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家学佛的典范
——维摩居士的形象
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本,得无生忍,辩才无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畏,降魔劳怨,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就,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别,诸根利钝。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仪,心大如海。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静,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静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执持正法,摄诸长幼。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游诸四衢,饶益终生。入治政法,救护一切。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说胜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著。若在刹利,刹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罗门,婆罗门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政宫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若在帝释,帝释中尊,示现无常。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终生。
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
——《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
前两课讲到了“居士”的来源、意义及其在佛教中的地位、作用。我们可以知道,佛教有两类信众:一部分是出家的僧众,另外就是在家学佛者,即居士。在中国“居士”原指古代的隐士;在印度,最初指的大富长者,后来佛教专指在家修学佛法者。在佛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居士在寺院的建设、僧团的发展以及佛教的本土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所以,居士在佛教中的分量很重,要生起对自己的信心。既然居士是佛教两类信众中的一部分,那么居士必定会有自己的修学法门、修学道路。居士应该修学什么样的法门呢?从今天起,我们就对这一内容进行讲解。
在讲居士的修学道路前,我们先来看看在家居士修学的典范。这个典范在哪里呢?就在我们手中的《维摩诘经》中。
这段文字,就是上面的引文——出自《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开头的一段内容。引文可以分为赞颂功德、叹感善巧、居尘不染、混俗调生、居尊利物五个小节,下面详细解说。
一、赞颂功德
“赞颂功德”就是赞叹、称颂维摩居士长期修学佛法所得的不可思议甚深功德。
“尔时”,就是“这时候”的意思,这是经文中一贯的用法。
“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在毗耶离城的中心,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的名字是维摩诘。毗耶离是古代中印度的首都,翻译过来意思是“广严城”,这个城市曾经无比的繁华发达。
“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是说维摩诘居士学佛很长很长时间了,到底是多长时间呢?无量个“劫”那么长。“劫”,是佛教对时间的一种划分方法,一“劫”相当于世间的几百、几千年。我们以无量阿僧祗劫,代表无限长的时间。这句话说明,维摩诘居士亲近、供养无数诸佛,表明维摩诘居士境界高深、功夫深厚,同时体现出修学佛法需要一个漫长过程。
“深植善本,得无生忍”,是说维摩诘居士在无量阿僧祗劫那么长时间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不断修学善法,祛除恶法,福德与智慧不断增长,故而得到身心不动的诸佛、菩萨境界。“无生忍”是指安住于无生无灭实相理性的不动境界。是菩萨初地或七、八、九地证得境界的名称。如《大智度论》卷五十说:“无生忍法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得到这个境界的维摩居士,能在任何情形下,保持内心的平和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可是古往今来无数人们所羡慕的啊!试想,若一个常人,能够有这样一半的状态,还有谁能扰乱他的心?有谁影响到他的生活呢?还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呢?不会!所以,学佛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是现实利益。
从这里我们还应知道,学佛最重要的一点是弃恶从善。佛教的根本宗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意思就是指一切的恶行不要去做;一切的善法要去奉行。自己透过内心,不断去理解、证悟佛法,这样就能够得到自在欢喜,这就是佛陀应现世间,教化众生的目的、宗旨所在。
维摩诘居士因为深植善本,所以才能得无生法忍。而他不断地培植福报、智慧,还获得了另外的特别利益。什么呢?就是“辩才无碍,游戏神通”。无碍就是无所障碍。所谓“辩才无碍”,就是指辩才无所挂碍。菩萨通过修学佛法能得大辩才,随机通达说大、小乘法;而且思辨能力强,表达能力高,无论你用世间的任何语言都难不倒他。
“神通”是依修禅定而获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不可思议的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加漏尽通为六神通。六通中以佛、阿罗汉的三通(宿命、天眼、漏尽)最为殊胜,称为三明。六神通中五神通是依修四禅而得,凡夫修行也可能获得。根据《大乘义章》所说,得神通的方法有四种:(1)生四禅天后自然得到的报通,(2)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的业通,(3)婆罗门依持咒所得的咒通,(4)依修禅定而得通力的修通。维摩大士的神通属于禅定所得的神通。神通神秘、殊胜,不容易得到,佛教不否认神通的存在,但不主张学佛者追求神通、停驻神通。“游戏神通”是说维摩诘居士能将神通运用自如,并不把它们当作神通,就如同儿童玩游戏似的,自由自在、心无所执。这种境界不修学佛法是得不到的。
接下来看,“逮诸总持,获无所畏”。由于维摩大士无量劫地修学佛法,所以总持一切法门,对佛法有全面的、系统的理解,故而获得无所畏。“总持”是总持的法门,“逮诸总持”指能全面摄取、记忆、保持无量佛法,而且不忘失的念慧力量。这里的“无所畏”,并不是说对谁都不害怕,而是说当任何因缘到来的时候,他不会为其所动,也就是说,世间万法不能搅动他的内心。
因为他的辩才无碍、无生法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畏,所以,外在有情的魔界众生以及内心的烦恼魔愿,都不能转化他的身心,都不能对他产生威胁。因此,维摩大士可以“降魔劳怨”。降服了内心的烦恼、外界的障碍,这样就能够“入深法门”,入甚深的佛法法门,得到佛的无上境界。在这种情形下,维摩诘居士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善于智度,通达方便”。智度,即六度之一的智慧度;度是船的意思。智慧今后我将不断提到,是佛法修学中的一个重要层面,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根本所在。有了智慧,才能有一切。智慧可以断除烦恼,断烦恼才能摆脱生死;反过来,摆脱生死才能脱离烦恼的束缚,证得佛的境界。所以智慧相当重要。维摩诘居士不但“善于智度”,而且又能够“通达方便”。什么是方便?就是善巧的方法,是智慧在实践中的体现。一个修学佛法的人,如果他拥有了智慧,再能懂得方便的话,就会在处世上游刃有余。智慧是佛法的根本;方便,是佛法的应用。若你只有根本,不去应用,那么是没有用处的,度化不了众生,而且在现实世界,可能过得并不快乐。反之,若你只有方便,而无智慧,那么就容易与世间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不能独善其身,更不要提去帮助他人,就如同一个盲人给另一个盲人指路。所以说,在我们修学路上,智慧、方便要同时拥有,不可偏废,就如同鸟的两个翅膀、车的两个轮子、人的两条腿似的,缺一不可。智慧、方便,一个事物的两个层面。一个为里,一个为表;一个为体,一个为用。
维摩诘居士是既有智慧又通达方便的人,因此能够“大愿成就,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就是自己在修学佛法时所立的愿望都能够实现,而且就连众生心里所想、所要做的事情,他都能明白、把握。把握了众生的心念,就可以在随顺众生的过程当中,顺势将众生转化过来。这是很了不起的行为!
