勿为赶场赴筵之明星。』踽踽独归者,默默修行而不为人知。而赶场赴筵者,南征北伐,转战千里;自以为功业彪柄,其实可能什么也不是!
 
信徒的频频请法,或称道叫好,常可能引起我们的错觉:以为我所说的内容,必已深深印入他们的心坎底。其实,可能刚好相反,正因为以前所听的,早就忘光光了,所以才须一讲再讲。尤其有些较感性的信徒,他们就是喜欢「看」法师现身,而未必爱听法师演讲。或即使正讲时,他们也频频点头叹好;但待离开现场,便又全还给他了。所以须一讲再讲者,正昭示着:前面都白讲了。
 
真会说法者,或真善听法者,言下便悟,何待多言呢?所以即使有心弘法利生,却也不是整天跟那些感性热情的信徒,混在一块,才叫行菩萨道。或者天天赶场赴筵,大开法席。这些看透了,都只道是轮回生死中的「海市蜃楼」而已!
 
供养关系
当然我的意思也并非任何僧众,皆只照顾自己的道业就行,而全然不必理会弘法利生的事。因为如前已说:既以三宝为衣食,则须在供给与回馈间求其平衡。世间事本来如是,既有权利亦有义务。故并非剃头换装后,就可毫不惭愧.毫无节制地接受信众的供养。
 
所以即使不以强迫观念而形成非弘法不可的心理负担,也应随缘适力地回馈于佛教界与众生界。我看很多大庙皆假菩萨道之名,而大肆收刮;真不知他们是否有回馈.有因果的观念?
 
我自知生性较为懒散,故宁可少事无为而不肯奋勉亢进。所以对于信众的供养,总力求节制而不敢流于奢侈浮华。因为我乃发愿:祈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而非生生世世重返娑婆,再续前业。故若透支太多,唯恐披毛戴角还。
 
当然如我收的供养少,而能利益佛教界.众生界者多,那倒无所谓。至少我不负债就是,故以下更谈弘法的方式。
 
弘法方式
如果在学养和行持上,已略有基础;也有心为弘法工作付出时间和心力者,则进一步须斟酌弘法的方式。
 
在传统上一说到弘法,则不出「现身说法」的方式。因为信众多喜欢「看」现场秀,故只要现场强滚滚.热哄哄地,即使大半听不懂,还是精彩万分。因此很多老法师.小法师,便不得不强作空中飞人,天天赶场赴筵。而很多佛教团体也以筹备.举办超大型的演讲法会为虚荣。
 
然其实这是非常吃力而无实效的方式,不只筹备.举办超大型演讲,须动用大笔的人力.物力。且信众老远赶来,早已疲惫不堪;有的竟只在嗑睡中混过。又即使当场真听进去一些,可能回去不久又都漏失了。所以即使场场爆满轰动,还只是「出巡」或「作秀」而已!
 
其实,在号称为资讯时代的今天。我们早就有更廉价.更实用的工具可用:或者文字,或者声音,或者视讯。文字即出版著述,声音即发行录音带,而视讯即发行录影带或光碟片。以文字为例,一本书的内容,岂是数场的通俗演讲所能涵盖;而且内容既精练,又易于反复思考温习。尤其可不受时空的限制而宜随兴就读;既不必有赶场之累,更不必愁塞车之苦。同样,录音带.录影带等,亦有相似的功效。
 
当然这些资讯的制作过程,虽繁复一些;但事成之后,所能节省下的人力.物力,却是不可计数也。所以仍值得大家去努力学习和运作的。
 
法义与情面
但这先决条件,却是要克服「现身说法」的愿习。以若只信众喜欢「看」现场秀,这还好解决。有的根本是法师自己更惦缅现场秀─必台下信众愈多,愈鼓噪得厉害,他才愈神勇─灵感机发,滔滔不绝,浑然忘了时间的存在;所以必一拖再拖,才告终结。反之,独处静默时;便无精打彩,意态阑珊。
 
