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六)即生成就的关键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54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六)即生成就的关键

  【其中承许方便智慧殊胜之缘由,譬如旃檀之火较普通火炽热七倍般,以殊胜方便所生智慧亦复如是,其迅速而力量强大,依解脱道之方便,能即身成就之关键即在于此。】

  密宗方便教授虽然也是依靠方便调伏烦恼,但由于密宗方便比显宗更为殊胜的缘故,在对治烦恼等一系列过程中都超胜显宗,是即生成就的关键。

  我们多次讲解,从见修行果的角度,密宗的殊胜主要体现在见解不迷惑、修行方便多、行为无辛劳、根机为上等之根机。即便是方便教授,由于具备如上特点的缘故,也比下乘派更为殊胜。要记住,我们在修禅定的时候,仅凭禅定而成办更高的禅定,恐怕很慢,这也不是真正的密宗。密宗不单纯讲解见解,还要讲解修行方便多、行为无辛劳、根机为上等之根机,还要借助其他一些力量。由于多方面条件成熟的缘故,即便依靠思维转为道用,也比下乘派更为殊胜。

  在讲解上师瑜伽期间,我们也围绕着密宗的特点,突出上师瑜伽作为密法的殊胜,并且在如何运用方便对治烦恼方面,讲得更加细致。虽然现前我们在讲《圣者言教》,但大家在听闻的时候要知道,《圣者言教》并没有离开上师瑜伽,学习《圣者言教》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认识上师瑜伽,增强对此法的信心,并在以后的运用中更为圆满。所以,《圣者言教》是上师瑜伽的庄严,而非上师瑜伽之外的第二个法。若没有这样的认识,说明我们的理解可能还不到位。不仅是这两个法,八万四千法必须同时在一法中圆融,这才是真正的密法。诚如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所说:“教法乘次无量,入乘之门众多,演说之词聚亦广大,然若未能修持真实义之精华。”所谓“真实义之精华”,就是万法摄一之窍诀,在一法中圆融一切法。

  听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既然万法摄一,是不是我们以后就不用修其他的法了?”当然不是这个意思。理解万法摄一的理趣,既与密法真实果位相合,又能迅速增上我们的信心,所以如是理解非常重要。但在一切条件成熟的前提下,修法当然多多益善。比如,在上师瑜伽导修之外,再修一个本尊,是由于上师瑜伽导修不圆满,还需要配同本尊修法才能证悟佛果吗?不是。上师瑜伽导修之中已经圆满一切,但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可能多方面条件不成熟,因此配同其他法门作为辅助,可以让自己的内心更加自在。如果有些人就想天天修一个法,当然也可以。在修顿超的时候要舍弃共同九法,连平常念诵仪轨都得放弃,唯独修学顿超之外,什么都不做。所以要知道,法没有特定的法,独修一法或辅修多法,目的都是为了对治烦恼,让内心更加自在。

  密宗的殊胜,不仅仅在于见解,殊胜方便更重要,所以在修行中,一定要重视方便。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密法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成办解脱,是因为多方面条件成熟。如果仅仅具备一些条件,想迅速成办解脱,还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密法讲解根机为上等。上等根机的标准是什么?是信心普遍。仅仅对密宗有信心就够了吗?当然不够,所以密宗强调的是净观,一切都得净观。此外,修行的方便也不能缺少,比如灌顶,在令自己见解增上方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我们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天天都在接受灌顶,此时细致观想还是很重要的。至于行为无辛劳,主要讲解修行过程中要做到身心自然,身心若不自然,就很容易疲惫,甚至妄念很多,形成迅速成办见解的障碍。

  因此,在修行过程中,我们要时时反观自己的修行,有没有做到密法的殊胜?信心是普遍的还是偏袒的?修行是否做到自然?对基道果认识得如何?如果做不到,仅仅口头上言说密法很殊胜,对于迅速成办解脱可是远远不够的。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五)显密在护持戒律方面的差异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七)三乘教法圆融于调心一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二)前行的实修不可轻视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一)初行者不宜一味排斥禅定逆缘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六)清楚显密差异的必要性
 圣者言教 第一课(二十一)对初学者的叮嘱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五)近边地狱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九)何谓上师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一)修法需与根机相应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四)修行中的注意事项
 圣者言教 第七课(八)密法于根机不相应者应保密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三)为何修学要先从有相定开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以佛法研究佛法(印顺法师)[栏目:佛学研究方法论]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栏目:智谕法师]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84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药师经释义 第五、净琉璃世界分[栏目:法界法师]
 明朝和尚 民国来访 A Monk from the Ming Dynasty Came to Vis..[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第十九品 法住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故事集]
 发现自己做不到菩萨戒的内容,于是在佛前忏悔,痛哭流涕,退戒了。请问这样做如法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净除业障金刚萨埵百字明咒之功德[栏目:金刚萨埵法门]
 择友之道[栏目:禅林衲子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五)贪心的过患[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