他还“又能分别,诸根利钝”,这也非常了得!维摩诘居士不但知道众生的心,还能知道众生的层次,一眼就能看出众生根性的利钝,能看出众生是处在学佛的初级、中级还是高级阶段;并且能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机施教。比算命先生高明多了,是吧?不用掐不用算就能够知道你的状况,这就是学佛得来的境界。学佛就是把握自己的心性,当你掌握了自己的心性,自如驾驭身心的时候,由于众生在心性方面是共通的,你便能由此及彼、推己及人。故而,大凡学佛有了一段时间与一定境界的人,无论在家居士抑或是出家学佛者,在对人的观察方面多少都有些本事,在社会上轻易不会上当受骗。学佛人的层次高于一般人,而维摩诘居士在这方面就更加突出。
下面这句,“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古代的祖师吉藏大师说:“没有凡愚的念头夹杂在其中,就名为‘纯’;不二的正确观行智慧任运现前,就名为‘淑’”。维摩大士深达世间万法的实相道理,又随缘任运不弃凡夫众生进行度化,因此所证的果位是超过八地的菩萨境界,这是“决定大乘”。这里是赞叹维摩大士的境界,说他长久地在佛法的道路上行持,坚修甚深大乘法门,内心是非常清纯、明淑、安静、自在的,因而能证得极高的境界。
“诸有所作,能善思量”。菩萨所作的事情只有三件:(一)上求佛果;(二)中修万善;(三)下化众生。维摩大士在做三件事情中的任何一件时,都善于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所度的众生,视根性优劣进行方便化导,这样做出来的事情自然都合乎道理,不但不会惹祸上身,而且可以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在世间生活,要“三思而后行”。然而,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许多人遇到一件事,评论“哗啦”就都倾倒出来,不顾及后果,也许内心没有分别,但是,事后若引起争执,岂不麻烦?维摩诘居士就不会有这样的麻烦。
由于维摩诘居士长久地修学佛法,因此能“住佛威仪,心如大海”。僧肇大师说:“人的言谈举止若能与圣人(佛)保持一致,不失圣人的仪容,那么这就是‘住佛威仪’。”从这里看,维摩居士举止高雅,仪态万方。他不用别人的教导,就会自觉地运用佛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来要求自己。同时,由于具有度化众生的无边广大愿力,所以心像大海一样的宽广深邃。他的身与心保持一致,内心自在,外身安定。试想,如果我们都是像维摩大士一样的人,那学佛人在社会上谁人能够不恭敬、赞叹呢?可以说是身心折服、五体投地。学佛可以赢得世间人的尊重和敬意。
下面,“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菩萨的心就如大海一般深广无边(心量广大,包罗太虚),清净无秽(般若智慧常生起现前),又能积聚无量的珍宝(福德智慧的资粮),因为这样,无论什么人见到,都会欢喜尊重、恭敬赞叹。维摩居士也是这样,由于有上述的甚深境界,无论哪一尊佛得知此行,都会赞叹不已。“弟子”指世间的求学者。“释”指佛弟子,在家、出家的学佛者。“梵”就是梵天,即天界的众生。“世主”是世间的主人,皇帝、国王等。上从如来下至凡夫,上自天界下到世间,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崇敬维摩诘居士的德行智慧。所以,我们在《维摩诘经》中可以看到,当维摩诘居士现病身时,来探视的人络绎不绝。
莫说出世法,即便世间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由此可以想到世间人的不同遭遇。有些人人缘出奇的好,有点事情,大家倾力相助;而有些人即便出了大事,朋友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怎么回事呢?都是福德、智慧多寡差异的缘故。学佛人,只有不断地修学佛法、利益他人,才会获得好的际遇,有付出才有收获。
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成名天下扬”。名扬天下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但要来自于十年的勤奋努力。所以说,学佛的人不要羡慕别人的缘分,别人的境界,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学。终有一天,蓦然回首,你已经超过曾经所羡慕的人了。我相信,大家要是以踏实的态度学佛,自然而然地工作,生活的问题就都能处理好,而且会强于世间的一般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你有智慧,有方便。
二、叹感善巧
“叹感善巧”就是感佩称叹维摩居士在化度众生中善巧方便法门的众多与微妙。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这是说,维摩居士若想度化众生,能以善巧方便的方法去实行。你看,方便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度人!智慧可以提升生命品质;方便则是给自己的“福报银行”中存款。大家一定要修智慧、行方便,当你福德俱足,要去度化众生,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许只是一个动作或言语表情,就把一个人摄化了,人格的魅力是不可思议的。
现在的年轻人追星,明星的一颦眉、一抬手,足以让他(她)兴奋、癫狂很长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魅力所致。这是世间人的魅力,而若具有了佛法的魅力,就是明星见了你,也要生起恭敬心的。有多少星光灿烂的娱乐界名人,不就争着礼拜那些高僧大德么!维摩诘居士为了方便度化众生,才居住在毗耶离城。他在那里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呢?”