俗话说「见面三分情」,所以有情众生还是宁可见面,而不愿用资讯的处理方式。然而情,却是执着.烦恼.生死的根源。所以当「以法会心」,而不当以情乱法,或以名乱法。
 
所谓「以名乱法」者,因为名与实,未必相应。以现场秀,到场的人可见其面.可计其数;感觉上好象踏实一些。而用资讯的方式来弘法,则因不见其面.不闻其声;感觉上似悬虚一些。或问:你的信众有多少?答曰:不计其数。「那他们究竟在那里呢?」「在出版社或网路上。」以这样的应答方式,你能接受吗?若不能接受,则只能回到「现身说法」的老套去。
 
资讯流通
所以要透过现成的资讯管路,以流通佛法。这不只要有某种的专业素养,更得突破许多桎梏的心结。然一旦上路了,则何止于事半功倍而已!
 
有人曾问:「法师,你那时候建道场?」我说:「早就动工了!」「在那里?怎么从未听说过!」「从台湾到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听不懂哩!」「『是书所在处,即为道场』,我写的书既已出版发行于台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彼不皆是我的道场吗?又书流通的层面愈广,即是道场愈扩大也。」
 
当然我此话,不是欲以出书而自抬身价。而是要说明:用软体的处理方式,远比用硬体的处理方式,既迅捷又有无限的弹性空间。盖庙,既费时又花钱;那天觉得不够用了,又得加盖或重建。而资讯的流通,要复制却是再容易不过的了。
 
所以目前早已是「第三波的时代」了,我们怎可像上一辈的人,还整日流连于丛林的旧梦中,只汲汲营营于盖大庙而不知欲盖给谁用?既劳民伤财,又污佛谤法,真是鬼扯的撒旦。
 
小结
总之,对于菩萨道,一般人总以为「必发愿度众生者,才是大菩萨。」但其实,真大菩萨─八地以上者,反因为已无愿解脱而不再发愿度众生。
 
于是言下之意,我是有愿,还是无愿度众生呢?好象从头说到现在,我都是偏说无愿。但其实,我还是有愿的;究竟还是初发心的菩萨嘛!虽然我的愿经过多次的调整后,已淡化多了,但还不至于全无。如果全无,我也不必再行文著书,更不必千里迢迢到此异乡国度。在这次的课程中,不敢说必使诸位满意;但单看近四十张的讲义,便知道我还是蛮用心和在意的。
 
故是否有愿,应不是主要的问题。但症结在我们能否透过闻思与修行,而使本来带有染着的愿,洗湅成更纯淬.更净化的愿。昨天之所以不惜大动干戈,将俗谓的菩萨道加以严苛的批判者;也只是为方便将习有的杂染予以消除或减却。而消除得愈多,或减却得愈多,才能使个人的修学或正法的弘扬,皆相得益彰。
 
所以即使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还须掌握以自觉为中心的原则。然后譬如瓶满而溢.水到渠成,便能从自觉而觉他。于是即使也说法,也度众生,却只「空花佛事,水月道场」而已!虽任运自在而竟全功。   

{返回 果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破茧而出 于末法时代应有的警觉
下一篇:破茧而出 菩萨道之二
 佛法原典 道品诵
 涟珠甘露 专注与遍布
 禅林风雨 21.修道与降魔
 从中观思想看如来藏
 天心明月 14.茫忙与恬闲
 《天台小止观》讲记 觉知魔事第八
 法云灌顶 安心立命于资讯时代
 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3.气脉的通调
 禅悟密法 正气与第三鼻
 破茧而出 信徒在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M 1287经:本经叙述何谓“正士”、何谓“正士法”。[栏目:界定法师]
 谈藏族传统文化和谐社会问题[栏目:多识仁波切]
 百喻经 33 斫树取果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见色之研究[栏目:其它]
 和同事出差时不方便大声修法,默念修持可不可以?[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放不下[栏目:隽永故事]
 心中之贼 Thieves in Your Heart[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出堂叮咛语 禅七开示录(十七)——出堂日 开示[栏目:性广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