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二、观察思维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2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总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二、观察思维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1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八阶段之二、观察思维
二、观察思维

收获:价值判断起决定认知

第二步,观察思维。所谓观察思维,就是一个知见或一件事情摆在自己面前,自己要看,这个思维或者这样一个想法到底有没有用、有没有价值。这就是修行诀窍。没有很多,就是进行价值判断,起决定的认知。比如说,有时候一个怀疑起来了,念头上起来了,我们一般都跟着书本走、跟着别人的说法走,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开始自己的一个思考:我的这个想法到底是有用还是没有用呢?开始在内心里进行选择。这个力量产生了就好办了,自己内心里可以产生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是一种收获。

限制:数数熏习,使认知坚固

但是它的限制是什么呢?就是数数熏习,就是反复反复地去熏习它,使认知能够坚固。它仅能使我们的认知坚固起来,还不能使我们产生觉受。我们这个时候还产生不了觉受,只是在认知方面坚定起来,从内心里同意了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个过程仍然成为我们的一个修行过程。这里的修行诀窍是:

诀窍:(一)、伺察之轮如轮,转动不息如草燃火,心疲则无念休息,有念则想“有什么用”,渐渐知念头虚假往来无意义

第一,就是不停地、反复地伺察。我们的寻伺和观察就像一个轮子转动,如同草燃烧成火焰,轮子越转动,火苗燃烧得越大。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疲劳。因为正理的观察时间一长,就会觉得有点累。不是说只要是正理,我想起来就能无穷无尽,就能奋发向上,钉子精神就出来了,永不知疲惫,不是这样的。进行正理观察很容易产生心理疲惫的感觉,因为不符合以往的习惯,老是反着自己的习惯在走,所以特别容易累,做一次观察就要休息好半天。

但是这个修习的过程是比较有趣的。做过一个正理的思考以后,在修习的过程当中就会发现,有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念头又蹦起来了。在这个念头蹦起来的时候,自己就想:这个念头对我有什么用呢?这个念头合理还是不合理呢?在这样思考的过程当中,这个念头渐渐地就会越来越清晰了,念头的虚伪性就表现出来了。你没注意看的时候,会觉得念头总是在那里移动,总有念头控制不了。但是等到你真正在觉察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念头很脆弱,通常看起来一个来势汹汹的念头来到你面前,你会发现它并不合理,只是一个虚伪的念头,只是一种妄念,就发现它实际上很脆弱,一到面前来马上就化于无形了。

(二)、分别念重者,念“实执”的后台空,而坦然放松,要反复

第二要注意的是,分别念想很重的人,念头很重的时候,我们就想“执著的后台”。比如特别想去吃一个冰棍,但是现在又出不去,怎么办呢?就想这个执著的后台:是谁在想让我去吃冰棍呢?我们试图去了解执著的后台,在了解的过程当中就很坦然了。到底是谁呢?其实这里有禅宗参话头的意义。这里具体的宗派修行方法就不说了,这只是按照中观的路子在走。中观和禅宗有多少相同的地方我们到了后面再说。坦然放松,像这样反复反复地进行熏习,念的力量就产生了,正见的力量就产生了。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一、闻思
下一篇:《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三、观察修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四、真如影像单空修行..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总第十一讲之:怪不怪,中观密护净土?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诸地菩萨也各有障碍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因果同在时,二者非因果,如秤之两头..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四念处的修行及原理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观”正行列表
 《入中论》第一次课程 第一讲之:作者介绍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修“止”的善巧
 《入中论》第一次课程 第一讲之:略谈“法”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教习顺世论,为犯突吉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经》大义[栏目:智泉法师]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十三课 佛教对感情的处理[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六册]
 六十八世 无明慧经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