“资财无量,摄诸贫民”,这说的是他实践布施法门的状况,以无量的资财布施给广大的民众,收摄了不少贫苦人。学佛人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扩展胸怀,增加心量。只能装下五个箱子的房子,你怎么能指望它装下十个箱子呢?学佛的人若心量不大,法师教给你再好的佛法,你装不下呀,这边听法,那边又被你头脑的“仓库”挤出来。这样听法是没有益处的,改变不了生命品质,提升不了个人修养,依然会烦恼、痛苦。而扩展心胸的方法之一就是布施。
我所说的布施,并非是尽其所有,而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做。供养佛法僧三宝,布施世间的穷苦人家,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这些事情都可以叫做布施。其实布施财物,金额不一定要大,解决了对方的困难就可以。有时一句话,转化了一个人所遇到的危机;有时一个微笑,化解了对方多日的烦恼纠结,这些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事情,我们有理由不做么?
布施有很多种,修学布施法门,根本处不在于给别人的财物,而在于我们所扩展的心胸量、所培养的悲悯情怀。有了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大心量、大胸怀、大气度,有了慈悲的精神,哪来的敌人呢?没有敌人。不但没有敌人,而且不会遇到障碍。就如同古代圣人所言:“仁者无敌”。另外,平时经常帮助别人,他人的感恩之心,也足以为你构筑起一道防火墙,让你不受障碍的侵扰。
维摩诘居士就经常修学布施法门,所以说“资财无量,摄诸贫民”。一个人只要肯布施,就能广结善缘。当你有一定的威望,关键的时候,有人会为了你,把命献出来都愿意。中国古语“士为知己者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缘故。当初,gong产党小米加步枪凭什么就能打得天下呢?因为抓住了穷人的心。他们不是为自己享受,而是发自内心地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把田地粮食都分给了穷苦百姓,这样的情况,老百姓怎么会不拥护有加呢?学佛之人,一定要学会布施、放大心量。
看下面,“奉戒清静,摄诸毁禁”,这里说的是维摩居士守持戒律的状况。无论身心,维摩诘居士都毫不懈怠地奉持各种清净律行,不会毁犯任何戒律所禁止的恶行。“戒”是指戒律。佛门的戒律,相当于世间的法律。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世间若无法律,混乱的情形不可想象。法律不可无,然而只要不触犯法律,照样可以生活得悠游自在。学佛人也一样,只要没有与人伦道德、社会规范相冲突的地方,就不会触犯戒律,当然也不会背这个因果。所以,大家不要害怕戒律,尤其还没有皈依的居士,不要担心皈依后会有种种不便之处。只要你能够做一个在世间的优秀公民,相信就能做一个合格的居士。同理,一个合格的居士,肯定是世间的好公民,一切违法乱纪的事情与你无关,也不会横遭无辜之灾。不过,主张持戒,不是主张所有的学佛人都守持全部的戒律,而是要求大家根据所处的修学阶段,守持这一阶段所应该遵循的戒律。不要好高骛远,将现阶段应该做到的事情做到,这就是修学持戒法门,即戒行具足。
“以忍调行,摄诸恚怒”,这是说维摩居士行持忍辱法门的状况。他能以坚忍的心性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为人处事的方法,收摄一切嗔恚、恼怒、怨恨。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都如维摩居士这般,怎么会和别人发生冲突、结下冤仇呢?没有了冤仇,人就不会有事业和生活的障碍。
但很多人就是不懂得这一点。常有居士来我这里诉苦:“师父啊,我最近太倒霉了,事事不顺,世界为什么就对我如此不公平啊?”其实,人的生活中之所以会遇到种种障碍,应该从自身找问题,怎么能怪别人,不顺的事情大多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反观内心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可是又有人说,我处处帮助别人,乐善好施,可是还是遇到倒霉事,那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忘记了三世因果的道理。报纸上曾报道,有一个人平时表现很好,常常帮助别人,但是突然有一天被公安机关逮捕,为什么呢?原来他十年前杀人后畏罪潜逃。难道是十年前的事就不逮捕他了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便胡子头发都白了也照样要抓他,这就是因果。因果不只是眼前的事。所以要以忍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忍辱来调节自己的身心,不要发脾气、恼怒、嗔恚,无论天大的事,平静地接受,然后耐心地处理。
“以大精进,摄诸懈怠”,这是说的维摩居士行持精进波罗蜜的状况。“精”是精勤,“进”指进步,精勤地努力奋斗,自然会前进。大家想想,马路上那些蹬三轮车的人,车上载着满满的货物,他满头大汗地蹬,如此努力,车子自然会向前驶去。学佛也如此,你精勤、刻苦,自然知识、道德、人格会前进;智慧、福德会前进;生命品质会前进。
不过,精进不能急躁,常言说“不怕慢,就怕站”,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有的居士来我这里讲:“师父啊!我为什么总是进步那么慢?什么时间才能成佛呢?”心急喝不了热汤饭,熬一锅粥还要几个小时,为什么要心急呢?只要精进不偷懒,就能对治懈怠,早晚必然会有所成就。
精进更不要过分,有一些居士,学佛来了精神,夜里两点不睡觉,早上四点就起来做功课,过些日子就骨瘦如柴、神情恍惚,黑眼圈、灰脸盘,路都走不稳。这样的形象是很可怕的,若要以这样的形象劝别人学佛,不要说跟从,人家退避三舍都来不及,唯恐和你一样痴癫,别人会因你的形象而失去学佛的信念。所以,别心急,努力向前的同时要把握住度。
“一心禅寂,摄诸乱意”,这是说的维摩居士修学禅定法门的状况。他能全神贯注地进入到禅定的寂静中去,收摄一切散乱心意。禅定主要在于心的调整,心态正了,对法的认识也就正确了。2006年举办的世界佛教论坛,主题是:“心平天下平,心安天下安,心净国土净”。如果你能够将心停驻于禅定的清净中去,你的世界就是平安、清净的;你的世界就是和乐、幸福的。就像中国足球前国家队教练米卢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学佛也不例外。
