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如来藏的修行原理:转依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2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总第十四讲之:如来藏的修行原理:转依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如来藏的修行原理:转依

如来藏最终跟佛果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是不是说有了如来藏真的就不需要修行了呢?如果真的不需要修行,这就违背增上生的原则了,如果没有增上生是不可能有决定胜的。增上生和决定胜之道是二转*轮和三转*轮共同承认的道,这一点并没有哪一个宗派去怀疑它。现在有冒出来一两个新的说法,就是说不需要增上生而能获得决定胜,就是如来藏它既然是现成的那我们就都别修了,只要你心里头有相信的这个念头,那么这个果实你必将得到,这个也就太过了,违背了二转*轮和三转*轮释迦牟尼佛增上生和决定胜之道。违背了这个道的说法也是违法的,是属于违法乱纪。我们所要修行的道跟那种违法乱纪之道还不是一样的。

如来藏的这种修为在《宝性论》当中提出了一个最后的决定义,就是如何获得增上生乃至于获证决定胜有“转依”这么一个词汇。《胜鬘经》就说如来藏是一切众生生死和涅槃的依止,既然如来藏具备如来种姓,所以众生就依赖它了,转生死依成为涅槃依也要依靠它,所以在《宝性论》当中就说,如来藏不离烦恼藏所缠,但是以远离烦恼的原因,所以我们如果是能够有所转依,我们就能够得到清净的如来藏了。“转依”这个词汇就被确定下来了,转依就成为如来藏修行的这一个不假外求、本自清净,但是也要努力的一个原理。净土宗的修行就是依照这个路线给确定下来的,在这个路线的指引之下,在世亲菩萨那个时代就已经作了关于清净的佛国度的祈愿文了。再后来发展了很久,一直传延到了中国,到中国有好几位大法师有关于净土宗的信仰就确定下它的修行法门了,把修行的成就跟“转依”这个词汇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无论是念佛还是拜忏,目的都为了获得转依。从五浊恶世的“烦恼依”转成对于如来藏的“清净依”。正在转依的时候,无论是在迷惑当中的“以涅槃为生死”,还是证悟时候的“以生死为涅槃”,中间的过渡期不要再去讨论生死到底是怎么来的,还有生死到底是怎么灭的,只看这个转依的力度。这个转依的力度由信心来确定它实践的效能、实践的这种功效。所以《宝性论》说,对于如来藏的这种修行是不假外求的,我们全部的生死依就是全部的涅槃依,已经不需要再立其他的因了,就是由生死直接向涅槃过渡。但是信力是需要加强的,加强信力有众多的方便,有忏除业障的方便,还有加强对于如来藏的理解的方便。这样就成为后来净土宗立宗的一些根据。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破四生而小心简别如来藏
下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宗在般若、行在净土的如来藏智慧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预道流以明概念之不真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有部的二谛标准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精进将福转成慧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法无我的修法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佛教的世界起源论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清净名言在二谛中的判定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修“止”的善巧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深入灭(一切戏论)定的关联次第八阶段..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如幻的因果联络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深入灭(一切戏论)定的关联次第列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九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五百罗汉 240、须弥望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The Silent Buddha [Generosity][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对修心班的三个要求[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身体是最大的谎言[栏目:雪漠]
 “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从释迦牟尼到马祖道[栏目:陈坚教授]
 母爱就像长流水[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高级佛学教本 第廿八课 禅宗 (二)[栏目:高级佛学教本]
 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七卷[栏目:净界法师]
 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三章 在家学佛的典范——维摩居士的形象[栏目:体恒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