禅定的功夫主要靠静坐中得来,也就是中国所谓的坐禅。但是提醒大家注意,禅定不仅是双腿盘坐就能得到。永嘉玄觉禅师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只要时时刻刻将自己的心停驻于清净、自在的状态,那就是在坐禅。六祖慧能禅师也曾说,天天坐、月月坐,哪怕是三大阿僧祗劫,自心不清净,那样的打坐也是无用的功夫,如同干屎橛一样。这个比喻道理深刻。就听课而言,如果你们能够身心都进入听课状态,一心不乱、全神贯注,这也是禅定状态。禅定,是时时刻刻都能进入的,比方说,走路的时候心无旁骛,不会左顾右盼,仿佛世界就自己一个人,自在清净,就是禅定。禅定的状态难以计数,阶段也分初、中、高,当然,最高的禅定是佛的境界。
下面,“以决定慧,摄诸无智”,这是说维摩居士修学智慧的状况。“决定”是说不可改变、无回转余地。维摩居士能以不可改变的究竟智慧应用于世间,收摄一切没有智慧的人。
三、居尘不染
“居尘不染”是述说维摩居士身处尘俗,身不染污的崇高事迹。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静律行”。白衣,我曾讲过,这是居士的代称。沙门,出家僧众、法师的代称。维摩诘虽为一个居士,但是他从身到心都同法师的行为准则相对应。说到这里,我们又要提到有四种出家:第一种是身出家心也出家,这一类指的是圆领方袍的僧众;第二种,心出家身未出家,维摩诘居士就是这样,尽管从外表服饰看与普通人别无二致,但心是与出家人同样地清净自在,道德同出家僧人一样高尚,境界是与诸佛菩萨等同。我们在座的各位居士,如果能够接近维摩诘的状态,那也是出家了。不过,有的居士因净空法师曾在讲经中说“居士也是出家人”,就不再礼拜法师,不去供养佛法僧三宝,甚至有的人只皈依佛法,不皈依僧,自称“二宝居士”。这样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忽略了净空法师讲话的机缘与场合,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断章取义。我想,净空法师的意思不外是说,居士如果境界很高,心就会与出家僧人的心相应。因此,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听谁的课,千万不要断章取义,片羽论天。出家并不单是修学佛法,它还承担着上弘佛道、下化众生的责任。所以,在家居士学佛不要着急出家,只要种了善根,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的,要踏实学佛莫攀比。第三种,身出家心不出家,这样的出家人是有的。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家有时会在报纸、新闻上看到,某某地方有一个僧人违反戒律被寺院开除,或触犯法律被公安机关逮捕,大家对此不要惊奇,这与佛法僧三宝无关,只是他个人的问题。这就属于身出家而心未出家的人,这种人不过还是一介凡夫而已,被开除被抓住是佛门的幸事。最后一种,身不出家心不出家,就是标准的俗世凡夫。
下面,“虽处居家,不著三界”。这是说维摩居士能将心从尘世当中摆脱。学佛人若心能安著于佛法,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有漏三界中生活,与你在净国佛土生活没有区别。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维摩居士虽然有妻子,但是其心不染,还能以她为行道的方便助缘。“现有眷属,常乐远离”,维摩居士虽然也有亲戚眷属,但是不为他(她)们牵挂,心常停驻于出世的清静无为当中。在家居士,家中都有妻子儿女,父母兄妹及其他的亲朋,若能同他们在一起生活时,身处于其中而心超拔出来,这与出家的境界相应。有时,在家居士们真应该做一下在家生活的旁观者,跳出自己的圈子看看,一定会有令你惊奇的发现。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旦跳出自己的圈子,不但会减少烦恼,而且能将生活中的人、事看得很清楚。
“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大家要知道,印度人好打扮,披金戴银,我们从今天的印度电影中依然可以看到这一点。这是习俗,维摩诘居士处现在印度这个社会,他不挂是不行的,如同现在的社会,一个人如果穿着T恤衫和短裤,脚踩一双拖鞋去进行商业谈判,估计连门都进不去。不过,这些“宝饰”是一种方便,可以拥有,但是心不能执著。维摩诘居士更注重的是,以内心的境界来庄严自身,而不是华美的宝物。如今的美容日益盛行,其实,这是没有用处的,外表美不若心灵美。相由心生,不美的外表会因美丽的心而生出端庄的气质。
“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以维摩居士的家财,山珍海味怕是不会缺少,可再多的美味佳肴他不在乎,而在乎禅悦法食的享受。学佛人,平时生活中只要吃得饱、营养够了就好,千万不要追求味觉的享受。越是美味的食物,过后的感受就越痛苦。试想,如果当初没人去吃果子狸之类的野生动物,人类社会会出现S*A*R*S肆虐的现象吗?类似的悲痛还有许多,不客气地说,都是人类自找的。“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大家要切记古人说的这句话。普通人都不可以做的事,学佛人更不能做呀!食物不过是为维持我们肉体的存在,让我们有借假修真的机会。让身停驻于禅定美味中,让心去品尝佛法的美食,这才是真正的“小康生活”呢。
四、混俗调生
“混俗调生”讲述维摩居士以白衣居士身份教化众生的巧妙。
“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博”是指各类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活动,包括搏击、赛(赌)马、斗鸡,乃至现代社会的六合彩等都是;“弈”指超过了休闲性质的种种玩乐活动,象棋、军棋、围棋、麻将、扑克等全在内;“戏”指所有娱乐性质的游戏活动,比如歌舞、伎乐,现代社会的歌厅、舞厅、迪厅、mV、电子游戏机房、棋牌室等,皆属于这一类。“博、弈、戏处”代指一切花天酒地的世界和寻欢作乐的场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维摩居士也常到那些游戏、娱乐场所,只是,他到那里不是为了纸醉金迷的糜烂享受,而是为了混迹其中,好方便度化这些腐化堕落的人群。维摩居士真是厉害,别人去那些地方大多都是随波逐流,而他则完全不会同流合污。这不就是老子所谓的“和其光、同其尘”吗?古人说“大隐隐于市”,闹市之中确实可以见一个人的真功夫。
从这里可以带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在家居士修学到一定程度,在度化众生的方面确实要比出家法师占有优势。试想,出家僧人随便出入那些搏斗、娱乐、游戏场所,别人怎么看?恐怕众生度不上,自己还要被人揶揄得脸红脖子粗,尴尬不已。非但不能,戒律也不允许。法师不能,而在家修学的居士则便利许多,你们只要具备了不为外境所转的能力,完全可以随缘任运,化度四方。当然,如果你还没有维摩居士的甚深境界,没有对世、出世法圆融无碍的把握,暂时还是避让一下的比较好。
下面,“受诸异道,不毁正信”。何为“异道”?异者,不同。凡是不同于佛法思想的其他思想、理论乃至修学方法均为异道。“异道”没有贬损其它思想的意思,只是一种区别而已。“正信”指正确的佛法信仰。这里是说维摩居士能够接受其它任何的学问思想,而又不改变对佛法的正确信仰。
做到这一点太难了!人类有个普遍的缺点就是容易见异思迁、喜新厌旧,“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是男女间的痴怨,而能在遍涉诸家的情况下还保持对其中一种的“钟情”,这是需要相当深厚的定力的。当然,这也与佛法思想的魅力分不开。
说到这里,有个基本的观念我们应该掌握,佛教绝对不排斥其它的思想、宗教。佛教固然要求学佛者必需掌握自己宗教独特的理念,但同时认为应对自己思想之外的一切理论都有所涉猎,它有着巨大的包容精神。在印度,佛教主张学佛者应该兼学五明,而中国佛教的大德祖师历来更是精通诸子百家,特别是儒道二学,几乎人尽通达。当今时代,学习世间的一般知识,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自然科学,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增进我们的道德品质,开拓我们的见识眼界。所谓“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其实了解别人,对于健全自己、抵御进攻也会占有强大的优势。所以,居士学佛,如果极端的排拒其它学问,那是偏执,是错误的行为。
只是,在吸收这些养料的时候,我们要把握住根本——佛法的正知正见,以佛法的认识为基础,将其它的思想作辅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样就能不断的进步。怎样区别对待世间的知识理论?古代的吉藏大师给我们四条原则:(1)破而不收:对于邪执邪见特别重,会导致我们误人歧途的思想理论,要破而不收,即破斥而不接受它;(2)亦收亦破:一部分对我们有利益的知识,要亦收亦破,就是有个筛选过程,破其无益的,收其有利的;(3)不破不收:有些知识理论既对佛法的修学、传播无障碍,又不会为我们的修学带来利益,所以可以采用不理睬的手段,即不破不收;(4)收而不破:有些知识、理论对于学佛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样的思想理论可以全盘接受而不加责难,比如儒家典籍中劝人为善的教导。这四条原则可以将世间一切思想概括殆尽,我们在学习求知的时候,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套用它们来做一下鉴别,所以它们到今天依然适用。
下面,“虽明世典,常乐佛法”。此句与上句相关联,“世典”就是世间的典籍。这是说维摩居士虽然广泛的吸取诸家的思想学说,深明世间的典籍道理,但是内心不为所惑,依然能够将心安住于佛法当中。学会世间的知识,就会拥有方便善巧的智慧;有世间的知识再通达佛法,就会拥有实相的真实智慧,这样才能内外通达,救度苦难众生。
维摩诘居士通达世间的很多书籍,但依然能以法为乐,现代的人恐怕很难有这样的定力,不是常有人被电视、电影或小说中的情节折腾得神魂颠倒,心潮跌荡吗?看到哀伤的情节,不是黯然伤神,就是痛哭流涕;看到欢欣的场面,不是神情失态,就是乐极生悲。还有些人,本是佛教居士,看一些这功、那功的书,渐渐的心就被这些理论吸引走了,佛学书籍也不读了,佛教寺院不进了,更可怕的是有人竟然剖腹、自*焚,找什么修炼结果去了,这是十分悲哀的一件事。
“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这是说维摩居士当时在长者、居士等一切人中都受恭敬,是众中之尊;同时,他也爱敬一切的人。那些受到别人供养的人,反过来还要供养他,所以在一切的供养中,是最为殊胜的。老子说:要想得到,先要给予。中国有句俗话“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尊敬是相互的,只有你尊重别人,他人才会尊重你。其实,礼尚往来并不是某个民族或国家独具,谁人不希望得到爱敬呢?在这个诚信、尊重严重缺乏的时代,维摩居士的这一处世特点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执持正法,摄诸长幼”。古印度有个风俗,每个村子都要推选三个年耆德高的长者,在村中执法评判、调停是非,他们相当于道德法庭。维摩居士既是德高长者,自然会具有这样的地位,那么他以持俗法来通佛法,以佛教来导俗务,也都是情理中的事情。正因为他能将佛法正道与俗务结合起来,为大众服务,所以无论老幼,都能全部摄受听从。
中国古代的圣贤说,治国不能靠兵戈之利、城墙之坚、山河之险,最主要靠人和,而人和靠仁政实现。仁者无敌,心存仁慈,天下都不会与你为敌。一般的人想要别人服从自己,大都要靠一定的身份、地位或权势;要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大都要用命令的方法。这样的情况,一次两次还行,多了就没人理你了。这是因为你没有足以让别人生起敬畏的真正内涵,所以指挥不了别人。但是,假若你以佛法的大公无私为先导,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人品,让人望而生畏,自然就有人愿意跟随于你,自然就有人来帮助你,这就是人格魅力的力量。“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这里还透露出这样一条信息:人要想有人脉,办事就要公正;办事想公正,执法就要中正。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威信不能是唬出来的。所以,大家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心胸坦荡,这样,才会具有不可思议的成功力量!
“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治生”指世间能够维持生活的各种途径、方法,比如办企业、做生意等。维摩居士为什么会拥有饶财大富,用现代话说他是个大实业家,凡是能赚到钱的正当产业他都愿意去做。但取得了利益之后又不生起贪著之心,不以占有世俗的财富为快乐。维摩居士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深知一切都是无常的、空性的,世间的财物只是让我们安身立命、利益自己和他人的方便资粮而已,所以世间东西不舍弃,佛法又能装心里。这是世出世间圆融无碍,真俗二谛两相兼成的了不起境界!
这里告诉我们,在家居士可以从事一切的世间谋生职业,但一定要是正当的。对正常生活追求的开许,不惟佛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是如此。孔子就曾经这样感叹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他说要是富贵可以得到,就是执鞭驾车的职业都可以去做。古代的驾车跟现代的出租车司机差不多,老夫子这样的差事都愿意,真所谓“谋生无贵贱”。常有居士对我喟叹:“出家多好啊!柴米油盐酱醋茶,都不用操心了。”由此处看,在家居士切不可轻视自己的工作、事业,不能够以学佛为借口放弃对家庭的责任,更不能盲目羡慕出家人的生活,做出不切合自己实际的选择。人说“熊掌鱼翅不可兼得”,我谓“鸿福、清福不可并取”。既然你的因缘是在家,就要在红尘中打拼,认清自己的环境,找准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心安于这个世间,由这里寻求智慧之门,一样可以达到解脱目的!
“游诸四衢,饶益众生”。四通八达的道路叫“衢”,“四衢”也指人流涌动的十字街头。这里说维摩居士经常的到处走动,马路两旁、十字街头、摊贩市铺等都会前去,目的不外就是遍察群机、应机说法,利益民众。有的人到大街上逛纯粹为了看热闹,哪里有吵架、打架的,去凑一凑;哪里有声色犬马的,去乐一乐。同样的环境,维摩诘居士却能做出不一样的事业。
告诉大家,修行其实并非想象中那么神圣、神秘、高不可攀。佛法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在行住坐卧中,弘扬佛法也就在平常事务中。以大街上散步为例,有些人走路吊儿郎当、不三不四的样子,而你若能昂首挺胸、一身正气,这种气宇轩昂的神采不用说话,就足以征服别人。同样的道理,若能通过庄严的外表,让世人知道你是个在家居士,他就会对居士生起无比的赞叹:“学佛人就是不一样呀,太伟大了!”由对居士的欢欣,说不定还能进而生起对佛法的敬信。如此一来,这不就是在弘扬佛法、度化众生吗?所以,度化众生随时随地都可以。
通过外表把佛法展现出来,让人由此而生起信仰,这也是弘法的方便途径之一。正是由于外在行为能起到表法的作用,所以佛陀才应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让他的弟子们跟随学习。若是居士,我们在参加法会、佛事活动或是社会活动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仪容、仪表,一定要有礼、有节、有行、有仪,不要向下流处学。
“入治正法,救护一切”。治,治理;正,政治;法,法度。这里说维摩居士也出仕治国,参加政治活动,用政治手段来治理国家,以廉洁贤明的美德来教育人民,以此救护民众。维摩居士还是一个政治家呢!
参政、议政、关心生存环境,这是我们学佛人允许做的,用这种方式主动参与世间的一些事务,可以方便救护很多众生。日本侵华进攻上海的时候,战火纷飞,造成无数难民四处流浪,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那时还很年轻,他就用一个慈善团体领导的名分,一次次将身陷绝境的难民送人寺院、慈善机构,甚至还培训其中的年轻人,将他们悄悄送往新四军前线,这既救助许多难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又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世间的政事,只要我们带着利益众生的心去参与,真正“为人民服务”“它就是与佛法相应的福慧双修事业。参政议政的作用很大,如果你是一个区人大代表,你所在的区有一条特别不好的道路,路面坑洼、交通拥挤、事故不断,也许人代会上你的一个提议,政府就修复了这条路,从此交通畅通、人车俱安。这就是在救护众生,就是在行持佛法,就是遵循自利利他的菩萨大道!
所以,不要一味认为政治是肮脏的、污浊的。刀作为工具,本身有善恶吗?拿它去切菜、砍柴,就能利益人,拿它去杀人就成犯罪了。政治也一样,如果为民请命、利益大家,就能功彪千秋、流芳万古,如果结党营私、贪wu腐bai,就会千夫共指、遗臭万年。
有人说,中国数千年来的大乘佛教都是裹脚的大乘佛教,是言在大乘而行在小乘,为什么?中国佛教,佛教徒普遍缺乏对世间的关怀,而所缺的又正是大乘菩萨道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话虽重些,不是没道理。缺少对世间的关注,缺少对周边环境的关注,缺乏对世间众生的关怀,也就缺少了在世间存在的主要职责。南传佛教在这方面做得比我们好。在泰国、缅甸、斯里兰卡、老挝、日本就有不少佛教团体,专门维护佛教徒与基层民众的利益,做救死扶伤、济困救厄的事业,这不就是大乘菩萨精神么!
今天的学佛者要力避这个缺陷,要关怀你的国家,你的民族,你的周围环境,乃至关怀一切众生和人类共同生存的星球!
“入讲论处,导以大乘”。“讲论处”就是发表个人言论的场所,类似今天的学术研讨会。古代印度宗教信仰发达,思想流派繁多,人们为了宣扬各自的思想,常常展开辩论,辩论前击鼓集众,将人集中到一个固定场所,经过一番唇枪舌战,胜者为师、败者为徒。维摩居士也经常去这样的地方施展他演说家的才能,为大众讲说大乘佛法,把人们从邪执的见解转到正确的见解,从狭隘的境界拉到宽广的境界,从不究竟的佛法带入圆满的佛法。抓住一切时机因缘,宣讲大乘佛法,这是菩萨的特有本领,我们不妨也师从学习!
“入诸学堂,诱开童蒙”。“童蒙”指孩子,维摩居士知道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翁,所以也会到大小的学堂去教导儿童,启蒙他们向善求智,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佛法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心存正道,身行善业。
佛陀有四种不可轻视说,小孩子是其中之一,我们常说儿童是初生的太阳,祖国的花朵。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画什么就是什么,现在能以正行、正语影响他,长大后就能成一个优秀的人才。
“入诸淫舍,示欲之过”。“淫舍”即妓院之类,沦为妓女是极其可怜的,多是环境所迫或生活艰难所至。妓女虽可怜,但妓院却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一般佛弟子是不能进出的。然而维摩居士以觉悟有情为己任,没有为了洁身自好置苦难众生于不顾,有时也会到这样的地方,向有缘的人们宣说贪欲的过患,从而令他们信仰佛法。
提到“示欲之过”,鸠摩罗什法师讲的一个故事很出名。他说古印度有一个女人姿色倾城、异常美丽,爱慕的人无数,最后被一个长者子(富贵公子)以千金求得,将要缠绵之时,文殊菩萨化为严饰贵人,身穿一件华丽的服装走到她们面前,这个女人生起喜爱之心,向他索求,文殊菩萨说:“你想要得到衣服,就要发大菩提心!”女人问怎样发,文殊菩萨就让她以身示法,展现人生无常苦空的道理。于是女子在长者子面前现出身死烂腐相,长者子因此得度,这个女人也由此离苦。
孟子说:“食、色,性也。”是说饮食和情欲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欲望引导不好,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都是隐患。现在社会上有些犯法的事情,如毁容、杀人、放火等,多数因“情”而起。可是欲望偏偏又不是那么容易铲除的,不要说普通人,就是修行多年的人,也未必就能够完全控制得住不生念头,柳下惠坐怀不乱的说法或许就是个传说而已。台湾有部佛教影视作品叫《玉琳国师》,讲清代著名僧人玉琳和尚的故事。其中有段情节印象特别深,他都被封为国师了,为应对皇帝让他与美女同浴的考验,还要手握钢针,口含钢针,欲望的根深蒂固可见一斑。
然而,难解决不等于不能解决。佛法的作用是引导人从染污不净的凡夫走向清净殊胜的圣贤。解决这种问题,正是它的特长!佛法不认为欲望可以断除,所以从来也不主张禁欲。佛教的欲望观是“化”,就是转化,将染污的生物欲望转化为清净的求智之心,将狭隘的私人小爱转化为宽广的普世大爱,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像洪水,堵怎么堵得住?只有疏导才可以。导之以渠,本来肆虐为害的河流就变成可以利益百千人的生命之源了。
在家居士与出家僧人的生活,最大不同点就是可以有平常人的夫妻生活。但身虽处俗,而心可超脱,在家居士不要因此而苦恼,觉得不如出家优胜。在家居士固然不要攀比出家僧众,当然更不能放任放纵,维摩居士的这一点,没有功夫暂时先不要学。
“入诸酒肆,能立其志”。“酒肆”指酒店、餐馆、酒吧之类容易让人纵酒任性的地方。酒能乱性人尽皆知,古往今来在酒色中断送功名事业的英雄豪杰不胜枚举,被酒色消磨意志颓废堕落的更是不可胜数,然而纵酒贪色的酒徒依然是前赴后继,这是众生的可悲之处。维摩居士到这些地方,不是为划枚猜拳、一醉方休,而是为了令他们断除恶习,纳入正道。
在家居士,请客吃饭的俗情在所难免,谁人也不会永久绝缘。那么,在这样的场合,一方面要表现出学佛居士的高雅气质,一方面可以善巧方便以世间的利害关系晓之以情、明之以理,令贪杯君子改邪归正,能够劝化一个人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当然,这要视情况而定,不可勉强行事,招生是非。
“若至博弈戏”说的是娱乐,“受诸异道”说的是交友,“明世典”指的是学习,“一切见敬”指的是礼仪,“执持正法”说的是教化,“治生谐偶”说的是工作,“游诸四衢”说的是旅游,“入治政法”指的是参政,“入讲论处”指的是讲法,“诱开童蒙”讲的是授学,“入诸淫舍”指的是度人,“入诸酒肆”讲的是饮食。娱乐、交友、学习、礼仪、教化、工作、旅游、参政、讲法、授学、度众、饮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包括在内,这是赞叹维摩居士能够混俗调生,居家化众。从这段内容可知佛法的修学就在日常生活中,维摩诘居士是在家学佛的典范。
五、居尊利物
“居尊利物”阐述维摩居士在大众中的威望德行。
“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说胜法”。长者就是年耆德高的大富长老,他们拥有稳固的社会地位,是普通民众的道德风范,化度了他们,就获得了民众,所以维摩居士首先对他们入手教化。即便在这群人中,维摩居士也是最受尊敬的,因为他能将殊胜的净妙佛法讲说给他们。
“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著”。前面讲过了“居士”一词的来源,我们知道居士在印度原指富有钱财和社会地位的人,后来才成为佛教在家信众的代称。虽然同名居士,未必都有维摩一样的境界,多数人还是贪著较深的。维摩居士先与他们共同的聚财、再与他们不一样布施,这就足以摄化他们断贪减执,所以他在居士中也尊贵无比。
普通人生活在世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攫取资财,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是很可怜的。不修佛法,没有智慧,钱挣得再多也没有用,或许一场大病就千金散尽了。与其如此,不如像李白一样洒脱些。在家居士虽然不舍人间生活,但也不能把生命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挣取钱财上,要留取时间培补慧命之财,要用慧财滋养法身。
“若在刹利,刹利中尊,教以忍辱”。“刹利”,即刹帝利种姓,在古印度四阶级中位居第二,属于统治阶层。这类人有权势地位,所以特别容易生起我慢和嗔恨心,好勇斗狠、争名夺利。刹利人的一个小争执,就可能导致成千上万的众生丧于非命,维摩诘居士为他们宣说忍辱之法,劝他们轻发雷霆、慎用军马,所以在刹帝利族群中,他也拥有很高的威望。
“若在婆罗门,婆罗门中尊,除其我慢”。“婆罗门”是四种姓中的第一种姓,婆罗门人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编造故事,说自己的祖先是劫初之时,见世人贪嗔争斗生起厌恶入山修道的仙人。他们为道业为学业,所以无论出家(非佛教的出家)、在家,自恃有道术,我慢自负。加之他们掌管祭祀活动,拥有文化知识,所以在当时印度的地位相当于中世纪西方的神父,地位崇高、人所敬畏,说话的分量超过地方的行政长官。维摩居士为这一类人说法,重点就放在对他们傲慢心的破除上,让他们平等对待一切的有情。
我慢心最要不得,会让人利令智昏,辨不清东南西北。19世纪末西方大举东侵,除了经济的原因,还有“白人优胜论”的心理因素使然,当时他们认为白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是上帝最爱的子民,他们要统治全人类。于是不断地开疆拓土,给世界带来巨大的zai nan。现今世界依然有类似的表现。身为佛教徒,人类和平常系心中,消除众生的我慢,是学佛人永远应尽的责任。
“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大臣辅佐治理国政,掌握国家要务,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如果他们出了问题,一方百姓就会受害无穷。维摩居士深知其中利害,所以就教他们以“正法”治国,使他们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不起贪心、私心,为民服务、护持佛法。
“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王子即国王之子,王子生活养尊处优,优越的环境会造成性情孤傲,难以孝长、忠君,所以维摩居士现身其中,为他们讲说忠于国家、孝顺师长的道理。
忠孝是中国古代人的立身之本,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基础。十年文革dadao一切,父子、夫妻的关系说断就断、说分就分,儿子可以批斗父亲,妻子抛弃丈夫,根本的伦理道德毁坏殆尽。于是今天社会抢劫、杀人、贪wu、腐bai横行,解决这些问题,建立正常社会秩序,还是应该回归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持传统的价值观。
“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政宫女”。古印度有法律规定,国王内官里的宫女,必须请爱护国家的德高年耆长者来进行管理教化,避免她们放浪无礼、祸害朝政。宫女地位虽卑,但所处位置相当重要,管不好,危害很大。事关国家兴衰,所以维摩居士也相当重视,居其中间进行教化。
“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庶”是普通之意,一般的平民百姓身居下位,福力薄浅,维摩诘居士就教他们多做培补福业的事情,为未来的生活积聚力量。
“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梵天即是初禅天界的大梵天王,他们比世间人殊胜一些,但容易沉醉于世间有漏禅定的小神通中不肯上进,认为自己了不起,与这些人在一起的时候,维摩诘居士就教他们殊胜的般若佛慧,诱入更深的境界。
“若在帝释,帝释中尊,示现无常”。帝释就是三十三天的天主释提桓因,相当于中国传说中的玉皇大帝,他们的福报比人大,寿很长。古代人称皇帝为“万岁万岁万万岁”,世间的皇帝哪能呢,这是帝释的寿命!因为他们活的时间很长,自认为能够长生不死,经常消沉在五欲之中迷不知返,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是很可怕的。因为一个人——即便是福报极大的天人,若不继续培养,福德资源也终会有枯竭的一天,到那时照样逃不了灰飞烟灭的无常催促,甚至可能因作恶多端而堕落恶道。于是维摩居士就为他们示现“五衰相现”的无常坏灭相,约束他们摄念归正。
“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护世是奉帝释之命守护世间众生的四大天王,分居于四天王天的东西南北四方,所以又被称为“护世四王”。维摩诘居士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就鼓励他们拥护正法、保护世间。
“护世”可以指代世间的警察、军队等武力组织,它们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国家安全的保证。有时候也是佛教在世间的守护者,文革时期,北京西山八大处的佛牙舍利若不是周总理命部队戒严保护,就被毁坏了;河南洛阳白马寺也是这样情况下保留的。所以军队、警察也要善加引导。
以上一段讲的是维摩居士和光同尘,方便教化的内容,目的是启示我们要随机应教,遇到任何人都要用他能够接受的道理来给他讲授佛法,从而使世人都能够修学佛法。《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观音菩萨能常易诸形,游历各方:“众生若能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若有以辟支佛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若有能以缘觉身得度者,即现缘觉身而为说法;若有能以帝王身得度者,即现帝王身而为说法;若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若以有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维摩居士的所行与观音菩萨无有二致,所以也被尊为“大士”。
最后一句,“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这一句是总结的话,说明维摩诘居士无量劫修学佛法有甚深的智慧,所以饶益众生的方便法门是无量无边的。
以上,从“赞颂功德,叹感善巧、居尘不染、混俗调生、居尊利物”五个方面,讲述了《维摩诘经》中维摩居士的不可思议甚深形象,知道他无量劫以来修学佛法,境界甚深不可思议,既具实相智,又有方便慧,以在家居士的身份混同常人,能善巧方便的度化各种不同类型的世人,是极受人们尊敬的大德长者。
相信至此为止,大家对在家学佛的典范应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愿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